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这是以前写的旧文,原文标题是《这个世上,只有一个陈子昂》。陈子昂的一生,十分精彩,是一部电影的好素材。以前曾给天玉之留言,提到陈子昂的故事,可以写小剧本,比如单拿“伯玉毁琴”或“徐元庆案”,皆可单独成篇。
蜀中不仅多文士,且颇有风骨。这也是为什么我写了一系列蜀中名士的文章,简单介绍了每个人的一生。当时是每天写一个人,只为浮光掠影,观其大概,所以很粗糙。若能见其人风骨,小文聊胜于无。
正文:
我们说杜甫到梓州一年多,必然要去哪里玩?
射洪县的陈子昂读书台。那是一定的。我们现在都知道杜甫名气大,但实际上杜甫在世的时候名气并不大,当然李白名气大,但还有一个甚至比李白名气更响亮的——
对了,就是陈子昂,陈伯玉了。那个时代,陈子昂就像流星一样闪过,十分耀眼。
诗圣也要追星的嘛。
杜甫就去玩了读书台,瞻仰自己的偶像。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陈子昂,就生活在高宗和武周时代,冤屈而死,英年早逝,想起陈公,杜甫亦很悲愤。
“拾遗平昔居,大屋尚修椽。悠扬荒山日,惨澹故园烟。位下曷足伤,所贵者圣贤。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同游英俊人,多秉辅佐权。彦昭超玉价,郭振起通泉。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
——杜甫 《陈拾遗故宅》
杜甫又去看了陈子昂的故居。看看他是怎么评价陈子昂的?
“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自古文人相轻,你要杜甫把你赞美都这种高度,的确很难。
但一点不奇怪。为什么?在陈子昂刚到洛阳进士及第,年仅二十四岁,凭一篇《谏灵驾入京书》就“洛阳纸贵”了,洛阳人皆称,想不到四川人里,又出了一个扬雄、司马相如!
“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这个“扬马”,就是指的四川成都人扬雄、司马相如,是汉朝的赋圣。我们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汉时是什么啊?就是汉赋。
而汉赋里,最牛的就是司马相如和扬雄。早在西汉,中国人就知道四川人特别能写文章了。这不,到了唐初,又来了一个,就是陈子昂,字伯玉,所有又叫陈伯玉,因为官至右拾遗,又叫陈拾遗。
说陈子昂,其实都不用提杜甫,因为陈子昂自己就是独一无二的,震古烁今的——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他是李白和杜甫的前辈。在李杜那个时代,中国人就已经“拾遗之文,四海之内,家藏一本” 了。如果你家里没有一本《陈拾遗文集》,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读书人。
陈子昂是怎么名震京城(洛阳)的?
陈子昂是四川省射洪县人,家里特别有钱,但父子俩都轻财好施。陈子昂这个人特别怪,体弱多病,却喜欢舞刀弄剑,十七八岁还在跟人打架,有一次把人砍伤了,幡然悔悟,开始拿起课本认真读书。
这就是属于那种特别聪明的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马上就能写哦。十九岁告别他那帮狐朋狗友,说我要去洛阳了,要去洛阳考进士了。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陈子昂 《春夜别友人二首 其一》
他先去国子监读书,然后第二年,年方二十,就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落第。打道回乡,跑到射洪县附近的金华山上苦读。金华山前山是个道观,他在后山读书,十分清净。
这就是著名的陈子昂读书台。
二十二岁,再次去洛阳考进士,又没中。他十分懊恼。感觉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自己没有门路,别的考生来自权贵之家,考试之前递上狗屁文章给主考,主考一看,就照顾了,高中了,咱这种来自四川的“寒门”,无名无姓,怎么办?
那就要运作哦。他想起燕昭王“千金买马”的典故,想用千金买千里马找不到,就用五百斤买一批马骨头回来,说是千里马的骨头,天下人都信了,纷纷献上自己的千里马!
