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落花B姐一样,我上周日也参加了马拉松,希望我的分享能让落花感觉好一点。
我参加的比赛和CIM是同一天,我按照BURN的CIM中级训练计划,所以这个周期的训练量比准备以前比赛的量要高。 在逐渐减量的几周内,我PM 布兰雅,向她询问pacing的问题。 布兰雅告诉我根据赛道制定配速计划,例如匀速配速、上坡要慢几秒、下坡稍微快几秒等等。 在Garmin 上,我根据目标配速设置 PacePro 计划, 如果跑的过程中太快或太慢,手表会发出嗡嗡声警告, 我大概稍微快慢一点就好了。跑前那几天,也有认真补碳和减跑量,为了这个家门口的比赛能跑出个满意的成绩!
比赛早上,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两名跑者在一条主要高速公路上追尾,我以为都参加不了比赛了,但是组织者把出发时间退后了15分钟,我气喘吁吁跑到了起点,加入Pen D出发。
前 5 公里人太多了,路又窄,我花了大概 30 分钟。这是我easy run 的配速。前面半马,尽管人多,我不断地超人,所以我没有查看手机上配速。 手表上经常传来嗡嗡提醒的声音,我都忽略了。 我也没有找到接近我配速的人,所以一路都是凭感觉跑。
中间我看到了一些熟悉的面孔,还和他们闲聊几句,问他们是否是第一次跑马拉松,目标时间,告诉他们要记得喝水和吃胶。 PEN C有pacers, 有一组是按我设定的最低比赛配速跑,我希望能追上他们。 我追了2-3组配速员,但他们速度较慢,所以就超过了他们,但是一路也没有追上我目标配速的pacers。
和去年比赛一样,我从 30 公里处开始放慢速度, 但我觉得自己超过了其他跑步者,所以觉得跑的还行,也就没有检查手机的目标配速。 38公里处有一座桥。 今年我做了准备,很高兴跑上了桥,一次都没有走,而且我在桥上超过还几个人。看到那些走路上桥的人,我还鼓励他们快快跑。
我不记得最后 2 英里有没有加速了,但我超过了一位认识的跑者,他最近以不错的时间完成了纽约马拉松。 冲过终点线后,我看到手表上的时间,比去年慢了10分钟,比7月份的旧金山马拉松慢了大约7分钟! 对于旧金山马拉松,我没有做好爬坡的准备,后半程腿抽筋, 但是这一次比赛,基本是一马平川。当天的天气很不错, 我按照喝水,吃胶,用盐丸的计划,怎么会呢?
比赛已经过去几天了,我还在琢磨到底是什么原因… 也许我没有像落花B姐晓阳姐布兰雅那么努力? 我一路没有腿抽筋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出现 DOMS。还有比赛结束后我开始咳嗽,嗓子哑了,这都过去几天了还是这样。 也许我在跑步前就已经感冒了?我记得比赛前一天流鼻涕,头疼! 还是我在这个训练周期中体重增加了?还是我这个训练周期跑量上去了但是speed run练的不够?还是其它什么原因?大家帮我分析一下吧!
B姐和布兰雅贴心率的数据,下面是我的数据,但是因为一路是凭着感觉泡,所以这些数据大概也没有意义。
pro都这样完全不看表,就是按照体感跑。最多看个心率。你太行了。
每个马拉松都不同,气温,湿度,疲劳程度,说不完的,不能横向比较。
你很轻松跑完,最后都不记得加速不加速,说明还有很大潜力啊。后生可畏。
恭喜又下一城!
没有splits 和坡度变化,没法分析啊。嘻嘻。
你自己感觉effort level有什么变化吗?读起来好像你感觉一直不错。
很多人比赛时候,因为激动得肾上腺素升高,特别是对自己的速度vs effort 不够敏感的人,不会感觉到过快,等到过了30公里开始掉速就是一分钟两分钟地掉。所以前面宁可10秒10秒地加速,甚至保持匀速,也不要后面掉太多。
多跑跑就有感觉了。
平常训练也不看心率,心率高的时候自己有感觉,就会降速
D区都是比你目标配速要慢的人,所以你一路超人以为自己已经很快了,就没push到目标配速?
不管怎么说,这个心率和成绩都挺好的了,赞一个:)
我跟了一帮光膀子的春鸡,而且他们是跑半马的!赶紧减速。
榴莲到了D,周围都是慢的,感觉很舒舒服服地跑了个马。我猜。
不大可能出现这个情况。我都是比赛中随时估算完赛时间,调整配速。
多个“?”提问,可能兼而有之。我说不出具体的科学道理,因为我本人跑马也是凭感觉和几乎不看表,所以也是完赛后才知道心率。从你的心率大部分时间在Zone 3来看,你应该有更大的提升空间,也许是这次用力不足。你提到了体重的增加,如果只是2、3磅估计影响不大;如果是象我跑芝马与奶奶/外婆马相差几乎10磅,那感觉真的巨大,仿佛背着10磅重的肉跑了26.2英里。所以,训练期间体重控制还是挺重要的。
祝跑步继续平安快乐!
