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美国阻止了一场中印战争

朱头山
楼主 (文学城)

最近中印边境冲突又起,两军战士使用狼牙棒等原始武器展开肉搏,居然造成重大伤亡。印度官方承认有20人死亡,还有更多的人受伤。中国对伤亡不承认也不否认,这在政治上外交上最有利。但很多国人发表轻敌观点,鄙视阿三,这是很危险的。

每个国家,每个人,都是有胜有败的。不能凭一次胜败,就判定其一生胜败。历史上,希特勒根据苏联在苏芬战争初期战败,以及一战时和德国交战的表现,就作出判断,苏联只是个纸糊的巨人,贸然发动侵苏战争,结果陷德国于万劫不复境地。

中国相对于印度,虽然在1962年的边境战争中取胜,但并不保有绝对的军事优势。1962年时,中国军队的士兵,将领都有作战经验,士气高昂,装备有当时最新的苏式武器(当时中苏还是盟国,没有彻底翻脸)。而印军没有现代化,装备还都是二战时代的武器,军官都没有实战指挥经验。而那场战争,规模也并不大,参战双方不到五万人。在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虽然中国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是停火后中方却从已经夺取的争议地点撤出,使得印方不仅实际控制了藏南地区,还于1963年越过麦克马洪线,重返兼则马尼。

中国很少提中印战争,但印度时时刻刻都将这件事,当作国耻教育人民。我见过的印度同事,一讲起这件事,就气不打一处来,见了中国人就像我们见了日本人,就好像他们是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似的。中国人和印度人在西方职场上的敌对,与印度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关,我个人觉得是印度官方用扭曲,修改的历史教育他们的人民的结果。印证我的观点的事,是有印度学者在看了基辛格写的“On China”有关中印战争一章后,在纽约时报上发文,指责印度历史课本歪曲历史。看来,歪曲历史的事,到处都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对历史事件,要有个客观,全面的掌握,三观里的历史观,往往是最重要的。

根据基辛格的描述,1962年是由于印度的攻势引发了战争。在1987年,依然是印度发动了攻势,险些引发了一次大规模的战争。那次,是由于美国的介入,才阻止了其发生。

1962年及1967年中国与印度分别在边境发生了两场边境军事冲突,但是印度军方在战场的失利使得印度政府决定在中印附近实施了一项“防御计划”以巩固印方于战争所占有的领土范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印度于边界前沿的几个支撑点军队已经完成部署,但是通向这些地方的交通网线仍没有建成。1980年,英迪拉·甘地上任印度总理后,决定重新审议印度的安全局势,1982年至1983年,英迪拉·甘地通过了一项旨在加快在印度实际控制线内部署军队的计划,以继续巩固印度在此地的军事控制。

自1962年后,印度就再未回到过在中印战争曾经失利的克节郎河(Namka chu),这条河位于麦克马洪线以北,在塔格拉山脊(Thag la)与麦克马洪线上的哈东山脊(Hathung la)两山之中,呈东西走向。印度曾极尽全力想要控制住塔格拉山,这也是1962年10月中国向印度开战的原因。1983年,印度的情报机构派遣一个小队偷越麦克马洪线前往克节郎河东北的的桑多洛河谷(Sumdorong Chu)牧区搜集情报,他们夏天进入冬天撤出,此后的两年依然如此,但当印度情报人员1986年进入该地区时,却发现中国军队已经在那里构建了半永久性建筑。

1986年2月,印方克里希纳斯瓦米·桑搭吉上将被任命为印陆军参谋长,他通过并计划了一项被称为“棋盘计划”的军事演习,该演习的目的旨在“演练如何将位于阿萨姆平原的印度军队快速部署到同中国接壤的实际控制线附近”。作为演习的一部分,印度使用米-26直升机将山步第五旅空运到了达旺附近的吉米塘(Zimithaung),随后这支军队一路行军穿过哈东山口,进入克节朗河南岸,桑搭吉还向桑多洛河谷的旺东地区增兵,总共计划向麦克马洪线投入十一个师,并计划先发制人进攻,消灭前调的中国军队。中国方面举行874演习,前调部队与印方对峙,但总体上由于中国方面的克制,并未发生武装冲突。双方沿克节郎河(Namka chu)形成新的实际控制线,实际控制线从克节郎河折向兼则马尼,再向东在桑多洛河南岸通过旺东与麦克马洪线相接。为与1959年实际控制线相区别,这条线又被称为1987年实际控制线。

