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许世友的最佳搭档,足以评上将,却只授少将

M
Meiyangren
楼主 (文学城)

林浩,原名尹圭璋,又名尹浩林,1916年出生在山东省牟平县(现烟台市牟平区)一个富农家庭。林浩在上初中时,已经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1933年10月,经在济南乡村师范工作的共产党员赵健民介绍,刚刚进入高中就读的林浩就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中共在山东的上层组织惨遭国民党当局两次大的破坏,基层组织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林浩任中共济南高中支部书记、中共济南市工委委员期间,冒着生命危险寻找上级党组织,同时利用“读书会”、“同乡会”宣传进步思想,在经过了解和考验的基础上秘密发展党员。林浩先后发展安波、杨涤生、梁宇振等人加入党组织,为党积蓄了一批力量。

  1936年夏,刚刚高中毕业的林浩担任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长兼济南市委书记,当时他才20出头。当年9月,他只身来到费县师范讲习所,以语文兼数学教员的身份作掩护开展地下工作,秘密发展了10多名党员,并成立了费县工委,很快恢复了中共在鲁南一带的组织。

  1937年春天,林浩领导济南市各级党组织,放手发动群众,组织抗敌后援委员会,开展募捐活动,支援傅作义在绥远的抗战,把济南的抗日救亡运动搞得轰轰烈烈。

  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指示:山东党组织要迅速动员组织人民,积极准备开展游击战争,把坚持抗战的责任独立自主地担当起来。中共中央北方局发出了“每个优秀的共产党员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的号召,林浩带头响应号召,走上火热的抗日战场。1937年10月,中共山东省委转移到泰安,林浩担任了省委副书记,与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等领导同志一道,直接领导了包括泰安、莱芜、泗水、宁阳、沂水及泰西大峰山地区的徂徕山起义,并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不久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作为这次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林浩先后兼任支队政治部主任、政委。当时,参加徂徕山起义的有数百人,他们中有红军干部、工人、农民、士兵,还有学生、教职员工;服装也各式各样,有的穿棉袍、马褂,也有穿西装、制服的;手持的武器更是五花八门,有匣子枪、“汉阳造”,也有“老套筒”、“土压五”,还有大刀、梭镖。在林浩的带领下,虽然大家穿着不一、武器破旧,但却一个个精神抖擞。林浩的武装抗日大旗一举,素有精忠爱国、抗击外侮光荣传统的齐鲁人民八方呼应,起义部队迅速扩大到700多人。

1938年1月26日,林浩在泰安县寺岭村伏击日军,首战告捷,毙伤日军10人,击毁日军汽车1辆。2月18日,林浩再战泰安县四槐树,炸毁日军汽车两辆,歼敌40余人,内有日军大佐1名。起义队伍随即开辟了以莱芜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打击了山东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战热情。

  1939年3月,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率部抵达沂蒙山区,他听取了第四支队政委林浩的汇报,并扼要地向他们传达了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初次相见,罗荣桓惊讶于林浩的年轻,赞扬他说:“你才23岁呀!了不起!了不起!”1939年夏,林浩担任了中共山东一区(即大鲁南区,含津浦路以东,胶济路以南,陇海路以北地区)党委书记、一军区(也称山东纵队后方司令部)政委,卓有成效地领导了泰安、沂蒙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工作。1940年秋,24岁的林浩担任了中共胶东区党委书记兼胶东军政委员会书记,成为“中共胶东抗日根据地的一把手”。在他的领导下,胶东有了兵工厂,可造炸弹、炮弹、步枪、机枪、掷弹筒、迫击炮,还可翻造子弹。除此之外,各区还有纺纱、织布、制革、造纸、鞋袜等小工厂。胶东、鲁南还有金矿,月产黄金12两。他们在金融流通、统制贸易等方面也有所开辟,由共产党控制的北海、鲁西银行及分行年发行新钞700万元,泰山农民合作社还发行地方票。通过节约、生产、金融、贸易,用以解决每年每人平均130元左右耗费的大部分,大大减轻了根据地民众的负担。

  1941年初,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在胶东区,赵保原、蔡晋康等顽固派与日寇狼狈为奸,多次对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发动军事进攻,抢占敌后军民创建的牙山根据地,并联合向东海抗日根据地大举进攻,企图消灭山东纵队第五支队。遵循党中央“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根据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纵队指示精神,胶东军民于1941年3月15日发起反投降战役。以许世友任指挥、林浩兼任政委、吴克华任副指挥的反投降临时指挥部,指挥一一五师第五旅、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和清河军区第三旅独立团等6个团的兵力,首先东、西对进,一举收复牙山地区。接着,挥师南下海阳,直逼投降派头子赵保原据守的郭城、发城地区,展开了围困战,迫敌退回其老巢。此役,共歼灭国民党顽固派军队1.5万余人,把大小十几支顽军部队逐出胶东腹地,打通了胶东之东、西两区的联系。经过近5个月的反投降作战,进一步扩大了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武装,扭转了与顽固派斗争不利的局面。

