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数字I、II、III,汉语数字一、二、三。朴素自然,但无法泛化。
易经用了叫“爻”的二元组(- -;—),经多层(位)表达,就可以编码理论上任意多的不同物件或对象,如6层就是64卦。祖先发明了二进制编码,是一个古人了不起的认知飞跃,世界公认的。
但二进制编码不等于二进制数(binary numbering system)。我花了一天中的业余时间,没有找到任何证据证明,祖先曾用爻来计数,与10进制数换算,进行运算(哪怕就是最简单的+,-)。没有数值和运算这些基本概念,祖先使用八卦符号就还局限在编码的层面上。
我非常希望被反向的证据推翻。如果如此,易经就更伟大了。
還有那個変掛
000 ?2^2*0+2^1*0+2^0*0=0
001 ?2^2*0+2^1*0+2^0*1=1
010 ?2^2*0+2^1*1+2^0*0=2
011 ?2^2*0+2^1*1+2^0*1=3
100 ?2^2*1+2^1*0+2^0*0=4
101 ?2^2*1+2^1*0+2^0*1=5
110 ?2^2*1+2^1*1+2^0*0=6
111 ?2^2*1+2^1*1+2^0*1=7
坤>艮>坎>巽>震>離>兌>乾 這8個掛的関係、従10進位数字的逓送上来説也有関連
至于2进制到10进制的换算方法、古代有算術書的吧、其中有没有試算、没査過
算盤上包括16进制到10进制的、
来推導出来滴
没有,那就是十进制编码不是十进制计算?
谁说二进制编码必须换算成十进制才算二进制?
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不是二进制,好像是八进制,等等。作者说和中原地区的十进制明显不同。
在我看来,《周易》不是用来做数学计算的。相反,是表现出上古时代的人们对数字和数学的崇拜,现在看来很简单的四则运算对于上古一般人而言是高深莫测的。
古文明都用10进制,彝族用8进制,有意思。8进制~8卦,听起来plausible。
学習効果一直不好
易経難、可能在于他是本残書(或故意或自然残)
為哈<推背図>的作者能很方便地演算出時間軸上事、対此也很感興趣
罗马数字I、II、III,汉语数字一、二、三。朴素自然,但无法泛化。
易经用了叫“爻”的二元组(- -;—),经多层(位)表达,就可以编码理论上任意多的不同物件或对象,如6层就是64卦。祖先发明了二进制编码,是一个古人了不起的认知飞跃,世界公认的。
但二进制编码不等于二进制数(binary numbering system)。我花了一天中的业余时间,没有找到任何证据证明,祖先曾用爻来计数,与10进制数换算,进行运算(哪怕就是最简单的+,-)。没有数值和运算这些基本概念,祖先使用八卦符号就还局限在编码的层面上。
我非常希望被反向的证据推翻。如果如此,易经就更伟大了。
還有那個変掛
000 ?2^2*0+2^1*0+2^0*0=0
001 ?2^2*0+2^1*0+2^0*1=1
010 ?2^2*0+2^1*1+2^0*0=2
011 ?2^2*0+2^1*1+2^0*1=3
100 ?2^2*1+2^1*0+2^0*0=4
101 ?2^2*1+2^1*0+2^0*1=5
110 ?2^2*1+2^1*1+2^0*0=6
111 ?2^2*1+2^1*1+2^0*1=7
坤>艮>坎>巽>震>離>兌>乾 這8個掛的関係、従10進位数字的逓送上来説也有関連
至于2进制到10进制的换算方法、古代有算術書的吧、其中有没有試算、没査過
算盤上包括16进制到10进制的、
来推導出来滴
没有,那就是十进制编码不是十进制计算?
谁说二进制编码必须换算成十进制才算二进制?
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不是二进制,好像是八进制,等等。作者说和中原地区的十进制明显不同。
在我看来,《周易》不是用来做数学计算的。相反,是表现出上古时代的人们对数字和数学的崇拜,现在看来很简单的四则运算对于上古一般人而言是高深莫测的。
古文明都用10进制,彝族用8进制,有意思。8进制~8卦,听起来plausible。
学習効果一直不好
易経難、可能在于他是本残書(或故意或自然残)
為哈<推背図>的作者能很方便地演算出時間軸上事、対此也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