从没有到有,就这么产生了。
他也玩了一招。在洛阳闹市,有人高声叫卖一张胡琴,说是弹奏出来的曲子,只应天上有,诚实无欺,叫价百万。看热闹的很多,说吹壳子吧,一百万都可以在洛阳买套房了,你弹一个试试?
那人说不弹,买了才弹。正当众人要离去,陈子昂来了,拿出一百万,买下了这张胡琴!所有人都看呆了,纷纷要求他试弹一下。
陈子昂叫大家明日此时,到他客栈,那时秀给大家看。果然第二天,洛阳人都跑他客栈外等着。陈子昂抱着价值百万的胡琴出来,当着众人的面,一下砸了,说:
一架破琴有什么好弹的,我的文章比这好多了,不如大家欣赏我的文章吧?
就把连夜印好的诗文,一份份分发给大家。这事儿就上了洛阳头条,街知巷闻,那些朝中大臣,毕竟不少也是文人,好奇心驱使下,找来文章一看,的确写得好啊。
陈子昂一下出名了。第三次再考进士,就高中了,时年二十四岁。
陈子昂如何引起武则天注意?
“伯玉毁琴”的典故,可能是陈子昂有才,有大才,但也可能只是个炒作、噱头对吧?
但是考中进士后,他又做了一件事,不仅再次名震洛阳、长安,而且促使武则天直接召见。
唐朝牛人太多,考中进士的,若非来自权贵之家,往往也就是让你先去地方上做个县尉小官。想做县丞都不行,不提县令,更不用说到朝廷到中央来任职了。
而且即使给你各县尉,你还得先等着。
陈子昂的好朋友卢藏用,也是中了进士,等不及了,就跑终南山隐居。皇家一看,说这可不是一件让大唐光彩的事,好像我们厌弃人才似的,就把他从终南山请下来,入朝做官。
这就是成语“终南捷径”。本来跑去终南山,似乎离官场越来越远,但反而先给你安排了。
但陈子昂更牛,走的不是终南捷径,而是简单、直接、单刀、上,和他的诗风一样。
他中进士那一年,刚好唐高宗李治驾崩。这个时候,按规矩,武则天要把天子送回唐长安,在乾陵下葬。这个事儿,本来没什么争议。
不想,还没有任何官职的陈子昂,写了一篇《谏灵驾入京书》,献给武则天,洋洋洒洒,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文中大概讲了,说当今的唐朝,不比秦汉,那时都长安,而天下固若金汤;如今不行了,因为西有吐蕃、突厥,幽燕之地有契丹等外患,你在长安,首尾不能相顾。而洛阳这个地方,是天下粮仓,又可以出击四方,长安因为饥荒,更加贫弱,就算万一有什么威胁,也就是陛下粮仓里的一两只老鼠,又有什么大碍?
而且舜葬在湖南,禹葬在浙江,死在那儿,就葬在那儿,也没觉得没什么不好,表示这些都是中国的土地,没有华夷之分、亲疏之别。
总之就是把武则天说得很高兴,洛阳人也扬眉吐气。洛阳人和长安人都争着传阅,好多人印了拿来卖。洛阳人看了非常爽,长安人看了很生气。
而且这事儿特别重要。不只是个把你治葬在哪里那么简单。
高宗一死,葬回长安,武则天就要迁都回长安,如果葬在洛阳,那么就继续以洛阳为都。
是继续在洛阳,还是在长安,这在朝中是两股势力。武则天的老家是山西并州,定都洛阳,对她更有利,而洛阳人,谁不希望自己继续做首都呢?