  1942年7月,胶东军区成立,许世友任司令员,胶东区党委书记林浩兼任军区政委。当年冬,日军1.5万余人加上伪军5000余人,配备10余架飞机和26艘军舰,在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自指挥下,对胶东根据地进行空前规模的大“扫荡”。日寇大搞“铁壁合围”、“大拉网”、“梳篦式扫荡”、“清剿抉剔”等。林浩临危不惧,他同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副司令员吴克华等领导同志一起,组织指挥了一次又一次较大规模的作战,在40多天的反“扫荡”战斗中,歼敌2000多人,救出了被日军包围在马石山上的群众2000多名,粉碎了日、伪军对胶东抗日根据地最大规模的“清剿”、“扫荡”。

  1944年8月,为改善胶东境内东海、北海、西海、南海4个根据地的联系,林浩、许世友领导胶东军区对敌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秋季攻势。到9月下旬,在40多天里,歼日伪5000余人,攻克、迫敌放弃据点130余处,4个根据地完全连成了一片。

  1945年春天,经区党委和军区领导研究决定:于2月11日发起讨伐胶东顽伪“双料”的叛军头子赵保原战役。林浩政委与吴克华副司令员等军区负责人一起,组织指挥了这场重要战役。经9天连续作战,共歼灭赵保原主力万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解放人口70多万。这次战役,清除了山东顽军一个重要堡垒,剪掉了日寇在胶东的重要羽翼,扫除了胶东对敌大反攻的重大障碍。此后,林浩和军区参谋长袁仲贤又指挥胶东所属部队,发起了对与日伪勾结屡屡向我西海、南海军分区侵袭的顽军阎珂卿、王豫民等部的讨伐,歼敌5000余人,击溃其大部。从此,胶河两岸全为八路军控制,为抗战大反攻进一步创造了条件。当年8月,抗战大反攻到来之际,胶东军区部队作为山东军区五路大军的第三路,“在前线指挥许世友、政治委员林浩率领下,解放威海卫、牟平、烟台、福山、蓬莱、黄县、龙口、招远、莱阳、石岛、即墨,并突破了敌之崂山防线,攻占了流亭机场,逼近青岛,为迎接抗战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苏振兰)

竞选
对抗日的中国军人,无论是国军还是共军,我都敬佩;但对打内战的军人,无论哪方都不值得吹捧
M
Meiyangren
赞同。刘帅从不看内战片
M
Meiyangren
都是农民的子弟在撕杀
a
akc
上将不一定。如铙漱石没有撒他九纵政委职,改编后定是27军政委。聂夙智、林浩中将。
M
Meiyangren
山东地方派和延安派的矛盾。徐帅罗帅陈光都在山东当过老大。不好搞。小毛还替林说过话。

顺便说一句,毛岸英随康生撤出延安,随土改工作团行动,一是安全撤退,二是随团学习,并非正式工作团员,因为他才从苏联回来半年多,他没有正式任务,但可以化名到各处看,也什么事都可列席。小毛作风粗犷,个性爽朗。在渤海区党委时,于光远、史敬棠、曾彦修、毛岸英四人总是住一间固定的房子。小毛从胶东回来后,在我们面前批评过康生,说康生整胶东区党委书记林浩太狠,太过分,缺少政治家风度,又极力赞扬饶漱石,说饶是个政治家。曾等三人,才从延安整风、抢救、审干出来,余悸尚存,反而温和地批评了小毛,说在背后议论中央负责同志是不对的,要他不要再对别人讲这些东西了。小毛当时给人的印象是不错的。主要是他没有表现出一点天潢贵胄的气息。

铁甲连环马
统称“华军”,多好啊。
信笔由墨
我在国内工作的研究所有一任党委书记是38年的县委书记,曾任铁道游击大队政委,经理13级,不知是嘛。
老生常谈12
铁道游击大队政委是营级。

以后他又升了,大概是副师级,13级。

信笔由墨
38年的县委书记,到四几年成了营级,有点……
老生常谈12
抗战时4几年

以军事斗争为主,县长若转军事只能是营级,因为那时县大队(营级),区中队(连级),乡小队(排级)。

而团级是正规部队,一般是二级军区管辖,二级军区相当于师级或市地级。

一级军区,比如山东军区管辖5个二级军区。待到日寇投降时,二级军区还有旅级单位,比如13个教导旅,每个旅辖2个团,每个团1500人。一级军区则辖8个师和2个支队,每个师辖3个团,每个团2500人。

a
aussie-2
游击区的县委书记手下无人,多数时间不是工作而是东躲西藏。连八路军的排长都不如。
清迈
说某某应该如何如何的都是没有把内斗因素考虑进去而内斗是贯穿整个100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