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详说官2021-01-23
1977年,在毛泽东纪念堂内有一位特殊的游客,他泪眼婆娑地走到安放着毛泽东遗体的水晶棺材面前,深鞠一躬,颤抖地喊了一声:“三哥,我是逊五啊,我来看你了!”
可“三哥”无言、纪念堂无言,只有低沉的哀乐声在纪念堂的大厅里回旋着。
原来这名自称伟大领袖毛泽东为三哥的人,名叫毛泽嵘,是毛泽东家乡的堂弟。
1972年,他给年迈的毛泽东送去了晚年生活中最温暖的“一束光”.......
时间回到1952年的一天,在杨林某部门走道的东头,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在打听书记的办公地点,却被一个年轻工作人员大声训斥了一番:“喂,你找我们的书记干什么?你是谁?”
“我是谁?我是毛泽嵘。”老人有些不屑地说。他实在看不得这些后生们说话这般地粗声大气。“毛泽嵘是谁?”工作人员显然不认识他。“毛泽嵘是毛泽东的五弟!”毛泽嵘劲劲地往平房的走廊中段走去。
图|毛泽东
对于毛泽嵘的话,工作人员显然是不信的,只觉得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他三步并两步赶上老人,正要动手抓人,办公室的大门却突然打开了,里面走出了一位看起来“位高权重”之人。
显然对毛泽东的“五弟”是何许人,有所耳闻,因为毛主席是韶山人,他的堂弟基本上都在韶山冲、清溪一带,但杨林也有一个,那就是毛主席的堂弟毛泽嵘。
毛泽嵘的祖居也在韶山冲,与毛泽连他们一起,都住在东茅塘。1926年前后毛泽嵘在毛泽东的鼓动之下参加了农民协会,并在农协中当过通讯员。
大革命失败后,遭受到了国民党政府的追捕,只得远走他乡,靠出卖劳动力度日。10年后,国共两党携手抗日,局势才稍有缓和,毛泽嵘才回到老家韶山,可此时的东茅塘的房子已经被人变卖掉了,他在家乡也没了立足之地,无奈之下,只好投奔20里以外的外祖父家——杨林,从此,便在杨林乡耕田度日了。
“你就是毛泽嵘吧!”部门负责人客气地打着招呼,并让工作人员退了下去。“你找我们有什么事情吗?”
“我要去北京,”毛泽嵘有些着急的说道:“我要去找我主席三哥。”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不要说是主席的亲戚了,只要有人说一声到了北京,就等于说是“已经见到了毛主席”,更何况毛泽嵘的“三哥”就是毛主席呢?那毛主席的亲戚要去北京见毛主席自然也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情。
负责人立即为毛泽嵘泡来了一杯茶,并请他坐下,热情的说:“你能去北京见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这是我们整个杨林乡的荣誉,希望你见到毛泽东他老人家后,把咱们家乡现在的状况也能汇报汇报。”负责人说了很多“希望”,最后他热情地说:“你去吧,我们部门会为你开介绍信。”
听到这句话后毛泽嵘喜出望外,他没想到,这次竟然可以如此爽快地为他开具去北京的介绍信。
在几经周折之后,毛泽嵘来到了北京,找到了一家价格相对合适的招待所,刚住下来,便想方设法与中南海方面联系。
毛泽嵘当然不会像毛泽东的文家亲戚文涧泉一般,要找毛主席自己跑去新华门找,那能进去吗?警卫人员又不认识你文涧泉是毛主席的亲戚。1950年文涧泉在北京住了大半年都没找到毛主席的事情,乡下亲戚都互相知道了,那时毛泽嵘还笑话他说:“我毛泽嵘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也不至于去了北京找不到的我的主席三哥!”
毛泽嵘自然是有他的主意的——打电话,请服务员往中南海打电话。电话是畅通的,但是却找不到毛主席,之后又找田家英(毛泽东秘书),可田家英也找不着,而且说秘书也换了,便又找到王海容,依旧无人应答,几个认识的人都找尽了,都没能找到,这可让毛泽嵘也慌了。
到了第4天,中南海警卫局的电话又再一次打通,毛泽嵘好像生怕对方把电话撂下一般,火急火燎地说道:“我要找毛主席,我是他五弟,一说他就知道了,就说我有急事要见他,我已经住了好几天了。”毛泽嵘害怕对方拒绝便匆匆放下了话筒,他也不知道自己的韶山话对方是否能听懂。
毛泽嵘愣愣地坐在自己床铺上想着:如果这次三哥还拒绝,那简直太让人伤心了,我不就是想见他一面吗?兄弟之间这点要求还算过分吗?毛泽嵘往床铺上一倒,过去生活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毛泽嵘的祖父毛德臣和毛泽东的祖父毛翼臣是亲兄弟,到了毛泽嵘这一代,他们堂兄弟之间的关系也很是不错,情同手足。正因为如此,当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毛泽嵘便认定了如今的江山已经是姓“毛”的了。
想到自己从1928年就流落他乡,有家不得归,归来以后又无家可居的情形,毛泽嵘就不禁落泪。
可如今这么等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于是他决定先返回家中,等待三哥的“邀请”。他托人给主席写信,叙述离别之情,陈述乡间情况和家中的窘状,希望能去北京一趟,面叙别情。
毛泽东又何尝不想念这位暌离多年的五弟呢?1949年10月,当北京城还在清扫庆祝建国燃放的鞭炮纸屑时,毛泽东的九弟毛泽连便来到了北京。毛泽东非常关切地问毛泽嵘一家的状况,当他听到毛泽嵘那10年的流浪生活时,几度唏嘘不语,十分动情,得知他如今生活困难,毛泽东更是让九弟回去之后,一定要去杨林代为问候。
毛泽连在回乡之后,遵照毛泽东之嘱,去了杨林一趟。毛泽嵘听了九弟的叙述,知道三哥还惦念着自己,便一连几次写信,要求去北京见面。
时间在毛泽嵘的企盼中过去了一年了。这段时间,毛泽嵘也很有想法:怎么韶山冲的木匠都能去北京,而且还是三哥邀请去得,去了之后,一住就是半个月,听说有扯不完的谈,聊不完的天,有这么多时间与外姓人聊天,怎么就没有时间给小弟回一封信呢?
图|毛泽东写信
许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吧,邮差终于来到了他的屋前。毛泽嵘接过邮差递过来的那个印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字样的信封,迫不及待地撕去了封口,取出信笺,几行铿锵有力的毛笔字映入眼帘:
泽嵘贤弟: 多次来信,均收到了。你今年不要来京,明年再讲吧。 顺祝 健康! 毛泽东 一九五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泽嵘贤弟:
多次来信,均收到了。你今年不要来京,明年再讲吧。
顺祝
健康!
