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歌,自然会想起中国历史上两首著名的歌,刘邦的《大风歌》和项羽的《垓下歌》。都是起首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力拔山兮气盖世”,特别有气势,特别有力量,特别有美感。
刘邦、项羽,既非歌手,也非诗人,甚至文人都算不上,却能写出这样震古烁今的诗歌,为何?盖因诗歌本身,即人心中最饱满充沛的情绪也。其人其时其景,情感充沛到了极点,不得不发,脱口而出,说的几句话,便成了诗,便成了歌!
后人都觉得这两首诗歌,钢筋勇猛,气势恢宏,殊不知,实则充满了悲凉,两人都是声泪俱下,哭着唱的。
司马迁史载,“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两位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力的男人,都当着他人的面,一边咏叹一边哭泣。你能想象毛泽东、蒋介石这么哭么?
所以哭,并不一定表示内心脆弱、不坚强。无论是刘邦还是项羽,已经是在这个世上最坚强的男人之列了。
他们为什么哭?
我们就来解读一下这两首诗歌。
世人一般总是把《大风歌》,放在《垓下歌》的前面。实际上,先有《垓下歌》,才有《大风歌》,这是常识。只有项羽死了,刘邦才做得上皇帝,才有“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但世人又有个很大的误解,望文生义。乍一看,乍一听,三句话都很壮怀激烈,慷慨激昂。唱的时候,唱的十分豪迈,意气风发,那就错了。实际上,刘邦、项羽这两首歌,都极富层次。
你得揣摩一下,当时的背景故事。从历史的先后顺序,我们先讲项羽的《垓下歌》。
当时中国已经分为项羽集团和刘邦集团,天下不归刘,即归项。项羽打败了刘邦,但不能灭刘邦,于是两人签订了停战协议,以鸿沟为界,划分了象棋上的“楚河汉界”:鸿沟以东为楚,鸿沟以西为汉。
本来以为天下就此太平,不想刘邦“出尔反尔”,在项羽班师回都的路上,予以追击截杀。项羽是贵族,认为签了协议的东西,就一定会遵守,回家的路上,没有防备,也没准备什么粮草。但中国早已进入“成王败寇”的年代,“兵不厌诈”,所以项羽成为中国贵族时代的悲歌的最后一个音符。
即使在这样的被动情况下,刘邦依然被项羽反击,只有在分封劝动诸侯韩信、彭越加入的情况下,才对项羽形成了合围之势。
项羽困守垓下,“四面楚歌”。
在这种情况下,有了“大王意气尽”。很多人不了解,项羽英雄盖世,为什么这个时候“意气尽”了呢?
我们很难了解,一个“最后的贵族”,他的心声。签了和平协议,马上就被人撕了来截杀,自己遵守协议,反而可能被人笑做愚蠢。即使空有“力拔山兮气盖世”,你又“奈若何”?
领兵、杀敌,对项羽是件小事,但其心已死。身边挚爱,能“有信”的,或者有“贵族精神”的,一个是虞姬,一个是他的宝马乌骓。
乌骓马,不愿意走,就是“骓不逝”。“逝”,除了逝世,在古文里,还有流逝、行走、离开、远离的意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个逝,就是流逝、远离。
项王挚爱乌骓,乌骓也挚爱项王。项王有贵族精神,乌骓也有贵族精神,不愿弃主离去。“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项王挚爱虞姬,虞姬也挚爱项王。项王有贵族精神,虞姬也有贵族精神,不仅愿与项王同生共死,而且请先赴死。当项王唱到“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和而歌:“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自刎而死。
《垓下歌》,就是这么来的。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 《垓下歌》
虽然起首一句“力拔山兮气盖世”,特别有力量,但实际上,因为那份悲凉,那份悲愤,整首诗充满了无力感。是艺术审美上的无力感,不是说项羽这个人无力。
但这里面又有对虞姬、乌骓的挚爱和不舍。
从此歌可以看出,项羽基本上已经看到自己的结局了,并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只是大丈夫死知己,死也要死得光明磊落,英雄盖世。所以才有后来的八百骑突出重围,及后来剩下的二十八骑,横冲直撞,再集结,只折损两骑。其实到这里,其英雄豪迈,有了萧峰“燕云十八骑”闯少林的感觉。
是不是听上去,和我们从历史上,从戏曲中了解的项羽形象,有些矛盾和出入呢?
