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地主婆一个是我的姑奶奶,也就是爸爸的姑妈,一个是我的舅奶奶,妈妈的舅妈。她们俩年龄相仿,背景相同,遭遇极其相似。两家解放前都是当地富裕殷实的人家,不是巨富的那种。据说姑爷爷和舅爷爷都是忠厚老实之人,但他们都在五几年被当成恶霸地主枪毙了。姑奶奶和舅奶奶都是四十不到就守寡,家里还有尚未成年的子女。她们俩还都是三寸金莲,可以想象那时吃了多少苦。
先说姑奶奶的事儿,我记得七十年代后期,姑奶奶老来我家要求接济,理由是我爷爷当年欠她的。听爸爸说主要原因是当年姑奶奶长子十岁生日时大宴宾客,我爷爷靠开私塾养家糊口,囊中羞涩。一到姑奶奶家她就偷偷塞给他二十块光洋,后来进宴席厅的时候,操办宴席的人大声宣布X家姑爷礼金二十块,爷爷赢得了面子。我当时说这不算欠钱吧,不是转手又送回去了吗,爸爸说我小孩子不懂人情的事。记得那时我家也很不宽裕,我估计爸爸也接济不了太多。
爸爸老记得他八九岁时跟村里一群孩子步行十几里路跑到姑奶奶家的那个村玩,那是一个冬天,爸爸破衣烂衫,手脚都长了冻疮。姑奶奶一见他就将他搂在怀里,眼泪不断地流。爸爸吃完饭后,姑奶奶又烧水亲自给他洗冻疮上药。过了两天爸爸回家时,姑奶奶给他穿上儿子的一套新棉衣裤,塞给他一个光洋让带给奶奶买盐,然后送他到村口和别的孩子会合。她站在村口不停地跟爸爸挥手,久久不肯离去,直到彻底看不见人影。
还有一件爸爸经常提起的事,有一次我姑爷爷去银行找他,匆匆忙忙地要借一万块钱(也就是一块钱)。我爸爸当时给了钱并说不用还了,但他忘记请姑爷爷吃顿饭了。姑爷爷回去后没多久就被枪毙了。多少年来,爸爸只要回忆起往事就要懊悔自己当年不懂事,其实那时他也才十几岁。
再说说我的舅奶奶。妈妈两岁丧母,虽然那时外公有钱而且视妈妈为掌上明珠,但毕竟后妈不如亲妈贴心。舅奶奶对妈妈非常怜爱,经常请妈妈过去家里做客。舅奶奶的两个女儿和妈妈年龄相仿,妈妈童年每年总有近半年是在舅奶奶家过的。
解放后财产被没收,丈夫被枪毙,她们的日子都不好过。姑奶奶比较泼辣,受到欺负时会吵闹,喜欢搬出三个在城里工作的外甥(我爸爸三兄弟)作挡箭牌。舅奶奶知书达理,颇有口才,虽然是地主婆好像村里人没太欺负她们孤儿寡母,反而经常请她帮忙调解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之类的事。
八十年代初我家生活条件好转,有一次我跟妈妈建议把姑奶奶和舅奶奶同时请来住一个星期,两个地主婆在一起肯定有话说。那时我们自己的爷爷奶奶已经不在了,姑奶奶和舅奶奶不时来访,但她们从来没在我家见过面。我们姐妹三个都挺喜欢姑奶奶和舅奶奶的。姑奶奶愿意和我们聊天,并回答我们那些无厘头的问题,比如说她和我奶奶年轻时谁长得更好看等等。舅奶奶和我们聊得少,但每次来都会给我们带一包点心解馋。
后来姑奶奶和舅奶奶终于在我家见面了,那时她们都已经七十多了。两个地主婆果然一见如故,第一晚就挤在我姐姐的房间里彻夜长谈,一夜无眠。第二天我看见她们的眼睛都红红的,肯定是没少谈起当年那些伤心事。在我家住了一个星期后两人依依惜别,约好以后再聚。可惜没两年舅奶奶就卧床不起病逝了,那次成了她们唯一的一次聚会。
姑奶奶和舅奶奶走后,我和爸爸妈妈聊天问他们到底感不感谢共产党。记得爸爸以前老喜欢讲他小时候家里有多穷,妈妈却喜欢讲她家多有钱。爸爸首先回答说他感谢共产党,因为共产党给了他饭碗,没有共产党他可能会穷得要饭。我当时说他能在银行工作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有点文化,如何国民党赢了也可能要办银行,他照样有工作。我妈妈压低声音说她不喜欢共产党,外公的百货铺子被公私合营,刚开始还发点钱,后来就没了,害得她还得寄钱回家。最后我要他们别争了,说家里真正要感谢共产党的是我。他们问我为什么,我说没有共产党他们两个不同阶层的人是绝对不可能结婚的,所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
