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末的生活,也有相对好的.

最接近太阳的人
楼主 (文学城)

我们网友中有一直都有肉吃的,这个另当别论.

70年代末,(大概是77年左右)去过苏南老家.那时苏南已经相当可以了。一个可能这里本身就是鱼米之乡,另一个可能是和乡镇集体企业有关。有几件事还有印象:一个文盲堂哥娶了个四川妹;另一个是农民屋里都有一个有线喇叭;还有一个是一个堂哥吹牛,说乡领导要他做一个乡镇企业的头,他说如果给他100元月他就干。之所以还记得,是因为当时我父母工资加起来都离100元有很大距离。市里工人新村,晚上外面放着大电视,很多人看.

当时苏南都是砖瓦房,还有很多楼房, 有些一下子盖不起两层楼的,先盖下面一层。当时苏南已经乡乡通公路,我印象中都是柏油马路。

 

欲千北
你看到的恐怕是苏南大中城市的郊县。当时苏南一带,沿着沪宁线,农村乡镇企业大发展。活力远超城里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其

中以常州地区最为有名。但最终不敌私有企业。浙江是私有企业最具生命力的地方。

欲千北
你看到的恐怕是苏南大中城市的郊县。当时苏南一带,沿着沪宁线,农村乡镇企业大发展。活力远超城里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其

毛泽东为何不去留学
沈卫威

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和一群准备赴法国留学的学生一道离开北京,14日到达上海。送走留法学生后,他于4月6日回到湖南长沙。

。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为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在长沙,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创办《湘江评论》。与此同时,胡适在北京的《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胡适和毛泽东都对对方的活动产生了反应。毛泽东是如期把《湘江评论》寄给了胡适。胡适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36号上撰写有《介绍新出版物》(署名“适”),高度评价了《湘江评论》,并表示支持湖南的学生斗争。他说:“《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而这篇文章正是毛泽东写的。“民众大联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在《湘江评论》时期。

9月1日,毛泽东响应胡适“多研究些问题”的号召,在湖南起草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寄给北京大学的邓中夏,刊发于10月23日的《北京大学日刊》。《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所列的大小144项问题(有互为兼容),是对胡适文章中所提出的问题的具体展示,思路和主旨与胡适基本一致。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这是他为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所领导的学生运动的具体工作。他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上书胡适,是想争取胡适对湖南学生的支持。胡适晚年对助手胡颂平回忆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海,竹垚生怕出事,把它烧掉了。”

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胡适之事,胡适的日记中有记录。1920年1月15日的胡适日记中有:“毛泽东来谈湖南事。”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上海。回湖南后,毛泽东寄给胡适一张名信片,内容如下: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

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新)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

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之处),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

  此颂

教安

   毛泽东寄

   寓长沙储英源楚怡小学校

胡适晚年追忆了当年他对青年毛泽东的吸引和影响。在1951年5月16-17日的日记上,胡适回忆说:“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湖南了。”

胡适所说的在毛泽东给朋友的信中可得到印证。1920年2月和3月14日毛泽东在离开北京之前分别给陶毅、周世钊的信中说:

“湘事平了,回长沙,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或径名自修大学),预计一年或两年,必将古今中外学术的大纲,弄个清楚。好作出洋考察的工具(不然,不能考察)。”“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所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如果自修大学成了,自修有了成绩,可以看情形出一本杂志。”

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同时他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9月,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的校舍开办的自修大学开学。原船山学社的社长贺民范为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1922年4月,自修大学的校刊《新时代》创刊。11月自修大学和刊物被湖南政府勒令停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后来成了共产党的干部。

  

摘自《胡适周围》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
老生常谈12
你说的这个水平相当于辽南的水平

辽东半岛早在50年代就家家通电,1972年就家家有线广播,每个公社通公路,其实是每个大队有土公路。

通州河
常州人很厉害,我认识一些,小小地方几十家上市公司,现在人抱怨什么996,对他们而言根本不是事,很敬业勤力!
h
hhtt
苏南生活不错,因为是鱼米之乡!这没错。但是,78年或79年,农村有盖楼房的?工人新村大电视?这应该是80年以后的事了?
最接近太阳的人
肯定是77左右,不会晚于79 年。
最接近太阳的人
这是江苏省地方志上的一段。

 

