也说我印象中的样板戏

吕洞宾
楼主 (文学城)

也说我印象中的样板戏

第一,样板戏是分批次的。

第一批,也就是最早推出的是八个,五个现代京剧,包括红订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和奇袭白虎团。两个芭蕾舞剧,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这七个是板上钉钉的,不应有争议。如果你非要抬杠的话,建议你自己抽自己的嘴巴玩。

另一个是有争议的,一说是交响乐沙家浜,一说是钢伴红灯记,一说是钢琴协奏曲黄河,到底是哪个?说不好,也就不好说。我个人倾向黄河,因为人多势众,家伙式也齐全,还有李德伦。

第二批增加两个,龙江颂和杜鹃山。还有一个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是否在这一批,我说不清楚。

第三批是京剧平原作战,磐石湾,芭蕾舞剧草原儿女和泝蒙颂。

这以后的批次就比较乱了,或者说沒有批次了,基本上是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公布一个。象红云岗,苖岭风雷,审椅子,等等。

第二,样板戏是有待遇的。

首先是主要媒体,包括两报一刊及光明日报各省大报发表社论隆重推出;其次,电影发行立即跟上;专家评论,工农兵评论紧随其后。

这是文宣方面,在组织架构方面,样板团同时直属文化部领导,也算是双重领导单位。当然还有物质上的,冬天一人发一件军大衣。

按照这个标准,样板戏,或者说样板团(剧组)就不是八个十个,而是有好些,有一大摞。

第三,样板戏是有创作原则的。

这个原则就是三突出,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还有双典型:即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

文革后诟病样板戏最多的就是三突出,我认为批判者大多是意气用事,政治作秀。

七六年上海的两报和学习与批判就动画片《长在屋里的竹笋》有无违反三突出进行过广泛的讨论。最后该片成功公映并且在南斯拉夫动画电影节获奖。

第四,当时戏剧也在寻求表演体系的突破

样板戏主要是京剧现代戏,的表演体系基本上遵循的还是斯氐体系,并非梅兰芳体系,基本上全是实景,在实景中体验表演。文革后期,文艺界也在这方面寻求创新突破。

上海评弹团采用边评边演的方式对评弹进行了改革,东德的戏剧代表团观后,拍案叫绝:这才是真正的布莱希特体系!但这种尝试止步于四人帮粉碎之后。

多哥
说得有道理,赞!
通州河
吕洞宾,醉酒提笔力千钧
p
puyh
要说人多势众,黄河比沙家浜差多了,有图为证。

钢琴协奏曲《黄河》

 

交响乐《沙家浜》

p
puyh
要说家伙式齐全,那沙家浜就更全了,在沙家浜中加进了京剧的全部打击乐器、我国的民族弓弦乐器、弹拨乐器等。
p
puyh
钢琴协奏曲《黄河》和交响曲《沙家浜》的指挥都是李德伦。
4
401.king
嗯,记忆中当年样板戏电影出来后组织观看的时候,看的是钢琴协奏曲黄河而不是交响乐沙家浜。。。。
久经沙场的枪
重要的是,终于都过去了
d
dudaan
错!钢琴协奏曲黄河1970年首演,第一批样板戏是67年
p
puyh
黄河电影20多分钟吧
花似鹿葱
第一批是对的,经过了江青,其实,文革前就完成了。
聂耳
这8戏文革前就有,只不过江青剽窃他人成果,以突出她个人而冠以“样板”。成为一个滑稽的名称。是哪8个戏并不重要,因为

它们都称不上中国戏曲艺术之顶峰,去争论毫无意义。

吕洞宾
对,你说得对,很有说服力,可谓一剑封喉。谢指正,我没有考虑黄河的时间点。
L
LengXiao
中国的戏曲的确是继承有余发展不足。这几个戏是戏曲创新发展的样板,冠以样板戏何错之有?!
皇爷
样板戏对京剧改革了是好事,芭蕾舞有了自己的作品也是好事

不好的是只让老百姓看这几个戏
多哥
聂耳同志是本坛坚持不懈的政治运动员之一,文革一言堂元老。
多哥
钢琴黄河似乎要以交响乐沙家浜替代 。我很赞同你看问题的方法。
吕洞宾
你说的有道理,之所以我选黄河,纯属个人偏好。感觉黄河的创作难度大些,这也是外行话

这也是和伴唱红灯记相比。据殷回忆,红剧组到天安门广场演出,交响乐团眼热,就和浩亮商量,然后就一拍即合。这是样板戏里最好搞的一个。

后来,可能七五年,上海乐团也搞了个交响乐智取威虎山。其实京剧威虎山之后,余会泳的现代京剧的西洋乐伴奏的四四标配,亦已成形。

 

