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过运七,和747,然后才有资格论述运十问题。我乘运7过天山,乘747过太平洋。运7如山路上的马车。运十是够能好些,不知道。

太宇
楼主 (文学城)

吵吵半天,吹牛半天,不如造成一只707的叶片。 70年代,参考消息报,幻影,3万小时一次大修;歼6,600小时。支援巴铁一个大队歼6,跟着一个大修厂。参考消息那时只有13级以上干部能看。俺不够级,也看了。

b
borisg
运7是涡轮螺桨发动机,飞行高度比747低很多,气流颠簸多不能比。
X
XYZ94538
有与没有是质的差别,好与不好是量的差别。
p
planet
你说的参考消息可能是新华社的《内部参考》, 是局(大概14级副局长)及以上干部看的 , 版面是 A4大小

比较多是记者/通讯员的调查报告 -----是机密级. 在内部公文交换站签收, 回到单位要做文件登记. 这是我知道的80s'的情况. 

《参考消息》70年代上期在单位就可以订, 是专门转载对当局唱赞歌的境外消息, 是1般 人可以看.  江青在台上说她是文艺标兵, 打倒后就说她万人踩的贱女人. 我家有, 没有什么的价值, 版面是 人民日报的1/2.

n
nnndayd
内参有很多种。国内新闻最低一级是内参选编,每月3本。科级以上可以阅读。很多大学发到系。

国内新闻比较高级的是国内动态清样,一事一报。那个似乎是省部以上的。更高级的还有。

国际新闻叫参考资料。每日两本。似乎是(省里的厅级)以上可以看。那东西没有自费订的。70年代是300多元一年,相当于很多人一年的生活费。90年代已经缩小成日刊,价格已经是1600元了。

参考消息是4开一张。是人民日报的1/3。人民日报70年代是一张半,共六版。一般的省报是4个版

 

l
lthy
民航不要运十是主管业务的管德院士说了算,沈图是个不懂业务的土鳖挂名局长。

把不要运十的帐算到沈图头上真有点冤枉他。

捕风客
如果是涡轮螺桨发动机,下马可以理解
U
Uusequery
那时叫泡泡糖。
h
hkzs
民航要赚钱,维护工作越少越好。军航没关系,多安排几个兵看着就是了。

这是为啥中苏搞民机搞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u
unixaix
《参考消息》报一般干部都可以订阅,你说的应该是内参级别的
世事沧桑
运七我也坐过,嗯,山路上的马车,不对,山路上的汽车,因为马车没那么吵。
D
DoReMi
“参考资料”和“参考消息”不是一回事。

前者是有级别要求的,后者没有,当时北京很多单位都订,下班拿回家看,第二天再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