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7年高考和录取经历

大阿牛
楼主 (文学城)
我的1977年高考和录取经历

1977年绝对是我人生命运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此后几十年,虽然也经历了不少的起起伏伏和风风雨雨,但是没有任何一次能够比我77年高考的命运转折更重要更曲折了。故事有点长,分几个段落吧。

准备篇

打倒四人帮后,恢复高考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尤其是高校子弟的圈子里。在77年夏天就预感到高考迟早要恢复了,大家都开始收集资料,积极准备。我妈是中学数学教师,北师大数学系毕业,很早就把文革前的高初中数学教材寄到农村给我,要我尽快准备高考。可是我也没有想到恢复高考的决定这么早。大概十月初左右吧,当时人民日报连篇累牍发表了很多文章,要不拘一格选人才。这让我看到了很大的希望。尤其是正式通知高考时,基本上是人人都可以报名参加高考,不像当年招兵那样,黑五类家庭连报名资格都没有。十月份正式通知,十二月高考,时间很紧的。我也真急了,虽然前期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但是白天要出工种地,每天累得要死,看书效率很低。真正的向高考发起冲击应该是十月中下旬了,那时候知青们几乎都彻夜读书,白天出工不出力了。很多人都以各种理由请假或干脆回城。我也请了一周的假回武汉,一方面收集复习资料,更重要的是接受前辈老师的指点。

以我的功底,语文政治是我的强项,数学也不错,物理稍弱,化学一塌糊涂。当年在中学,我是全班的笔杆子,很多学校的稿件,从批林批孔批水浒,到反击右倾翻案风等等都出自我手。因此我是打算报考文科的,但是被我妈严厉制止了。我妈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能考文科。我妈说,“看看你爹,虽然五七年整了个右派,但是没有像大多数其他右派那样下放,而且很快就摘了右派帽子,恢复了工资待遇,就是因为他业务过硬,国家永远都需要科技人才,无论政治气候如何变幻。而学文科最容易犯政治错误,瞧瞧邓拓、吴晗、廖沫沙,个个都是学文科的,比你爸惨多了”。当时小,也觉得老妈说的有道理。

当时我对高考的信心是非常不足的,虽然在中学时我的学习成绩是很冒尖的了,但是那年月也没有怎么用功,尽看些乱七八糟的闲书,再就是每天打排球打到天黑(排球水平很接近专业队了),也不知道这高考的深浅和自己在群雄中的档次。再加上我们知青点的蹲点干部是个大学老师,我们很尊敬他,他也很支持我们。他一直和我们说,你们都没戏,基础太差,文革10年没有怎么读书,比老三届差老远了。但是不管咋说,就这么一根救命稻草,而且是久盼而来的,怎么也要搏一把呀。

话说灯下用功,悬梁刺股,经常是通宵达旦。我插队的地方没有电,晚上是点煤油灯的。当地农民很少用玻璃罩的煤油灯,当时算高档了。我们晚上读书时,一盏灯不够,要用两盏,还要在玻璃灯罩上面加个高高的纸烟囱,灯罩中间加个纸的遮光层,这样燃烧量大,光线足,就是煤油花的钱真不少。到后期实在没钱买煤油了,就趁着夜色,到场里的拖拉机里偷柴油,柴油烟大,灯罩很快就被熏黑了,要经常擦。晚上实在饿了,就轮流到菜地里偷白菜或庄稼地里刨两颗红薯凑合一下。

因为时间紧,没有任何复习范围,只能凭自己的强弱项,手头有的复习资料和想当然的判断来准备了。同时我同宿舍的三个知青都是学习比较好的,我们会经常交流和互相帮助,共享复习资料。最后我们农场12个男知青里面就我们三个考上了大学,这是后话了。按照我们几个当时的分析判断,我的复习范围基本是按照以下的框架进行的:

语文:

         作文:没法复习,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提高的,必须凭长年累月积累的底子;

         语法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文革前的语文教材,把阅读分析,语法基本概念,文革前后的一些经典范文看看;

