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作家“长空星照”的文章--《高平陵之变曹爽有没有机会翻盘 》(评:蠢猪羔子翻什么盘)

铁甲连环马
楼主 (文学城)

 

  高平陵之变曹爽有没有机会翻盘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封锁了洛阳城,然后出兵占领了洛水浮桥,逼迫曹爽交权。大司农桓范骗开城门来到曹爽身边给他出主意说,带着皇帝到许昌,招驻扎在外地的兵马前来勤王。那么,曹爽在这次政变当中有机会翻盘吗?

首先,曹爽手里的这个皇帝“硬件”不用考虑,也就是自身的分析判断能力,决策和指挥能力都可以排除,剩下的只是一个“软件”,皇帝这块牌子。同样的,司马懿手中的太后也是一个摆设,剩下的就是曹爽和司马懿之间的较量。

魏国外部能够调动的军队有三大部分:东南淮南方面,南部荆州方面和西北关中方面。司马懿进京前在西北任职,对军队有着很大的控制力,不过,都督雍、凉诸军事的是郭淮。郭淮是曹操时期的将军,曹丕时期,曹睿时期都受重用,高平陵之变后继续受重用,这个人的态度很难说。西北路途遥远,这一路态度很难把握,调这部分兵时间上能不能赶上也很难说,也就是曹爽能不能调不好说。司马懿在任职西北之前驻军在南,对荆州驻军将领也有很大的影响,都督荆、豫诸军事的是征南将军王昶。王昶曾经写过治国策论,被司马懿选中推荐给魏明帝。曹爽执政,任命自己的亲信李胜为荆州刺史,还没有到任。这一路应该不为曹爽所用。东南淮南方面,曹芳执政初期王凌是征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高平陵之变前,王凌升任为车骑将军,外甥令狐愚为兖州刺史。在三路军队当中,应该说司马懿对东南这一路影响最小,这儿离许昌较近,能够调动又能够为曹爽所用的可能性也最大。

不过,魏国在曹芳时期,朝政已经进入了一个混乱时期,权臣当政,皇帝大权旁落,否则司马懿也不会凭借着太后一道“懿旨”就敢进攻皇帝。所以说,不管哪一路,真要事到临头,帮谁不帮谁,帮助完了谁来收获胜利成果还真的很难说!比如说这个王凌,高平陵之变后紧接着就密谋废曹芳想立曹彪为皇帝。要是这样一看,谁可用如何用敢用谁真的需要掂量掂量。所以,回过头来说,司马懿和曹爽谁能够成功,关键还看两人的能力。不用说,两个人比较,曹爽一定是完败。

从人员方面说,老资格的人没有人站在曹爽一边。像太尉蒋济、司徒高柔、太仆王观等人都直接参与了政变,就连和他在一起的尚书陈泰也劝他投降。陈泰是陈群的儿子。曹爽这边,老资格的只有大司农桓范,其他如何晏等人,不仅资历不足,魏明帝更是因为他们浮华,将他们或压制,或罢官不用。靠这些人揽权弄财可以,要靠这些人参军打仗行吗?

 

再看看司马懿和曹爽的征战经历。司马懿掌军荆州,抵御过吴国,掌军西北,和诸葛亮对垒,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征辽东,打了一场按事先部署进行的战役;平定孟达叛乱,打了一场没有丝毫准备的战役。可以说,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也不管是有计划的征战还是应对突发事件,司马懿都是那么应付自如。反观曹爽,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正始五年,曹爽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发起了伐蜀之战,结果连汉中也没进入,战事就进行不下去了。战场形势本来就是瞬息万变,让曹爽一个草包应付这样一场大变,他知道仗该怎么打吗?

带着皇帝到许昌,招天下兵马勤王这是桓范的计划,这个计划可行吗?说起来可行不可行这要看谁去实行,也就是执行力的问题。比如当年在迎接汉献帝这个问题上,袁绍认为不可行,曹操认为可行,所以力量小准备时间短的曹操做成了,袁绍却放弃了。当曹操手里有了天子,袁绍也认为可行,后悔了。还有那个官渡之战,袁绍处于进攻一方,有的是时间安排部署,但袁绍就是把一把好牌打得稀烂。所以这谋士再高明,主帅自己没有用,谁能帮得了你!说回来就是,桓范这个主意可能是唯一翻盘的希望,但那也要看谁来执行,就凭曹爽,有点儿难。就当是的情况来说,曹爽的优势还是明显的。曹爽的弟弟为中领军,中领军的别营就在城南,这儿的兵力完全可以归他所用。洛阳典农的治所也在城外,这儿的兵力曹爽也可以调动。皇帝出行不管是近还是远,兵力都是不可少的,曹爽也可以用。重要的是,皇帝就在身边,曹爽身为大将军,用皇帝的名义下达诏书也好,行使大将军权限也罢,调兵都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就看你用还是不用。更关键的是,如果把皇帝向前一推,真不知道那个将军敢拿刀对着皇帝。从这个方面来说,司马懿的那个“太后敕令”,和皇帝诏书相比,差了不是一个档次。

