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为什么要修窄轨铁路?算算这笔账zt

头发与财富成反比
楼主 (文学城)

中国近代史,有一位人物,大家对他的名字很熟悉,但是对他的印象不是很好。这个人物就是阎锡山,著名的“山西王”。

阎锡山从辛亥革命开始,一直到1949年,38年主政山西。阎锡山手下的部队也是著名的“西北军”,作风彪悍。

中学历史课本上,关于阎锡山有这么一件事,就是他故意把山西的铁路修成窄轨。为什么这么做呢?就是让山西和外界的联系从此隔断,道路互相不通,便于他做土皇帝。

毕竟,军阀都想要割据一方,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是正常的。但阎锡山修窄轨铁路的背后,并不是这么简单。

 

同蒲铁路

一笔精明帐

首先,山西的铁路修成窄轨,并不是阎锡山首创,1903年法国人在山西修的第一条铁路,从正定到太原就是窄轨的。法国人这么做的理由是,地势险阻,工程又艰巨,修建宽轨铁路要耗费的造价太多。这个时候的阎锡山还在日本留学,所以山西境内第一条窄轨铁路和阎锡山没有任何关系。

辛亥革命之后,阎锡山主政山西,公平地说,他对山西的经济建设功劳是很大的。其中一项就是修铁路。阎锡山决定要修建一条从南到北的铁路,就是大同到蒲州这一段。

阎锡山

那应该怎么修呢?窄轨的还是宽轨的?当时南京中央政府铁道部的想法是,要修就修一条标准轨道的,1.435米宽。他们认为,要是还按山西原有铁路的窄轨方式修,不仅现在修成了运输力量小,而且将来经济发展了还是要改建成标准轨道,不如一次到位。

阎锡山再三考虑,最终决定要修窄轨的。他的理由是这样的:受山西眼前财政和经济的限制,修筑一条标准轨距的铁路,单单钢轨及枕木两项,每公里就要1万元大洋以上。算上土地、路基、桥梁、涵洞、隧道、车站、机车这些,费用就更大了,同蒲全线最少要花6000至7000万元。

钱还要计算利息的,以最低年息1分计算,每年要付的利息是600万至700万元。在铁路通车后,初期营运收入,可能还不能应付维护和营运的开支,哪有盈余来支付利息。这样日积月累,恐怕修了同蒲铁路,将来就是卖掉山西,还不够偿还债务。

南京机关也曾经透露修筑同蒲铁路的应用标准轨道,中央早有准备,可向中央申请经费统筹办理。但是这种支票什么时候可以拿到谁也不知道,现在经济效益不好,只能勒着裤腰带过日子。

阎锡山的账算得很清楚,如果修建宽轨铁路,50年内非但赚不到钱,还会亏损至少37亿元。如果修建窄轨铁路,20年就可以收回成本,还有盈利670万元,50年可以赚30亿元以上。换了你是阎锡山,你会怎么选?

尽快盈利

1932年2月21日,阎锡山设立晋兵工筑路总指挥部,并亲自担任总指挥。5月份正式开工。阎锡山对这条路非常重视,每周召开一次指挥部会议,工作人员从早到晚都要向他汇报一次进度。造铁路阎锡山虽然不懂,但是算账是他的强项。

比如,沿路的桥有20座,修建石桥非常贵,但是耐用;修木桥便宜,但是只能用10年。阎锡山就拍板,修建木桥,要便宜的。先修一个能用的,赚到钱,将来再升级成更好的。这个思路在修建同蒲铁路时,始终是贯穿其中。

修铁路要用枕木,山西木材少,就用水泥枕木。山西不产水泥,需要从河北唐山买,阎锡山一算账,还不如自己建一个水泥厂。所以就从筑路经费中抠出50万元,成立了一个日产80吨水泥的西北洋灰厂。

建了铁路就必须有火车,用什么样的火车?不卖新的,翻修旧的棚子车。也不需要暖气,让乘客上车多穿点。没有正经座位,就让乘客先拿木板凳凑合。信号设施、道闸起动这些设备,就用国产货,实在没有就想办法手动操作。

像火车站这样的设施,也是非常简陋。大站是砖瓦平房,候车室只有几十平方米;小站是砖瓦小房,候车室只有几平方米。有的地方通车了,连卖票的票房都没有,就近租一个民房卖票。总之,目的就是尽快挣钱盈利,收回成本。