         名著和古文:不知道从哪里看起,一朝一夕也看不懂所有杜甫的作品。只能放弃。

政治:

         马克思的基本理论概念:如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几个阶段等等;

         党史:党内十一次路线斗争,重大历史事件和几个重点人物;

         观点的阐述,例如为什么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为什么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等,罗列了一大堆。

数学:

         全面复习文革前的数学教材,从最基础的搞起,一直整到排列组合。再往后就搞不懂了。

物理:

         重点就是力学,电学。其他的什么热学等等就放弃了。

化学:

         重点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没有学过,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其中我物理化学花的时间最多,但是结果是最差的,语文和政治花的时间最少,考得却是最好的。

考试篇

转眼离高考越来越近了,报名手续一切正常。报名时要先填志愿。我当时第一志愿是北京邮电学院,第二志愿是武汉某著名高校,第三志愿是孝感地区的一个什么师范大专。当时没想那么多,只要能考上一个,管他啥学校都去。

当年考试是两天,第一天上午考政治,下午考语文,第二天上午靠数学,下午考物理和化学。那一年湖北省的物理化学是一个考卷,各占50分。我们公社的考场在公社所在地的双河中学,离我下放的地方有8里地,要走一个小时左右。记得考试那段时间天气特别冷,我们头一天还专门去考场踩点的。

话说考试开始,政治考试范围基本没有跑出我猜想的范围,既有基本概念题,又有党史题和论说题 ,虽说有一些比较深奥的概念搞不清楚,总体来说发挥正常,自我感觉一下子提升了很多。下午考语文,基本概念题感觉很容易,占60分,作文题占40分,题目是学雷锋的故事。《雷锋的故事》这本书我读过很多遍了, 想都没有多想,提笔就写,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提前交卷。自我感觉又提升了一个档次。可是在回去的路上和伙伴们议论当天的考试,猛然发现我把作文题目审错了,应该是写一篇学雷锋的好人好事。怎么会这么愚蠢,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顿时从亢奋跌入深渊,当时就成了霜打的茄子。我的室友安慰我,一定要坚持到明天。

第二天早上考数学,每一个题目都会作,难度远低于我的想象,范围也远小于我所准备的范围。中午出来以后冷静了一下,发现犯了两个低级错误,一个是解方程忘记验根了,把那对虚根给忘了,而最后一道题是一个正玄波的题,我把相位移动给搞反了。原来以为可以挣90分的,一下子要掉10分了,情绪进一步低落下来。下午考物理化学,物理题目不难,大部分会作,但也犯了一些不应该犯的低级错误,至于化学嘛,我估计没有一道题是全对的。

考试结束,第一件事就是写信给爹妈汇报。如实汇报,此次考试准备不足,考得不好,只发挥了70%左右,准备继续复习,明年再考,云云。爹妈回信的内容已经不记得了,但是我爹此后嘲笑我几十年,说我连个作文题都看不懂。当时真是第一次经历这么严肃的大考,实在是太紧张了,犯的低级错误都是平时不会犯的。

考试结束了,自我感觉上大学没有希望了,还是要安心劳动,好好表现,争取做一个可以教育好的黑五类子女。

录取篇

本篇的经历是我这辈子最为悲喜交加和大起大落的经历,终生难忘。故事有点长,为了节省 看官的时间和保护当事人的颜面,略去一些细节和人物的真实性。

那一年的高考阅卷和录取工作的效率还真是空前的,也就个把月吧,高考成绩就出来了,录取工作就启动了。当年首先知道我高考过线的是我的父母。当年不公开高考分数,但是在校园里张榜公布了学校子弟入围的名单。我父母冒雨去看榜,真的看到了我的名字,喜出望外  并立即发电报告诉了我。后来学校一个负责招生工作的领导的子女是我的同学,悄悄告诉我说我有200多分(当年本科的录取分数线是160分),够我报名的武汉某高校(也就是我父母所在的学校)的录取分数,而且学校子弟有优先录取的潜规则。当时学校也确实为了子弟的录取作了很多工作,尤其是学校干部的子弟,过了线的都录取到好专业了。这是后话,我会在后面提到。