毛泽东
一九五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盼了近两年,盼来的一封信竟是“不要来京”,毛泽嵘的心里好不是个滋味儿,但是能收到三哥的亲笔回信,也算是一种安慰,自此之后,毛泽嵘见人就说:“我三哥给我回信了,我是那个还让我上北京哩!”
对此,别人当然深信不疑,因为毛泽嵘是毛主席的五弟,上北京兄弟相见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可过了一段时间,毛泽嵘却耐不住了,更何况他家生活困难,很需要主席三哥的照顾,于是他又再次托人给三哥写信,陈述家中的困难之处。
毛泽东收到毛泽嵘的来信后,知道了他家的困难情况,便于1952年10月2日给幼时的老师毛宇居先生回信时,特别提到了毛泽嵘,说他有来信,我尚未复,请转至他,不另写信了。同时还寄了200万元旧币(相当于现在的200元)给毛泽嵘,以“助其家用”。这笔钱对困难中的毛泽嵘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使他渡过了生活困难的难关。虽然当时的一万元只等于后来的1块钱,但200元钱于乡下生活而言,的确算得上是一笔巨款,所以毛泽嵘对主席三哥充满了感激之情。
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加之兄弟又20多年未见过面,所以毛泽嵘一个心思要求尽快进京,他托人给三哥带去茶叶蛋、火培鱼等家乡土特产,也带去了要求尽快进京的愿望。
1953年5月2日,毛泽东又请人带回一封信,信中依旧是不愿让毛泽嵘去北京。
这是毛泽嵘第二次收到“不必来京”的信,这心里好似有什么翻涌一般,实在不舒服。他无法理解的是毛泽连、毛宇居、文涧泉等人都可以一批一批的去看他,为何自己去一次都这么难呢?
妻子看到他愁眉不展,安慰道:“三哥还称你是‘贤弟’呢,他怎么就忘记你了?如今的三哥当了主席,他是忙哩!”
而在北京的“三哥”也确实很忙,上到国家大业,下到卫士之间的小矛盾,哪一样不得协调呢?
毛泽东:今后毛泽嵘来京,要经过我的同意
毛泽嵘一直迫不及待的想要与毛泽东相见,而在北京的毛泽东也是手足情深,对于毛泽嵘的困难和心境十分关切和理解。他之所以两次拒绝毛泽嵘来京的请求,主要是担心毛泽嵘的眼疾,怕他路上行动不便,但如果有人可以作为毛泽嵘的陪伴,他便会改变主意。
1953年10月2日,文九明要求进京陈乡情,毛泽东很重视收集乡间的情况,便同意他来京反应情况。毛泽东在给文九明回信的时候,特别提到了毛泽嵘进京的事情,要求文九明把自己的这个兄弟也带上一同来。
文九明在收到毛泽东的来信后,很快就来到杨林,通知毛泽嵘做好进京的准备,毛泽嵘这可高兴坏了,他想这一次去北京,可要把那皇宫里的西洋景看个一清二楚,皇帝老子们吃过的山珍海味也逐个尝尝鲜,还有,也要向三哥提一些意见,他如今当主席了,不怕做不到。
11月上旬,毛泽嵘一身风尘,满脸喜悦的来到了毛泽东家的客厅内。两兄弟自韶山一别,已经20多年未再见过面,那份热情、那份激动,让身边的秘书和卫士都觉得很惊讶。
“你身体可还好呀?逊五老弟?”
“还好还好,三哥你还好吧?这么几十年不见了,这世道真难呵!”毛泽嵘说着,泪水就从眼眶中掉了下来。
毛泽东显然也动情了,他拉着毛泽嵘的手安慰道:“这不又见面了?世道今后会慢慢好起来的。”
“三哥,祖父和叔祖父(毛泽东的祖父)都葬在滴水洞,现在坟土还好,这个你可以放心。”毛泽嵘说。
毛泽东连声叫好,又说:“让你费心了,今后也还要你们照看啊!”
“哎,要说费心呵,冲里的乡亲们才是真的费心。”毛泽嵘认真回忆说:“大革命失败后,你就去了广州,后来又带走了红军,那个何健太迷信,认为红军老打胜仗,是你屋里祖坟葬在龙脉上了,如果挖了你屋里祖坟,断了你屋里的龙脉,你毛泽东肯定得败。所以在民国十九年的秋天,何健硬是派了一个营的兵到韶山滴水洞去挖你屋里的祖坟呢!好在乡亲们想方设法,才骗得这些黑狗子挖了一座地主家的祖坟。”
毛泽东一听这话,哈哈大笑,用浓重的韶山口音说:“咯又不是我逞能哩,他何健又能奈我何?”缓缓地点了一支烟,又说道:“这个事情,上次宇居兄来北京已经告诉我了,你逊五老弟也参加了保坟的善事,难得呀,对韶山的父老乡亲们,我毛泽东是要好好感谢一番呀。”
毛泽嵘听到三哥夸赞自己,颇有些得意,建议道:“原来保坟的时候,用土把坟填平了,现在我看可以把土扒开了,让坟墓恢复原来的样子,最好修一条路到虎歇坪去,今后挂坟扫墓也方便一些。”
毛泽东想了一下,轻叹一口气,放低声音说:“我看不要搞了,还是按老样子好。”
毛泽嵘有些不解的看着毛泽东。
“花不起这笔钱呵,再则也没有必要。”毛泽东说着踱起步来:“前年陈国胜到我这里,提出要修墓地,我就没有同意,我们国家才刚刚建立,困难还有许多,我们不能把这一点钱都放到修墓立碑上去呵!”
毛泽嵘认为这不应该是三哥说的话,作为一国主席,还能为金子银子犯愁吗?但毛泽东又说得这么诚恳,不由得就引起了毛泽嵘的重视和注意,这时他才仔细打量起了毛泽东屋内的陈设来。
这一细看把毛泽嵘也吓了一跳,非但没有金梁银柱的豪华,连个花呀草呀的都没有,坐的是木沙发,躺的是硬板床,又打量了一下三哥的衣着,他虽然不相信三哥会穿龙袍,但是在他想象中,毛泽东最起码会穿一些新衣服,可他身上穿的也和长沙城里的干部一样,身着一样款式的布衣,甚至衣服上还有补丁。
“先去吃饭吧,吃了饭,再聊。”毛泽东见毛泽嵘愣愣地望着自己,就拍了拍他的胳膊,朝着餐厅走去了。
毛泽嵘跟着走了上去,只见餐桌上放了一小碟花生米,一碗青菜,一个汤,最好的一道菜是腊肉。看来毛泽嵘是无法吃到山珍海味了,坐在饭桌上,他忍不住问了一句:“三哥,你当了堂堂主席,平时就吃这么一点菜?”