洛阳人都在议论这件事,那个在闹市摔琴的陈子昂又搞事了。这次武则天也称奇了,就召见了他。
可惜武则天是个女的,是要看颜的。
“武后奇其才,召见金华殿。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
——《新唐书 卷107》
史书上说得很委婉,陈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貌柔野”,就是看上去像个农民,“少威仪”,就是长得不帅,有点丑。文人写东西,都不好直说嘛。
虽然这次interview,陈子昂做得非常好,对答如流,陈词慷慨(“占对慷慨”),的确很有才很有才,武则天只给了他一个entry level的麟台正字,就是秘书省的一名文案小编。
不过已经名动京城了。武则天就正好可以做个折中,依然把老公送回陕西安葬,但帝都,依然在河南洛阳。
你说洛阳人多开心?
当时陈子昂才24岁,正是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意气风发。很快,西北有叛乱,他就和好友乔知之,一起随军去建功立业去了。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陈子昂 《感遇 之三十五》
他一介文人,去了塞外,过了半年戎马生涯,这个叛乱给平定了。其中,比他年纪大官阶高的好友乔知之,还立了功。欢欢喜喜回来,却发现朝廷是这样子的:
“汉廷荣巧宦,云阁薄边功。可怜骢马使,白首为谁雄?”
——陈子昂《赠乔侍郎》
那些徒有虚名的人,会讨好皇上的,轻易升官发财,他们这些人,在塞外卖命拼搏,立了功,最后却没有提升。再想想那些塞外的将士,那条件,那待遇,真的有点心寒。
不过过了几年,武则天称帝,大唐江山拱手给了武周,还是给他升了,做上了右拾遗。陈子昂可能是唐朝最有名的右拾遗了,还有一个王维也做过。杜甫和白居易,则做过左拾遗。
陈子昂的仕途,都是在武则天朝,可谓生是武则天的人,死是武则天的鬼,虽然他一点不听武则天的话,只凭内心说话,只凭天地良心说话。
陈拾遗的日子
拾遗这个官,官小,却很重要。是武则天创立的。就是皇上和宰相等重臣说了什么,要做什么,你可以举手发表意见。
是反对还是同意。
反对你说出你的理由,同意呢,你说说有什么需要修正或补充。有时候,一不小心,你就把宰相甚至皇上的主意都给否定了。
可以展现才能,步步高升。但也要小心脑袋。宰相一帮会拉拢你,皇上也希望你说些向着自己的话。
武则天设置这种言官,估计是可以利用的。你说的不是我心里话,我就不置可否,万一你说出我的心里话呢?我就好出手对吧?
陈子昂的《谏灵驾入京书》就是一个经典案例,他说出了武则天的心里话,虽然他当时不一定知道那是武则天想要的。
但武则天发现,陈子昂不是有城府,会度心,会见风使舵,而是太单纯,太正直了。他哪里说的是我的心里话,他分明说的是他自己的心里话。
当上右拾遗的陈子昂,遇到朝中大事,总说心里话,犯言直谏,就让武则天不高兴了,口上不说,心里疏远。
而且很重要的,你不是一枚帅哥。这是不可以原谅的。
但当时唐朝发生了一件案子,让陈拾遗再次大出风头,上了洛阳头条。
徐元庆刺赵案:
说当朝的御史赵师韫,在一家驿站,被那家驿站的员工杀了。凶手没有跑,而是立即自首,说自己交徐元庆,是为父报仇。
原来十年前,赵师韫还是个县尉,弄死了徐元庆的父亲。不抱复仇,枉为人子。徐元庆就隐姓埋名,在这家驿站打工十年,为的就是能等到有一天赵师韫来投诉。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给他等到了,杀了,报了父仇。
洛阳人都在议论这件事,到底该怎么判。武则天认为以孝道治天下,要把徐元庆放了,一般朝臣都是顺着上意,不敢说什么,陈拾遗偏偏不同意,写了一篇《复仇议状》。
他认为法律要有尊严,徐元庆杀了人,是谋杀,就应该执法。如果以孝道做托辞,那么就给后世其他人有效法的理由。但是他的行为,的确证明他很孝,所以建议执刑后,给予厚葬及表彰。
武则天同意了,并把这个案例写进了国法,说以后再遇类似的案件,就照这么办!
