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1977年黎明里的第一道曙光

J
Justness
楼主 (文学城)

http://news.sina.com.cn/c/edu/2007-06-03/072113140026.shtml

转折:1977年黎明里的第一道曙光 2007年06月03日07:21 哈尔滨日报   【图片说明】虽然条件艰苦,却依然专注于求知,这正是上世纪70年代大学生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哈工大提供   【图片说明】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一版刊发消息和社论,标志着中断了11年的高考制度正式恢复。 图片说明】这张1977年哈尔滨考生的准考证是恢复高考制度的最好证物。

  本版撰文 慕海燕 视觉 张静

  编者按:

  1977年,中国没有冬天。1977年,中国知识青年的狂欢年。

  中断了11年的择优选才制度,在1977年的冬天重回中国大地,那一年因此而万物复苏,而朝气蓬勃,而奋发有为。

  那一年的奔走相告,那一年的四处搜寻高中课本紧急备考,那一年的妈妈考生给孩子喂过奶后奔赴考场的情景,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观。那个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冬季高考,改变了27万人的命运,而此后一直延续下来的通过高考择优选才的制度,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命运。从此,曾经被践踏的知识重新被重视,曾经被蹂躏的求知之心重新被引领;个人的人生轨迹被改变,国家的前途也被重新照亮———那是一个时代的拐点。

  恢复高考,为不同阶层的人提供了平等发展的机会;恢复高考,重塑了公平、公正的价值观;恢复高考,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无需再赘述这样一个时间、这样一个决定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和意义。因为,恢复,是一切的开始。

  1977年高考之最

  规模最大的一次高考。全国570万名考生从山村、渔乡、牧场、工厂、矿山、营房、课堂奔向考场。黑龙江省当年报考高校、中专、中师考生总数达51万人。

  竞争最激烈的一次高考。1977年的高考录取比例是29:1,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高考竞争最激烈的一次。2006年黑龙江省高考录取比例已达到4:3。

  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冬季高考。1977年黑龙江省高考于当年12月24日至26日进行,录取工作于次年1月开始。

  最“牛”的一次高考,用印《毛选》的纸印考卷。当年570万人共同赶考,在纸张紧缺的年代印考卷成了大问题。后经中央决定,允许动用印刷《毛选》第五卷的纸张印刷高考试卷。

  恢复高考后黑龙江省首任招生办主任隋迎鑫独家披露1977年黑龙江省招生情况

  首创两级考试制度录取之时驻军站岗

  30年前,52岁的隋迎鑫担负了一个重要工作———黑龙江省教委重新组建的省招生办主任。在这个岗位上,隋迎鑫参与、亲历并主持了文革后恢复高考第一年的招生考试工作。

  “对于教育界来说,那是黎明里的第一缕阳光,从此择优选才、尊师重教之风又在中国大地上吹起,中国的教育改革也从此不断地深入和发展。”时隔30年,隋老回忆起1977年的冬天,依旧难以抑制兴奋和激动。他说,当时传达中央恢复高考的决定后大家就一直是在这种兴奋和激动的状态下工作的。

  虽然时隔30年,隋老已是82岁高龄,但是对当时的人和事依旧记忆犹新。

  “为了保证质量,我们提出了初试、复试两级考试制度,这种后来被称为‘预选’的方式,被13个省份效仿。”

  当年,黑龙江省的招生工作由省政府文教办公室主管。1977年8月时任省政府文教办副主任的杨辉同志到北京参加了全国的招生工作会议。1977年10月中旬黑龙江省召开了全省招生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1977年高考工作。

  因为黑龙江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较多的省份,可以预测到恢复高考第一年报名人数绝不会少,这就给黑龙江省的报名、考试的组织工作加大了难度。为了缓解报考人员过于集中的矛盾,也是为了深入地贯彻党中央关于“择优录取”的方针,省招生办制定了“地市初选”和“统一考试”的两级考试制度,并获得了省委批准。

  当年黑龙江省报考高校的考生195000多人,经过第一轮初试,62000多人获得复试资格。在初试中出现了很多“零分卷”、“几分卷”和“十几分卷”。事后招生人员都说,如果不举行初试,让所有报名者直接参加高考,不但是对评卷、合分、录取等人力资源的浪费,也会因此滋生腐败。

  1977年12月24日至26日,黑龙江省的统一高考开考。统考的考点都设在了县以上城市较大的中学内。每个考场定员为30名考生,单人、单桌、单行,每个考场两名监考人员,同时还设流动监考,本校的老师不得监考本校考场。