毛泽东反倒颇有几分新奇地问:“怎么?你怀疑我不把好吃的拿出来?”
“那倒不是。”毛泽嵘连忙辩解说:“我只是觉得你要想的事情多,不吃好点,身体弄坏就麻烦了!”
毛泽东笑着说?:“我这不是身体挺好的嘛!”
毛泽嵘朝着三哥又望了一眼,确实觉得他身体很不错,红光满面。
在北京住了些日子后,毛泽嵘要回韶山了。临走时,毛泽东送给他一些礼物:一件青蓝色呢子大衣,一套被窝蚊帐,一个棕色皮箱,另外还有300元人民币。看着三哥送给自己的这些礼物,毛泽嵘感受到了兄弟情分的深重。
自从1953年冬毛泽嵘见了主席三哥后,1954年和1955年又去了第二次、第三次,每次都能受到毛泽东的热情款待。
记得第三次去北京的时候,毛泽东询问了农村的生活情况,毛泽嵘如实反映了在乡下大家依旧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希望可以有所改善,而他的话也让毛泽东很是重视,语重心长的对他说:“五弟啊,你是个直肠子,说的都是老实话,你今后可要多跟我讲些乡里的情况呵!你可得记住一条,你反应的情况必须真实,这条记住了吗?”
毛泽嵘感受到被三哥信任的骄傲,用力的点了点头。
从那次回去之后,毛泽嵘也肩负起了“反映情况”的重任,他除了为生产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外,常常会找人代笔,向主席三哥反映农村的各种新情况。
可是后来受到一些特殊事件的影响,国家元气大伤,毛泽嵘的行动也受到了限制,直到1962年冬天,毛泽嵘才再次获得了进京见毛泽东的机会。
而这次见面毛泽嵘没再喊“三哥”,也没有叫“主席三哥”,而是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主席”。
毛泽东或许是没有感觉到这样的变化,他热情地将毛泽嵘拉进客厅里,希望能像之前一样,再一次听听这位乡下农民弟弟的直言真话。
可毛泽嵘这次却没有这样,这几年来,因为在乡下讲公道话,吃了不少亏。最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韶山,请了那么多人在招待所吃饭、照相,偏偏没请他,这件事让他觉得很伤心,虽然是地方政府阻拦的自己,但是在他的心里认为这就是主席三哥授意的......
毛泽嵘坐在客厅里,有好多的话要说,要问,可是当看到毛泽东的时候,他又说不出来。
客厅里,一时陷入尴尬之中,两兄弟对坐着抽起了烟。
好在这天是周末,李敏、李讷还有毛泽东的侄子毛元新都放学回家了,午饭时候,屋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打破了客厅内的寂静,毛泽东将几个孩子喊到身边,让他们一一喊了声“五叔”。
图|李敏、毛新宇、毛泽嵘、毛泽东、李讷合照
而这一天江青的兴致也很高,按照主席的吩咐做了几个湖南风味的菜肴。
这一次毛泽嵘再也不敢奢望在“主席”家吃到山珍海味了,只希望可以像前几次一样,吃点腊肉、炒蛋一类的蔬菜就心满意足了。从过苦日子以来,已经好几年没吃过肉了,他也忘记了吃肉的滋味。
开餐的时候,毛泽嵘的希望又一次“落空”了,桌子上只有一些蔬菜,最好的就是红烧豆腐了,他心里虽然很是不快,但是嘴上却不好明说,只是坐在那里埋头吃饭。他又哪里能知道,与天下同忧乐的毛泽东,也正在过着苦日子,还在中央机关带头不吃肉呢?
吃完饭,兄弟二人继续交谈,毛泽东依旧满怀热望,因为国家在实施新的方针后,农民的生活必然再次发生了变化,他希望可以从乡下弟弟的口中听到一些真实的反应。
可毛泽嵘却说另外一番话:“主席,我家又困难,家底子穷,老伴有病,我的眼睛又不大好,身边也无儿无女,我实在困难呵。”
听到毛泽嵘诉苦,毛泽东将手中的烟蒂掐灭,温和的说:“泽嵘,你有困难,我知道,我理解也很同情,但是我是党的主席,我要为大多数人谋求福利,不能只考虑你一个人,我以前和你讲过,有困难,找当地的政府,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着这么多困难,全党上下,全国人民,都同甘共苦,这个,你也不能例外呵!”
见毛泽嵘点了点头,毛泽东又再次叮嘱道:“你是我的亲戚,不能搞特殊化,不能高人一等,你现在年纪大了,到外边走也不太方便,我工作忙,今后一般情况,你就不要来京了。”
毛泽嵘听了这话心里虽然有百般不愿,但是“主席”的话句句在理,他也无话可说,在他离开北京的时候,毛泽东让秘书拿自己的稿费为毛泽嵘买了一件羊皮大衣和糖果,还给了他200元。
毛泽东深知自己的五弟已经变了,他再也不是原来那个讲直话,反映问题的毛泽嵘了,而他来京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探亲”。
在毛泽嵘离开北京时,毛泽东又给杨林乡政府写了一封信,嘱咐他们:今后毛泽嵘来京,要经过我的同意。
这封信,是托毛泽嵘交给杨林政府的,不过他自己并不知道这封信的内容,让他奇怪的是:从这之后,他每次要求到北京去,地方政府总是多方干预,令他很是恼火。
时间一晃,四年过去了,在这几年里,毛泽嵘在家种田,也曾两度提出要去北京见主席,可均被拒绝了,在外人看来,毛泽东已经彻底把这位五弟给忘了。
但毛泽嵘深知主席三哥没有忘记自己,虽然自1962年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了,但是他经常可以收到毛泽东托身边的工作人员寄来的钱,而且每次都在200元以上。
1971年,毛泽东的身体每况愈下,病魔总是不时的折磨着他,这让他痛苦不堪,但是他又不愿搁下江山社稷,由于过度劳累,1972年1月之后,他常常陷入昏迷,有时还会休克。
在一次严重休克之后,毛泽东明白自己时日无多,他先后将前去探视他的女儿李敏和李讷叫到病床前,饱含温情的说:“我快不行了,有件事只能交给你们去做了,在家乡你们有两个叔叔,他们连饭也吃不饱,你们今后一定要常常去看他们。”
图|毛泽东晚年卧病在床
李敏、李讷都含着泪点头,答应了父亲的嘱托。
毛泽东好似办完了一件大事一般,闭上了眼睛,好像又睡着了,过了一会儿,他突然睁开眼睛说:“他们想来看我,就让他们来吧!”