这是陈子昂第三次名震洛阳。
虽然名气大,人人都知道他有才,但就是升不了官。不仅升不了官,还被牵连坐过一年牢。
恰逢幽州那边的契丹叛乱,武则天命自己的侄儿武攸宜统帅三军去抵御边患,陈子昂请缨做参谋。到了北京,这个哥们就镇守在那里,只派前锋去迎战,自己不动。陈子昂心理着急,屡次出谋划策,他都不听,眼看前军不行了,陈子昂希望能带一万兵马出击,哪怕是为国捐躯,被武攸宜。武攸宜说,一个书生跑来打什么战,干脆也别做什么参谋管理文书了,去做个军曹管理物资器械吧。
陈子昂两眼通红走出来,登上蓟北楼(幽州台),想起一千年前燕昭王,在此筑造黄金台,招纳天下贤才投奔,于是有了乐毅横空出世,造就不世功勋和一代霸业。他自比管仲、乐毅,可是举目四望,燕昭王在哪里呢?
想到这儿,止不住流下泪下,就一气吟出了那二十二个字的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不是说他自己多牛逼,而是想到,像燕昭王这样求贤若渴的贤明君主,几乎已经看不到了,而像乐毅和燕昭王这样的君臣际遇,几乎已经没了。
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估计今后更不会有。武家那几个孩子,一天到晚乱来,把整个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果不其然,在武攸宜领导下,唐军全军覆没了。
陈子昂把这些诗,寄给了好友卢藏用。这些诗,洛阳人都知道了,肯定不少暗地里骂武家的。
偏偏武家就是那么嚣张,你敢怒不敢言。尤其是武承嗣和武三思,都想做太子,一个个凶神恶煞。整个武承嗣,还特别好色。
话说陈子昂和乔知之,都两次去从军,关系很要好。这个乔知之,家中有个婢女叫碧玉,姿容特别漂亮,在洛阳出了名,乔知之甚是疼爱。武承嗣知道了,就来抢。
抢了后,给乔知之,升了一级。对文人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他就偷偷给已在魏王府的碧玉寄了一首诗:
“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此日可怜君自许,此时可喜得人情。君家闺阁不曾关,常将歌舞借人看。意气雄豪非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辞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袂伤铅粉。百年离别在高楼,一代红颜为君尽。”
——乔知之 《绿珠篇》
意思是,你为什么不学当初石崇家的绿珠,人家孙秀来抢,她就跳楼自尽了。看完这首诗,碧玉想起老爷对自己的恩遇,跳井了。
把这个武承嗣气死了。你不是要死吗,成全你,找个机会,把乔知之也杀了。
陈子昂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
他这种耿直忠贞的性格,不仅看不惯,也实在待不下去了,就以父老需要照顾为由,辞官回乡。这时太才三十八岁。
回到四川射洪县的家,没多久,他父亲就去世了,他又守父孝。就在父亲的坟墓旁边,结了几个茅庐,天天哭泣。
射洪县令段简知道他已经失势,又知道他们家很富有,就想敲诈。罗织了个罪名,把陈子昂抓了入狱拷打。家人送了20万贯钱去也不放人,就是要整死。
后世认为,区区一个县令,根本没这么大的胆子,一定是武家那几个嫉恨他的人在背后指使。陈子昂本就体弱多病,这么一整,就真的奄奄一息了。在狱中,他自己给自己算了一卦,说他会死。
结果真的就死了。才四十二岁。一代文星,就这么陨落了,死在小人之手,冤屈而死。
一千多年来,后世文人,读陈子昂诗文,无不欣赏,想到他的遭遇,无不愤恨,到了四川,别的地方可以不去,自然要去陈子昂的读书台吊唁瞻仰。
知子昂者,陶陶三也!