项羽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人。我们很幸运,曾经有一个在他帐外站岗的小卫兵,他没有珍惜,跑到了蜀中投奔了刘邦,反过来干掉了他,对了,就是韩信,韩信近距离天天观察项羽,对项羽十分了解,他是这样对刘邦说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的:
项王喑????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
简单一句话,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对人很恭敬慈爱,还常常感动落泪,但觉得自己一个人就够牛逼了,其他人在他眼中都无所谓,小气鬼,不愿意分享权力、土地、官印、爵位。所以看似强大,只是个纸老虎。
你毕竟不可能一个人,战胜所有这么多人。
但即便刘邦听了大喜过望,但实际上,在干项羽的过程中,吃尽了苦头,有几次,基本上都“倾家荡产”,为了活命,甚至把自己的子女踹下车。
所以即使项羽败亡,死了,他一时也不相信是真的,无法回过神来。他和项羽有结拜之义,当初项羽以他父亲、妻子为质,也没真正杀、真正烹,还是给放了,在鸿门宴上,范增给气成那样,项羽还是最终没有杀他。
别人都觉得天下归汉,乃是天意,在刘邦心里,岂非侥幸?
和项羽签署鸿沟协议后,刘邦本来也是西归的,可在张良、陈平劝说下,“出尔反尔”,虽然最终赢了,但赢了之后,清醒了,知道这个道德上的污名,永远会顶在自己头上。
可以说,他是通过背叛项羽,得到的天下。项羽死时,肯定心中悲愤,觉得刘邦小儿,胜之不武。别看今天,我当上了皇帝,威加四海,可是既然我可以背叛项羽,那么在大汉之下,又有多少人,可能会背叛我和我的子孙?
在这里,又有一个误解,不少人以为,《大风歌》是高祖还乡,在酒酣耳热、兴高采烈,手舞足蹈下做出的。其实不是的。应该是他已经做出了,教给家乡的孩子们一起唱。
而且此次回故乡,不是特意回的,而是英布反叛,高祖刘邦在亲征英布的过程中,经过老家沛县,特意留下来盘桓数日。他还是保留了很多亲民的本色,与大家亲如一家,没什么皇帝架子。
在英布之前,已经陆续有很多异姓王反叛了。刘邦忧心忡忡。他年事已高,也知道那些人很厉害,为什么亲征呢?不在有生之年拔掉,老婆吕雉生的那个刘盈,以后根本守不住江山。那些跟着自己,以一介布衣打江山的,已经没剩下几个,其心如今是否忠心耿耿,亦未可知。
帝王不是好做的。
酒酣耳热之际,想到自己一介布衣,居然可以从泗水亭长,灭了暴秦做了今天的皇帝,“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接下去最后一句,就颓了,剩下的是无尽的悲凉和哀伤。
想到项羽的“气盖世”,想到自己的背叛,想到这么多人又背叛自己,想到自己的儿子将来是个弱主,还想到自己的老婆,不是个省油的灯。所以,昔日的英雄气,就没了。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 《大风歌》
事实上,最后连卢绾都靠不住。卢绾是他同村的发小,和他最要好,一起光屁股长大的,被他封为燕王。最后也被认定谋反了,逃亡匈奴。和后世林彪这些,是否有点像呢?
