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我与陈云家的矛盾

m
malpenn
楼主 (文学城)


罗征启,1934年出生,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清华大学党委原副书记。1983年任深圳大 学党委书记、第一副校长。1985至1989年任深圳大学校长。现为深圳市清华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

----------------------------------------------------

那是1979年发生的事,我当时是清华党委宣传部负责人。 当时,教师中流传特批陈元(陈云的儿子)公费出国之事,传得沸沸扬扬。我负责教师 的政治思想工作,当然要过问。经了解,传言是从清华外事办公室那里出来的。我问外办负责人,才知道确有其事,外事办说是教育部传来的。我到教育部,不好直接去问蒋南翔,我就找了李兆汉(李兆汉当时已从清华调到教育部,任《中国教育报》总编辑) ,他说的情况和清华外办说的一样。

事情是这样的:陈元是清华1968届的自控系学生,1978年考回清华精仪系研究生,入学以后,经申请批准转至经济管理系读研究生。1979年,陈元想公费出国,就写了报告找王震,王震批了几个大字:“同意。请外事办办理。”陈元拿着王震的批条找教育部长蒋南翔。蒋说:“你在清华,是清华研究生,你找刘达校长吧。”刘达是清华党委书记兼校长。刘达又批示:“同意。转外事办”。

这事一转到外事办就炸了锅。公费出国需参加考试,当时已经考过了,出国的名单也已经确定并公布了。陈元没有参加考试,就直接特批其出国,势必要把别人挤下来。外事 办当然很为难。清华外事办的一位年轻干部说:“我们受教育部外事办管,把材料送到教育部,看教育部怎么批吧。”教育部外事办得知此事火了:“这叫我们怎么做工作?”

清华外事办和教育部外事办对特批陈元公费出国的事很反感,有意把这事张扬出去。一 时清华、北大都知道了,两校一片骂声。骂陈云,骂王震。骂得很尖锐,说什么的都有 。如:“中纪委刚成立,陈云当了中纪委书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权利为自己的儿子谋利益。”我在清华开宣传委员会,也听到一片骂声。清华不仅骂陈云、骂王震,也 骂刘达。我问刘达的秘书王乐铭:“刘达为什么要批同意。”王乐铭说:“老头儿在东 北时,曾在陈云手下工作了两年。见是陈家的事,所以拿起来就批同意。”

清华有个规矩,团委主管学生的思想工作,党委宣传部主管教师思想工作。陈元出国之事在教师中反映强烈,学生中知道此事的人并不多。面对教师们对某些中央领导人的一 片骂声,我该怎么办?

想了两天,1979年暑假的一天,我拿起笔来给陈云写了一封信( 原稿没有保留,这是大意): 陈云同志:陈元同志想公费出国,他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他这样做不合适。因为公 费出国要考试。现在考试期已过了,这一期公费出国的名单已经定了,正在派遣。陈元 这样做使我们的工作很难做。影响也不好。群众中已经为此事责骂中央领导同志。请您 干预一下,这一批不要让他出国。我听说他想改为自费出国。目前,中央领导人子弟的自费出国影响也不好。以后有其它机会再安排。 致礼! 罗征启 (署名除我以外,我还请宣传部的干部胡大炘签了名,表示这封信不是我私自用宣传部名义写的。后来一看事态比原来估计的严重,所以只说是我个人名义写。胡大炘坚持要和我站在一起,我说没有必要做更多的牺牲。但发出的信胡大炘是签了名的。)

信写好以后,我听说中央正在开会,我将信交给了人民日报的保育钧,请他转给人民日报社长胡绩伟,请胡绩伟呈交陈云本人,不要交给秘书。但胡绩伟并不知道信的内容, 也不认识我。 第二天,胡绩伟来电话,我不在。宣传部有电话记录:你的信我没办法转给陈云,陈得了膀胱癌住院治疗,所以信交给陈云的秘书了。