话说录取阶段也正值春节前后,知青全都放假回城了。我也回城等录取通知书,把复习资料全都带回来了,觉得不需要了。岂料左等右等一直等到录取工作接近尾声,很多同学都拿到录取通知书了,我的一点影子也没有。我爹妈忍不住找到了我爹系里负责招生的干部,后来我才知道,也是负责监督我爹改造的。他告诉我父母没有看到我的材料,没有找到。我妈出来就说此人在撒谎,一眼就看出来了。从此我妈多方打听,确定我的录取材料被省招办发给了学校,但是没有被录取,也没有退还给招办供其它院校录取。因此我父母向校内有关部门申诉,希望按党的政策招生,不拘一格选人才,虽然孩子他爹犯了错误,成了右派,但是孩子是无辜的,在学校在农村都表现优秀,德智体全面发展。此时高考招生已基本结束,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

古人云“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当我心灰意冷之际,党中央决定77年扩大招生,开始招收走读生,让我绝望中再次升起了无限的希望。可是等来的是nothing。更糟的是,我爹妈被传唤到某处,集合了以某校党委副书记为首的,包括我父母单位的一把手在内的一众党政干部,对我父母大加训斥。斥责我父母竟敢拿人民日报的社论来压学校,你们这样人家的子女为什么一定要上大学?必须自我反省,等等。我爹当场就蔫了,卧床数日,觉得是他连累了我的前程。眼看录取无望,没过几天我就扛着全部复习资料返乡。我父母送我到车站,一路无语,直到我看不见他们的时候,终于忍不住流下了男儿的热泪。这是我成年后少有的流泪。我不怨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无限的爱,只怨我生不逢时,只怨世道不平。当老夫今天写到这里时,回忆起当年的屈辱和绝望,再次老泪纵横,不能自持。。。。。

话说我回农村继续我的知青生涯,每天下地干活,晚上挑灯学习。通过这次高考,对自己的档次心理有些数了,也相信极左的风气正在慢慢转变,78年再考的把握还是比较大的。事实上很多77年因为家庭出身或其它原因没有机会高考或没有被录取的都在78-79年考上了大学。正说着安心务农,大约在3月中旬的某一天,正在田间劳作时,忽接电报三封,父母拍的:接招办通知速回。当场眼睛一亮,拿着电报给场领导汇报,当天啥也没有拿就连夜奔火车站去了(我那里到火车站20多里地,要走两个多小时) 。

到家才知道原委。我妈生性倔强,既是优点也是缺点。我回乡以后我妈生是不服,多次前往省招办申诉。巧在某天去招办,偶遇当时的招办主任,是个正厅级干部。听完我妈申诉,查了我的档案后,当场指示:考生本人没有问题,符合录取条件;考生档案一直在某校招生处,没有退还,更没有遗失;建议录取到该校无线电系,如学校有异议,须提交书面材料并加盖公章。苍天啊大地啊,就这样阴差阳错,塞翁失马,我竟然被录取到当时最热门,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成了我老爹的学生,连我自己做梦也没有想到。因此我一直有个心愿,希望有机会当面感谢我人生的贵人,这位素未平生的省招办主任。估计这个愿望已经很难实现了。他老人家应该是个百岁老人了。

我到学校报到的那一天,学校已经开学两周了。花名册上所有的名字都是打印的,只有我的名字是圆珠笔写上去的。同班同学都以异样的眼光打量我,直到79年我爹平反当官以后,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我们系主任的儿子,肯定是开后门进来的。为了多种原因,当年我是守口如瓶,绝不透露一点内情。

后续篇

进入大学后,我是校排球队的板凳队员,坐了两年板凳,终于不想坐了。但是排球仍然是我的终身爱好。这是多余的话了。

话说我入学一段时间以后,才慢慢搞清楚,我在的这个热门学科里面聚集了很多达官贵人的子女,从省市领导的,到所在院系领导的子女以及学校普通教职工的子女。当年如何录取的,录取的分数是多少?我是无从考证的。尤其是那位领头训斥我父母的校党委副书记的孩子,居然也是我的同学,真是巧了。只是此人成绩垫底,补考是常态。我们是同学,此生就是同学,我从来没有对副书记的孩子另眼相看,毕业后相见也是很亲切的,但是我记恨她爹一辈子。