所以唱刘邦和项羽这两首歌时,第一句可以唱得特别豪迈,但都是为最后一句唱哭,做铺垫的。如果你没唱哭,说明你没有get到,或者get到,不是一位好演员,好歌手。
如果你唱得兴高采烈,眉开眼笑,手舞足蹈,还得意洋洋,自我感觉唱得好,那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两人对比,项羽也得了个好结局。世人对李清照那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也有个误解,以为李清照是希望项羽听乌江亭长之言,过江,东山再起。就好像杜牧说的“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其实不是的,李清照前一句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她是夸项羽,英雄盖世,不贪生怕死,借以挖苦她同时代的那些人,不是男子汉大丈夫,在抗金方面是个懦夫。
千古以来,持“过江东”、“卷土重来”想法的人,可能不少。我们也觉得项羽“天亡我,非战之罪”,有点愚昧,但实际上,自刎乌江,是西楚霸王最好的选择,也是最凄美的结局。
不只是从文艺、戏曲的角度看是这样的。从当时那个时代,那个历史,那个格局看,亦是如此。
项羽在当世,就已注定永载史册。刘邦已得天下,其势已成,其飞已高,就好像利箭已难射下鸿鹄,项羽即便过江东,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项羽在雄心万丈、鼎盛强大的时候,屡次轻松打败刘邦,最后刘邦依然崛起,始终无法灭掉,如今再回江东,刘邦已经如此强大,你又怎么能再打败他?!就好像你觉得蒋公可以再击败毛。
没可能了。那么你要么被刘邦杀掉,要么俯首称臣。项羽岂能向刘邦小儿称臣?!若被刘邦杀掉,了无意趣。不如就此自刎,以谢天下。何况挚爱虞姬已去,乌骓送了乌江亭长,有了归宿,项羽最后还不忘做个人情,把自己的头颅,给了汉军中自己的同乡马童。
马童指认了他,相当于出卖了他,但各为其主,项羽最后把这个封侯的机会,送了这个出卖他的人,仅因对方是老乡。
意不意外,开不开心?
看了此文,得闲时,再试唱一下《大风歌》和《垓下歌》吧。
但世事无绝对。刘秀就同时做了,没毛病,很完美。
项羽失败的原因是右派闹革命,革命的本质是斗争,是你死我活,不是请客吃饭签合同。
刘邦胜利的原因恰恰是左派闹革命,为了斗争,不择手段,所以胜利。
蛮荒时代,民心可用可杀。穆斯林革命,不信真主则杀,女真族革命,不留辫子则杀。
孔孟的民本思想,在蛮荒时代,虽然具有启蒙意义,但是不合时宜。
人类只是刚刚正在走出蛮荒时代,一靠原子弹,二靠互联网。目前民本思想还是极其脆弱的。
他的音乐天赋一般,如果换了爪四或是欲哥去唱,效果肯定更佳
说起歌,自然会想起中国历史上两首著名的歌,刘邦的《大风歌》和项羽的《垓下歌》。都是起首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力拔山兮气盖世”,特别有气势,特别有力量,特别有美感。
刘邦、项羽,既非歌手,也非诗人,甚至文人都算不上,却能写出这样震古烁今的诗歌,为何?盖因诗歌本身,即人心中最饱满充沛的情绪也。其人其时其景,情感充沛到了极点,不得不发,脱口而出,说的几句话,便成了诗,便成了歌!
后人都觉得这两首诗歌,钢筋勇猛,气势恢宏,殊不知,实则充满了悲凉,两人都是声泪俱下,哭着唱的。
司马迁史载,“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两位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力的男人,都当着他人的面,一边咏叹一边哭泣。你能想象毛泽东、蒋介石这么哭么?
所以哭,并不一定表示内心脆弱、不坚强。无论是刘邦还是项羽,已经是在这个世上最坚强的男人之列了。
他们为什么哭?
我们就来解读一下这两首诗歌。
世人一般总是把《大风歌》,放在《垓下歌》的前面。实际上,先有《垓下歌》,才有《大风歌》,这是常识。只有项羽死了,刘邦才做得上皇帝,才有“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但世人又有个很大的误解,望文生义。乍一看,乍一听,三句话都很壮怀激烈,慷慨激昂。唱的时候,唱的十分豪迈,意气风发,那就错了。实际上,刘邦、项羽这两首歌,都极富层次。
你得揣摩一下,当时的背景故事。从历史的先后顺序,我们先讲项羽的《垓下歌》。
当时中国已经分为项羽集团和刘邦集团,天下不归刘,即归项。项羽打败了刘邦,但不能灭刘邦,于是两人签订了停战协议,以鸿沟为界,划分了象棋上的“楚河汉界”:鸿沟以东为楚,鸿沟以西为汉。
本来以为天下就此太平,不想刘邦“出尔反尔”,在项羽班师回都的路上,予以追击截杀。项羽是贵族,认为签了协议的东西,就一定会遵守,回家的路上,没有防备,也没准备什么粮草。但中国早已进入“成王败寇”的年代,“兵不厌诈”,所以项羽成为中国贵族时代的悲歌的最后一个音符。
即使在这样的被动情况下,刘邦依然被项羽反击,只有在分封劝动诸侯韩信、彭越加入的情况下,才对项羽形成了合围之势。
项羽困守垓下,“四面楚歌”。
在这种情况下,有了“大王意气尽”。很多人不了解,项羽英雄盖世,为什么这个时候“意气尽”了呢?