可这句话也直接让两个女儿和工作人员很不理解,根本不知道“他们”指的是谁,但是其中包括的一定有杨开智、毛泽连和毛泽嵘。
或许是兄弟连心吧,在韶山冲的毛泽嵘正在政府恳求着一个个掌权人。
“这不行呀,这是毛主席规定的,你不能随便去见他,这封信不是由你带来给的吗?”负责人直接说出了实话。
这句话让毛泽嵘愣了许久,他直到现在才明白,为何1962年之后想要去北京都会被极力制止了,原来都是那一封自己交给政府的信在作怪呀!
这也让他深感委屈,因为毛泽东交代他的事情,他总是认真去办,而毛泽东拒绝的事情,他也从不勉强。
时间回到1955年5月,毛泽嵘第三次见“三哥”的时候,他的养子毛绘华刚好从部队转业回来正在四处找工作,他听说父亲要去北京见“主席伯伯”,便央求父亲带他一起去北京,希望可以让主席帮忙说一句话,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其实毛泽嵘一开始是不愿意为了这件事要求“主席三哥”的,但是又看到养子期许的眼神,也便答应了。
父子两来到北京后,毛泽东很是开心,他知道五弟身旁的小伙子是毛泽嵘的养子,立即叫秘书拿了200元钱,交给毛绘华,作为“伯伯”的见面礼。
要知道毛泽东见了自己的子侄辈断然不会立即送钱给人的,作为主席,也作为子侄们的长辈,他不认为钱是个好东西,再则他认为给他们送钱送礼物,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特权的。
而这一次不同,毛泽东知道五弟没有生育过,所以在乡亲们来中南海做客时,他多次对亲友们提过,要关心毛泽嵘,甚至还建议陈国生将她的孩子送一个给毛泽嵘做儿子。今天见毛泽嵘带来这么一个小伙子,自然十分开心,便遵循乡下风俗,面赠了200元现金。
毛绘华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不想接这钱,毛泽嵘站在一旁说:“接着吧,这又不是别人,这是三伯给的钱,接着吧!”
毛绘华这才接过秘书递来的钱,毛泽东笑了笑说:“这是我作为伯伯的见面礼,希望你今后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建设好我们的国家。”
毛泽嵘见谈话氛围很融洽,赶忙趁热打铁说:“绘华这孩子,今后不会给毛家丢人的,只是你要他好好工作,他如今从部队回来,连工作都找不上,三哥,你看能不能给他找个工作?”
毛泽东缓了好久才说:“这件事不太好办,我是国家主席,不能随便给人介绍工作,更不能只考虑自己亲属和故人的利益呵!”
毛泽嵘听着有些不开心,毛泽东似乎看到了五弟的不满,开导着说:“49年建国那阵子,文家的兄弟们都写信想让我安排工作,可都被我一概拒绝了,我要是都为大家安排工作,人民怎么办?我这个主席也就当不成了!”
毛泽嵘听到这句话也没再为儿子工作求情,而是听从了三哥的劝告。
从1955年到1972年内,已经过去了17年之久,这些年毛泽嵘没有再去找过主席三哥的麻烦,他心想,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三哥嫌弃他了,难道连去北京看一次的权利都没有吗?
但是,毛泽东的命令终究没能挡住这个执着于见三哥一面的男人,他边哭边说:“你们就放我去一次吧!我现在已经75岁了,身体不太好,再则主席也已经79岁了,还不知道身体怎么样,万一我们兄弟有什么三长两短,就再也不能见面了呀!你们就让我去见见他老人家吧!”
最后,负责人也被他的一片真情感动,终于开具了介绍信,让他去了一趟北京。
这一次也成了主席三哥和毛泽嵘的最后一次见面。
毛泽东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总是审视四周,他感到了一丝被人敬而远之的冷落,“怎么连乡亲们都不来看看我呢?”他反复问着自己,也会常常问工作人员、女儿、秘书:“家里的亲戚怎么不来看我呢?”
终于,毛泽嵘来了,毛泽东很是开心。
图|毛泽嵘
两人见面之后,毛泽嵘赶忙走上前去扶他坐在椅子上。
“泽嵘呀,你怎么这么久也不来看我呢?”毛泽东许是忘记了当年他托毛泽嵘带着的那封信,埋怨道。
毛泽嵘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紧握着毛泽东的手,这一次他也没有叫“主席”,而是“三哥”,然后坐在毛泽东身旁,他发现毛泽东苍老了许多,说话也不太连贯了,对此,他心里很是难受。
“泽嵘,还有泽连,怎么他也不来看我呢?”毛泽东又问了一句。
“三哥,我们都想着你呢!我们都想来看你,但又怕打扰您工作,就,就......”
“所以就不到这里来了?”毛泽东显然有些不开心了,说:“就连我也不看一下了?”从毛泽东这些带着埋怨的话语里,毛泽嵘体会更多的是亲情。
毛泽东又说:“1966年6月,我去过一次韶山,因为不得空,我们没去看你们,也没去看乡亲们,不知道乡亲们对我有意见没有?”
“大家也是后来才知道这件事的。”毛泽嵘说:“不过当时也听了些风声,大家又不敢公开议论,只在暗地里宣传着!”
“为什么不敢公开议论呢?”毛泽东很是好奇。
毛泽嵘又说:“其实你来的当天,细妹子就看见你了,她见你来了很开心,高兴的回家告诉家里人说:毛主席回来了。可晚上公安局就找上了门,说主席没回来,不许乱讲,细妹子吓得再也不敢说了!”
毛泽东认真听着,却很久没有说话。
不一会儿,吴旭君走了进来,为毛泽东量了量血压,见血压有所变化,知道毛泽东的心里有些激动,就示意毛泽嵘不要再提这些事。
图|毛泽东回乡
毛泽东似乎从情绪波动中回过神来,问道:“你怎么不说话了呢?”
“三哥,乡亲们还是希望你回去转一转,大家伙儿都念着你呢!”毛泽嵘选好听的话说,但也句句属实。
“1959年那一次你回去,我虽然没见你,但是听人说,那真是韶山的节日呵,男女老少,比办喜事还高兴哩!”
毛泽东一听这话,语气中透着几分苍凉的说:“你告诉乡亲们,我毛泽东会回去的,这一次回去了,就再也不走了,落叶还要归根呐!”
许是很久没能和家人坐在一起聊天了,他和毛泽嵘聊了很久,工作人员看到主席这个样子也没有催他去休息,因为毛泽东难得有这么好的情绪,这么多的话题。今天见了他的五弟,毛泽东也敞开了他的心扉,可见他平时实在太寂寞了.......
能混得饭都吃不上?儿子没工作?