主要是在zone 1,然后少部分是zone 2,更少部分是zone3, zone4偶尔到,非常偶尔的zone5
但是我的心率是跑步机测的,我没有手机也没有心率带,所以可能也不准。
我的静息心率在60以下。
和落花B姐一样,我上周日也参加了马拉松,希望我的分享能让落花感觉好一点。
我参加的比赛和CIM是同一天,我按照BURN的CIM中级训练计划,所以这个周期的训练量比准备以前比赛的量要高。 在逐渐减量的几周内,我PM 布兰雅,向她询问pacing的问题。 布兰雅告诉我根据赛道制定配速计划,例如匀速配速、上坡要慢几秒、下坡稍微快几秒等等。 在Garmin 上,我根据目标配速设置 PacePro 计划, 如果跑的过程中太快或太慢,手表会发出嗡嗡声警告, 我大概稍微快慢一点就好了。跑前那几天,也有认真补碳和减跑量,为了这个家门口的比赛能跑出个满意的成绩!
比赛早上,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两名跑者在一条主要高速公路上追尾,我以为都参加不了比赛了,但是组织者把出发时间退后了15分钟,我气喘吁吁跑到了起点,加入Pen D出发。
前 5 公里人太多了,路又窄,我花了大概 30 分钟。这是我easy run 的配速。前面半马,尽管人多,我不断地超人,所以我没有查看手机上配速。 手表上经常传来嗡嗡提醒的声音,我都忽略了。 我也没有找到接近我配速的人,所以一路都是凭感觉跑。
中间我看到了一些熟悉的面孔,还和他们闲聊几句,问他们是否是第一次跑马拉松,目标时间,告诉他们要记得喝水和吃胶。 PEN C有pacers, 有一组是按我设定的最低比赛配速跑,我希望能追上他们。 我追了2-3组配速员,但他们速度较慢,所以就超过了他们,但是一路也没有追上我目标配速的pacers。
和去年比赛一样,我从 30 公里处开始放慢速度, 但我觉得自己超过了其他跑步者,所以觉得跑的还行,也就没有检查手机的目标配速。 38公里处有一座桥。 今年我做了准备,很高兴跑上了桥,一次都没有走,而且我在桥上超过还几个人。看到那些走路上桥的人,我还鼓励他们快快跑。
我不记得最后 2 英里有没有加速了,但我超过了一位认识的跑者,他最近以不错的时间完成了纽约马拉松。 冲过终点线后,我看到手表上的时间,比去年慢了10分钟,比7月份的旧金山马拉松慢了大约7分钟! 对于旧金山马拉松,我没有做好爬坡的准备,后半程腿抽筋, 但是这一次比赛,基本是一马平川。当天的天气很不错, 我按照喝水,吃胶,用盐丸的计划,怎么会呢?
比赛已经过去几天了,我还在琢磨到底是什么原因… 也许我没有像落花B姐晓阳姐布兰雅那么努力? 我一路没有腿抽筋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出现 DOMS。还有比赛结束后我开始咳嗽,嗓子哑了,这都过去几天了还是这样。 也许我在跑步前就已经感冒了?我记得比赛前一天流鼻涕,头疼! 还是我在这个训练周期中体重增加了?还是我这个训练周期跑量上去了但是speed run练的不够?还是其它什么原因?大家帮我分析一下吧!
B姐和布兰雅贴心率的数据,下面是我的数据,但是因为一路是凭着感觉泡,所以这些数据大概也没有意义。
pro都这样完全不看表,就是按照体感跑。最多看个心率。你太行了。
每个马拉松都不同,气温,湿度,疲劳程度,说不完的,不能横向比较。
你很轻松跑完,最后都不记得加速不加速,说明还有很大潜力啊。后生可畏。
恭喜又下一城!
没有splits 和坡度变化,没法分析啊。嘻嘻。
你自己感觉effort level有什么变化吗?读起来好像你感觉一直不错。
很多人比赛时候,因为激动得肾上腺素升高,特别是对自己的速度vs effort 不够敏感的人,不会感觉到过快,等到过了30公里开始掉速就是一分钟两分钟地掉。所以前面宁可10秒10秒地加速,甚至保持匀速,也不要后面掉太多。
多跑跑就有感觉了。
平常训练也不看心率,心率高的时候自己有感觉,就会降速
D区都是比你目标配速要慢的人,所以你一路超人以为自己已经很快了,就没push到目标配速?
不管怎么说,这个心率和成绩都挺好的了,赞一个:)
我跟了一帮光膀子的春鸡,而且他们是跑半马的!赶紧减速。
榴莲到了D,周围都是慢的,感觉很舒舒服服地跑了个马。我猜。
不大可能出现这个情况。我都是比赛中随时估算完赛时间,调整配速。
多个“?”提问,可能兼而有之。我说不出具体的科学道理,因为我本人跑马也是凭感觉和几乎不看表,所以也是完赛后才知道心率。从你的心率大部分时间在Zone 3来看,你应该有更大的提升空间,也许是这次用力不足。你提到了体重的增加,如果只是2、3磅估计影响不大;如果是象我跑芝马与奶奶/外婆马相差几乎10磅,那感觉真的巨大,仿佛背着10磅重的肉跑了26.2英里。所以,训练期间体重控制还是挺重要的。
祝跑步继续平安快乐!
主要是在zone 1,然后少部分是zone 2,更少部分是zone3, zone4偶尔到,非常偶尔的zone5
但是我的心率是跑步机测的,我没有手机也没有心率带,所以可能也不准。
我的静息心率在6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