[注]:这是以前写的旧文,原文标题是《这个世上,只有一个陈子昂》。陈子昂的一生,十分精彩,是一部电影的好素材。以前曾给天玉之留言,提到陈子昂的故事,可以写小剧本,比如单拿“伯玉毁琴”或“徐元庆案”,皆可单独成篇。
蜀中不仅多文士,且颇有风骨。这也是为什么我写了一系列蜀中名士的文章,简单介绍了每个人的一生。当时是每天写一个人,只为浮光掠影,观其大概,所以很粗糙。若能见其人风骨,小文聊胜于无。
正文:
我们说杜甫到梓州一年多,必然要去哪里玩?
射洪县的陈子昂读书台。那是一定的。我们现在都知道杜甫名气大,但实际上杜甫在世的时候名气并不大,当然李白名气大,但还有一个甚至比李白名气更响亮的——
对了,就是陈子昂,陈伯玉了。那个时代,陈子昂就像流星一样闪过,十分耀眼。
诗圣也要追星的嘛。
杜甫就去玩了读书台,瞻仰自己的偶像。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陈子昂,就生活在高宗和武周时代,冤屈而死,英年早逝,想起陈公,杜甫亦很悲愤。
“拾遗平昔居,大屋尚修椽。悠扬荒山日,惨澹故园烟。位下曷足伤,所贵者圣贤。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同游英俊人,多秉辅佐权。彦昭超玉价,郭振起通泉。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
——杜甫 《陈拾遗故宅》
杜甫又去看了陈子昂的故居。看看他是怎么评价陈子昂的?
“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自古文人相轻,你要杜甫把你赞美都这种高度,的确很难。
但一点不奇怪。为什么?在陈子昂刚到洛阳进士及第,年仅二十四岁,凭一篇《谏灵驾入京书》就“洛阳纸贵”了,洛阳人皆称,想不到四川人里,又出了一个扬雄、司马相如!
“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这个“扬马”,就是指的四川成都人扬雄、司马相如,是汉朝的赋圣。我们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汉时是什么啊?就是汉赋。
而汉赋里,最牛的就是司马相如和扬雄。早在西汉,中国人就知道四川人特别能写文章了。这不,到了唐初,又来了一个,就是陈子昂,字伯玉,所有又叫陈伯玉,因为官至右拾遗,又叫陈拾遗。
说陈子昂,其实都不用提杜甫,因为陈子昂自己就是独一无二的,震古烁今的——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他是李白和杜甫的前辈。在李杜那个时代,中国人就已经“拾遗之文,四海之内,家藏一本” 了。如果你家里没有一本《陈拾遗文集》,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读书人。
陈子昂是怎么名震京城(洛阳)的?
陈子昂是四川省射洪县人,家里特别有钱,但父子俩都轻财好施。陈子昂这个人特别怪,体弱多病,却喜欢舞刀弄剑,十七八岁还在跟人打架,有一次把人砍伤了,幡然悔悟,开始拿起课本认真读书。
这就是属于那种特别聪明的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马上就能写哦。十九岁告别他那帮狐朋狗友,说我要去洛阳了,要去洛阳考进士了。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陈子昂 《春夜别友人二首 其一》
他先去国子监读书,然后第二年,年方二十,就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落第。打道回乡,跑到射洪县附近的金华山上苦读。金华山前山是个道观,他在后山读书,十分清净。
这就是著名的陈子昂读书台。
二十二岁,再次去洛阳考进士,又没中。他十分懊恼。感觉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自己没有门路,别的考生来自权贵之家,考试之前递上狗屁文章给主考,主考一看,就照顾了,高中了,咱这种来自四川的“寒门”,无名无姓,怎么办?
那就要运作哦。他想起燕昭王“千金买马”的典故,想用千金买千里马找不到,就用五百斤买一批马骨头回来,说是千里马的骨头,天下人都信了,纷纷献上自己的千里马!