大学四年中,虽然也算刻苦读书,烟戒了,这一戒就是一辈子,也从没有谈过恋爱,没有敢追女生,但是学习成绩绝对比不过几个超级聪明的学霸,一直居于中上游水平,属于第二梯队。转眼快毕业了,也盼着早点当国家干部,早点拿工资。可是老爹非要我去考研究生,父命不敢违啊。无奈之下胡乱准备了一个暑假,却没想到居然考上了,好像是考中的六个研究生里面最后一个。当年我系毕业生100有余,录取6名,给了我老爹一个大大的惊喜。我爹后来说,你考上研究生就是给老子长脸,给某些人一个耳光。

我的高考的故事讲完了,人生的故事还在继续。回首往事,感恩人生中所有帮助过我,爱护过我的人。这里面当然有我的父母,有当年的省招办主任,有鼓励我并和我共同学习的知青伙伴,更有改变我和千百万青年命运的华主席和邓副主席。我还有一个心愿,就是给华主席,还有胡耀邦去扫一次墓,感谢他们改变了我的命运,平反了我爹和全中国的右派,带来了自由民主的希望。我相信我的这个心愿一定会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的。

 

 

 

🔥 最新回帖

f
f2022f
99 楼
清华的黄克智有女儿吗? 好像有个儿子叫黄永刚也有5个院士。1984北大力学系毕业。

清华的黄克智有女儿吗?  好像有个儿子叫黄永刚也有5个院士。1984北大力学系毕业。 
螺丝螺帽
98 楼
很朴素的好文, 看的眼泪也下来了。祝福!
s
sji
97 楼
79年外语只有国家重点大学才算百分之10
r
rizhao
96 楼
77年高一高考分数高于录取线未被录取, 被告知在校生录取线更高。
x
xin灵
95 楼
湖北大学多,湖南大学少,这是为什么78年湖南的录取分数比湖北高。实际上湖南当年305分只是初选线。上了305分的还要刷掉三分之二

 

🛋️ 沙发板凳

g
gweipwu
当年我和老爸老妈都不知道我的考试结果,一直等到最后来了一封信,告诉我录取了。
法眼
华中工学院的。
大阿牛
你看出来了?我不否认也不承认。
法眼
我本以为是武汉大学的;但当我看完后,我知道是华中工学院的。华中工学院很好啊。
老生常谈12
写得不错。肯定不是华工。

华工的水平比北邮高多了,不可能北邮第一志愿,华工第二志愿。

200分,即使是华工子女也进不了华工。

当时华工全国排名第五:

清华,北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华中工学院,复旦,科大排第七。

我学的教材“脉冲与数字电路”就是华工康华光教授编写的。

据说文革时华工军宣队,华工革委会主任很大胆,把哈工大被整的骨干老师收编过来几百人,华工的水平立即上跳了几个台阶。

当时全国城市高校数量排名:

北京高校最多

上海第二

西安第三

武汉第四

南京第五

后面排名就不好说了,应该是

沈阳

哈尔滨

长春

广州

成都

萧岚
应该是华工

应该是华中工学院,其中提到院系领导,如果是武大,应该称校系领导。都是武汉著名高校,其他还有吗?

