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声的产生原因有许多, 其中一个常见的原因是电脑的电源线和话筒线的互相干扰所造成。 尤其是像圆圆提到的现象,当话筒位置不同的时候,电流声也会变化或者没有了。 这个时候,表面现象是话筒的位置变化,实质是话筒线和电源线的相对位置。 解决方法: 如果抽烟的话,拿烟盒里的锡纸把电源线包起来。 或者也可以用烤箱里用的那种 Aluminum foil (中文叫铝纸?) 反正下厨房的女人一定知道,就是烤东西时候拿来包起来用的, 亮晶晶,薄薄的。 如果有声音洁癖的话,干脆把话筒线也包起来。 但是这样做的话, 拿着话筒唱的时候,动来动去,那铝纸本身刺啦刺啦的物理性造成的新的噪音可能又会是新问题了。 基本上,由于电源线(提示:电流都是50hz) 所造成的电流声就可以靠这样土法屏蔽给消灭了。 如果这样做还没有消灭电流声, 那原因就是别的了。
首先可以用嘴来控制,离麦近点,声音就近点,给美风提个小建议,你的录音可能是麦克风录入音量过大,或者离麦克风太近,这样不能得到最好的录音效果,产生了很多杂音和柱状波,这些都难以消除,大大影响了质量。首先把录音音量调到一半一下,再来调整距离,那么你用歌声里面高音的最大音量唱出来,也没有过载,那么这样的位置就可以了,当然根据歌的不同,录的时候可以摇头晃脑的调整距离。毕竟有起伏有层次的歌才有感。总之音量小不怕,就怕大。小了可以做大做近做飞机都没问题,爆炸了就没得救了。 嘴控制得了,剩下的就得靠软件了。 原理不懂,直接说重点, 不一定声音越近就越好,肯定要根据歌来掌握,有些高音部分,如果太近的话,会产生压迫感。声音远近也要根据不同的声线定夺,比如柔声细语近点好听,美声,摇滚近了就不行了。好像跑题了,好了说重点说重点 1 麦克风模拟器,上面有个 INCHES 选项,可以调整声音位置,远近都行 2 TUBE 激励让人声温暖饱满些,显得近些。 3 REVERB 的不同类型和PRE DELAY的设置可以体现出声音的远近,对于选定的混响类型,调节干湿度是用来调节远近的最明显方法,DRY 越大,那么就越近,DRY越小,声音越远,REVERB越大,声音显得越远,但现在流行乐的趋势大体都是很小的REVERB,高级人士用DELAY来代替也很常见。我是不知道拉。 4 参量均衡和EQ也能体现声音远近,当然这只是辅助调整,原理是声音越远,高频能量衰弱的越快。 5 多普勒效应 和 ULTRAFUNK的 S3 可以调节声场,相当于调整声音远近,不过经过上面的调整,除非做特殊效果,应该用不到,基本用法就是多普勒效应,把除了声音前 其余的项都调成0,然后调整声音前多少距离就可以了。 总之,物理上的远近才是最真实的,从录制入手才是正道,只有录制的声音优质了,才有后面调整的空间,录制的频率收集的不均衡,那么后面再怎么调整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 希望对美风有所帮助
昨天飞雪听了我的干声也建议我录音的音量调小一些了,你们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呀。 你真是好专业,这些小trick真的很有帮助,而且真是做好事不留名的那种, 必须再给你颁发一个【板牙隐姓埋名助人为乐奖】嘎嘎。 单独开个贴吧!或者你给谁做后期时把你这个贴出来吧。:) 谢谢! 祝新周鱼块!
以后考虑给话筒线包上铝膜 :)
电流声的产生原因有许多, 其中一个常见的原因是电脑的电源线和话筒线的互相干扰所造成。 尤其是像圆圆提到的现象,当话筒位置不同的时候,电流声也会变化或者没有了。 这个时候,表面现象是话筒的位置变化,实质是话筒线和电源线的相对位置。
解决方法:
如果抽烟的话,拿烟盒里的锡纸把电源线包起来。 或者也可以用烤箱里用的那种 Aluminum foil (中文叫铝纸?) 反正下厨房的女人一定知道,就是烤东西时候拿来包起来用的, 亮晶晶,薄薄的。
如果有声音洁癖的话,干脆把话筒线也包起来。 但是这样做的话, 拿着话筒唱的时候,动来动去,那铝纸本身刺啦刺啦的物理性造成的新的噪音可能又会是新问题了。
基本上,由于电源线(提示:电流都是50hz) 所造成的电流声就可以靠这样土法屏蔽给消灭了。 如果这样做还没有消灭电流声, 那原因就是别的了。
我用的ultrafunk 主要是在reverb 里的room size 和 width 上做调整, 当然,那个人声/伴奏的比例也是主要基础。 另外也可以用EQ里对人声部分的频率提升,不过我从来不这样做, 一则懒,二则stack 越多对原声损耗越大。
首先可以用嘴来控制,离麦近点,声音就近点,给美风提个小建议,你的录音可能是麦克风录入音量过大,或者离麦克风太近,这样不能得到最好的录音效果,产生了很多杂音和柱状波,这些都难以消除,大大影响了质量。首先把录音音量调到一半一下,再来调整距离,那么你用歌声里面高音的最大音量唱出来,也没有过载,那么这样的位置就可以了,当然根据歌的不同,录的时候可以摇头晃脑的调整距离。毕竟有起伏有层次的歌才有感。总之音量小不怕,就怕大。小了可以做大做近做飞机都没问题,爆炸了就没得救了。
嘴控制得了,剩下的就得靠软件了。
原理不懂,直接说重点,
不一定声音越近就越好,肯定要根据歌来掌握,有些高音部分,如果太近的话,会产生压迫感。声音远近也要根据不同的声线定夺,比如柔声细语近点好听,美声,摇滚近了就不行了。好像跑题了,好了说重点说重点
1 麦克风模拟器,上面有个 INCHES 选项,可以调整声音位置,远近都行
2 TUBE 激励让人声温暖饱满些,显得近些。
3 REVERB 的不同类型和PRE DELAY的设置可以体现出声音的远近,对于选定的混响类型,调节干湿度是用来调节远近的最明显方法,DRY 越大,那么就越近,DRY越小,声音越远,REVERB越大,声音显得越远,但现在流行乐的趋势大体都是很小的REVERB,高级人士用DELAY来代替也很常见。我是不知道拉。
4 参量均衡和EQ也能体现声音远近,当然这只是辅助调整,原理是声音越远,高频能量衰弱的越快。
5 多普勒效应 和 ULTRAFUNK的 S3 可以调节声场,相当于调整声音远近,不过经过上面的调整,除非做特殊效果,应该用不到,基本用法就是多普勒效应,把除了声音前 其余的项都调成0,然后调整声音前多少距离就可以了。
总之,物理上的远近才是最真实的,从录制入手才是正道,只有录制的声音优质了,才有后面调整的空间,录制的频率收集的不均衡,那么后面再怎么调整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
希望对美风有所帮助
昨天飞雪听了我的干声也建议我录音的音量调小一些了,你们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呀。
你真是好专业,这些小trick真的很有帮助,而且真是做好事不留名的那种,
必须再给你颁发一个【板牙隐姓埋名助人为乐奖】嘎嘎。
单独开个贴吧!或者你给谁做后期时把你这个贴出来吧。:)
谢谢!
祝新周鱼块!
以后考虑给话筒线包上铝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