历史详说官2021-01-23
1977年,在毛泽东纪念堂内有一位特殊的游客,他泪眼婆娑地走到安放着毛泽东遗体的水晶棺材面前,深鞠一躬,颤抖地喊了一声:“三哥,我是逊五啊,我来看你了!”
可“三哥”无言、纪念堂无言,只有低沉的哀乐声在纪念堂的大厅里回旋着。
原来这名自称伟大领袖毛泽东为三哥的人,名叫毛泽嵘,是毛泽东家乡的堂弟。
1972年,他给年迈的毛泽东送去了晚年生活中最温暖的“一束光”.......
毛泽嵘两次想见“主席三哥”却被拒时间回到1952年的一天,在杨林某部门走道的东头,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在打听书记的办公地点,却被一个年轻工作人员大声训斥了一番:“喂,你找我们的书记干什么?你是谁?”
“我是谁?我是毛泽嵘。”老人有些不屑地说。他实在看不得这些后生们说话这般地粗声大气。“毛泽嵘是谁?”工作人员显然不认识他。“毛泽嵘是毛泽东的五弟!”毛泽嵘劲劲地往平房的走廊中段走去。
图|毛泽东
对于毛泽嵘的话,工作人员显然是不信的,只觉得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他三步并两步赶上老人,正要动手抓人,办公室的大门却突然打开了,里面走出了一位看起来“位高权重”之人。
显然对毛泽东的“五弟”是何许人,有所耳闻,因为毛主席是韶山人,他的堂弟基本上都在韶山冲、清溪一带,但杨林也有一个,那就是毛主席的堂弟毛泽嵘。
毛泽嵘的祖居也在韶山冲,与毛泽连他们一起,都住在东茅塘。1926年前后毛泽嵘在毛泽东的鼓动之下参加了农民协会,并在农协中当过通讯员。
大革命失败后,遭受到了国民党政府的追捕,只得远走他乡,靠出卖劳动力度日。10年后,国共两党携手抗日,局势才稍有缓和,毛泽嵘才回到老家韶山,可此时的东茅塘的房子已经被人变卖掉了,他在家乡也没了立足之地,无奈之下,只好投奔20里以外的外祖父家——杨林,从此,便在杨林乡耕田度日了。
“你就是毛泽嵘吧!”部门负责人客气地打着招呼,并让工作人员退了下去。“你找我们有什么事情吗?”
“我要去北京,”毛泽嵘有些着急的说道:“我要去找我主席三哥。”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不要说是主席的亲戚了,只要有人说一声到了北京,就等于说是“已经见到了毛主席”,更何况毛泽嵘的“三哥”就是毛主席呢?那毛主席的亲戚要去北京见毛主席自然也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情。
负责人立即为毛泽嵘泡来了一杯茶,并请他坐下,热情的说:“你能去北京见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这是我们整个杨林乡的荣誉,希望你见到毛泽东他老人家后,把咱们家乡现在的状况也能汇报汇报。”负责人说了很多“希望”,最后他热情地说:“你去吧,我们部门会为你开介绍信。”
听到这句话后毛泽嵘喜出望外,他没想到,这次竟然可以如此爽快地为他开具去北京的介绍信。
在几经周折之后,毛泽嵘来到了北京,找到了一家价格相对合适的招待所,刚住下来,便想方设法与中南海方面联系。
毛泽嵘当然不会像毛泽东的文家亲戚文涧泉一般,要找毛主席自己跑去新华门找,那能进去吗?警卫人员又不认识你文涧泉是毛主席的亲戚。1950年文涧泉在北京住了大半年都没找到毛主席的事情,乡下亲戚都互相知道了,那时毛泽嵘还笑话他说:“我毛泽嵘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也不至于去了北京找不到的我的主席三哥!”
毛泽嵘自然是有他的主意的——打电话,请服务员往中南海打电话。电话是畅通的,但是却找不到毛主席,之后又找田家英(毛泽东秘书),可田家英也找不着,而且说秘书也换了,便又找到王海容,依旧无人应答,几个认识的人都找尽了,都没能找到,这可让毛泽嵘也慌了。
到了第4天,中南海警卫局的电话又再一次打通,毛泽嵘好像生怕对方把电话撂下一般,火急火燎地说道:“我要找毛主席,我是他五弟,一说他就知道了,就说我有急事要见他,我已经住了好几天了。”毛泽嵘害怕对方拒绝便匆匆放下了话筒,他也不知道自己的韶山话对方是否能听懂。
图|毛泽东
毛泽嵘愣愣地坐在自己床铺上想着:如果这次三哥还拒绝,那简直太让人伤心了,我不就是想见他一面吗?兄弟之间这点要求还算过分吗?毛泽嵘往床铺上一倒,过去生活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毛泽嵘的祖父毛德臣和毛泽东的祖父毛翼臣是亲兄弟,到了毛泽嵘这一代,他们堂兄弟之间的关系也很是不错,情同手足。正因为如此,当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毛泽嵘便认定了如今的江山已经是姓“毛”的了。
想到自己从1928年就流落他乡,有家不得归,归来以后又无家可居的情形,毛泽嵘就不禁落泪。
可如今这么等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于是他决定先返回家中,等待三哥的“邀请”。他托人给主席写信,叙述离别之情,陈述乡间情况和家中的窘状,希望能去北京一趟,面叙别情。
毛泽东又何尝不想念这位暌离多年的五弟呢?1949年10月,当北京城还在清扫庆祝建国燃放的鞭炮纸屑时,毛泽东的九弟毛泽连便来到了北京。毛泽东非常关切地问毛泽嵘一家的状况,当他听到毛泽嵘那10年的流浪生活时,几度唏嘘不语,十分动情,得知他如今生活困难,毛泽东更是让九弟回去之后,一定要去杨林代为问候。
毛泽连在回乡之后,遵照毛泽东之嘱,去了杨林一趟。毛泽嵘听了九弟的叙述,知道三哥还惦念着自己,便一连几次写信,要求去北京见面。
时间在毛泽嵘的企盼中过去了一年了。这段时间,毛泽嵘也很有想法:怎么韶山冲的木匠都能去北京,而且还是三哥邀请去得,去了之后,一住就是半个月,听说有扯不完的谈,聊不完的天,有这么多时间与外姓人聊天,怎么就没有时间给小弟回一封信呢?
图|毛泽东写信
许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吧,邮差终于来到了他的屋前。毛泽嵘接过邮差递过来的那个印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字样的信封,迫不及待地撕去了封口,取出信笺,几行铿锵有力的毛笔字映入眼帘:
盼了近两年,盼来的一封信竟是“不要来京”,毛泽嵘的心里好不是个滋味儿,但是能收到三哥的亲笔回信,也算是一种安慰,自此之后,毛泽嵘见人就说:“我三哥给我回信了,我是那个还让我上北京哩!”