  1977年高考结束,从教育部反馈信息,黑龙江省因此到中央上访者是全国最少的。此后13个省份也开始效仿黑龙江省组织“两级考试”。

  “录取在双城的迎宾旅社进行,6540人的命运在那里被改变。当年我们独创的更换试卷封皮的方法,有效地防止了营私舞弊。”

  1977年高考后,省招生办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绥化五地分设了5个评卷点,开始评卷工作。为了保证质量,又抽调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四所高校的教务处长及省教委的中教处长分赴5个评卷点主持评卷工作。

  1978年1月20日,所有考生试卷汇总到原双城县的迎宾旅社(后更名双城宾馆),最后的合分和录取工作在双城进行。在评卷和合分时,所有的考生的考卷都是密封进行的,为了防止营私舞弊,评卷前每本试卷上写有“×××市第×考场”的封皮就被撤掉,更换上重新编号为“×号”的封皮,在评卷、合分、登分工作后,录取开始之前再把原封皮装上。黑龙江省的试卷封皮与其他省份不同,这是文革前由东北农业大学多年从事招生工作的杨德茂老师设计的,封皮上考生的姓名、年龄、性别、民族、成分,以及所填报的志愿等信息都有,录取时只要看下封皮,考生信息就一目了然。后来这种试卷封皮也被其他省份借鉴使用。

  “录取点派驻军把守,曾把副省长拦在门外。”

  在录取工作进行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双城的迎宾旅社成了最热闹的地方。每天迎宾旅社都被考生和考生家长围个水泄不通。为了保证录取工作的正常顺利进行,驻哈某部给录取点派了一个警卫班站岗。

  整个录取工作是在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进不去的状态下进行的。而考生和考生家长们的围观也只不过是一种迫切心理的表现,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据隋迎鑫老人回忆,那个年代通讯还不发达,旅社里的两部电话专供录取之用,但不得随便使用。省招生办规定参与录取的工作人员没有审批不得随意接听和拨打电话,不得与家人亲属联系,不得中途离开录取点。有一次主管招生工作的省领导到录取点去视察,由于事先没有沟通,被站岗的战士拦在了门外,差点闹出了笑话。曾经作为考生在录取点外东张西望,如今已经退体回家含饴弄孙的周丽君对记者讲,刚刚开始录取时,迎宾旅社外每天都不下百余人,她是被父亲催促着去的。“别人都去,你也去看看,看看能不能听到什么消息。”这样的心理是大多数围观者的心态,后来大家看整天围在那什么作用也没有,也听不到什么录取消息,围观的人就越来越少,到了录取后期,每天也就十几个人了。

  “一锤定音”的科教座谈会

  粉碎“四人帮”之初,国家仍处于政治僵化、经济解体、教育断层的百废待兴局面,选择一个使国家由乱而治的突破口至关重要。1977年8月,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主持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此次会议实现了对1966年取消高考的否定,变“十六字招生办法”———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为“文革”前的“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废止了11年的统一高考,就这样在全国人民的欢声雷动和奔走相告中恢复了它应有的地位。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满怀热情走进了期盼多年的考场。1978年夏季,又有590万考生参加考试,两季考生共有1160万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考试。

  恢复高考是中国教育乃至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教育的角度看,高考的恢复使高校选拔出一批在素质上与“文革”期间有着天壤之别的新生,极大地提升了高等教育质量,而且使中国的人才培养也重新走上健康的轨道。从社会的角度看,统一高考给所有考生提供的平等竞争权利,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形成了浓厚的向学风气,使整个社会“由乱而治”,为政治、经济的各项改革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恢复第一年考试和录取都没有走上正轨

  77高考,非常态

  命题、印刷由军方管控

  1977年的高考命题是由黑龙江省自己组织的。当年由省教育厅组织了一批有经验的中学教师和高校教师负责命题。在实际的命题工作中以高校教师为主,中学教师只起辅助作用。在高考前1个多月,命题教师住进了军工大院。据隋迎鑫老人回忆,命题人员进到军工大院里后,就与外界隔绝,以后的工作情况连他这样负责高考的招生办主任也无从知晓。试卷的印刷也是在军工印刷厂进行的,全部由军方管控。

