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简宁宁
楼主 (文学城)

我没看“山河令”,但是昨晚看到发在三联周刊的一篇小评(转在下面),很受启发。

我是个耽美文学爱好者,是飞烟的那位“资深腐女”闺蜜。我从没有认真想过为什么我会喜欢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文学题材。这几年工作渐忙,耽美小说早就不看了,最近越来越火热的耽改剧我也一部都没看过。但是耽改剧在大众中有如此高的接受度却让我很吃惊。我一直不觉得耽美文学有什么必要从小众走入大众。在我的心里,好的耽美小说就应该像 Lolita -- probably the best mastery of English language since Shakespeare, but it will never get a Nobel prize. 喜欢它是人之常情,但也不必大张旗鼓。

直到昨晚看到这篇小评,算是解开了我心中的疑窦:原来在这些作品中藏着一种能够打动所有人类的情感--两个优秀的人的惺惺相惜,他们的你来我往,相知相扶,不离不弃,深信不疑。

我其实没有读过太多的耽美小说。但是我的确读到过这里面的一部精品,一部放在哪个文学圈子都毫不逊色的佳作--“杀破狼”。直至今日,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有一个角落仍然燃烧着某年某日席卷皇城的那场熊熊大火:

“长庚瞳孔微缩,突然一把拉下身在重甲中的顾昀的脖颈,不管不顾地吻上了那干裂的嘴唇。
这是他第一次在双方都清醒的时候尝到顾昀的滋味,太烫了……好像要自燃一样,带着一股狼狈不堪的血腥气。长庚的心跳得快要裂开,却不是因为风花雪月的传说中那些不上不下的虚假甜蜜,心里好像烧起一把仿佛能毁天灭地的野火,熊熊烈烈地被困在他凡人的肢体中,几欲破出,席卷过国破家亡的今朝与明日。”

这国破家亡的今朝与明日,便如儿时读到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般永远镌刻在了我的文字记忆中。有着如此功底的作者,为什么会将自己圈在耽美这样一个小众题材中,我不得而知。然而她笔下的山河江湖家国天下,风谲云诡铁血硝烟,又岂是“耽美” “纯爱”这样的字眼能够承担的住的?Priest的作品立意之高,眼界之广,内容之深厚丰富,堪比任何一部严肃的文学作品。这样的好东西,该让更多的人看到。

不多说了。我把三联的那篇文章转过来,送给喜欢“山河令”的朋友们。

——————————

《山河令》为什么火了?

文|张月寒

 

   

《山河令》的火爆,或许可以归结为两个字,“美”、“情”。在生活中既美又有情之人,总会引起我们的眷恋和绮思。

   

为什么两个美好男性放在一起,这画面会让人赏心悦目?是因为屏幕中的人物满足了女性对于另一性别的最大美好和盼望,而且这美好和盼望是双倍的、并且惺惺相惜。

这一点反转过来到另一性别——两个优秀女性间的互相欣赏,观众也是爱看的。我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到宝钗和黛玉关系变好、互相维护周全的时候,居然很是高兴。诗会里那么多不是数一就是数二的排名,最终,数一和数二强强联合了。

那么,像《山河令》这一类的作品到底是另一种凝视吗?目前还很难做出结论,因为它发生的历史毕竟短。可是,为何女性不能大胆表现出对男性外表的品评和审美?这其中又牵涉到传统思维、社会文化等一系列复杂的因素。但此类题材越来越出圈,无论如何也代表了一种趋势、一种思维的变迁。百花齐放当然是好的。不带评判地去观看作品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再做出自己的决定,无论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其实都OK,这才是客观节制的文艺观赏。

《山河令》中有很多古典的戏剧想象,颇美。第一集有一段雪落屋内的景象,当真让人感到一种无声的雪的氛围,一下子融入那个环境。两位主演的桃林交手、水上逼现真容,都设计得一来一往、张弛有度,既像舞蹈,又似打斗,既有一种双方的互相试探,又有一种你来我往的交锋。武侠感在这类情节中被凸显出来了,让没有原著基础的观众,也能追得下去。从这一点来说,《山河令》达到了一种更广层面的普遍性。

《山河令》勾勒出来的“人美”,还体现在一种未被世俗污染的自己或他人。围绕琉璃甲,各派争夺厮杀,人性最深处最丑恶的欲望被勾起来,很多人的本性显露。但是,在这样一种你争我夺、分不清敌我的漩涡中,还是有一抹纯净,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所以,在张弛有度的节奏下,老温和阿絮的纯净一步步达到真正深刻的对比。白雪之所以显得白,是因为有污泥的衬托,而污泥和白雪的对比度,是一出剧之所以好看的重要因素。成功的影视作品,恰是因为它把握好了这个度。

“人美”的另一种表现,是人物的复杂性。周絮这个人物充分体现了优秀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他天生是那种众人会不由自主地跟随他、且有很多发自内心的忠心的一类人,但这代价,便是孤独。一个人越是肩负了越多人的期望,他肩上所承受的压力和责任感就越大。周絮把所有的一切都往自己身上扛,把所有一切悲剧的责任,都归咎于自己。他的人生一路走来,其实很累、很孤独,如果不是遇到一个真正懂他、接纳他的人,他至死恐怕都难得到真正的喘息。

