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80年,赵惠文王命赵奢为将,进攻齐国的麦丘。在此之前,赵军已经多次进攻麦丘。但由于麦丘粮草充足,军民同仇敌忾,又得到善于守城的墨家弟子阿尤阿碧的鼎立相助,所以久攻不下,伤亡惨重。赵惠文王非常不嗨皮,于是给赵奢下了死命令:一个月内必须拿下麦丘!
赵奢果然不负众望,不到一个月,就拿下了麦丘。不过,这次破城的头功不是赵奢,而是他的长子赵括。对,您没听错,就是那个纸上谈兵,长平之战兵败身死,被太史公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赵括。
嗯,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扒扒历史,扒扒赵括,顺便跟太史公杠一杠。
在中国古代,所谓男子16而冠。赵括这次跟老爸出征,年龄应该不小于16岁。否则,这种真刀真枪随时都会死人的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赵奢是不会把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带在身边的。退一万步讲,即使赵奢想,家里的河东吼狮也绝不会同意。OK,那就先假定赵括的年龄是minimum16岁。就是这个16岁的刚刚成年的孺子,给他爹献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妙计,并直接参与实施,最后大获成功。也就是说,年仅16岁的赵括,已经在战争中崭露头角。
十一年以后,也就是公元前269年,赵国与秦国之间爆发了著名的阏与之战。赵奢在赵国名将廉颇,乐乘不愿出征,拒绝挂帅的情况下,临危受命,靠着坑蒙拐骗的负能量,更是凭借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正能量,大破秦军,一战名垂青史。不错,狭路相逢勇者胜,就是马服君赵奢的千古名言。
这时候的赵括,应该至少是27岁,真是英气勃发锋芒毕露的黄金年华。赵奢11年前攻打麦丘,都会把年仅16岁的赵括带在身边,出谋划策。这次破釜沉舟与虎狼之师秦军决战,怎麽可能不把这个足智多谋的儿子带在身边呢?!而且赵奢大破秦军所用的那些阴谋诡计,极有可能出自赵括的谋划。不过,为了塑造白起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战神高大上的形象,太史公用春秋笔法把赵括贬成一个不学无术纸上谈兵贪婪而又狂妄的纨绔子弟。所以,太史公不仅把赵括智取麦丘在史记中有意略过,又"不经意"地略过赵括参与阏与之战的桥段。
八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261年,赵国与秦国之间爆发了可谓历史上最惨烈的长平之战。这时候,赵奢已经去世。赵王以廉颇为将,与秦军在长平决战。廉颇屡战不胜,损兵折将,于是高挂免战牌,龟缩防守,与秦军打消耗战,这一耗,就是一年。但是,赵国与秦国这个庞然大物比消耗,哪里耗得起呢?!几十万的青壮年士兵在前线,光每天吃饭,一年下来,就把赵国的战备粮吃空。与此同时,田里的粮食没人种植,到了秋收季节,田里的粮食更没人收割,赵国去齐国买高价粮又未果,实在无法支撑前线庞大的军队啊。赵孝成王也是被逼无奈,于是命令廉颇与秦军决战。廉颇拒不从命,再加上秦国的反间计,于是赵王临阵换将,廉颇下,赵括上!
这时候的赵括,应该至少36岁。雄姿英发,正当壮年,而不是被太史公深深印在所有后人脑海里的,那个年少轻狂的少年郎。所以,赵王临阵换将,并非愚蠢到听信秦国奸细的谣言,而是基于三重考虑:
1. 赵括将门虎子,跟着父亲南征北战,屡立奇功,实战经验丰富。
2. 赵括年近40,正当壮年,也是当打之年,临阵易帅,在军中能够镇得住。
3. 廉颇虽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但那是柿子专找软的捏。打韩魏齐燕楚很带劲,但对秦军的胜率,是一个不光彩的大鸭蛋。一看到秦军,就有心理阴影。赵家父子则不同,阏与之战大破秦军。所以,赵括不仅有对秦作战的经验,还有廉颇不具备的战必胜的心理优势。
嘿嘿,这些非常合乎常理的情节与细节,太史公是不愿意写入史记的。
最后再谈谈长平之战。赵括就像当年他父亲赵奢一样,临危受命,勇挑重担,在长平与秦军决战。不过,这次他遇到的是古往今来第一战神白起。这麽说吧,无论谁遇到白起,都不会逃脱惨败的命运。因为他们遇到的不是人,而是神。
在被围48天,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赵括为了保命,完全可以选择向秦军投降,说不定还可以在秦国做个高官。但赵括没有这麽做,而是多次组织突围,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也给秦军以重大杀伤。最后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战死沙场,为国捐躯。
后来白起在秦王再度伐赵,围困邯郸时,拒绝挂帅。他的原话是: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伤亡过半,国内空……
瞧见没有,当年秦国在长平前线,先后投入了将近50万大军,结果伤亡过半。赵括被围后绝不变节,指挥赵军一而再再而三地以自杀式的冲锋,突击秦军的包围圈,给秦军带来的损失,可见一斑。
所以长平之战,秦军虽是完胜,但也是惨胜。赵括这个为国为民视死如归的战国名将,被太史公一黑黑到姥姥家。赵括这叫一个冤,简直比窦娥还冤!!!!