我们很难了解,一个“最后的贵族”,他的心声。签了和平协议,马上就被人撕了来截杀,自己遵守协议,反而可能被人笑做愚蠢。即使空有“力拔山兮气盖世”,你又“奈若何”?
领兵、杀敌,对项羽是件小事,但其心已死。身边挚爱,能“有信”的,或者有“贵族精神”的,一个是虞姬,一个是他的宝马乌骓。
乌骓马,不愿意走,就是“骓不逝”。“逝”,除了逝世,在古文里,还有流逝、行走、离开、远离的意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个逝,就是流逝、远离。
项王挚爱乌骓,乌骓也挚爱项王。项王有贵族精神,乌骓也有贵族精神,不愿弃主离去。“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项王挚爱虞姬,虞姬也挚爱项王。项王有贵族精神,虞姬也有贵族精神,不仅愿与项王同生共死,而且请先赴死。当项王唱到“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和而歌:“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自刎而死。
《垓下歌》,就是这么来的。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 《垓下歌》
虽然起首一句“力拔山兮气盖世”,特别有力量,但实际上,因为那份悲凉,那份悲愤,整首诗充满了无力感。是艺术审美上的无力感,不是说项羽这个人无力。
但这里面又有对虞姬、乌骓的挚爱和不舍。
从此歌可以看出,项羽基本上已经看到自己的结局了,并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只是大丈夫死知己,死也要死得光明磊落,英雄盖世。所以才有后来的八百骑突出重围,及后来剩下的二十八骑,横冲直撞,再集结,只折损两骑。其实到这里,其英雄豪迈,有了萧峰“燕云十八骑”闯少林的感觉。
是不是听上去,和我们从历史上,从戏曲中了解的项羽形象,有些矛盾和出入呢?
项羽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人。我们很幸运,曾经有一个在他帐外站岗的小卫兵,他没有珍惜,跑到了蜀中投奔了刘邦,反过来干掉了他,对了,就是韩信,韩信近距离天天观察项羽,对项羽十分了解,他是这样对刘邦说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的:
项王喑????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
简单一句话,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对人很恭敬慈爱,还常常感动落泪,但觉得自己一个人就够牛逼了,其他人在他眼中都无所谓,小气鬼,不愿意分享权力、土地、官印、爵位。所以看似强大,只是个纸老虎。
你毕竟不可能一个人,战胜所有这么多人。
但即便刘邦听了大喜过望,但实际上,在干项羽的过程中,吃尽了苦头,有几次,基本上都“倾家荡产”,为了活命,甚至把自己的子女踹下车。
所以即使项羽败亡,死了,他一时也不相信是真的,无法回过神来。他和项羽有结拜之义,当初项羽以他父亲、妻子为质,也没真正杀、真正烹,还是给放了,在鸿门宴上,范增给气成那样,项羽还是最终没有杀他。
别人都觉得天下归汉,乃是天意,在刘邦心里,岂非侥幸?
和项羽签署鸿沟协议后,刘邦本来也是西归的,可在张良、陈平劝说下,“出尔反尔”,虽然最终赢了,但赢了之后,清醒了,知道这个道德上的污名,永远会顶在自己头上。
可以说,他是通过背叛项羽,得到的天下。项羽死时,肯定心中悲愤,觉得刘邦小儿,胜之不武。别看今天,我当上了皇帝,威加四海,可是既然我可以背叛项羽,那么在大汉之下,又有多少人,可能会背叛我和我的子孙?