 

第一志愿没有录取,有可能把材料压下,没有转到第二志愿的学校。但北邮不比华工好。

 

父母基因好,家里有学习气氛,有消息有复习资料,一起复习,都是有利因素。

 

当年的工科研究生招收人数少,理科可能多一些。77级招生27万人,包括大专班。毕业当年考上研究生的有一万吧。

 

大阿牛
脉冲与数字电路时成电的顾德仁写的。康写的是电子技术基础
大阿牛
在当年的湖北省,200分不低的。各省不一样。
老生常谈12
对,是低频电子线路基础。
老生常谈12
北京

应届生Aprilmei300多分不予以录取。

 

大阿牛
我班北京的都在300分以上。
B
BeagleDog
录取篇看得我也是忍不住流下老泪。
M
Meiyangren
一个亲戚,高考530分满分,他考了513分,直接送丹麦学造船。
老生常谈12
因为:

1. 北京人消息灵通,政治敏感,很多人已经复习了一年了。

2. 北京各院校,科技单位及高中开办高考复习班至少半年以上。

各种复习资料很多。

3. 北京有高校60-70所,有大研究院近百个,中科院研究所和中心50多个,社科院研究所20多个。

大规划院,设计院100多个。

4. 大出版社100多家,媒体几十个。

5. 大医院几十个。

6. 有国务院各部委100多个,中央各部办,人大,政协等机关几十个,军事机关几十个。

这些大院都是人才高度集中的地方,他们的子女也有学习上的优势。

所以北京考生分数高。

老生常谈12
不可能。

77级满分400分,参考加分大概在80, 不算成绩。

78级可能满分是530分,因为外语算30分。

i
ireadwrite
当年我们报考时

都不知怎么复习准备。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基本上没有什么系统的复习。我的中学课本和作业本全都没保存。

我的中学母校在那几个星期里有安排有关老师作公开辅导,每星期有些晚上在学校中心的操场上进行。我去过几次,听到的是一些具体的问题的讲解,但是没得全面的概念(例如,数学要复习哪些东西,语文要哪些,等等)。到真正赴考时,会的东西好像和一个多月前也没多大差别。只能凭过去所懂的上阵。

月城
华工有这么好?那我太孤陋寡闻了


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学校,也可能是改名了?

法眼
北京和湖北的差别:你爹也是教授,但没管你;比喻说,清华的黄克智也是教授,他当工人的女儿半夜下夜班后黄教授还帮他女儿补习功课。

黄克智教授是搞力学的,对化学一窍不通;为给孩子补习,先自己自学化学。 你爹妈没这样为你下功夫吧。哈哈。  不过和我们乡下孩子比,你还是幸运多了,我们当时连正规的初、高中教科书都找不到。

大阿牛
也不完全是这个原因。当年是各省命题,所以考题和评分标准不统一。
c
coach1960
好耶,大赞!77级高考文,我每篇必读
c
coach1960
好耶,大赞!77级高考文,我每篇必读
大阿牛
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到。谢谢。
老生常谈12
是的

北京:清华,北大

上海:复旦,交大

天津:南开,天大

武汉:武大,华工

p
planet
只有经历过那年代,才会感恩恢复相对公平的高考制度,才能体会开启的那扇大门对千千万万有志有才青年的人生意味着什么。

赞大牛的原创, Good job!

我的作文常用作范文上课被老师宣读,数学是烂泥,所以是打算报考文科的,但被父母花了整整一晚制止,理由与你的相近 —— 学文科没前途。

h
hhtt
阿牛兄,大作拜读,的确感人,回头看去,都是人生。
老生常谈12
这个

家父做到了,辅导我数学和物理。

他为了有时间自己复习,向单位领导建议成立高考复导小组,脱产辅导单位青工。自任组长,负责辅导物理,另外请ZJN工程师辅导数学,请ZJE工程师辅导化学。

家父当年高考物理满分,数学险些满分。

白天在单位辅导青工,晚上回家辅导我。我没得到ZJN和ZJE的辅导,结果青工一个也没考上,知青的我考上了,生存压力不一样。

通州河
华为很多华工毕业生,比其他大学都多
法眼
总的来说,北京得到消息早、动手早、资源要好一些。
M
Meiyangren
不是北方,南方城市。77还是78级的忘记了。另一亲戚78年从农村中学考北大物理系。现在是美国的半导体专家。
老生常谈12
不是一般的好。