第三天上午,清华开党委常委扩大会议。两个人列席,一个是刘达秘书王乐铭,一个是 我。开完会,刘达说,几位书记留下,罗征启也留下。刘达说:“罗征启,我问你,昨 天晚上陈元从杭州打长途电话给我,他很紧张,说就他出国的事,宣传部有人告他的状 ,你知道吗?”我说:“我知道,是我写的信。”刘达大发脾气,说:“这么重要的事 ,你为什么不跟我打招呼?”我说:“这事我和王乐铭商量过。刘达同志是你批错了, 不应该批同意陈元公费出国。你这么批,让下面怎么工作?现在群众骂陈云,你怎么解 决?所以,我不能跟你商量。我跟你商量,你能收回批示吗?你不收回又怎么办?所以 我署名写信给陈云。我写信也不能告诉你,告诉你,你怎么表态?所以我豁出去了,万 一出了事,你还可以在陈云面前为我美言几句:说这个同志没有坏心。而且信的内容没 有扩散,连呈递信的胡绩伟也不知道信的内容。假如你同意写信,谁为你美言?” 刘达说:“还是应该给我打个招呼。”一散会,他就拂袖而去,两天没理我。不过他还是个好老头儿,很快就明白过来了。

两天后又开常委扩大会,会后,刘达又让书记常委和我留下。他说:“罗征启,关于陈元出国的事情,是我错了,我不应该这样批。你的意见是对的。”我听了很感动,一时说不出话来。他接着说:“陈云的秘书朱秘书(或者邹秘书,刘达有口音,我听不清楚)和我商量过,这批不让他出国。这样处理,你还有什么意见?” 我说:“刘达同志能接受意见,这样处理,群众中骂中央领导人的事可以平息下去。大 家就不会有意见了。”我还说:“我写信反映的是陈元的情况。我是想把信直接交给陈云同志,就不想让他秘书插手。陈云同志住院了,信才送到秘书手里。秘书拆阅这封信 ,本无可厚非,但他立即打电话告诉了陈元,这是不对的,陈元又打电话给你,你才批评我。这样做不符合党的组织原则。今天这样做,说不定明天就会有儿子和秘书联手整 我。” 刘达说:“你又来了。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刘少奇的问题都解决了,谁会再整你?” 我对几位在场的书记常委说:“今天这事你们都看到了,你们都是我的老领导,老上级 ,对我比较了解,我年轻,没有经验,处事可能鲁莽一点,但我没有个人目的。将来可 能有一天,你们会看到,儿子、秘书对我采取某些措施,那时我并不想请大家为我说什 么、做什么,我只希望大家知道有这么件事就行了。” 刘达说:“你又来了,你是不是自我感觉还在文化大革命里?不会有人再整你的!”

刘达跟胡耀邦的关系不错,政治上是很开明的。在陈元出国的事过了去之后,他还提拔我为清华的党委副书记。 陈元就不满意了,他在清华出国不成,但不久就在社会科学院办理出国了。他对董新保老师说:“我们父辈打下了江山,想不到我出国这点小事还这么麻烦?”

后来的事实就正好印证了,我不放心的事真的发生了。 1980年初,胡耀邦找刘达要干部。耀邦说:“我想跟你要一个年轻人,你能不能给我调 来?”刘达问:“你说的是谁?”耀邦说:“名字我记不得了,是学建筑的。”刘达说 :“你是要罗征启吧?”耀邦说:“是,就是他。快给我调来!” 事后刘达对我说:“胡启立从团中央书记(从清华党委副书记任上调回团中央的)调到天津当市长以后,就建议调罗征启担任团中央书记。”

北京市委听说要调我离开北京市去团中央,就赶紧以北京市的名义把我送到中央党校“ 第一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中央也同意了。刘达亲自送我到中央党校报到。班主任是刘达夫人汪琼。班上有七八十人。这批学员是当时中青年干部中行政级别比较高的 ,因为文化革命耽误了,所以年龄都偏大,我当时已四十六岁,在班里年龄还算比较小 的。分两个班,十七支部和十八支部,我是十七支部支部书记兼班长。尉健行就在我这 个班,田纪云是另一个班的副书记。