从没有到有,就这么产生了。
他也玩了一招。在洛阳闹市,有人高声叫卖一张胡琴,说是弹奏出来的曲子,只应天上有,诚实无欺,叫价百万。看热闹的很多,说吹壳子吧,一百万都可以在洛阳买套房了,你弹一个试试?
那人说不弹,买了才弹。正当众人要离去,陈子昂来了,拿出一百万,买下了这张胡琴!所有人都看呆了,纷纷要求他试弹一下。
陈子昂叫大家明日此时,到他客栈,那时秀给大家看。果然第二天,洛阳人都跑他客栈外等着。陈子昂抱着价值百万的胡琴出来,当着众人的面,一下砸了,说:
一架破琴有什么好弹的,我的文章比这好多了,不如大家欣赏我的文章吧?
就把连夜印好的诗文,一份份分发给大家。这事儿就上了洛阳头条,街知巷闻,那些朝中大臣,毕竟不少也是文人,好奇心驱使下,找来文章一看,的确写得好啊。
陈子昂一下出名了。第三次再考进士,就高中了,时年二十四岁。
陈子昂如何引起武则天注意?
“伯玉毁琴”的典故,可能是陈子昂有才,有大才,但也可能只是个炒作、噱头对吧?
但是考中进士后,他又做了一件事,不仅再次名震洛阳、长安,而且促使武则天直接召见。
唐朝牛人太多,考中进士的,若非来自权贵之家,往往也就是让你先去地方上做个县尉小官。想做县丞都不行,不提县令,更不用说到朝廷到中央来任职了。
而且即使给你各县尉,你还得先等着。
陈子昂的好朋友卢藏用,也是中了进士,等不及了,就跑终南山隐居。皇家一看,说这可不是一件让大唐光彩的事,好像我们厌弃人才似的,就把他从终南山请下来,入朝做官。
这就是成语“终南捷径”。本来跑去终南山,似乎离官场越来越远,但反而先给你安排了。
但陈子昂更牛,走的不是终南捷径,而是简单、直接、单刀、上,和他的诗风一样。
他中进士那一年,刚好唐高宗李治驾崩。这个时候,按规矩,武则天要把天子送回唐长安,在乾陵下葬。这个事儿,本来没什么争议。
不想,还没有任何官职的陈子昂,写了一篇《谏灵驾入京书》,献给武则天,洋洋洒洒,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文中大概讲了,说当今的唐朝,不比秦汉,那时都长安,而天下固若金汤;如今不行了,因为西有吐蕃、突厥,幽燕之地有契丹等外患,你在长安,首尾不能相顾。而洛阳这个地方,是天下粮仓,又可以出击四方,长安因为饥荒,更加贫弱,就算万一有什么威胁,也就是陛下粮仓里的一两只老鼠,又有什么大碍?
而且舜葬在湖南,禹葬在浙江,死在那儿,就葬在那儿,也没觉得没什么不好,表示这些都是中国的土地,没有华夷之分、亲疏之别。
总之就是把武则天说得很高兴,洛阳人也扬眉吐气。洛阳人和长安人都争着传阅,好多人印了拿来卖。洛阳人看了非常爽,长安人看了很生气。
而且这事儿特别重要。不只是个把你治葬在哪里那么简单。
高宗一死,葬回长安,武则天就要迁都回长安,如果葬在洛阳,那么就继续以洛阳为都。
是继续在洛阳,还是在长安,这在朝中是两股势力。武则天的老家是山西并州,定都洛阳,对她更有利,而洛阳人,谁不希望自己继续做首都呢?