对此,别人当然深信不疑,因为毛泽嵘是毛主席的五弟,上北京兄弟相见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可过了一段时间,毛泽嵘却耐不住了,更何况他家生活困难,很需要主席三哥的照顾,于是他又再次托人给三哥写信,陈述家中的困难之处。
毛泽东收到毛泽嵘的来信后,知道了他家的困难情况,便于1952年10月2日给幼时的老师毛宇居先生回信时,特别提到了毛泽嵘,说他有来信,我尚未复,请转至他,不另写信了。同时还寄了200万元旧币(相当于现在的200元)给毛泽嵘,以“助其家用”。这笔钱对困难中的毛泽嵘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使他渡过了生活困难的难关。虽然当时的一万元只等于后来的1块钱,但200元钱于乡下生活而言,的确算得上是一笔巨款,所以毛泽嵘对主席三哥充满了感激之情。
图|毛泽东
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加之兄弟又20多年未见过面,所以毛泽嵘一个心思要求尽快进京,他托人给三哥带去茶叶蛋、火培鱼等家乡土特产,也带去了要求尽快进京的愿望。
1953年5月2日,毛泽东又请人带回一封信,信中依旧是不愿让毛泽嵘去北京。
这是毛泽嵘第二次收到“不必来京”的信,这心里好似有什么翻涌一般,实在不舒服。他无法理解的是毛泽连、毛宇居、文涧泉等人都可以一批一批的去看他,为何自己去一次都这么难呢?
妻子看到他愁眉不展,安慰道:“三哥还称你是‘贤弟’呢,他怎么就忘记你了?如今的三哥当了主席,他是忙哩!”
而在北京的“三哥”也确实很忙,上到国家大业,下到卫士之间的小矛盾,哪一样不得协调呢?
毛泽东:今后毛泽嵘来京,要经过我的同意
毛泽嵘一直迫不及待的想要与毛泽东相见,而在北京的毛泽东也是手足情深,对于毛泽嵘的困难和心境十分关切和理解。他之所以两次拒绝毛泽嵘来京的请求,主要是担心毛泽嵘的眼疾,怕他路上行动不便,但如果有人可以作为毛泽嵘的陪伴,他便会改变主意。
1953年10月2日,文九明要求进京陈乡情,毛泽东很重视收集乡间的情况,便同意他来京反应情况。毛泽东在给文九明回信的时候,特别提到了毛泽嵘进京的事情,要求文九明把自己的这个兄弟也带上一同来。
文九明在收到毛泽东的来信后,很快就来到杨林,通知毛泽嵘做好进京的准备,毛泽嵘这可高兴坏了,他想这一次去北京,可要把那皇宫里的西洋景看个一清二楚,皇帝老子们吃过的山珍海味也逐个尝尝鲜,还有,也要向三哥提一些意见,他如今当主席了,不怕做不到。
11月上旬,毛泽嵘一身风尘,满脸喜悦的来到了毛泽东家的客厅内。两兄弟自韶山一别,已经20多年未再见过面,那份热情、那份激动,让身边的秘书和卫士都觉得很惊讶。
“你身体可还好呀?逊五老弟?”
“还好还好,三哥你还好吧?这么几十年不见了,这世道真难呵!”毛泽嵘说着,泪水就从眼眶中掉了下来。
毛泽东显然也动情了,他拉着毛泽嵘的手安慰道:“这不又见面了?世道今后会慢慢好起来的。”
图|毛泽东
“三哥,祖父和叔祖父(毛泽东的祖父)都葬在滴水洞,现在坟土还好,这个你可以放心。”毛泽嵘说。
毛泽东连声叫好,又说:“让你费心了,今后也还要你们照看啊!”
“哎,要说费心呵,冲里的乡亲们才是真的费心。”毛泽嵘认真回忆说:“大革命失败后,你就去了广州,后来又带走了红军,那个何健太迷信,认为红军老打胜仗,是你屋里祖坟葬在龙脉上了,如果挖了你屋里祖坟,断了你屋里的龙脉,你毛泽东肯定得败。所以在民国十九年的秋天,何健硬是派了一个营的兵到韶山滴水洞去挖你屋里的祖坟呢!好在乡亲们想方设法,才骗得这些黑狗子挖了一座地主家的祖坟。”
毛泽东一听这话,哈哈大笑,用浓重的韶山口音说:“咯又不是我逞能哩,他何健又能奈我何?”缓缓地点了一支烟,又说道:“这个事情,上次宇居兄来北京已经告诉我了,你逊五老弟也参加了保坟的善事,难得呀,对韶山的父老乡亲们,我毛泽东是要好好感谢一番呀。”
毛泽嵘听到三哥夸赞自己,颇有些得意,建议道:“原来保坟的时候,用土把坟填平了,现在我看可以把土扒开了,让坟墓恢复原来的样子,最好修一条路到虎歇坪去,今后挂坟扫墓也方便一些。”
毛泽东想了一下,轻叹一口气,放低声音说:“我看不要搞了,还是按老样子好。”
毛泽嵘有些不解的看着毛泽东。
“花不起这笔钱呵,再则也没有必要。”毛泽东说着踱起步来:“前年陈国胜到我这里,提出要修墓地,我就没有同意,我们国家才刚刚建立,困难还有许多,我们不能把这一点钱都放到修墓立碑上去呵!”
毛泽嵘认为这不应该是三哥说的话,作为一国主席,还能为金子银子犯愁吗?但毛泽东又说得这么诚恳,不由得就引起了毛泽嵘的重视和注意,这时他才仔细打量起了毛泽东屋内的陈设来。
这一细看把毛泽嵘也吓了一跳,非但没有金梁银柱的豪华,连个花呀草呀的都没有,坐的是木沙发,躺的是硬板床,又打量了一下三哥的衣着,他虽然不相信三哥会穿龙袍,但是在他想象中,毛泽东最起码会穿一些新衣服,可他身上穿的也和长沙城里的干部一样,身着一样款式的布衣,甚至衣服上还有补丁。
“先去吃饭吧,吃了饭,再聊。”毛泽东见毛泽嵘愣愣地望着自己,就拍了拍他的胳膊,朝着餐厅走去了。
毛泽嵘跟着走了上去,只见餐桌上放了一小碟花生米,一碗青菜,一个汤,最好的一道菜是腊肉。看来毛泽嵘是无法吃到山珍海味了,坐在饭桌上,他忍不住问了一句:“三哥,你当了堂堂主席,平时就吃这么一点菜?”