兴汉名将马援, 三国时期的名将马腾, 马超, 以及民国时期西北著名的军阀三马, 都是赵兴的后人
也很司马迁
只能拉一半儿!
屎记:爪四列传
唉,真难为了他,90多岁的人
能说那么长时间
问题是,跟啥都没说一样
细想,当时他就是个侍卫长,重大决策,他根本就没机会参与
真难为他了
看看同时期的西方的战争史, 即使是最大规模的战争, 也就是几万人参与.
花鼠咋又变镜宗了
据爪哥最新考证, 马克思也是赵兴的后人...
换成明太祖朱元璋, 10个司马迁都被剐了
中文系之例出身的所谓史家说得那么不堪,我是存疑的!一个大史学家的成名不是那么容易的,历史上攻击史学家的事件经常发生,比如说有私仇就丑化当事人,或拿了人家卢布就美化当事人,有时也说不清究竟是不是?后世读者遇此说法得慎而又慎! :)
俗话说, 历史就像个*****, 任随当权者肆意玩弄
当然,中国的大史学家是值得尊敬的,中国对史学家的要求太高了,"太史简,董弧",史学家如果故意玩鬼死相会很难看!大多算是史料出了问题及个人学术能力问题。
按司马迁说法...
赵军总共45万, 被坑杀40万的话,也就是说, 总共战死5万.
白起列传中, 白起剧透秦军伤亡过半, 也就是说秦军伤亡20余万
这仗怎麽打得 ???
估计司马迁的算数是许欢颜老师教的
另外, 赵国总人口不过400万, 以当时的极其落后的生产力与后勤运输能力, 支撑一只40万的大军, 是天方夜谭.
战争太残酷,,,后来的大规模活埋,,,也预示了秦国的以暴制暴,最终难逃覆灭命运!
所有历史书籍记载的不过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列表,无从考究细节真伪,很难准确评判当事人的功过是非。即使亲身经历,你也只能看到自己视野和判断能力以内的东西
蒙家: 蒙骜, 蒙武, 蒙恬, 蒙毅
王家: 王翦, 王贲, 王离
把正史与野史一锅乱炖, 就有了爪史
年代为辅
编为主
的问题! :)
伯益(?-?),嬴姓,名益[1],大业之子。伯益因助禹治水有功,故受帝舜賜姓嬴,是古代嬴姓的始祖。伯益是春秋战国时代秦国、赵国、徐国王室的祖先。
家花哪有野花香
我没说清楚!
虔诚的、死硬的、代表性的佛教徒,四十年不近女色,吃素(和尚必须吃素是他龟腚的)、三次舍身佛寺,全国恨不得变成一个大佛庙。信佛信到走火入魔的这么个主,怎么对待大肆宣传无神论的范缜?
范缜写了《神灭论》后,几次修订,多次在王公贵族、亲人家友间传播。这小子在历史上第一次把佛家、道家、儒家团结在了一起(应该得诺贝尔和平奖),大家一致群起而攻之。就连梁武帝萧衍都亲自写了篇《敕答臣下神灭论》。范缜梗着脖子毫不示弱,“辩摧众口,日服千人”。最后辩的大家哑口无言,萧衍也灰头土脸。
但萧衍从来没有以此加害范缜,范缜历任晋安太守、尚书左丞,终官中书郎、国子博士。最后六十五岁寿终正寝。
公元前280年,赵惠文王命赵奢为将,进攻齐国的麦丘。在此之前,赵军已经多次进攻麦丘。但由于麦丘粮草充足,军民同仇敌忾,又得到善于守城的墨家弟子阿尤阿碧的鼎立相助,所以久攻不下,伤亡惨重。赵惠文王非常不嗨皮,于是给赵奢下了死命令:一个月内必须拿下麦丘!