在这里,又有一个误解,不少人以为,《大风歌》是高祖还乡,在酒酣耳热、兴高采烈,手舞足蹈下做出的。其实不是的。应该是他已经做出了,教给家乡的孩子们一起唱。
而且此次回故乡,不是特意回的,而是英布反叛,高祖刘邦在亲征英布的过程中,经过老家沛县,特意留下来盘桓数日。他还是保留了很多亲民的本色,与大家亲如一家,没什么皇帝架子。
在英布之前,已经陆续有很多异姓王反叛了。刘邦忧心忡忡。他年事已高,也知道那些人很厉害,为什么亲征呢?不在有生之年拔掉,老婆吕雉生的那个刘盈,以后根本守不住江山。那些跟着自己,以一介布衣打江山的,已经没剩下几个,其心如今是否忠心耿耿,亦未可知。
帝王不是好做的。
酒酣耳热之际,想到自己一介布衣,居然可以从泗水亭长,灭了暴秦做了今天的皇帝,“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接下去最后一句,就颓了,剩下的是无尽的悲凉和哀伤。
想到项羽的“气盖世”,想到自己的背叛,想到这么多人又背叛自己,想到自己的儿子将来是个弱主,还想到自己的老婆,不是个省油的灯。所以,昔日的英雄气,就没了。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 《大风歌》
事实上,最后连卢绾都靠不住。卢绾是他同村的发小,和他最要好,一起光屁股长大的,被他封为燕王。最后也被认定谋反了,逃亡匈奴。和后世林彪这些,是否有点像呢?
所以唱刘邦和项羽这两首歌时,第一句可以唱得特别豪迈,但都是为最后一句唱哭,做铺垫的。如果你没唱哭,说明你没有get到,或者get到,不是一位好演员,好歌手。
如果你唱得兴高采烈,眉开眼笑,手舞足蹈,还得意洋洋,自我感觉唱得好,那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两人对比,项羽也得了个好结局。世人对李清照那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也有个误解,以为李清照是希望项羽听乌江亭长之言,过江,东山再起。就好像杜牧说的“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其实不是的,李清照前一句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她是夸项羽,英雄盖世,不贪生怕死,借以挖苦她同时代的那些人,不是男子汉大丈夫,在抗金方面是个懦夫。
千古以来,持“过江东”、“卷土重来”想法的人,可能不少。我们也觉得项羽“天亡我,非战之罪”,有点愚昧,但实际上,自刎乌江,是西楚霸王最好的选择,也是最凄美的结局。
不只是从文艺、戏曲的角度看是这样的。从当时那个时代,那个历史,那个格局看,亦是如此。
项羽在当世,就已注定永载史册。刘邦已得天下,其势已成,其飞已高,就好像利箭已难射下鸿鹄,项羽即便过江东,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项羽在雄心万丈、鼎盛强大的时候,屡次轻松打败刘邦,最后刘邦依然崛起,始终无法灭掉,如今再回江东,刘邦已经如此强大,你又怎么能再打败他?!就好像你觉得蒋公可以再击败毛。
没可能了。那么你要么被刘邦杀掉,要么俯首称臣。项羽岂能向刘邦小儿称臣?!若被刘邦杀掉,了无意趣。不如就此自刎,以谢天下。何况挚爱虞姬已去,乌骓送了乌江亭长,有了归宿,项羽最后还不忘做个人情,把自己的头颅,给了汉军中自己的同乡马童。
马童指认了他,相当于出卖了他,但各为其主,项羽最后把这个封侯的机会,送了这个出卖他的人,仅因对方是老乡。
意不意外,开不开心?
看了此文,得闲时,再试唱一下《大风歌》和《垓下歌》吧。
但世事无绝对。刘秀就同时做了,没毛病,很完美。
项羽失败的原因是右派闹革命,革命的本质是斗争,是你死我活,不是请客吃饭签合同。
刘邦胜利的原因恰恰是左派闹革命,为了斗争,不择手段,所以胜利。
蛮荒时代,民心可用可杀。穆斯林革命,不信真主则杀,女真族革命,不留辫子则杀。
孔孟的民本思想,在蛮荒时代,虽然具有启蒙意义,但是不合时宜。
人类只是刚刚正在走出蛮荒时代,一靠原子弹,二靠互联网。目前民本思想还是极其脆弱的。
他的音乐天赋一般,如果换了爪四或是欲哥去唱,效果肯定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