美国电影《网文少年》(Slash),讲述了爱写、爱看此类文学群体的一种现象。影片得出的观点是,这一现象的核心仍是——个体寻求融入,一种在这世间、极大程度的融入。看美好“知己情”的人们可以在一瞬间抵达最大程度的逃避,而这逃避的终极源头,是孤独。所有人都不想孤独,但所有人却始终孤独。

与融入社会相比,更重要的是忠于内心,这是《山河令》体现出的一种“情”。周絮首先剖白自身,却慢慢等着温客行的节奏——他什么时候想相认,就由他什么时候。后期武林各派围剿鬼谷的时候更是如此:就算全天下人都说他不好,你觉得他好,他就是好。这是一种多么顽固又多么令人感动的情谊。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就因为我们是我们;为了保存这点可怜的自我,我们不惜牺牲世俗的“得”;但就算出卖全部灵魂,在蝇营狗苟中得到卑微的三瓜俩枣,又如何。一个没有自我的人,活着又有什么劲儿。

人们喜欢《山河令》,亦是因为喜欢剧中那种志同道合的交友之路。茫茫世界,如此孤独,如果能找到一个能始终理解你、get到你每一个点而不误会你、又怜惜你的灵魂,是多么难得。

人们喜爱看这一对,是因为他们展示出一种势均力敌的感情。你救我,我也救你;你信任我,我也不疑有他。自始至终絮和温呈现出的是一种彼此“接住”的感觉,这种“接住”,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戏剧冲突,让人上瘾。

从另一角度来看,尽管放在了武侠的背景中,《山河令》故事的内核却很现代。周温关系的塑造,也融入了很多心理学意义上的典型。心理学里,一段真正成熟健康的关系——无论是一个人与自己的关系,还是与他人的关系,就是接纳,甚至都不用提升到救赎。一段真正完好健康的关系,在于你可以把真实的自我袒露给对方,而对方不评判、不批判,并安抚、抚慰你,以最大的胸怀和最无条件的爱去接纳你。这种关系,方为稳固。

剧中设置蝎王——赵敬这条线,也很有意思。这一对的关系是现实生活中大家常会遇到的千疮百孔、让人受伤。一方剖白了心,一方却始终没有心。每每周温二人展示一段关系的完美性时,镜头总切给蝎王。很多人一生求而不得的东西,原来,在这世界上真的存在。

无论如何,这段时间《山河令》确实陪大家走过了一段比较难忘的岁月。剧的人物和主题有立得住的地方,当然也有瑕疵。比如说这一大摊子事都是因为叶白衣不传给容炫六合神功造成的。但是,正如第36集迅速交代了六合神功的副作用,当年叶白衣直接把这个副作用告诉容炫不就得了?不过,此剧也终究瑕不掩瑜。有些人,就是需要这种刹那间的忘记现实生活。可无论如何,第二天还得上班。天晴了,《山河令》完结了,普通人的生活,还得继续。

 

  END 本文作者:张月寒
c
cxyz
也喜欢好的耽美作品 它们展现了两个人之间的完美情感 平等独立 相辅相衬 无欲无求是这种情感的基础 也让这种情感更加纯粹

所以这种情感中的他们是可以分离的, 分离出来人物也是不会坍塌的 换句话说 他们首先是作为独立的优秀的个体的人存在的, 然后才是两个人。 绝大部分的爱情作品把个体的人给丢了, 爱情成了一个虚空的架子。

伊猫
总结的好!“平等独立 相辅相衬 无欲无求”
c
cxyz
谢谢鼓励 也算是一个资深耽美读者 也一直在考虑是什么吸引了我
遥远的星光
我看耽美始于北京故事。但是蓝宇形象被那谁给毁了。后来的喜欢的小说

也基本是强强组合,看不上伪娘cp。我觉得男男可以接受,无论清水还是肉文,女女接受无能。

简宁宁
同感。 所以这么多年耽美看下来,我证实了自己确实是直的。
简宁宁
小C 早 :) 握手!
简宁宁
要说我最早的耽美启蒙,可能还真得归结于“北京故事"。 那时候为蓝宇流的眼泪啊!
凊荷
我觉得

这电影脏兮兮。中国人拍不好真正的gay 电影或电视剧。

出门在外7788
这个是耽美,跟我们刚刚看的耽改还是不一样。耽改比较含蓄,模棱两可,可以看成兄弟知己好友情。
伊猫
书是书,剧是剧。剧为了过审拍的基本上是兄弟情。这类剧比BG,要清爽的多。书,没时间看,剧,可以听。
出门在外7788
我只看剧
小山里红
《北京》只看过小说,电影一直没有看过。耽美的小说就看过《晨曦》感觉有北的影子,语言很平淡,更细水长流式的感情,是快乐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