赵奢果然不负众望,不到一个月,就拿下了麦丘。不过,这次破城的头功不是赵奢,而是他的长子赵括。对,您没听错,就是那个纸上谈兵,长平之战兵败身死,被太史公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赵括。
嗯,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扒扒历史,扒扒赵括,顺便跟太史公杠一杠。
在中国古代,所谓男子16而冠。赵括这次跟老爸出征,年龄应该不小于16岁。否则,这种真刀真枪随时都会死人的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赵奢是不会把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带在身边的。退一万步讲,即使赵奢想,家里的河东吼狮也绝不会同意。OK,那就先假定赵括的年龄是minimum16岁。就是这个16岁的刚刚成年的孺子,给他爹献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妙计,并直接参与实施,最后大获成功。也就是说,年仅16岁的赵括,已经在战争中崭露头角。
十一年以后,也就是公元前269年,赵国与秦国之间爆发了著名的阏与之战。赵奢在赵国名将廉颇,乐乘不愿出征,拒绝挂帅的情况下,临危受命,靠着坑蒙拐骗的负能量,更是凭借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正能量,大破秦军,一战名垂青史。不错,狭路相逢勇者胜,就是马服君赵奢的千古名言。
这时候的赵括,应该至少是27岁,真是英气勃发锋芒毕露的黄金年华。赵奢11年前攻打麦丘,都会把年仅16岁的赵括带在身边,出谋划策。这次破釜沉舟与虎狼之师秦军决战,怎麽可能不把这个足智多谋的儿子带在身边呢?!而且赵奢大破秦军所用的那些阴谋诡计,极有可能出自赵括的谋划。不过,为了塑造白起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战神高大上的形象,太史公用春秋笔法把赵括贬成一个不学无术纸上谈兵贪婪而又狂妄的纨绔子弟。所以,太史公不仅把赵括智取麦丘在史记中有意略过,又"不经意"地略过赵括参与阏与之战的桥段。
八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261年,赵国与秦国之间爆发了可谓历史上最惨烈的长平之战。这时候,赵奢已经去世。赵王以廉颇为将,与秦军在长平决战。廉颇屡战不胜,损兵折将,于是高挂免战牌,龟缩防守,与秦军打消耗战,这一耗,就是一年。但是,赵国与秦国这个庞然大物比消耗,哪里耗得起呢?!几十万的青壮年士兵在前线,光每天吃饭,一年下来,就把赵国的战备粮吃空。与此同时,田里的粮食没人种植,到了秋收季节,田里的粮食更没人收割,赵国去齐国买高价粮又未果,实在无法支撑前线庞大的军队啊。赵孝成王也是被逼无奈,于是命令廉颇与秦军决战。廉颇拒不从命,再加上秦国的反间计,于是赵王临阵换将,廉颇下,赵括上!
这时候的赵括,应该至少36岁。雄姿英发,正当壮年,而不是被太史公深深印在所有后人脑海里的,那个年少轻狂的少年郎。所以,赵王临阵换将,并非愚蠢到听信秦国奸细的谣言,而是基于三重考虑:
1. 赵括将门虎子,跟着父亲南征北战,屡立奇功,实战经验丰富。
2. 赵括年近40,正当壮年,也是当打之年,临阵易帅,在军中能够镇得住。
3. 廉颇虽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但那是柿子专找软的捏。打韩魏齐燕楚很带劲,但对秦军的胜率,是一个不光彩的大鸭蛋。一看到秦军,就有心理阴影。赵家父子则不同,阏与之战大破秦军。所以,赵括不仅有对秦作战的经验,还有廉颇不具备的战必胜的心理优势。
嘿嘿,这些非常合乎常理的情节与细节,太史公是不愿意写入史记的。
最后再谈谈长平之战。赵括就像当年他父亲赵奢一样,临危受命,勇挑重担,在长平与秦军决战。不过,这次他遇到的是古往今来第一战神白起。这麽说吧,无论谁遇到白起,都不会逃脱惨败的命运。因为他们遇到的不是人,而是神。
在被围48天,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赵括为了保命,完全可以选择向秦军投降,说不定还可以在秦国做个高官。但赵括没有这麽做,而是多次组织突围,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也给秦军以重大杀伤。最后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战死沙场,为国捐躯。
后来白起在秦王再度伐赵,围困邯郸时,拒绝挂帅。他的原话是: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伤亡过半,国内空……
瞧见没有,当年秦国在长平前线,先后投入了将近50万大军,结果伤亡过半。赵括被围后绝不变节,指挥赵军一而再再而三地以自杀式的冲锋,突击秦军的包围圈,给秦军带来的损失,可见一斑。
所以长平之战,秦军虽是完胜,但也是惨胜。赵括这个为国为民视死如归的战国名将,被太史公一黑黑到姥姥家。赵括这叫一个冤,简直比窦娥还冤!!!!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与司马迁抬一杠,还原历史之真相。。。 实锤:川普曾经用过的Antibody Cocktail,美国老百姓也可以免费得到了 侃一侃古希腊美少年那西索斯 不论恋爱工作还是开车,没有备胎是很危险滴! 侃一侃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四:嫫母
兴汉名将马援, 三国时期的名将马腾, 马超, 以及民国时期西北著名的军阀三马, 都是赵兴的后人
也很司马迁
只能拉一半儿!