任何的优势都必须通过行动才能化作胜势,没有行动的优势从来就不叫优势,所以,就军事行动来说,曹爽还真不一定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所以,桓范给他出了主意,连粮食问题怎么解决都说了,可曹爽就是没有行动,就这样唉声叹气坐等到天亮。实际上,在这个时候不仅要有行动,而且抢的是时间,也就是兵贵神速。这就好比下棋,不管你占有多大的优势,超时就会被判负。桓范说到许昌只要两天两夜的路程,但这一行人的行动要抢在司马懿部署完成以前,不知道曹爽有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所以说,我们现在说曹爽假如到许昌,究竟有没有翻盘的机会,这要看是谁,曹爽肯定不行,恐怕司马懿也是看到了这一点。

铁甲连环马
我倒是有个疑问:司马家在洛阳这个城市里,养3千死士门客,可能吗?3000人,在城里是不是太显眼了?

司马懿政变,在《三国演义》中·靠的人不多。没说有3千人。 司马懿见爽出城,心中大喜,即起旧日手下破敌之人,并家将数十,引二子上马,径来谋杀曹爽。 懿引旧官入后宫奏郭太后,言爽背先帝托孤之恩,奸邪乱国,其罪当废。

 

仅仅是

旧日手下破敌之人,并家将数十,引二子;以及旧官。
铁甲连环马
我倒是有个疑问:司马家在洛阳这个城市里,养3千死士门客,可能吗?3000人,在城里是不是太显眼了?

毛泽东为何不去留学
沈卫威

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和一群准备赴法国留学的学生一道离开北京,14日到达上海。送走留法学生后,他于4月6日回到湖南长沙。

。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为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在长沙,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创办《湘江评论》。与此同时,胡适在北京的《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胡适和毛泽东都对对方的活动产生了反应。毛泽东是如期把《湘江评论》寄给了胡适。胡适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36号上撰写有《介绍新出版物》(署名“适”),高度评价了《湘江评论》,并表示支持湖南的学生斗争。他说:“《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而这篇文章正是毛泽东写的。“民众大联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在《湘江评论》时期。

9月1日,毛泽东响应胡适“多研究些问题”的号召,在湖南起草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寄给北京大学的邓中夏,刊发于10月23日的《北京大学日刊》。《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所列的大小144项问题(有互为兼容),是对胡适文章中所提出的问题的具体展示,思路和主旨与胡适基本一致。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这是他为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所领导的学生运动的具体工作。他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上书胡适,是想争取胡适对湖南学生的支持。胡适晚年对助手胡颂平回忆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海,竹垚生怕出事,把它烧掉了。”

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胡适之事,胡适的日记中有记录。1920年1月15日的胡适日记中有:“毛泽东来谈湖南事。”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上海。回湖南后,毛泽东寄给胡适一张名信片,内容如下: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

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新)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

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之处),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

  此颂

教安

   毛泽东寄

   寓长沙储英源楚怡小学校

胡适晚年追忆了当年他对青年毛泽东的吸引和影响。在1951年5月16-17日的日记上,胡适回忆说:“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湖南了。”

胡适所说的在毛泽东给朋友的信中可得到印证。1920年2月和3月14日毛泽东在离开北京之前分别给陶毅、周世钊的信中说:

“湘事平了,回长沙,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或径名自修大学),预计一年或两年,必将古今中外学术的大纲,弄个清楚。好作出洋考察的工具(不然,不能考察)。”“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所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如果自修大学成了,自修有了成绩,可以看情形出一本杂志。”

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同时他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9月,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的校舍开办的自修大学开学。原船山学社的社长贺民范为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1922年4月,自修大学的校刊《新时代》创刊。11月自修大学和刊物被湖南政府勒令停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后来成了共产党的干部。

  

摘自《胡适周围》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
铁甲连环马
曹爽不爽,死得真窝囊。往蜀国跑,不知道是否来得及。大魏江山从此改姓------三马同槽。

通州河
魏国应该也有国安CIA这些部门吧,天天有牛车拉着粮食在城里送到司马家,不显眼才怪。3000人是极度夸大了
铁甲连环马
是啊!等于城里驻扎一个团。光粮食供给,就是车载斗量,每天浩浩荡荡。
铁甲连环马
司马懿造反的原因,除了实力外,是因为两次被无理地剥夺兵权。有气。前车韩信,一生共被剥夺兵权三次,最后被害。