姑奶奶最后活了九十多岁,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我爸爸和叔叔们每年春节前都要去看她,送去大量年货并留下压岁钱。后来她每次都流着眼泪要他们以后不要再来了,说她死后到了那边一定告诉我爷爷他欠她的债他的儿子们早就还够了,还出几倍了。姑奶奶死的时候,他的三个儿子都不在了,丧事是我爸爸和叔叔们出面操办的。我记得两个叔叔对每年去看姑奶奶颇有微词,他们当年因为年纪小没有切身感受到姑奶奶对家里的帮助。但他们也不敢太反对,因为他们读书都是我爸爸供出来的。
姑奶奶和舅奶奶都算是有恩于我的爸爸妈妈。爸爸曾经说过姑奶奶的儿子孙子都务农,他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经济上给予一些帮助。舅奶奶家三个女儿以及她们丈夫和孩子们的工作问题我爸爸妈妈都帮过忙。直到2018年我回国探亲时我还碰上舅奶奶的大女儿来我家,她的外孙女大学毕业后在医院上班几年都没能转正,我爸爸虽然八十多了,还是想办法通过老朋友的儿子帮她外孙女解决了转正问题。
这件事是赵朴老一辈子的痛,他隐忍了一辈子。晚年回老家,呆立很久,但他连为母亲扫墓都不可能,因为他母亲的遗骨下落不明。
父亲家的庄子里成分优秀的是少数,一是家乡遭灾逃荒来的,多是踏实干活的人,另一部分,你知道的。
似曾相识
村里竖起望乡台,就是一根柱子。把人吊上去,然后松绳摔下来,生死由命。姑姑的父亲是私塾先生。快轮到姑姑的时候,有学生把她拉到后边。然后把她丈夫送去参军解放济南,就牺牲了。姑姑从地主婆升级为烈属,从不能说话变成谁也不敢欺负。
两个地主婆一个是我的姑奶奶,也就是爸爸的姑妈,一个是我的舅奶奶,妈妈的舅妈。她们俩年龄相仿,背景相同,遭遇极其相似。两家解放前都是当地富裕殷实的人家,不是巨富的那种。据说姑爷爷和舅爷爷都是忠厚老实之人,但他们都在五几年被当成恶霸地主枪毙了。姑奶奶和舅奶奶都是四十不到就守寡,家里还有尚未成年的子女。她们俩还都是三寸金莲,可以想象那时吃了多少苦。
先说姑奶奶的事儿,我记得七十年代后期,姑奶奶老来我家要求接济,理由是我爷爷当年欠她的。听爸爸说主要原因是当年姑奶奶长子十岁生日时大宴宾客,我爷爷靠开私塾养家糊口,囊中羞涩。一到姑奶奶家她就偷偷塞给他二十块光洋,后来进宴席厅的时候,操办宴席的人大声宣布X家姑爷礼金二十块,爷爷赢得了面子。我当时说这不算欠钱吧,不是转手又送回去了吗,爸爸说我小孩子不懂人情的事。记得那时我家也很不宽裕,我估计爸爸也接济不了太多。
爸爸老记得他八九岁时跟村里一群孩子步行十几里路跑到姑奶奶家的那个村玩,那是一个冬天,爸爸破衣烂衫,手脚都长了冻疮。姑奶奶一见他就将他搂在怀里,眼泪不断地流。爸爸吃完饭后,姑奶奶又烧水亲自给他洗冻疮上药。过了两天爸爸回家时,姑奶奶给他穿上儿子的一套新棉衣裤,塞给他一个光洋让带给奶奶买盐,然后送他到村口和别的孩子会合。她站在村口不停地跟爸爸挥手,久久不肯离去,直到彻底看不见人影。
还有一件爸爸经常提起的事,有一次我姑爷爷去银行找他,匆匆忙忙地要借一万块钱(也就是一块钱)。我爸爸当时给了钱并说不用还了,但他忘记请姑爷爷吃顿饭了。姑爷爷回去后没多久就被枪毙了。多少年来,爸爸只要回忆起往事就要懊悔自己当年不懂事,其实那时他也才十几岁。
再说说我的舅奶奶。妈妈两岁丧母,虽然那时外公有钱而且视妈妈为掌上明珠,但毕竟后妈不如亲妈贴心。舅奶奶对妈妈非常怜爱,经常请妈妈过去家里做客。舅奶奶的两个女儿和妈妈年龄相仿,妈妈童年每年总有近半年是在舅奶奶家过的。