屎记:爪四列传
唉,真难为了他,90多岁的人
能说那么长时间
问题是,跟啥都没说一样
细想,当时他就是个侍卫长,重大决策,他根本就没机会参与
真难为他了
看看同时期的西方的战争史, 即使是最大规模的战争, 也就是几万人参与.
花鼠咋又变镜宗了
据爪哥最新考证, 马克思也是赵兴的后人...
换成明太祖朱元璋, 10个司马迁都被剐了
中文系之例出身的所谓史家说得那么不堪,我是存疑的!一个大史学家的成名不是那么容易的,历史上攻击史学家的事件经常发生,比如说有私仇就丑化当事人,或拿了人家卢布就美化当事人,有时也说不清究竟是不是?后世读者遇此说法得慎而又慎! :)
俗话说, 历史就像个*****, 任随当权者肆意玩弄
当然,中国的大史学家是值得尊敬的,中国对史学家的要求太高了,"太史简,董弧",史学家如果故意玩鬼死相会很难看!大多算是史料出了问题及个人学术能力问题。
按司马迁说法...
赵军总共45万, 被坑杀40万的话,也就是说, 总共战死5万.
白起列传中, 白起剧透秦军伤亡过半, 也就是说秦军伤亡20余万
这仗怎麽打得 ???
估计司马迁的算数是许欢颜老师教的
另外, 赵国总人口不过400万, 以当时的极其落后的生产力与后勤运输能力, 支撑一只40万的大军, 是天方夜谭.
战争太残酷,,,后来的大规模活埋,,,也预示了秦国的以暴制暴,最终难逃覆灭命运!
所有历史书籍记载的不过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列表,无从考究细节真伪,很难准确评判当事人的功过是非。即使亲身经历,你也只能看到自己视野和判断能力以内的东西
蒙家: 蒙骜, 蒙武, 蒙恬, 蒙毅
王家: 王翦, 王贲, 王离
把正史与野史一锅乱炖, 就有了爪史
年代为辅
编为主
的问题! :)
伯益(?-?),嬴姓,名益[1],大业之子。伯益因助禹治水有功,故受帝舜賜姓嬴,是古代嬴姓的始祖。伯益是春秋战国时代秦国、赵国、徐国王室的祖先。
家花哪有野花香
我没说清楚!
虔诚的、死硬的、代表性的佛教徒,四十年不近女色,吃素(和尚必须吃素是他龟腚的)、三次舍身佛寺,全国恨不得变成一个大佛庙。信佛信到走火入魔的这么个主,怎么对待大肆宣传无神论的范缜?
范缜写了《神灭论》后,几次修订,多次在王公贵族、亲人家友间传播。这小子在历史上第一次把佛家、道家、儒家团结在了一起(应该得诺贝尔和平奖),大家一致群起而攻之。就连梁武帝萧衍都亲自写了篇《敕答臣下神灭论》。范缜梗着脖子毫不示弱,“辩摧众口,日服千人”。最后辩的大家哑口无言,萧衍也灰头土脸。
但萧衍从来没有以此加害范缜,范缜历任晋安太守、尚书左丞,终官中书郎、国子博士。最后六十五岁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