铁甲连环马
曹操在世时,也对司马既逼其出来做官,又压制,猜忌(鹰视狼顾之说),司马懿要拿曹家后代来报复。
b
borisg
没办法,天下土地有德者自居之。。自己子孙没那个能力就别怪别人觊觎大位了。
小宁波♂
散养,洛阳四大镖局,趟子手,镖师等各有300余人,就1200多

杂七杂八算命,丐帮,铁匠,杂技,军队内,

聚集共处吃喝啦撒肯定被发现了

5
500miles
跑是死,不跑也是死,干嘛不跑,文钦,毌丘俭都可能靠得住。
5
500miles
活的长才是王道,要是曹丕能活70岁,司马懿早就死了好多年了
l
longmarch
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

就是当时司马懿到底是怎么控制住洛阳城的。

小宁波♂
曹操忍,司马懿熬,刘备哭...
铁甲连环马
古今中外,第一束手待毙者。手里既有皇帝,又有军队,还有权利,还有正统血脉。
铁甲连环马
确实想不通。演义里讲的,司马懿干了6件事儿。也确实需要不少爪牙,人马。

司马懿: 1.令司徒高柔,假以节钺行大将军事,先据曹爽营; 2.又令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据曹羲营。 3.懿引旧官入后宫奏郭太后,言爽背先帝托孤之恩,奸邪乱国,其罪当废。郭太后大惊曰:“天子在外,如之奈何?”懿曰:“臣有奏天子之表,诛奸臣之计。太后勿忧。”太后惧怕,只得从之。 4.懿急令太尉蒋济、尚书令司马孚,一同写表,遣黄门赍出城外,径至帝前申奏。 5.懿自引大军据武库。 6.懿引兵出城屯于洛河,守住浮桥。控制了洛阳城门。 懿急令 太尉蒋济、尚书令司马孚,一同写表,遣黄门赍出城外,径至帝前申奏。懿自引大军据武 库。早有人报知曹爽家。其妻刘氏急出厅前,唤守府官问曰:“今主公在外,仲达起兵何 意?”守门将潘举曰:“夫人勿惊,我去问来。”乃引弓弩手数十人,登门楼望之。正见司 马懿引兵过府前,举令人乱箭射下,懿不得过。偏将孙谦在后止之曰:“太傅为国家大事, 休得放箭。”连止三次,举方不射。司马昭护父司马懿而过,引兵出城屯于洛河,守住浮 桥。
铁甲连环马
曹爽手上有皇帝,有御林军,有南阙兵营兵力,有大将军军权,有曹氏宗族外番将领,有各州兵马。

居然投降了占住洛阳城的司马懿------纯粹是被司马懿吓的。

t
tibuko
据说,司马懿已经老了,是司马师亲自策划,亲自指挥的,当然了,曹爽也肯定不是司马师对手。但理论上曹爽是有兵权的。
铁甲连环马
曹爽的全家性命,连同曹家天下全丢了。司马父子三人也骑虎再也下不来了。
t
tibuko
曹操没对司马懿真动杀心,否则不会让他与太子曹丕交游,然后理所当然成为顾命大臣

关键错误是,曹丕死得早,而曹睿又死得早。

曹睿死的时候,不能再顾命于司马懿曹爽了。但另一个人选太弱了。

t
tibuko
“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
t
tibuko
确实存疑,也许有军队反戈
5
500miles
司马懿在辽东杀降卒7000人,从此司马家被诅咒了。

司马炎生于公元236年,一切正常。司马懿于公元238年杀降,此后出生的司马家人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了。

铁甲连环马
李广好像就是杀降,没得好报。
走资派还在走
曹操已经看出司马懿鹰视狼顾,为什么没有及时除掉司马懿?三马同槽就没想到司马父子?
铁甲连环马
贾诩老滑头用话给岔开了,说“禄马归于曹,” 马,(要当摆设等等),一定要6匹。三马不行,尤其不能5匹(五马分尸)。
铁甲连环马
看来,高平陵政变,确实是司马师为主策划的。

操病势转加。忽一夜梦三马同槽而食,及晓,问贾诩曰:“孤向日曾梦三马同槽,疑是 马腾父子为祸;今腾已死,昨宵复梦三马同槽。主何吉凶?”诩曰:“禄马,吉兆也。禄马 归于曹,王上何必疑乎?”操因此不疑。 后人有诗曰: “三马同槽事可疑, 不知已植晋根基。 曹瞒空有奸雄略, 岂识朝中司马师?”
有言
都是紫檀人,培养好子女下一代才是王道。-:)
走资派还在走
三马同槽,槽者曹也。曹魏就是被这三匹马给吃了。
走资派还在走
很有可能是司马师。因为三国演义里有诗说曹操,岂识朝中司马师。为什么不是司马懿,司马昭呢
有言
人不在多,在于那只领头羊。-:)
有言
哈哈,赶鸭子上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