解放后财产被没收,丈夫被枪毙,她们的日子都不好过。姑奶奶比较泼辣,受到欺负时会吵闹,喜欢搬出三个在城里工作的外甥(我爸爸三兄弟)作挡箭牌。舅奶奶知书达理,颇有口才,虽然是地主婆好像村里人没太欺负她们孤儿寡母,反而经常请她帮忙调解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之类的事。
八十年代初我家生活条件好转,有一次我跟妈妈建议把姑奶奶和舅奶奶同时请来住一个星期,两个地主婆在一起肯定有话说。那时我们自己的爷爷奶奶已经不在了,姑奶奶和舅奶奶不时来访,但她们从来没在我家见过面。我们姐妹三个都挺喜欢姑奶奶和舅奶奶的。姑奶奶愿意和我们聊天,并回答我们那些无厘头的问题,比如说她和我奶奶年轻时谁长得更好看等等。舅奶奶和我们聊得少,但每次来都会给我们带一包点心解馋。
后来姑奶奶和舅奶奶终于在我家见面了,那时她们都已经七十多了。两个地主婆果然一见如故,第一晚就挤在我姐姐的房间里彻夜长谈,一夜无眠。第二天我看见她们的眼睛都红红的,肯定是没少谈起当年那些伤心事。在我家住了一个星期后两人依依惜别,约好以后再聚。可惜没两年舅奶奶就卧床不起病逝了,那次成了她们唯一的一次聚会。
姑奶奶和舅奶奶走后,我和爸爸妈妈聊天问他们到底感不感谢共产党。记得爸爸以前老喜欢讲他小时候家里有多穷,妈妈却喜欢讲她家多有钱。爸爸首先回答说他感谢共产党,因为共产党给了他饭碗,没有共产党他可能会穷得要饭。我当时说他能在银行工作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有点文化,如何国民党赢了也可能要办银行,他照样有工作。我妈妈压低声音说她不喜欢共产党,外公的百货铺子被公私合营,刚开始还发点钱,后来就没了,害得她还得寄钱回家。最后我要他们别争了,说家里真正要感谢共产党的是我。他们问我为什么,我说没有共产党他们两个不同阶层的人是绝对不可能结婚的,所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
姑奶奶最后活了九十多岁,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我爸爸和叔叔们每年春节前都要去看她,送去大量年货并留下压岁钱。后来她每次都流着眼泪要他们以后不要再来了,说她死后到了那边一定告诉我爷爷他欠她的债他的儿子们早就还够了,还出几倍了。姑奶奶死的时候,他的三个儿子都不在了,丧事是我爸爸和叔叔们出面操办的。我记得两个叔叔对每年去看姑奶奶颇有微词,他们当年因为年纪小没有切身感受到姑奶奶对家里的帮助。但他们也不敢太反对,因为他们读书都是我爸爸供出来的。
姑奶奶和舅奶奶都算是有恩于我的爸爸妈妈。爸爸曾经说过姑奶奶的儿子孙子都务农,他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经济上给予一些帮助。舅奶奶家三个女儿以及她们丈夫和孩子们的工作问题我爸爸妈妈都帮过忙。直到2018年我回国探亲时我还碰上舅奶奶的大女儿来我家,她的外孙女大学毕业后在医院上班几年都没能转正,我爸爸虽然八十多了,还是想办法通过老朋友的儿子帮她外孙女解决了转正问题。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两个地主婆的故事 我接触过的几个公校校长 第一次做奖学金评委 西双版纳之旅 --后记 西双版纳之旅 --1995 (8)
这件事是赵朴老一辈子的痛,他隐忍了一辈子。晚年回老家,呆立很久,但他连为母亲扫墓都不可能,因为他母亲的遗骨下落不明。
父亲家的庄子里成分优秀的是少数,一是家乡遭灾逃荒来的,多是踏实干活的人,另一部分,你知道的。
似曾相识
村里竖起望乡台,就是一根柱子。把人吊上去,然后松绳摔下来,生死由命。姑姑的父亲是私塾先生。快轮到姑姑的时候,有学生把她拉到后边。然后把她丈夫送去参军解放济南,就牺牲了。姑姑从地主婆升级为烈属,从不能说话变成谁也不敢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