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中国影协发起的推荐授予“终身成就奖”的有哪些人?
1993年中国电影家协会为庆祝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请当时的影协理事推荐10位从影50年以上(当时还健在)的电影家授予“终身成就奖”,两月前我贴了部分推荐表,后又收集到了更多推荐表,可作个统计了。
电影技术专家、上海电影技术厂厂长查瑞根的推荐表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电影表演艺术钱学格的推荐表
钱教授对表格说明理解过头了,夏、阳当然不算在10人内。
剪辑师傅正义的推荐表
傅是第二位自荐的推荐人,不过傅终于在18年后(2011年)获得了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董?德的推荐表
这位理事的名字认不出。
农影厂副总编辑 吴以铮的推荐表
电影摄影师赵化的推荐表
摄影师 罗从周的推荐表
上面4位推荐的人中都有摄影家徐肖冰,赵、罗本身也是摄影师,看来徐肖冰的摄影水平很得专业认可。昨天网友贴的一篇介绍侯、徐和他们一些摄影作品,有人不懂技术却能由“政治”来评断专业人员的成功只是“政治可靠”,机会好,这样讲政治是不是有点入邪了?
电影技术专家何兆璋的推荐表
何理事的推荐郑重其事,是唯一签了名还盖章的。
理事 王世?的推荐表
这位应该是电影评论家王世桢吧,老先生作了实事求是的说明:因只熟悉上海的情况,所以推荐的也都是上海的。
沈理事的推荐表
这位理事名字签得太草,辨认不出是谁。
电影演员邸力的推荐表
她是演员,也是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表演系主任),推荐的都是演员,看来有较严格的标准,达到推荐标准的还不满10人。
推荐完成以后,在当年的电影节上并没有公布10人“终身成就奖”的名单,其后也没这次推荐结果的任何报道,其实就是这次推荐活动没有成功,因为被推荐的人士分布太广,得到过半数推荐人推荐的没几人,这主要是影协的问题。你要推荐的电影家,包括导演、制片、演员、摄影、编剧、剪辑、美工、录音等起码有十来个门类,没有候选人大家只选自己熟悉的,票数怎么可能集中? 根据收集到的58张推荐表,至少被一人推荐的有79人;过半数的只有3人:白杨(54人推荐),张瑞芳(35人推荐),刘琼(32人推荐)。
只被一人推荐的有29人,超过20人推荐有10人,如果以超过三分之一为标准可凑满10人,但能为大家认可接受至少得过半数吧,所以这个推荐最后好像就不了了之了。
一些知名人士,后来这个协会,那个协会,都玩这个终身成就奖。
江青学摄影求教于吴印咸,石少华等。
沙飞也是根据地的摄影先驱,记录许多历史珍贵镜头,可惜1950年被军法处杀。
93年中国影协发起的推荐授予“终身成就奖”的有哪些人?
1993年中国电影家协会为庆祝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请当时的影协理事推荐10位从影50年以上(当时还健在)的电影家授予“终身成就奖”,两月前我贴了部分推荐表,后又收集到了更多推荐表,可作个统计了。
电影技术专家、上海电影技术厂厂长查瑞根的推荐表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电影表演艺术钱学格的推荐表
钱教授对表格说明理解过头了,夏、阳当然不算在10人内。
剪辑师傅正义的推荐表
傅是第二位自荐的推荐人,不过傅终于在18年后(2011年)获得了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董?德的推荐表
这位理事的名字认不出。
农影厂副总编辑 吴以铮的推荐表
电影摄影师赵化的推荐表
摄影师 罗从周的推荐表
上面4位推荐的人中都有摄影家徐肖冰,赵、罗本身也是摄影师,看来徐肖冰的摄影水平很得专业认可。昨天网友贴的一篇介绍侯、徐和他们一些摄影作品,有人不懂技术却能由“政治”来评断专业人员的成功只是“政治可靠”,机会好,这样讲政治是不是有点入邪了?