70年代,由于乡镇工业的崛起,全省农业经济得到发展,农房建设逐步升温;草房基本不建,砖瓦房成为建设主流,并从砖木向砖混结构过渡,墙体基本上是实砖墙。启东县全县实现了瓦房。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区基本消灭草房。苏北盐城等地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兴建农村居民点。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开始兴建第二代楼房住宅,即浅进深两楼两底型楼房。1975年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所、昆山县计委、昆山县设计室及南京建筑工程学校联合试验将水平孔空心砖用做农村建筑的墙体。房子建成后受到欢迎。农民感到布局新颖、阳光足、通风好,但同时反映面积偏小,尤其是厨房间,还希望有阳台。此后,这个试点建筑平面根据农民意见进行了修改,有凹廊和凹阳台,并增加后院,安排必需的辅助用房,平面布置合理紧凑。1976年,将该方案编制成施工图提供给六合县龙池公社槽坊大队及吴县黄埭公社卫星大队,并报给国家建委农村房屋建设办公室,被推荐登载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所汇编的《农村建筑与规划实例》图册中(1980年)。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省内农村继续结合农田建设建造一些居民点,有的为院落。同时,江苏农村出现第三代楼房住宅,这类住宅浅进深、三楼三底型,多为独户型个体建筑,有一堂五室一厨或一堂四室一厨,具有较好的居住条件,每户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左右。这一时期,昆山县城北乡同心村农民住宅楼,每户一堂四室一厨,有前院,左侧有辅助用房;吴江县芦墟镇郊农民住宅楼为三底二楼,一堂三室一厨,上面除外廊以外,还有宽畅的晒台,可在上面晒粮食,免鸡鸭糟蹋之忧;南京市郊区菜农住宅楼,为三楼三底型,楼梯放在中后部,各层堂屋为日常活动的地方,楼上堂屋是家庭休息娱乐看电视的地方,内部装修质量好。楼下比较杂,厨房因废灶烧煤面积比较小。江阴县华西村建起带阳台的新式住宅楼。80年代开始,农业经济发展迅猛,农民收入增加,建房户日益增加。农房结构中,草房改瓦房、平瓦房改楼房的趋势使瓦房总体数量上升。据统计到1986年底,全省农村砖瓦房建筑面积达91096万平方米,占农房总数83%,土墙草房比例已由1978年底的53.8%下降到14.4%。其中淮阴市草房最多,仍占53%,徐州市占31.6%,连云港市占19.4%,盐城市占16.2%。在砖瓦房建设中,除了农民收入提高因素外,还由于省内各地建设主管部门根据节约用地建农房的精神推荐和鼓励农民建楼房。因此,全省农房建设兴起“楼房热”。“楼房热”首先从经济发达的江南水乡开始,逐渐向苏中、苏北地区发展。据1986年统计,江苏农村楼房面积已达到3231万平方米,占建房面积的41.6%,苏南地区已有60%以上的农户建成楼房居住。其中无锡市占95.8%,苏州市占76.9%,镇江市占66.9%,南京市占26.7%,扬州市占15%,南通市占14.4%。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差的徐、淮、盐、连地区楼房住宅也逐年增加,其中徐州市占7.6%,盐城市占6.4%,连云港市占5.4%,淮阴市占1.9%。80年代中期,新建楼房的结构形式进一步变化:有砖混、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一般注意抗震性。窗式结构含有木框、水泥预制框、钢框等各类型,住宅楼层结构中一般配备阳台或走廊。苏州吴县一带农村住宅结构普遍从砖木结构发展到砖混结构,采用架空水泥板作地坪,正屋前建有外走廊或建雨篷,有厢房的则在屋顶建平顶阳台。

欲千北
是这样,极其勤奋,能吃苦。
萧岚
70年代末工人新村的大电视应该是黑白电视。

不是彩色大电视机。

 

 

最接近太阳的人
“大", 现在想想也许就25寸的。当时大部分是13寸的.
非厨子
别在这现眼了
衡山老道
郊区吧?广大农民绝大多数是一年吃不到几次肉。
欲千北
是。应该是郊区的菜农,或社队企业的干部。再远一点的普通农民,一年吃不上几次肉。
立竿见影-1
应该是“一年吃不上几次新鲜肉”, 家境好的,过年熏的腊肉可以吃很久的, 当然不是每家每户
飯盛男
顕示器好像有13寸的、電視好像没13寸的
h
hkzs
我们家的第一台电视机是1978年买的,12寸黑白,据说显像管是日本进口的,比较贵,要400块人民币。

77年的时候居委会就有电视了,不过是9寸黑白电视。

76年的时候,我父母单位也有电视,彩色的,至少18寸,那年毛泽东去世,开追悼大会,单位组织看电视。

本人第一次看到电视是1975年,也是在我父母单位里。记忆中是个黑白机,也挺大,至少18寸以上,被装在礼堂里架得高高的木箱子里。那台机器第二年也参与了毛泽东追悼会的转播。

单位里应该还有投影电视,因为我那时就听到过这个名词,一直不理解什么叫投影电视,所以能记住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