开学没几天,突然胡启立从天津来,找我谈话,他问我:“听说调你到团中央,你不愿去?这是耀邦点的名。”我说:“我已经四十六岁了,到团中央工作年纪太大了。”胡 启立说:“我回团中央时已经49岁了,比你现在还大好几岁。现在是缺人的时候。”我 说:“我跟你不一样,你是回团中央,我在团中央一个人也不认识。”启立说:“你本 来是团干部。耀邦说什么,我们团派干部只能说YES,不能说NO。下半年就来调令。不 等学完,提前分配报到。”他又强调说:“这是中央点的名,你不能任性。我是受中央 的委托通知你的,调你就得走。” 不久,中组部常务副部长王照华找我谈两次。第一次是随便谈,第二次他对我说:“有 人反映说你思想有点偏激,你以后说话做事要注意点。”我说:“我知道你说的是什么 意思,我也知道说我偏激是指什么,但我当时的工作性质和党性原则要求我必须那么做 。”

快放寒假时,中央调田纪云到国务院任副秘书长。后来我才知道,王照华本来要调两个 人,除了田纪云以外,也要调我到团中央。但最后调令中却没有我了。几年以后王照华对我说,当时组织上不仅考虑让我当团中央书记,还有更进一步的安排,但因姚依林说 :“听说这人有点偏激,是不是再看一看吧!”这样我调任团中央的事就作罢了。耀邦 因此很生气地说:“他们不用,我自己安排,你们不要管!” 1990年我被开除党籍后,王照华马上派人来看我,以后他每次来深圳都要叫我去见他, 对我有鼓励,也有批评。他对我说:“你是耀邦同志交代给我的,说是他要亲自安排, 他还没安排好就走了,我还得关照你。”

1981年暑假培训班毕业了,大部分人都安排了工作,但没有安排我工作,中组部也没有安排,清华也回不去了。1981年下半年到1982年我在家里待了7个月,成了“待业中年 ”。 后来中组部告诉我,我不能去团中央,是“陈办”不同意,“陈办”就是陈云办公室。 我“待业”的那段时间,高沂(曾任清华党委副书记,后任教育部副部长)打电话让我 去他家一趟,说有要紧事儿。到他家后,他说:“南翔同志授权我跟你谈话。问你为什 么要反对陈云的经济思想?”我说:“高沂同志,你信吗?”他说不信。我说:“我不是搞经济的,我也不懂经济,我怎么会反对陈云的经济思想?文革期间我和梁鸿文到你 家,骂江青,骂文革,我们是什么话都可以说的,我如果真反对陈云的经济思想,我会瞒你吗?”高沂自说自问:“南翔同志怎么会有这个信息呢?”我把陈云出国的事跟他讲了一遍。高沂说:“南翔同志那儿我去说一说。你的事儿我明白了。包饺子吃!”我 就在他家吃了一顿饺子。

我不知道陈云看过我写的信没有。我分析他后来应当知道的。1993年,田夫找我(田夫在清华当过副书记,他和陈家关系好比,可以直接到陈云家里。因为在文革中他照顾过陈云的家人。陈云亲自批准建立管理科学研究院,让田夫当院长),他说:“他退休后 ,想让我接他的管理科学院院长。”我说:“我被开除党籍了,不合适。”他说:“没事儿,我这个院是陈云批的。”我说:“那我更不能去了。”于是,我把陈元出国的事跟他讲了。他说:“非常感谢你说了真话。我跟你讲两点:第一,我用人格担保陈云同志一定不知道这事,他决不会做出这样的事;第二,你来管理科学院的事,先不要说死 ,我尽力疏通。可能中间有误会。”但后来,他就再没消息了。

组织上后来又让我去中信(荣毅仁那里)工作。我说:“荣老板跟陈云关系不错,我愿意去,也不一定去得了。”