电影技术专家何兆璋的推荐表
何理事的推荐郑重其事,是唯一签了名还盖章的。
理事 王世?的推荐表
这位应该是电影评论家王世桢吧,老先生作了实事求是的说明:因只熟悉上海的情况,所以推荐的也都是上海的。
沈理事的推荐表
这位理事名字签得太草,辨认不出是谁。
电影演员邸力的推荐表
她是演员,也是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表演系主任),推荐的都是演员,看来有较严格的标准,达到推荐标准的还不满10人。
推荐完成以后,在当年的电影节上并没有公布10人“终身成就奖”的名单,其后也没这次推荐结果的任何报道,其实就是这次推荐活动没有成功,因为被推荐的人士分布太广,得到过半数推荐人推荐的没几人,这主要是影协的问题。你要推荐的电影家,包括导演、制片、演员、摄影、编剧、剪辑、美工、录音等起码有十来个门类,没有候选人大家只选自己熟悉的,票数怎么可能集中?
根据收集到的58张推荐表,至少被一人推荐的有79人;过半数的只有3人:白杨(54人推荐),张瑞芳(35人推荐),刘琼(32人推荐)。
只被一人推荐的有29人,超过20人推荐有10人,如果以超过三分之一为标准可凑满10人,但能为大家认可接受至少得过半数吧,所以这个推荐最后好像就不了了之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93年中国影协发起的推荐授予“终身成就奖”的有哪些人? 回忆文章中的说的东西有多少是真实靠谱的? 徐悲鸿与刘海粟的世纪恩怨 文革几年国家出版社真的没出版过一本小说吗? 林汉达夫人要求落实政策的手稿
毛泽东为何不去留学
沈卫威
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和一群准备赴法国留学的学生一道离开北京,14日到达上海。送走留法学生后,他于4月6日回到湖南长沙。
。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为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在长沙,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创办《湘江评论》。与此同时,胡适在北京的《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胡适和毛泽东都对对方的活动产生了反应。毛泽东是如期把《湘江评论》寄给了胡适。胡适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36号上撰写有《介绍新出版物》(署名“适”),高度评价了《湘江评论》,并表示支持湖南的学生斗争。他说:“《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而这篇文章正是毛泽东写的。“民众大联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在《湘江评论》时期。
9月1日,毛泽东响应胡适“多研究些问题”的号召,在湖南起草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寄给北京大学的邓中夏,刊发于10月23日的《北京大学日刊》。《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所列的大小144项问题(有互为兼容),是对胡适文章中所提出的问题的具体展示,思路和主旨与胡适基本一致。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这是他为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所领导的学生运动的具体工作。他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上书胡适,是想争取胡适对湖南学生的支持。胡适晚年对助手胡颂平回忆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海,竹垚生怕出事,把它烧掉了。”
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胡适之事,胡适的日记中有记录。1920年1月15日的胡适日记中有:“毛泽东来谈湖南事。”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上海。回湖南后,毛泽东寄给胡适一张名信片,内容如下: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
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新)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
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之处),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
此颂
教安
毛泽东寄
寓长沙储英源楚怡小学校
胡适晚年追忆了当年他对青年毛泽东的吸引和影响。在1951年5月16-17日的日记上,胡适回忆说:“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湖南了。”
胡适所说的在毛泽东给朋友的信中可得到印证。1920年2月和3月14日毛泽东在离开北京之前分别给陶毅、周世钊的信中说:
“湘事平了,回长沙,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或径名自修大学),预计一年或两年,必将古今中外学术的大纲,弄个清楚。好作出洋考察的工具(不然,不能考察)。”“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所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如果自修大学成了,自修有了成绩,可以看情形出一本杂志。”
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同时他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9月,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的校舍开办的自修大学开学。原船山学社的社长贺民范为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1922年4月,自修大学的校刊《新时代》创刊。11月自修大学和刊物被湖南政府勒令停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后来成了共产党的干部。
摘自《胡适周围》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
一些知名人士,后来这个协会,那个协会,都玩这个终身成就奖。
江青学摄影求教于吴印咸,石少华等。
沙飞也是根据地的摄影先驱,记录许多历史珍贵镜头,可惜1950年被军法处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