我得到的是三手消息了。

要恢复高考早在1976年底粉碎四人帮后的2-3个月后就在中央有议论了。

铁路医院院长通过铁道部得到了要高考的消息,是1977年5月份,他儿子开始复习物理,这已经比北京中央国家机关知道的消息晚了半年了。

在9月末,院长弟弟将此消息告诉家父,这是他侄儿复习了4个月以后了。

家父让我十一从青年点回家过节,不让我回去,开始复习。复习才3个多星期, 10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高考要改革的社论,公社1000多名知青大部分立即回城复习 。正在秋收打场,公社书记下令:知青一律会农村参加秋收,否则不准报名。

我立即回去参加秋收,原先指定的复习计划泡汤了。

 

 

老生常谈12
那是78级。
居北飞雁
没有他们的运动,你会下乡插队吗? 父辈会受那样的打击吗?感谢他们?
N
NJM
人生如夢!
西
西木人
赞!一纸通知一生命运,纨绔子弟或父母就是公章的人是读不出其中沉重的
K
Katrina2005
湖北省78年理科本科录取线280分,比我们湖南低25分。一湖之隔的2省,怎么相差如此大呢?
老生常谈12
那时候

湖南省的高校数量比湖北省的高校数量少多了。

T
Tiger666
+ 1 !
不开窍
上过康老师的课.
T
Tiger666
呵呵,俺与您的情况很相似,母亲也是中学老师。当时俺想报文科,但是父母以及母亲的同事都来劝说学文科将来会犯错误,所以改报了理科。

呵呵,俺与您的情况很相似,母亲也是中学老师。当时俺想报文科,但是父母以及母亲的同事都来劝说学文科将来会犯错误,所以改报了理科。

月城
湖南的大学

是不是应该这样排:
国防科大,湖南大学,中南大学?

K
Katrina2005
77年,我高一被学校推选高考,得了264分,报考焦作煤炭学院都未能录取^^^
K
Katrina2005
我老婆湖大毕业的,常在我面前吹,她的学校乃1000年学府,

湖南第一^^^

大阿牛
当年学文科的右派普遍比学理工科的多,而且下场更悲惨。即使不是右派,在后续的几次运动中站错队的机会也很大。
c
coach1960
我父母也是这个逻辑,可是俺没那个本事,报文科也不一定能考上,呵呵
p
passyi2
78级外语不计入总成绩。
大阿牛
当年各省不统一,不要和别的省比较。我在美国有次考了60多分,还是全班第二名,照样得A。全国统考后,湖北的录取分数全国数一数二。
月城
应该就是这样,湖南大学真的是好学校


我把国防科大排前面是因为学校比较特殊

p
planet
那是父母用他们在毛时代的惯性思维指导下1代。开放改革后有些文科也很吃香,如经济学。
萧岚
华工院长朱九思

从五十年代初建校,到八十年代离任,一直担任副院长、院长、院长兼党委书记等职,后来成为“全国闻名的教育家”。

 

重读楼主那篇文革打架的帖子,楼主同学的父亲与朱的情况相符。武汉著名大学没有另外的一把手符合这些条件。

d
dudaan
当年我爸觉得我根本考不上

一个初中生,而且永远拒绝跟他学习。

毛囡
我也猜一下,大阿牛的爹80年时是高教6级吧,提了教授,提级没有?你爹名字最后一字Wxx?
T
Tiger666
+ 1 !
大阿牛
本来是的,五七年给撸了
毛囡
我知道你爹是哪位了,很厉害,出了很多书。
毛囡
以后我贴华工教授名单时把你爹也列上。华工80年时有69位教授、副教授。
法眼
武汉的两位好校长,朱九思和刘道玉都被何东昌整下去了。朱九思表面上是因为上了一个骗子的当,其实还是因为不听教育部的。
雨女
祝福你。
老生常谈12
国防大学比湖南大学好

哈军工当然好了。

中南大学是矿冶学院,以前排在东工后面。

月城
哈哈,你们那里标准怎么这么高 ?