又曾想让我去天津,接胡启立的班,他从天津调任中央办公厅主任。胡启立也说:“我跟市委全体常委都说了,大家欢迎你去。”我说:“不愿意去。”“他问:“为什么?” 我说:“我父亲不同意。为什么呢?我父亲解放后曾在天津租了大光明电影院来经营, 一位英籍巴基斯坦人是他的老板。1953年,外国老板要走了,他把大光明电影院和其他在天津的产业包括几条街和北京东交民巷的一批产业都要交给我父亲。我父亲征求我的 意见,我建议上缴天津市政府。我父亲把外国老板送上了船,立即把电影院和其产业都交给政府了。接收电影院等产业是天津文化局的周科长。当时父亲没有要他开收据,自 己留了一份财产清单。文革中红卫兵抄家时把这份清单抄出来了,说是变天帐。我父亲 向红卫兵说明原委,红卫兵就带着这份清单到天津找那位周科长,周科长说没有这回事 ,是外国人直接交给政府的。我父亲就被动了。所以我父亲听说我要去天津,就说天津无情无义,不能去。我想如果真去了,由于有我父亲“产业”这件事,估计前途也是凶多吉少。”

1981年冬天,我在家“待业”,胡德平到我家看我,我正在翻译建筑方面的技术资料。 德平说:“你关心点政治吧,不要完全钻到技术里去了。”“待业”7个月后,中组部才让我回清华,仍担任我去党校学习前的职务——党委副书记。 1983年春节后,我接到香港清华大学同学会建筑系同学的信。信中说:我们这里听说你要来深圳筹建深圳大学,香港同学欢迎你来深圳。我拿着信问刘达是怎么回事。刘达说不知道。还说:我不会调你去深圳的,我没有这个意思。后来我才知道,是梁湘为深圳大学找校长,恰好张健(曾任清华党委副书记,那时是教育部副部长)到深圳。梁湘请他推荐党委书记和校长。张健说:清华的罗征启合适。张健还建议可以把钱伟长调来当头面人物,让罗征启全面负责。张健是个“大炮”,可能是他把这事儿说出去了。后来 刘达到深圳出差。梁湘见刘达提起罗征启和钱伟长。刘达说:罗征启是广东人,会讲广东话。钱伟长已经去上海工业大学当校长了(后合并为上海大学),你们找张维吧。罗 征启可以主持工作,他能团结人,但清华还是想用罗征启。

但是我倒想离开清华。在“四人帮”倒台前,刘冰就打算安排我调离清华。刘冰说,你在这里,迟群总盯着你,将来还是要整你的。刘冰让我去李昌那里,李昌那时是中科院党组书记,想让我去当秘书长,以后接李昌的班。已经找我谈过话了。很快,“四人帮 ”倒台了,李昌、蒋南翔、刘达在一起商量,说:刘达需要人,让罗征启留在清华吧, 因此没走成。 1983年7月开始有动作了。当时刘达已退休,并且正在东北考察义务教育。林克(当时任清华党委书记)找我谈话,说调令来了,调你去深圳。我说:我去深圳合适吗?上级 会不会同意?深圳那可是边境啊! 林克一下子若有所思地说:“我明白。今天不谈。”第二天一早,林克又通知我去,他 说:“三部一办都同意你去。你就去吧!”我说:“哪‘三部一办’ 呢?我知道三部是教育部、中宣部、中组部,一办是不是中央办公厅?”“不是,是‘陈办’。”林克 说。 从工作分管范围上看,到深圳大学的事应当与陈办没有关系。看来,我一直在“陈办” 控制之中,一直没有跳出如来佛的手心。