洛阳人都在议论这件事,那个在闹市摔琴的陈子昂又搞事了。这次武则天也称奇了,就召见了他。
可惜武则天是个女的,是要看颜的。
“武后奇其才,召见金华殿。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
——《新唐书 卷107》
史书上说得很委婉,陈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貌柔野”,就是看上去像个农民,“少威仪”,就是长得不帅,有点丑。文人写东西,都不好直说嘛。
虽然这次interview,陈子昂做得非常好,对答如流,陈词慷慨(“占对慷慨”),的确很有才很有才,武则天只给了他一个entry level的麟台正字,就是秘书省的一名文案小编。
不过已经名动京城了。武则天就正好可以做个折中,依然把老公送回陕西安葬,但帝都,依然在河南洛阳。
你说洛阳人多开心?
当时陈子昂才24岁,正是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意气风发。很快,西北有叛乱,他就和好友乔知之,一起随军去建功立业去了。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陈子昂 《感遇 之三十五》
他一介文人,去了塞外,过了半年戎马生涯,这个叛乱给平定了。其中,比他年纪大官阶高的好友乔知之,还立了功。欢欢喜喜回来,却发现朝廷是这样子的:
“汉廷荣巧宦,云阁薄边功。可怜骢马使,白首为谁雄?”
——陈子昂《赠乔侍郎》
那些徒有虚名的人,会讨好皇上的,轻易升官发财,他们这些人,在塞外卖命拼搏,立了功,最后却没有提升。再想想那些塞外的将士,那条件,那待遇,真的有点心寒。
不过过了几年,武则天称帝,大唐江山拱手给了武周,还是给他升了,做上了右拾遗。陈子昂可能是唐朝最有名的右拾遗了,还有一个王维也做过。杜甫和白居易,则做过左拾遗。
陈子昂的仕途,都是在武则天朝,可谓生是武则天的人,死是武则天的鬼,虽然他一点不听武则天的话,只凭内心说话,只凭天地良心说话。
陈拾遗的日子
拾遗这个官,官小,却很重要。是武则天创立的。就是皇上和宰相等重臣说了什么,要做什么,你可以举手发表意见。
是反对还是同意。
反对你说出你的理由,同意呢,你说说有什么需要修正或补充。有时候,一不小心,你就把宰相甚至皇上的主意都给否定了。
可以展现才能,步步高升。但也要小心脑袋。宰相一帮会拉拢你,皇上也希望你说些向着自己的话。
武则天设置这种言官,估计是可以利用的。你说的不是我心里话,我就不置可否,万一你说出我的心里话呢?我就好出手对吧?
陈子昂的《谏灵驾入京书》就是一个经典案例,他说出了武则天的心里话,虽然他当时不一定知道那是武则天想要的。
但武则天发现,陈子昂不是有城府,会度心,会见风使舵,而是太单纯,太正直了。他哪里说的是我的心里话,他分明说的是他自己的心里话。
当上右拾遗的陈子昂,遇到朝中大事,总说心里话,犯言直谏,就让武则天不高兴了,口上不说,心里疏远。
而且很重要的,你不是一枚帅哥。这是不可以原谅的。
但当时唐朝发生了一件案子,让陈拾遗再次大出风头,上了洛阳头条。
徐元庆刺赵案:
说当朝的御史赵师韫,在一家驿站,被那家驿站的员工杀了。凶手没有跑,而是立即自首,说自己交徐元庆,是为父报仇。
原来十年前,赵师韫还是个县尉,弄死了徐元庆的父亲。不抱复仇,枉为人子。徐元庆就隐姓埋名,在这家驿站打工十年,为的就是能等到有一天赵师韫来投诉。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给他等到了,杀了,报了父仇。
洛阳人都在议论这件事,到底该怎么判。武则天认为以孝道治天下,要把徐元庆放了,一般朝臣都是顺着上意,不敢说什么,陈拾遗偏偏不同意,写了一篇《复仇议状》。
他认为法律要有尊严,徐元庆杀了人,是谋杀,就应该执法。如果以孝道做托辞,那么就给后世其他人有效法的理由。但是他的行为,的确证明他很孝,所以建议执刑后,给予厚葬及表彰。
武则天同意了,并把这个案例写进了国法,说以后再遇类似的案件,就照这么办!