中国向美国通报了情况。当时,中国和美国关系正处于蜜月期,按阵线划分,中国属于美国阵营,而印度反而属于苏联阵营。于是老大美国和对方的老大苏联打招呼,你印度要打中国,我是不同意的。美国甚至向中国通报前线印军部署的卫星情报,并威胁将依据形势,决定是否向中国提供先进武器,甚至直接提供军事支持。

当时的苏联在戈尔巴乔夫治下,已经走下坡路了。它在亚洲支持越南,已经很吃力了,现在无力再支持印度和中国交战。再说,苏联这时也在谋求和中国交好,甚至都在考虑压迫越南撤出柬埔寨了。因此,苏联也向印度提出反对意见。

在两强压力下,印度软了。1987年5月,印度外交部长蒂瓦里在前往赴平壤参加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期间顺带停留于北京,印度外长向北京带去了拉吉夫·甘地的一个口信,即“新德里不打算继续使边境地带的局势恶化”。当年7月,拉吉夫·甘地在一次北方邦国大党支持者的集会上说“有关中印边界局势的错误报道是由某些西方大国蓄意传播的,目的是要在印中两国之间制造误解和紧张”。1988年12月,拉吉夫访问中国,这是自20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访问印度后第一次两国之间的高层访问。最终在1993年,两国签订了一项“以确保实际控制线两侧的和平”的协议,这场边境危机由此告终。

2017年,中印也发生了边境冲突,印度军队进入中国境内达三个月之久,中国六个部门向印度发出最后通牒,其中国防部还是在深夜发出的。新闻里己出现了“勿谓言之不预也”之类字眼,有人对比中越战争前的声明用词,预言战争将发生在一周之内。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通过这些事例,可以看出中印关系的复杂性。在边境问题上,印度是处于攻势的,这更多的源于他们自己扭曲的教育,印度人恨中国入骨,如果在边境问题上表现弱势,那个政府就要垮台。但是,印度本身并没有力量入侵中国,也受到国际势力的制约。印度武器的自给能力不足,失去了美国俄国的供应,是难以支持战争的巨大消耗的。

但印度军队也不是弱不禁风的,尤其在中印边境,印度经营了50多年,陈兵20万,还有核武器。印度也有控制中国印度洋航线的战略后续手段。如果中国想像1962年那样教训印度,也是不可能的。

走资派还在走
让毛新宇打头阵,战无不胜
桃花源主
毛孙那段有关政府要关心百姓利益的话,走兄是说不出来的。没这个心思。
行者陌言
当时印度以绝对兵力优势 摆出了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 准备发起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鉴于中方提出和平解决方案

印度在进攻前五分钟取消了军事行动计划.  印度有备而来, 二十多年在边界训练和部署了多个山地师,摆出了进攻架势. 因为中越边境还在有持续武装摩擦, 中方不愿意再起争端, 息事宁人.  结果正中印度下怀, 87年印度宣布在争议的土地上成立阿鲁纳恰尔邦.  邓小平气坏了, 准备打一场不低于62年级别的中印战争,在成都,昆明和南京军区做了动员, 然而军方后勤部门极力反对, 认为根本无法提供后勤支援保证. 最后不了了之. 印度彻底把争议土地据为己有, 也无意采取军事行动. 

行者陌言
当时空军也很消极, 80年代的主力战机是歼6 , 歼七很少. 和印度当时的米格23 有一到两代的巨大差距
白云蓝天
"在1962年的边境战争中取胜,但并不保有绝对的军事优势"——不是什么绝对优势问题,在那里中国是处于绝对劣势。
白云蓝天
鞭长莫及,所以其实中苏打常规战,是苏联处于劣势。中国只是怕苏联的核武器。
信笔由墨
当年退伍,就因为长官的脑袋与此文作者一样。
白云蓝天
所以中印战争不能打,即便打赢了也太伤国力。中美战争更不能打,台湾和平统一的机会被大粪摧毁了,只能寄希望百年之后了。
大荣确
印度87年宣布成立阿鲁纳恰尔邦,中国准备开战属实

当时乔石访问泥泊尔、孟加拉、缅甸三国就是开战前的外交沟通。各种指战员闻所未闻的新装备也下发到前线部队,如叠起来后只有一包火柴大小的雨衣等等。

V
VS2012
扔一万吨茅台,印度全线被崩溃
j
jw2009
1987年如果中印开战,中国军队多半被羞辱。。那时的中国军队不能战,印度也正是从中越战争中看到了这点,所以印度非常希望打。。
X
XYZ94538
编了不少故事,这只是其一。
m
mikeOZ
文章写的没错。87年兵棋推演过, 从武器装备,训练方面,再加上越南方面, 最后还是借坡下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