刘达退休后,林克接任清华书记,何东昌调任教育部长。何东昌患植物神经紊乱病,但一听一说调任教育部长,病就好了。 不久,教育部由黄辛白主持开了一个会,清华的校长高景德,副校长张维和我参加,还 有人大副校长谢韬和方生教授,广东省高教局副局长黄其江和潘泽琳也参加了。黄辛白 说:“中央已批准建立深圳大学,请清华、北大和人大支持,现第一批调张维任校长、 罗征启任党委书记,方生任副校长抓教学。今天请大家来具体落实。深大已经招生了, 九月开学上课,还没有校长呢!”于是,高景德、谢韬发言代表清华和人大表示支持。 张维和方生表示同意,只有我不表态。黄辛白点我名,要我表态。我说:“我还在考虑 ,我现在在清华忙得很,而去深圳大学当党委书记,听说深大现在只有不到二十个党员 ,又听说省委决定实行校长负责制,我去了没事干,所以我还在考虑。”广东省高教局 的黄其江说:“我明白了。今天先不定吧,我明天到清华去拜访你,我们用家乡话谈心 。”第二天,他果然到访,告诉我说:“广东省委常委连夜开会,听取他的电话汇报, 决定聘请罗征启同志任党委书记兼第一副校长,主持深大的全面工作,即第一把手。” 黄其江又补充说:“你也不忙表态决定,省委还决定请你、张维和方生先回家乡看一看 ,然后再作决定不迟。”

于是8月底,我们一行人来到广州,见了省、市领导,又到深圳参观了深圳大学未来的校址。一平方公里,一片荒地,一张白纸,我感到这是我施展才能的地方,而且天高皇帝远,干扰会少一些。我立刻爱上了这片荒丘野地。在和深大筹备办的二十几位教师和 工作人员见面的时候,张维、方生两位表了态,我就利用这个机会讲了几句话:“同志 们,大家辛苦了。很对不起大家,我来晚了。”广东省教育局的同志立即打长途电话向高教局汇报说:“他同意来了。他说,对不起,我来晚了。”

离别清华时,我去向副校长张光斗老教授告别时,他说:“你去深圳既合适,又不合适 。”他进一步解释说:“不合适,是指你是在红旗下长大的,你不懂资本主义,深圳比资本主义还资本主义,你怎么应付?”但一来到深圳,我看到这里朝气蓬勃,日夜奋战 ,正是我向往的令人兴奋不已的景象。一次,接待中外记者,当大家站在当时深圳最高 楼(国商大厦)的楼顶上观看深圳全貌时,一位香港记者问我有什么感想。我说:“我 来深大之前,一位老同志告诉我,深圳比资本主义还资本主义。到这里一看,我觉得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因素最多、最好的地方!这里建设速度快。难道慢才是社会主义,快反倒是资本主义?”

陈云、彭真从来没到过深圳,其他中央领导人都来过。陈云夫人于若木来过几次,但从不沾深圳大学的边。 1979年,恢复中纪委,陈云任中纪委书记,何东昌当了中纪委委员。 他就把自己当做陈云的人了。后来,李兆汉告诉我,何东昌知道我到深圳大学,就说: “让他去吧,反正这个学校建不起来!”李兆汉说,听到这话汗毛都竖起来了。 清华有很多高干子弟,他们中不少人和我的关系不错。有的干部子弟说:“罗老师太耿 直了,本来是可以上去的。为陈元的事弄成这样,代价太大了。” 我倒不这样看,我觉得这样的结果对我未必是件坏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H
Highage
共产党人!
立竿见影-1
听着好像是高俅和他儿子的故事, 只是年代不一样。
多哥
看来楼主还是要把故事里头的人物,给你换成一个国民党人才行啊。。。否则对你的心脏,正是不太好,呵呵。
s
speedingticket
当时的普通干部还是讲制度原则的,现在是领导一个批示就把所有的原则扔到爪洼国了
多哥
这个我完全同意。基层领导干部的子弟要有类似情况,一般都将其看作组织决定而了之。不会犹如陈儿子这般地耿耿于怀。
o
obama_北美101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伙!
有言
这读来是故事会的感觉。自我吹嘘高尚。-:)
p
planet
是否自吹嘘我不知道,知道89他带深大的人上街反戒严,这文章有他的风格。他是胡耀邦圈子的。他家兄弟牛,名牌大学生多,

有个做官的脾气挺大的,另一个做大医生的8-90年代是全国著名的心外科专家,院长。一个在北京死于文革----原因不详。

有言
谢谢你!长知识学习了。-:)
加州耍猴人
共党的组织形式决定了,党天下必然变成家天下。
s
sgbigsell
感觉挺真的。陈云陈元一向如此。

陈元不是挺有“统治阶级”的思维吗?

