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夺走了儒家腰间的宝剑和胸中的豪情?

小宁波♂
楼主 (文学城)

现在很多人对儒家思想很不感冒,他别是看着之乎者也子曰诗云就来气:“就是你们这些满口仁义道德而又百无一用的腐儒让我们变得落后挨打!”但是孔老夫子九泉下有知,一定会愤怒地表示:“这个黑锅我不背,你们看到的其实是假儒家。真正的儒家腰间有宝剑、胸中有豪情,我教出了许多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经济学家,孔门弟子一点都不迂腐!”

实事求是地讲,我们今天看到的,还真可能是假儒家,因为真正的儒家六艺,他们一样都不会,他们的表现更像另一个学派:夸夸其谈无为而治。今天就让我们翻开历史,来看一看真正的儒家是什么样的,有时总什么时候开始演变,直到变成清朝末年那副整天研究“茴字有四种写法”的可恨又可怜样子的。

现在人们只记得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但是好像选择性地遗忘了他同时还是一位身高两米开外的大力士,更是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经济学家和音乐家。关于孔子在这方面的能力,咱们单单来看看他的教学内容和他的学生就知道了。孔子是倡导仁义礼智信的,这五个字也是我们今人孜孜以求的道德标杆,而孔子的教学内容,也就是儒家六艺(虽非孔子发明,但是孔子集大成),可能现在甚至千年前就被以“儒学正宗”的人忘记了: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孔子自然是精熟的,要不然他也不能教出孔门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他的弟子中,冉有(冉求,字子有)是政治家,子路(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不但是军事家,更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连孔子都夸他:“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宰我(宰予,字子我,亦称宰我)、子贡(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是外交家,同时子贡还是政治家兼经济学家、成功的商人。《史记》记载:“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彊(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常相鲁卫,家累千金,”说的是子贡不但经常在鲁国卫国当宰相,还能忙里偷闲做买卖,成为大富翁。

在儒家思想完善之后,法家、纵横家、兵家、阴阳家才相继出现,甚至有一些兵家,原本就是儒家弟子,比如军事家吴起就是曾参之子曾申的徒弟,也就是说,如果兵家吴起见了儒家创始人孔子,是要叫一声“太师爷”的。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是百家争鸣,但是诸子百家却也没有明显的界限内,儒家弟子还是要练习驾车射箭研读兵法的,这种情况一直到三国时期还是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我们熟知的刘备和公孙瓒,是当时大儒卢植的学生,卢植跟郑玄、管宁、华歆是师兄弟,他们的老师是大儒马融。随便一翻,就能发现当时顶尖的武将枭雄,居然也有不少是儒家弟子。

就是到了唐朝,儒生还是要腰悬长剑的,但是到了宋朝,这种情况却发生了根本逆转,赵匡胤因为夺取江山手段不那么正大光明,也怕手下来个“黄袍加身”,于是就开始偃武修文,但是却也没有真正把儒家思想真正发扬光大,反而进行了“瘦身整容”,赵普更是宣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儒家六艺全部抛开,孔子晚年编纂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再加上孔门弟子后来搜集整理的《论语》,几本薄得不能再薄的四书五经(加上《大学》《中庸》《孟子》)读完,就可以高官得坐骏马得骑,整个宋朝文人儒生都以弱不禁风为时尚,腰中长剑换成了手中折扇,可是折扇轻摇扇出来的暖风,只能把君臣熏醉,并不能扇揍堵在门口要钱的西夏、辽、金和既要钱又要命的蒙元。就在这样强敌环伺的危急关头,宋朝又诞生了一位“大儒”,这位“大儒”名字叫朱熹。后来科举考试,朱熹批注解读的四书五经就是标准答案。关于朱熹的为人,读者诸君自有公论,但是笔者一直认为,正是宋太祖赵匡胤、宰相赵普、大儒朱熹,夺走了儒家腰间的宝剑很胸中的豪情,这一君二臣要为此负责。

当然,也有人问:清朝修《四库全书》毁了更多儒学经典,你怎么不让清朝君臣负责?这时候笔者只好苦笑:清朝有君臣吗?他们不是互相称呼“主子”“奴才”吗?说一句话就要磕三个头的朝代,给他啥好典籍,也是歪嘴和尚念歪经。不过清朝灭亡的时候,还真有一位“国学大师”投水自尽了,因为他忍受不了随着封建制度被摧毁,他要跟赶车的平起平坐了。但是他忘了,孔老夫子经常是亲自赶车的,可见这些国学大师,真的是忘了祖宗了……

 

作者  半壶老酒半支烟

欣国学
2 楼
孔子研究的是圣学, 孟珂搞的才是儒学。 差别太大了
欣国学
3 楼
我更喜欢孙武子的智仁信勇严

虽说孙子兵法是说为将之道要智仁信勇严, 可平常人为人处世不也得如此。

 

孔子是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缺少”严“字和”勇“字, 而孔子仁义礼信四字中有重复字义之嫌。

 

白云蓝天
4 楼
孔子的儒学本是当时的一种不实用的学说,后来被发展成为一种非常实用的学说,而最终成为一种阻碍社会发展的力量。
欣国学
5 楼
孔圣人是真心要推动和平。 但自孟儒以来其实是挂羊头卖狗肉, 只是偷用孔子的圣名,行不可告人之阴谋。
欣国学
6 楼
老孟算亚圣, 还是哑圣?还是 *圣?