毛泽东反倒颇有几分新奇地问:“怎么?你怀疑我不把好吃的拿出来?”
“那倒不是。”毛泽嵘连忙辩解说:“我只是觉得你要想的事情多,不吃好点,身体弄坏就麻烦了!”
毛泽东笑着说?:“我这不是身体挺好的嘛!”
毛泽嵘朝着三哥又望了一眼,确实觉得他身体很不错,红光满面。
图|毛泽东
在北京住了些日子后,毛泽嵘要回韶山了。临走时,毛泽东送给他一些礼物:一件青蓝色呢子大衣,一套被窝蚊帐,一个棕色皮箱,另外还有300元人民币。看着三哥送给自己的这些礼物,毛泽嵘感受到了兄弟情分的深重。
自从1953年冬毛泽嵘见了主席三哥后,1954年和1955年又去了第二次、第三次,每次都能受到毛泽东的热情款待。
记得第三次去北京的时候,毛泽东询问了农村的生活情况,毛泽嵘如实反映了在乡下大家依旧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希望可以有所改善,而他的话也让毛泽东很是重视,语重心长的对他说:“五弟啊,你是个直肠子,说的都是老实话,你今后可要多跟我讲些乡里的情况呵!你可得记住一条,你反应的情况必须真实,这条记住了吗?”
毛泽嵘感受到被三哥信任的骄傲,用力的点了点头。
从那次回去之后,毛泽嵘也肩负起了“反映情况”的重任,他除了为生产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外,常常会找人代笔,向主席三哥反映农村的各种新情况。
可是后来受到一些特殊事件的影响,国家元气大伤,毛泽嵘的行动也受到了限制,直到1962年冬天,毛泽嵘才再次获得了进京见毛泽东的机会。
而这次见面毛泽嵘没再喊“三哥”,也没有叫“主席三哥”,而是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主席”。
毛泽东或许是没有感觉到这样的变化,他热情地将毛泽嵘拉进客厅里,希望能像之前一样,再一次听听这位乡下农民弟弟的直言真话。
可毛泽嵘这次却没有这样,这几年来,因为在乡下讲公道话,吃了不少亏。最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韶山,请了那么多人在招待所吃饭、照相,偏偏没请他,这件事让他觉得很伤心,虽然是地方政府阻拦的自己,但是在他的心里认为这就是主席三哥授意的......
毛泽嵘坐在客厅里,有好多的话要说,要问,可是当看到毛泽东的时候,他又说不出来。
客厅里,一时陷入尴尬之中,两兄弟对坐着抽起了烟。
好在这天是周末,李敏、李讷还有毛泽东的侄子毛元新都放学回家了,午饭时候,屋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打破了客厅内的寂静,毛泽东将几个孩子喊到身边,让他们一一喊了声“五叔”。
图|李敏、毛新宇、毛泽嵘、毛泽东、李讷合照
而这一天江青的兴致也很高,按照主席的吩咐做了几个湖南风味的菜肴。
这一次毛泽嵘再也不敢奢望在“主席”家吃到山珍海味了,只希望可以像前几次一样,吃点腊肉、炒蛋一类的蔬菜就心满意足了。从过苦日子以来,已经好几年没吃过肉了,他也忘记了吃肉的滋味。
开餐的时候,毛泽嵘的希望又一次“落空”了,桌子上只有一些蔬菜,最好的就是红烧豆腐了,他心里虽然很是不快,但是嘴上却不好明说,只是坐在那里埋头吃饭。他又哪里能知道,与天下同忧乐的毛泽东,也正在过着苦日子,还在中央机关带头不吃肉呢?
吃完饭,兄弟二人继续交谈,毛泽东依旧满怀热望,因为国家在实施新的方针后,农民的生活必然再次发生了变化,他希望可以从乡下弟弟的口中听到一些真实的反应。
可毛泽嵘却说另外一番话:“主席,我家又困难,家底子穷,老伴有病,我的眼睛又不大好,身边也无儿无女,我实在困难呵。”
听到毛泽嵘诉苦,毛泽东将手中的烟蒂掐灭,温和的说:“泽嵘,你有困难,我知道,我理解也很同情,但是我是党的主席,我要为大多数人谋求福利,不能只考虑你一个人,我以前和你讲过,有困难,找当地的政府,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着这么多困难,全党上下,全国人民,都同甘共苦,这个,你也不能例外呵!”
见毛泽嵘点了点头,毛泽东又再次叮嘱道:“你是我的亲戚,不能搞特殊化,不能高人一等,你现在年纪大了,到外边走也不太方便,我工作忙,今后一般情况,你就不要来京了。”
毛泽嵘听了这话心里虽然有百般不愿,但是“主席”的话句句在理,他也无话可说,在他离开北京的时候,毛泽东让秘书拿自己的稿费为毛泽嵘买了一件羊皮大衣和糖果,还给了他200元。
毛泽东深知自己的五弟已经变了,他再也不是原来那个讲直话,反映问题的毛泽嵘了,而他来京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探亲”。
图|毛泽东
在毛泽嵘离开北京时,毛泽东又给杨林乡政府写了一封信,嘱咐他们:今后毛泽嵘来京,要经过我的同意。
这封信,是托毛泽嵘交给杨林政府的,不过他自己并不知道这封信的内容,让他奇怪的是:从这之后,他每次要求到北京去,地方政府总是多方干预,令他很是恼火。
毛泽东晚年埋怨毛泽嵘不来看自己时间一晃,四年过去了,在这几年里,毛泽嵘在家种田,也曾两度提出要去北京见主席,可均被拒绝了,在外人看来,毛泽东已经彻底把这位五弟给忘了。
但毛泽嵘深知主席三哥没有忘记自己,虽然自1962年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了,但是他经常可以收到毛泽东托身边的工作人员寄来的钱,而且每次都在200元以上。
1971年,毛泽东的身体每况愈下,病魔总是不时的折磨着他,这让他痛苦不堪,但是他又不愿搁下江山社稷,由于过度劳累,1972年1月之后,他常常陷入昏迷,有时还会休克。
在一次严重休克之后,毛泽东明白自己时日无多,他先后将前去探视他的女儿李敏和李讷叫到病床前,饱含温情的说:“我快不行了,有件事只能交给你们去做了,在家乡你们有两个叔叔,他们连饭也吃不饱,你们今后一定要常常去看他们。”
图|毛泽东晚年卧病在床
李敏、李讷都含着泪点头,答应了父亲的嘱托。
毛泽东好似办完了一件大事一般,闭上了眼睛,好像又睡着了,过了一会儿,他突然睁开眼睛说:“他们想来看我,就让他们来吧!”