法眼
文革时罗征启的弟弟被清华的某学生造反派头迫害至死;文革后这造反派头考研,因这段历史不能被录取,罗征启出证明支持学校录取。

罗征启认为这学生造反派头迫害他弟弟至死,已经付出了代价,不应该剥夺他后面的学习深造机会。可见,罗的心胸之宽广。

大江川
共党乡进城反腐,镇摄8旗子弟,是可能完成的任务,毛文革是成功的,被邓胡说成家长式。
大江川
邓陈也对毛文革费神做出了评估,其结论偏右,胡耀邦彻底否定取1时之效,却自毁共党政治逻辑之根而酿乱。
大江川
毛泽东相信自己,坚持尊重逻辑,敢为理想而战,毛是自己的王者,同时是中国人的强者。
二胡一刀
所以什么中共以前廉洁完全是谎言。就这陈元,清华把他挡住了,他转个弯不又从社科院出国了。
白镜天
呵呵,用第一个三十年的政治觉悟去操作第二个三十年的干部关系,岂能不弄巧成拙?最终被灭,不奇怪啊!
白镜天
胡说八道。第一个三十年就很廉洁。
加州耍猴人
前三十年,用得着“贪”吗?看上什么东西,抢过来就是---共党革命性的体现就在这里
T
Timberwolf
QH电机系就会办事把李家公主收进去了

读研没本科学历?没关系,五大生也行

要考试成绩?没关系,开小灶专设“考场”

单给一个人机会特殊化?没关系,再拉两人陪考

李公主考分在三人里垫底?没关系,把三个人都录取了

李公主没工夫去上课?没关系,。。。

 

加州耍猴人
领导干部子弟还是有一些特权的,您所谓的“陪读/陪考/陪录取”我也经历过。本院某

重要领导的千金考试成绩比分数线差了两分,本院就降低了分数线,把千金和另外两个低分学生收了进来。

世事沧桑
秘书是叫朱佳木吧
离惜
吃弟弟的人血馒头
笑薇.
我的一个朋友出国与陈元雷同。其父是个陈云等级的共产党人。儿子没有考试,没有进行外语培训,听说

有这么个可以出国的机会,由其父亲出具字条给当时教育部长,部长换下一位,由儿子顶替。被换下的那位已经通过体检,莫名其妙被撤下。为了安抚,也为了下面的抵制情绪,半年后派他去了日本。可是那位不会日语。罗征启所作所为令人尊敬。不过,我相信他后来不再做类似的事了。官场这样的事很多。交换是政治技巧之一。

t
tw1234
什么乱七八糟的,看了一半,放弃了。
大江川
这是腐败。
l
leileileilei
罗还是太耿直了。以为一心为公光明正大,刘达碍于不敢太霸道,罗就认为他写信没事。吃大亏后也算看明白了。有点晚。
l
lalaport
确实有点儿乱,仔细看,没看到任何直接冲突,越看越糊涂
晓山青
这种事儿哪儿都有,美国也是,只要有江湖,就有利益交换
寻欢留香
个性决定命运,这个人这么不圆滑就是一个杠子头,到任何职场也升不上去而且还连累身边人。
l
leileileilei
这样的人如果成建制, 这个社会就会不错。如果只是个别的,那就只能碰得头破血流。可惜不是前者。
不开窍
小事一桩. 在韩国要坐牢的. 但比起毛泽东同志的"后门进的有好人", 还是知道廉耻的.
b
bayroam
毛泽东的女儿李敏不也是不经考试送到莫斯科大学学数学吗?学不下去了又回来了。

共产党的领导干部也是人, 这就是人性,陈云父子有什么好谴责的。

X
XYZ94538
“两弹一星”、核潜艇、诺贝尔科学奖的研究成果都是抢的?抢谁的?
X
XYZ94538
头一次听说,出国还要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