建成一段之后,同蒲铁路立即投入使用。修通当月的营业,是客货兼运不放空车。1934年运送旅客7.6万人,货物5.7万吨;1935年又修通一段,全年运送旅客27.5万人,货物43.5万吨,营业额达到178.64万元,盈利116万元。

这个成绩是非常不错的,阎锡山这笔账算得很好。而且别以为他只会省钱,该花的钱也敢花,那些工程技术人员,工资非常高。工程师一个月能领到四五百块大洋,要知道那个年代一位省长的月薪不过800块大洋。

所以,这条铁路虽然简陋,但却不是豆腐渣工程。

乘客排队

把事情做好

同蒲铁路修建之后,大家算了一笔账,都吃惊了。横向对比,当时修建的江南铁路,每公里的造价达到4万块大洋;浙赣铁路,每公里造价7万大洋;同蒲铁路,每公里造价才1.87万大洋。

而且,阎锡山没有向外国银行借款,也没有向国民政府要拨款,仅仅依靠本省的财力,就把这项浩大的工程给完成了。中央政府都称赞,这条铁路费用之少,修建速度之快,是世界铁路历史绝无仅有的。

回过头来看,当初教科书上说阎锡山修窄轨铁路是为了隔断山西和外界的联系,其实是不成立的。阎锡山是为了省钱,在限制的条件下,把事情做好,就是这么一个逻辑。

今天的同蒲铁路

有时候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通常会判断错误,因为我们看不到事情背后的真相,以及背后的逻辑。轻信了别人给出的观点,变成了自己先入为主的判断。

阎锡山的故事还有一个启发: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能够在局限的环境下,低成本地做成一件事情,比等待时机成熟再去做一件大事更重要。因为你做成事情的结果,往往会影响后续的发展。如果你什么都没做,那么你的一切设想,都是空谈。

头发与财富成反比
阎锡山是民国极少土洋结合自力更生勤俭节约想独立自主强国富民的诸侯,可惜格局太小,不敢土改不肯容纳异己精英

凯申要是能拿出阎老西省吃俭用独立自主搞实业一半的狠劲,抗战初期也不至于打得那么差。

头发与财富成反比
阎锡山是民国极少土洋结合自力更生勤俭节约想独立自主强国富民的诸侯,可惜格局太小,不敢土改不肯容纳异己精英

毛泽东为何不去留学
沈卫威

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和一群准备赴法国留学的学生一道离开北京,14日到达上海。送走留法学生后,他于4月6日回到湖南长沙。

。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为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在长沙,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创办《湘江评论》。与此同时,胡适在北京的《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胡适和毛泽东都对对方的活动产生了反应。毛泽东是如期把《湘江评论》寄给了胡适。胡适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36号上撰写有《介绍新出版物》(署名“适”),高度评价了《湘江评论》,并表示支持湖南的学生斗争。他说:“《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而这篇文章正是毛泽东写的。“民众大联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在《湘江评论》时期。

9月1日,毛泽东响应胡适“多研究些问题”的号召,在湖南起草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寄给北京大学的邓中夏,刊发于10月23日的《北京大学日刊》。《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所列的大小144项问题(有互为兼容),是对胡适文章中所提出的问题的具体展示,思路和主旨与胡适基本一致。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这是他为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所领导的学生运动的具体工作。他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上书胡适,是想争取胡适对湖南学生的支持。胡适晚年对助手胡颂平回忆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海,竹垚生怕出事,把它烧掉了。”

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胡适之事,胡适的日记中有记录。1920年1月15日的胡适日记中有:“毛泽东来谈湖南事。”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上海。回湖南后,毛泽东寄给胡适一张名信片,内容如下: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

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新)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

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之处),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

  此颂

教安

   毛泽东寄

   寓长沙储英源楚怡小学校

胡适晚年追忆了当年他对青年毛泽东的吸引和影响。在1951年5月16-17日的日记上,胡适回忆说:“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湖南了。”

胡适所说的在毛泽东给朋友的信中可得到印证。1920年2月和3月14日毛泽东在离开北京之前分别给陶毅、周世钊的信中说:

“湘事平了,回长沙,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或径名自修大学),预计一年或两年,必将古今中外学术的大纲,弄个清楚。好作出洋考察的工具(不然,不能考察)。”“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所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如果自修大学成了,自修有了成绩,可以看情形出一本杂志。”

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同时他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9月,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的校舍开办的自修大学开学。原船山学社的社长贺民范为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1922年4月,自修大学的校刊《新时代》创刊。11月自修大学和刊物被湖南政府勒令停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后来成了共产党的干部。

  

摘自《胡适周围》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
K
Katrina2005
山西人特别是太原市对阎锡山的爱多于对党的爱...........
b
borisg
这些窄轨铁路,解放以后被标准轨取代,拆下来支援越南去了。
头发与财富成反比
留在山西的山西人和太原人和阎锡山一样:格局小一亩三分地,离开了山西的山西人就不一样
老生常谈12
法国修建铁路是窄轨

云南也是窄轨,直道1980年代,云南还是窄轨。

老生常谈12
因为山西四面环山,小小太原平原

和运城地区平原都不大,所以视野有限。

头发与财富成反比
直到80年代,云南的财力和工业水平也不高,和东北不一样
s
saloon1978
去山西太原问问,老百姓对耿拆拆市长的评价。
头发与财富成反比
阎锡山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见识过工业化和维新体制,也认真研读过姓资姓社的理论,无奈格局小
老生常谈12
解放后直到2000年

东北几乎没有新建铁路。2000后,辽宁省大连市地方出资建了城子坦至丹东的铁路,这才把大连和丹东连起来了。

头发与财富成反比
主要是中苏关系恶化导致国家对于东北不愿投入太多基础建设资金
K
Katrina2005
山西贡献了中国近1/3的煤,而国家对山西的投资却少的可怜。。。。。。。。。。。。
头发与财富成反比
中国是中央集权国家不是联邦制,要全国一盘棋而不是诸侯经济,这和民国不一样
f
freedom321
异己精英们只想着干掉老阎,比如薄一波,还是老阎从死牢里把他捞出来的
头发与财富成反比
为什么老毛就能笼络天下英豪,不是靠钱靠官靠画饼吧?
K
Katrina2005
相反,老阎却很爱惜山西的”精英才子“.............
头发与财富成反比
一亩三分地,武大郎开店,手下有忠臣但是能人不多,山西的能人都投共投蒋了
老生常谈12
徐向前,薄一波,程子华
l
laha
山西人当大官的不少,很多都是共产党。投老蒋不知道是谁?
K
Katrina2005
自古有“楚才晋用”的说法,山西人”格局小“似不成立..........
吾道悠悠
彭真
老生常谈12
古代那个晋不仅仅是今日的晋

古代晋被分三晋,导致晋衰退直至北美。

头发与财富成反比
傅作义算不算?
欲千北
耿工头,耿拆拆 —— 耿厉害
有言
惟楚有材,天下共取用之。-:)
T
Tiger666
米轨,只是昆明到越南的那一段!
日月同行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老阎这样的恪尽职守,安于一方的土皇帝,

当个治世的守成,中兴之主是个理想人选,但对于破旧立新,开创新纪元的宏图大业,实不堪当。当然此等人杰也不是随便就能遇着的。要不然,也不是五百年,千年一出的奇才了。看看毛润之当年还是一介书生时的气魄,从民众的大联合,舍我其谁,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再到还在革命低朝,朝不保夕的奋斗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概不在话下,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老蒋有这个气慨吗?他没有,他只有上海滩上塑就的一股黑社会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的心机与手腕。国焘有这气慨吗?有的只是盯住自己的权力一田三分地。恩来,老总,林总都没有,要说多少有点,共党内也只有老彭,少奇,小邓有点。但老彭缺文,少奇少武,小平没胸怀与无私的品格。
K
Katrina2005
赞这句:"小平没胸怀与无私的品格", to the point!
最接近太阳的人
米轨,很多工矿企业自有铁路也是米轨,
老生常谈12
工矿企业自有铁路叫铁路专线
尘之极
对,毛很有格局!可惜几亿百姓在他眼里蝼蚁不如。
日月同行
你对毛政有异见,就好好据理写写你的见解。而不是这样驴头不对马嘴地跟帖,且沒头沒脑胡喷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