我姑姑77年好像也是大概这个分数,上了全国重点大学

大阿牛
你想要多少封口费?
华府采菊人
中南是1960年的全国重点, 湖南大学是1978年的重点, 国防科大另算
法眼
哈军工元老、钱学森在加州理工的第一位博士罗时钧大前年回国了;他70岁从西工大退休;然后到美国工作了25年。

我个人认为,国内学术界对他很不公平,这可能是他退休后又回美国的原因。庄逢甘院士生前一直念着要把罗时钧接回国,最后西工大把他接回去了。

毛囡
都是你提供的信息,要封口应该封你自己啊。
大阿牛
我从现在开始封口了
毛囡
和你开玩笑的,不必。我收集研究人物资料,有名人士熟悉的只要有几条线索一般能猜出,已经有过几个事例了。
大阿牛
你吓倒我了。
z
znr0505
阿牛是电一系的,住南二的?
K
Katrina2005
77年高一高考的考生,湖南省要求平均80分才可录取。听说那年湖南高一唯一录取的一位名叫:贺福初?
h
hhtt
毛囡兄确实厉害,我家里的几个长辈的东西,他都有,而且还在这里发过。
衡山老道
你妈肯定有些关系,不然,你77年没戏了。
立竿见影-1
和你一样,我也有过烧煤油和偷柴油的“事迹”
有言
感动!应该的,给他们上个香,鞠个躬。-:)
B
BeagleDog
高教6级挣多少钱?
B
BeagleDog
这里的人也太厉害了。刚在下面看到了父辈就是海归的,这里又是父辈是高级教授的。像我这样第一代大学生的难道成了少数?

这里的人也太厉害了。刚在下面看到了父辈就是海归的,这里又是父辈是高级教授的。像我这样第一代大学生的难道成了少数?

大阿牛
应该是120-140/月
d
dudaan
北京是149我记得
毛囡
文革前武汉地区是4类工资区,高教6级141.5元/月。
毛囡
北京是6类工资区,高教6级149.5元/月。
d
dudaan
哦,是这样的,文革初我妈妈自愿工资减半

虽然她只是6级,但那个新成立不久的小地方就属她的工资最高,太扎眼。

这让她平安度过文革,丝毫没有挨整。

我爸爸所在的大学比他工资高的多得是,也暂时整不到他的头上。

大阿牛
局外人都是这么认为的。连我自己也不敢相信。
大阿牛
你也想要点封口费?
B
BeagleDog
北京才6类地区?上海是8类吧。大连也是6类。
B
BeagleDog
那你妈妈也是高教6级?
B
BeagleDog
也不一定。只是没放弃吧。我妈妈也为孩子上学的事情奔波过。这也是为什么我读录取篇会深受触动。
田间地垄
经历可嘉!但我赞成这种欲说还休的情绪,什么“武汉某校”啊?几十年过去了,直接说出来是哪个学校不就完了吗?
t
tw1234
大阿牛,牛!听说 77级有初试,你怎么不用?
大阿牛
我的原文是写了的,但是思前想后,还是把学校名字给模糊了。这个世界太小了。
大阿牛
听谁说的?我怎么不知道?
大阿牛
我当年就是认为应该是文科生治理国家,但是前车之鉴啊,当时的政治环境的确太险恶了,怕了。
t
tw1234
我表哥说的,初试数学,语文。通过后参加省里统考,数学,语文,物理化学,政治。不需英语。他在江苏。
笔名老忘06
还不是多亏了你们的好爹妈,有资料,帮你们复习,要不考不过我们这些什么都没有的贫下中农的子女。哈。
沙老太太
江苏77级确实是考了两次

江苏77级确实是考了两次

沙老太太
好像只有江苏是两次
x
xin灵
湖北大学多,湖南大学少,这是为什么78年湖南的录取分数比湖北高。实际上湖南当年305分只是初选线。上了305分的还要刷掉三分之二
r
rizhao
77年高一高考分数高于录取线未被录取, 被告知在校生录取线更高。
s
sji
79年外语只有国家重点大学才算百分之10
螺丝螺帽
很朴素的好文, 看的眼泪也下来了。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