也许是恶圣

F
FarewellDonkey18
7 楼
“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彊(强)晋而霸越”。。。诸葛近妖,子贡超怪了。。。

走什么路是自己选的,怪不得别人。。。
欣国学
8 楼
子贡时期都差不多三家分晋的时侯了, 还说啥强晋?

或许子贡还真帮过赵简子和赵襄子父子的忙?

空山新雨晚来晴
9 楼
简单化了,不能苟同。
欣国学
10 楼
子贡或许瞒着孔老师偷偷拜孙武子为师并精通兵法
白云蓝天
11 楼
孔子的内圣、外王中的内圣确实被后来精确地发扬光大了,成了统治阶段的思想武器。
白云蓝天
12 楼
愿闻其详!
欣国学
13 楼
这个其实也是双刃剑, 自汉以来的儒家也靠着孟夫子那胡搅蛮缠的功夫分取皇权

甚至夺取皇权, 如西汉后期的王莽,魏晋时的司马家。

如宋朝的蔡京和秦狯,明朝的东林党算是瓜分皇权,分享了皇权的儒家们很少真有为民的。

当皇权被儒家瓜分去太多时, 皇家不得不用宦官或外戚。

总之苦了老百姓。

白云蓝天
14 楼
不是这样的,儒学是被皇帝用来统一思想的,从精神层面加强皇权。而法家被用来从行政方面加强皇权。
欣国学
15 楼
说穿了, 帝制下的法制之外需要有个社会文明道德标准,这个标准不必用儒教的标准

汉朝的窦太后是个明白人。  用黄老思想, 简单明了, 大家都能懂, 文儒生文官也就没啥可趁之机

但自孟轲以来的儒教体系错踪复杂, 非得学上十几年才可运用自如。那些10年寒窗苦读出来的就可一生享用, 而且这些人不怕改朝换代, 只要让新皇朝接受这个儒教, 他们就可当官。

纵观自汉以来,绝大多数的 儒家文官从来不在乎农民起义或外族入侵, 就是这个理。

欣国学
16 楼
比如现在有些码工, 就喜欢故意把程序写得复杂难懂, 目的就是要公司只能用他/她。 有点类似
白云蓝天
17 楼
说反了,正因为儒学的教化,具有强烈忠君观念的官员们最怕改朝换代。
白云蓝天
18 楼
黄老这一套不适合中央集权式的帝制,所以被汉武帝抛弃以后再没有被后来的帝王使用。
极乐净土
19 楼
好文,请转到奇坛。。:) )
欣国学
20 楼
汉武帝后的皇帝太子们从小就得化10年功夫去学儒学, 哪有空去练武学兵法? 这皇帝就做不成军委主席了

皇帝在做太子时不学儒学就没法对付那些文官。 

没时间学兵法练武, 就掌握不了军队, 只好屈从于军阀。

历朝差不多只有开国皇帝才算是合格的军委主席,第二任皇帝在做太子时也打过仗也能差不多, 以后就没有皇帝配当军委主席了。 原因就在这儒学烂费时间太多了。

 

欣国学
21 楼
自汉朝至明朝, 你说说有哪几个儒生文官怕改朝换代?出指可数吧。
白云蓝天
22 楼
就说明朝吧,已经烂到根了,很多遗老至死不降,有些降了却心中始终有心病,如吴梅村。
白云蓝天
23 楼
不知道你扯到哪里去了?没有功夫奉陪!
欣国学
24 楼
至死不降? 算了吧, 降李自成都抢着去。 满清来时被三桂抢先了。
欣国学
25 楼
儒学就是浪费中国历代精英的时间, 这包括那些作太子的, 也得化上10年时间读些金玉其外垃圾其中的废料

这都看不懂吗?

白云蓝天
26 楼
投降不是因为喜欢,而是为了活命。那时当官的至死不降的远比现代多。
白云蓝天
27 楼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一个都没有降,战死的无数。
白云蓝天
28 楼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王夫之拒绝清廷馈赠,决不见清官之面。
欣国学
29 楼
要上二臣传的, 怕遗臭万年, 总要装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