可这句话也直接让两个女儿和工作人员很不理解,根本不知道“他们”指的是谁,但是其中包括的一定有杨开智、毛泽连和毛泽嵘。
或许是兄弟连心吧,在韶山冲的毛泽嵘正在政府恳求着一个个掌权人。
“这不行呀,这是毛主席规定的,你不能随便去见他,这封信不是由你带来给的吗?”负责人直接说出了实话。
这句话让毛泽嵘愣了许久,他直到现在才明白,为何1962年之后想要去北京都会被极力制止了,原来都是那一封自己交给政府的信在作怪呀!
这也让他深感委屈,因为毛泽东交代他的事情,他总是认真去办,而毛泽东拒绝的事情,他也从不勉强。
时间回到1955年5月,毛泽嵘第三次见“三哥”的时候,他的养子毛绘华刚好从部队转业回来正在四处找工作,他听说父亲要去北京见“主席伯伯”,便央求父亲带他一起去北京,希望可以让主席帮忙说一句话,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图|毛泽东
其实毛泽嵘一开始是不愿意为了这件事要求“主席三哥”的,但是又看到养子期许的眼神,也便答应了。
父子两来到北京后,毛泽东很是开心,他知道五弟身旁的小伙子是毛泽嵘的养子,立即叫秘书拿了200元钱,交给毛绘华,作为“伯伯”的见面礼。
要知道毛泽东见了自己的子侄辈断然不会立即送钱给人的,作为主席,也作为子侄们的长辈,他不认为钱是个好东西,再则他认为给他们送钱送礼物,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特权的。
而这一次不同,毛泽东知道五弟没有生育过,所以在乡亲们来中南海做客时,他多次对亲友们提过,要关心毛泽嵘,甚至还建议陈国生将她的孩子送一个给毛泽嵘做儿子。今天见毛泽嵘带来这么一个小伙子,自然十分开心,便遵循乡下风俗,面赠了200元现金。
毛绘华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不想接这钱,毛泽嵘站在一旁说:“接着吧,这又不是别人,这是三伯给的钱,接着吧!”
毛绘华这才接过秘书递来的钱,毛泽东笑了笑说:“这是我作为伯伯的见面礼,希望你今后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建设好我们的国家。”
图|毛泽东
毛泽嵘见谈话氛围很融洽,赶忙趁热打铁说:“绘华这孩子,今后不会给毛家丢人的,只是你要他好好工作,他如今从部队回来,连工作都找不上,三哥,你看能不能给他找个工作?”
毛泽东缓了好久才说:“这件事不太好办,我是国家主席,不能随便给人介绍工作,更不能只考虑自己亲属和故人的利益呵!”
毛泽嵘听着有些不开心,毛泽东似乎看到了五弟的不满,开导着说:“49年建国那阵子,文家的兄弟们都写信想让我安排工作,可都被我一概拒绝了,我要是都为大家安排工作,人民怎么办?我这个主席也就当不成了!”
毛泽嵘听到这句话也没再为儿子工作求情,而是听从了三哥的劝告。
从1955年到1972年内,已经过去了17年之久,这些年毛泽嵘没有再去找过主席三哥的麻烦,他心想,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三哥嫌弃他了,难道连去北京看一次的权利都没有吗?
但是,毛泽东的命令终究没能挡住这个执着于见三哥一面的男人,他边哭边说:“你们就放我去一次吧!我现在已经75岁了,身体不太好,再则主席也已经79岁了,还不知道身体怎么样,万一我们兄弟有什么三长两短,就再也不能见面了呀!你们就让我去见见他老人家吧!”
最后,负责人也被他的一片真情感动,终于开具了介绍信,让他去了一趟北京。
这一次也成了主席三哥和毛泽嵘的最后一次见面。
毛泽东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总是审视四周,他感到了一丝被人敬而远之的冷落,“怎么连乡亲们都不来看看我呢?”他反复问着自己,也会常常问工作人员、女儿、秘书:“家里的亲戚怎么不来看我呢?”
终于,毛泽嵘来了,毛泽东很是开心。
图|毛泽嵘
两人见面之后,毛泽嵘赶忙走上前去扶他坐在椅子上。
“泽嵘呀,你怎么这么久也不来看我呢?”毛泽东许是忘记了当年他托毛泽嵘带着的那封信,埋怨道。
毛泽嵘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紧握着毛泽东的手,这一次他也没有叫“主席”,而是“三哥”,然后坐在毛泽东身旁,他发现毛泽东苍老了许多,说话也不太连贯了,对此,他心里很是难受。
“泽嵘,还有泽连,怎么他也不来看我呢?”毛泽东又问了一句。
“三哥,我们都想着你呢!我们都想来看你,但又怕打扰您工作,就,就......”
“所以就不到这里来了?”毛泽东显然有些不开心了,说:“就连我也不看一下了?”从毛泽东这些带着埋怨的话语里,毛泽嵘体会更多的是亲情。
毛泽东又说:“1966年6月,我去过一次韶山,因为不得空,我们没去看你们,也没去看乡亲们,不知道乡亲们对我有意见没有?”
“大家也是后来才知道这件事的。”毛泽嵘说:“不过当时也听了些风声,大家又不敢公开议论,只在暗地里宣传着!”
“为什么不敢公开议论呢?”毛泽东很是好奇。
毛泽嵘又说:“其实你来的当天,细妹子就看见你了,她见你来了很开心,高兴的回家告诉家里人说:毛主席回来了。可晚上公安局就找上了门,说主席没回来,不许乱讲,细妹子吓得再也不敢说了!”
毛泽东认真听着,却很久没有说话。
不一会儿,吴旭君走了进来,为毛泽东量了量血压,见血压有所变化,知道毛泽东的心里有些激动,就示意毛泽嵘不要再提这些事。
图|毛泽东回乡
毛泽东似乎从情绪波动中回过神来,问道:“你怎么不说话了呢?”
“三哥,乡亲们还是希望你回去转一转,大家伙儿都念着你呢!”毛泽嵘选好听的话说,但也句句属实。
“1959年那一次你回去,我虽然没见你,但是听人说,那真是韶山的节日呵,男女老少,比办喜事还高兴哩!”
毛泽东一听这话,语气中透着几分苍凉的说:“你告诉乡亲们,我毛泽东会回去的,这一次回去了,就再也不走了,落叶还要归根呐!”
许是很久没能和家人坐在一起聊天了,他和毛泽嵘聊了很久,工作人员看到主席这个样子也没有催他去休息,因为毛泽东难得有这么好的情绪,这么多的话题。今天见了他的五弟,毛泽东也敞开了他的心扉,可见他平时实在太寂寞了.......
能混得饭都吃不上?儿子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