这是陈子昂第三次名震洛阳。
虽然名气大,人人都知道他有才,但就是升不了官。不仅升不了官,还被牵连坐过一年牢。
恰逢幽州那边的契丹叛乱,武则天命自己的侄儿武攸宜统帅三军去抵御边患,陈子昂请缨做参谋。到了北京,这个哥们就镇守在那里,只派前锋去迎战,自己不动。陈子昂心理着急,屡次出谋划策,他都不听,眼看前军不行了,陈子昂希望能带一万兵马出击,哪怕是为国捐躯,被武攸宜。武攸宜说,一个书生跑来打什么战,干脆也别做什么参谋管理文书了,去做个军曹管理物资器械吧。
陈子昂两眼通红走出来,登上蓟北楼(幽州台),想起一千年前燕昭王,在此筑造黄金台,招纳天下贤才投奔,于是有了乐毅横空出世,造就不世功勋和一代霸业。他自比管仲、乐毅,可是举目四望,燕昭王在哪里呢?
想到这儿,止不住流下泪下,就一气吟出了那二十二个字的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不是说他自己多牛逼,而是想到,像燕昭王这样求贤若渴的贤明君主,几乎已经看不到了,而像乐毅和燕昭王这样的君臣际遇,几乎已经没了。
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估计今后更不会有。武家那几个孩子,一天到晚乱来,把整个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果不其然,在武攸宜领导下,唐军全军覆没了。
陈子昂把这些诗,寄给了好友卢藏用。这些诗,洛阳人都知道了,肯定不少暗地里骂武家的。
偏偏武家就是那么嚣张,你敢怒不敢言。尤其是武承嗣和武三思,都想做太子,一个个凶神恶煞。整个武承嗣,还特别好色。
话说陈子昂和乔知之,都两次去从军,关系很要好。这个乔知之,家中有个婢女叫碧玉,姿容特别漂亮,在洛阳出了名,乔知之甚是疼爱。武承嗣知道了,就来抢。
抢了后,给乔知之,升了一级。对文人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他就偷偷给已在魏王府的碧玉寄了一首诗:
“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此日可怜君自许,此时可喜得人情。君家闺阁不曾关,常将歌舞借人看。意气雄豪非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辞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袂伤铅粉。百年离别在高楼,一代红颜为君尽。”
——乔知之 《绿珠篇》
意思是,你为什么不学当初石崇家的绿珠,人家孙秀来抢,她就跳楼自尽了。看完这首诗,碧玉想起老爷对自己的恩遇,跳井了。
把这个武承嗣气死了。你不是要死吗,成全你,找个机会,把乔知之也杀了。
陈子昂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
他这种耿直忠贞的性格,不仅看不惯,也实在待不下去了,就以父老需要照顾为由,辞官回乡。这时太才三十八岁。
回到四川射洪县的家,没多久,他父亲就去世了,他又守父孝。就在父亲的坟墓旁边,结了几个茅庐,天天哭泣。
射洪县令段简知道他已经失势,又知道他们家很富有,就想敲诈。罗织了个罪名,把陈子昂抓了入狱拷打。家人送了20万贯钱去也不放人,就是要整死。
后世认为,区区一个县令,根本没这么大的胆子,一定是武家那几个嫉恨他的人在背后指使。陈子昂本就体弱多病,这么一整,就真的奄奄一息了。在狱中,他自己给自己算了一卦,说他会死。
结果真的就死了。才四十二岁。一代文星,就这么陨落了,死在小人之手,冤屈而死。
一千多年来,后世文人,读陈子昂诗文,无不欣赏,想到他的遭遇,无不愤恨,到了四川,别的地方可以不去,自然要去陈子昂的读书台吊唁瞻仰。
知子昂者,陶陶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