 

L
LengXiao
完全同意!
吕洞宾
既然是分批次的,那么时间点就很重要。我查了一下,交沙在67年就有演出。但无论如何,应在钢伴红之后。
w
waitingforthedream
中肯。京剧如果照这样改革,就不会想现在这样不死不活了
聂耳
芭蕾在中国既无历史缘也无群众基础。无非是为了拍苏联人马屁盲目引进,根本就和民族风格沾不上边,硬是凑出这么一台

不伦不类的中国芭蕾,美其名曰“有了自己的作品",其实是对本民族文化缺乏自信的表现。

聂耳
现在的问题是所有戏剧的断层。为什么?1)因为中国的戏曲是以历史题材为基础的,而一代人的不学历史还有谁感兴趣。2)从艺术上看

10多年不让人演戏,去57干校种地还有谁会再去演,再去学?

即将入段
现代文明的东西,在中国都可以说既无历史缘也无群众基础, 交响乐,田径赛,数理化,油画
聂耳
也许你不知道中国的各个戏曲中都有各种流派,毛主席自己都说是百花起放,你怎么能说“發展不足”?何错之有?因为它限制了多样性的发展!

你既要大家来发展,又要大家以你的规定的框框去做,这不是自相茅盾吗?

白云蓝天
钢琴协奏曲黄河归入八个更没有资格,既没有名义上的也没有实际上的资格。
白云蓝天
怎么改革都没用,京剧这种东西必然会越来越小众。
英二
什么叫以历史为基础?人是活在现实里,而不是活在历史里
多哥
对,我也是这么认为。
聂耳
京剧和西洋歌剧一样有它的唱腔格式要欣赏需要有一段过程。而中国京剧/昆曲里的唱词很有文学价值,这是歌剧所没有的(因为我不懂意大利文
白云蓝天
西洋歌剧重点是歌,剧确实不讲究。但其实中国杂剧的剧也不怎么样,情节烂俗,剧中充斥的都是陈词滥调式的诗歌。
白云蓝天
现代京剧以及地方剧的内容就紧凑多了,文学性也强多了。
S
Shortpump
谈论八个样板剧必需满足二个条件

1: 65周岁以上。

2: 家住大城市。

如果你没有满足上述条件, 基本上是开黄枪。忽略不计。

L
LengXiao
那些戏曲剧目唱了一百多年,难道就让观众天天听这些个剧目?得让人听吐了不是?另外传统剧中从内容上封建迷信的东西太多了。
通州河
还必须有博士学位
吾道悠悠
样板戏的目的之一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一唯
应该是交响乐沙家浜,它在1966年就上演了,创造于1965年。钢伴红灯记是文革开始后出来的。
聂耳
纠正你一下,那是现代戏,不叫样板戏。
聂耳
就是啊,人家唱了一百多年还有人看,你这样板戏一出来就被称作“白开水“送票都没人看。不信?你样板戏敢走出国门吗?还风建迷信?

唱不过人家只能用政治来打压。你知道一个民族的根是什么?那就是它的文化。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聂耳
样板戏的目的是,只准她唱,别人不能唱。
吾道悠悠
谁说的,那时说样板戏是工农兵的戏,大家要学唱样板戏,

学做革命人。

聂耳
别偷换概念,你知道我说的是啥。八亿人民看八个戏,你不至于忘了?
吾道悠悠
八个戏是精品,其他戏也还有。
聂耳
我的那句话是那时老百姓对文艺舞台,对文化生活的总结。不是我发明的。你不必来解释。
吾道悠悠
那都是事后为政治需要套上去的,还有如

文革将国民经济搞到崩溃的边缘等,事实并不如此。

聂耳
你从偷换概念再到混搅时间,挺忙的。那句话是72,73年时开始流行的。我那时候就在文艺单位,还见
聂耳
是的,但需要以倾国之力,总统夫人亲自挂帅用无产阶级政治的高度来诠释吗?有就有,没有又正确样? 非得样样有吗?我们不吃这一套!
聂耳
现代京剧中只有杜鹃山一出戏的台词写的比较好点。有点文学味,唱腔我不敢说。戏是艺术不是讲故事,写诗词得有平仄,
吾道悠悠
文革期间,人们在政治上一般较谨慎,

不敢说这类话。

L
LengXiao
笑话,还有多少人看?
聂耳
是的,当时我还加了一句“看了8年”,那时中央有个精神要丰富文艺,后来就出了一些移植样板戏但风险很大。也开始拍闪红星等电影
吕洞宾
接这个标准,我一条都够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