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正式的文件,当时的老百姓也没有听到过。反倒是光荣母亲,老百姓都听过。

萧岚
楼主 (文学城)

不是正式的文件,当时的老百姓也没有听到过。反倒是光荣母亲,老百姓都听过。

上房山
那请问老百姓是如何听见的?新闻报道里有吗?领导讲话里有吗?你不是无中生有吗?

毛泽东为何不去留学
沈卫威

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和一群准备赴法国留学的学生一道离开北京,14日到达上海。送走留法学生后,他于4月6日回到湖南长沙。

。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为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在长沙,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创办《湘江评论》。与此同时,胡适在北京的《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胡适和毛泽东都对对方的活动产生了反应。毛泽东是如期把《湘江评论》寄给了胡适。胡适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36号上撰写有《介绍新出版物》(署名“适”),高度评价了《湘江评论》,并表示支持湖南的学生斗争。他说:“《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而这篇文章正是毛泽东写的。“民众大联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在《湘江评论》时期。

9月1日,毛泽东响应胡适“多研究些问题”的号召,在湖南起草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寄给北京大学的邓中夏,刊发于10月23日的《北京大学日刊》。《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所列的大小144项问题(有互为兼容),是对胡适文章中所提出的问题的具体展示,思路和主旨与胡适基本一致。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这是他为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所领导的学生运动的具体工作。他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上书胡适,是想争取胡适对湖南学生的支持。胡适晚年对助手胡颂平回忆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海,竹垚生怕出事,把它烧掉了。”

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胡适之事,胡适的日记中有记录。1920年1月15日的胡适日记中有:“毛泽东来谈湖南事。”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上海。回湖南后,毛泽东寄给胡适一张名信片,内容如下: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

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新)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

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之处),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

  此颂

教安

   毛泽东寄

   寓长沙储英源楚怡小学校

胡适晚年追忆了当年他对青年毛泽东的吸引和影响。在1951年5月16-17日的日记上,胡适回忆说:“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湖南了。”

胡适所说的在毛泽东给朋友的信中可得到印证。1920年2月和3月14日毛泽东在离开北京之前分别给陶毅、周世钊的信中说:

“湘事平了,回长沙,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或径名自修大学),预计一年或两年,必将古今中外学术的大纲,弄个清楚。好作出洋考察的工具(不然,不能考察)。”“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所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如果自修大学成了,自修有了成绩,可以看情形出一本杂志。”

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同时他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9月,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的校舍开办的自修大学开学。原船山学社的社长贺民范为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1922年4月,自修大学的校刊《新时代》创刊。11月自修大学和刊物被湖南政府勒令停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后来成了共产党的干部。

  

摘自《胡适周围》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
上房山
那请问老百姓是如何听见的?新闻报道里有吗?领导讲话里有吗?你不是无中生有吗?

再说一遍,你需要学会举证!不管什么论点,都需要证据,只有把证据亮出来了才能够说服别人。

 

萧岚
同样

你能举证五十年代有新闻报道计划节育吗?既然“中央指示”都有了。

 

你这也算无中生有?

 

还有,你这个“报道苏联的新闻”能拿出来吗?

只不过报道苏联的新闻而已,在中国没必要宣传,一家5~6个孩子还需要宣传吗? -上房山-    (0 bytes) (4 reads) 08/01/2020 postreply 13:46:57

上房山
周恩来:为了保护妇女和儿童,很好地教养后代,以利民族的健康和繁荣,我们赞成在生育方面加以适当的节制。1956.9.16

http://www.china.com.cn/guoqing/2012-09/07/content_26746725.htm

萧岚
这算报道。但是,所谓“报道苏联的新闻”呢?
上房山
报道苏联的新闻怎么成了中国的国策?你是什么思维?
萧岚
这算报道。但是,所谓“报道苏联的新闻”呢?

这算报道。开始与1955年的批示一致。  

在这之前,关于鼓励生育或计划生育,新闻报道没有定论。特别在初期学苏联的时候,鼓励生育。政策上,有供给制提供保障。这还不算国策,老百姓没有供给制。

 

比如,你也说过“报道苏联的新闻”,能举证吗?

 

50年代初,的确报道过这些光荣/英雄母亲。时间不长。年纪大的都知道。这是常识。否定不了。

萧岚
提高到国策,出自何处?
上房山
证据?需要“鼓励生育”的证据,懂吗?

什么供给制,人口越多,得利越多;禁止堕胎,所以是鼓励生育。这都是牵强附会,供给制的缺点不能证明是鼓励生育;50年代医疗卫生水平低,堕胎危及生命,所以禁止,这都不是在鼓励生育,其道理很简单。

 

萧岚
这才是牵强附会

上面的六点,说的够清楚了。当时国家没有提倡计划生育,也无法进行。

上房山
如果鼓励生育不是国策,还有什么好说的?别人开个玩笑,你拿来当令箭?
上房山
送给你自己最合适!不过还是希望你能够学会举证!
萧岚
你的玩笑,强加为别人的思维。

从上面的对话看出。。。。

 

你把自己的玩笑,强加为别人的思维。

 

不用再讨论下去了。

上房山
你根本不知道如何辩论,不知道需要举证!
上房山
此位信口开河,从来不需要证据也不知道需要举证!
萧岚
看清楚了,造谣的又来了。

你在造我的谣。

 

看清楚了,所谓的“被授予英雄母亲的称号”出自何处?惯于把自己的话栽在别人头上,再来倒打一耙。那位的同路货。

 

这个话题最先开始,我就说明了:

====================

五十年代鼓励生育,宣传过英雄母亲,不是谣言。   来源: 萧岚 于 2020-08-01 11:12:28 [档案] [转至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32 次 (416 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 编辑 | 删除 本文内容已被 [ 萧岚 ] 在 2020-08-01 11:24:5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回答: 中国五十年代是否宣传过英雄母亲或模范母亲(因生育多)?有实例吗? 由 上房山 于 2020-08-01 07:26:04

五十年代鼓励生育,向苏联学习,宣传过英雄母亲,不是谣言。听父母亲说过这些事情。大概在五十年代末之前,中苏关系比较好的时期。

 

听起来,只是泛泛的宣传和提倡,没有听说有授予哪位母亲为英雄母亲称号。更没有听说像苏联那样,发勋章和具体的奖励。

上房山
既然“宣传过英雄母亲,不是谣言”,你拿出点证据来还不是小菜一碟?

问题是你怎么也办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