  高考分数“老三届”优于应届生

  1977年高考是特殊的高考,因为绝大多数考生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所以中央要求招收上山下乡回乡知识青年的比例要不低于50%。考虑到知青们年龄偏大,离开校园多年,所以在录取时针对不同的考生省里划定了不同的分数段:应届高中毕业生最高,国家城市职工居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分数段最低。但据隋老回忆,在实际录取时考生的分数却与预计的恰好相反,知青的考试成绩远远好于应届毕业生。因为很多知青是“文革”前接受的正规中学教育,而应届毕业生在十年动乱中荒废了学业。据统计1977年全省应届高中毕业生仅占报名人数的17%,录取时尚未完成计划总数30%的比例。但随后的几年中,高考生成分发生了巨大变化。1979年应届高中毕业生迅速增长到56%,1981年达到77%以上。1980年录取的考生中应届高中毕业生已占85%。

  为保证录取,省领导特批米面肉

  当时录取地点选在双城,主要是因为那时的食品供应还很紧张,如果设在哈尔滨的宾馆内,很难保证全国各地高校的录取人员“吃”的问题。而当时双城县的养殖业发达,平均每人一头猪,时任双城县委书记曾经是省教委的中教处长,非常重视“文革”后的首次高考,他对1977年的高考录取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隋迎鑫主任还找到当时的主管省领导,为录取人员特批了米、面、肉,保证了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

  应届毕业生险被划出报名范围

  应届毕业生能否参加高考,这是1977年高考最敏感的问题。在1966年高考废除后,国家曾在1971年恢复高校招生,在“四人帮”的把持下,定出的招生条件是:初中毕业即可,但须经过两年以上劳动锻炼,废除招生考试,采取“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基本上把应届毕业生排除在招生范围以外。到了1977年讨论恢复高考时,应届高中毕业生能否参加考试就成了教育界无法回避的问题。会后教育部在上报国务院的报告中小心谨慎地提到:建议招收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占招生总数的1%。

  当年8月13日至9月25日,第二次高等学校招生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建国以后时间最长的一次招生会。会议开始时,京城酷暑难耐,散会时已是秋风送爽了。会议久拖不决的原因是迟迟不对应届毕业生参加考试等问题表态。终于,小平同志发了脾气,9月19日,他同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谈话,提出“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终于会议报告确定了当年的招生政策。9月25日会议结束,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和应届毕业生,年龄20岁左右,不超过25周岁(体育专业限22周岁、军队院校限20周岁),未婚(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岁,婚否不限),符合条件的均可申请报名。

  倡议恢复高考第一人幕后英雄查全性

  回忆30年前的高考,人们由衷敬佩邓小平拨乱反正的魄力,也不会忘记一位敢于说真话的知识分子———武汉大学教师查全性,正是他首倡恢复高考,促成邓小平一锤定音。

  1977年8月3日,查全性接到通知赶到北京,参加科教座谈会。那时的他只是武汉大学的一位副教授。会上,清华大学的一位负责人在发言中提到,现在清华的新生文化素质太差,许多学生只有小学水平,还得补习中学课程。这席话令查全性感同身受,他在笔记本上写了一个提纲,开始发言:招生是保证大学质量的第一关。当前新生质量没有保证,原因之一是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不高,二是招生制度有问题。主要矛盾还是招生制度。

  查全性在会上痛陈了当时招生制度的弊端:埋没人才、助长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中小学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每年招生还没开始,就已经有人在请客、送礼,走后门。甚至小学生都知道,今后上大学不需要学文化,只要有个好爸爸。查全性在会上建议:“从今年开始就应该改进招生办法,今年能办的事不能拖到明年,否则损失更大。”

  查全性的发言犹如重磅炸弹。那次座谈会召开之时,当年全国高校招生会已经开过,招生办法依旧沿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十六字方针。邓小平在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后,一锤定音:“今年就恢复高考!”

  当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根据邓小平指示制定的《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择优录取。关闭了11年的考场再次敞开大门,一个可以通过公平竞争改变自己命运的时代回来了!

  查全性 著名电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1925年生于江苏南京。195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57年至1959年在前苏联电化学创始人A.H.弗罗姆院士指导下从事电极过程研究。1977年“科教工作座谈会”参与者之一。

  30年高考大事记1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发[1977]112号文件《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黑龙江省于1977年10月中旬召开了全省招生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1977年高考工作。

  ·截至1977年11月12日报名结束,全省报考高校的195000人,报考中专技校的295600人,报考中师的8000人,单报音体美专业的16700人,总计515500人。

  ·1977年报考条件:劳动知识青年和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报名;报名者必须具有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论”;.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1977年12月24日至26日黑龙江省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冬季高考。黑龙江省共设县级以上考点252个,考场2497个,共抽调7000多名主监考人员组织考试,抽调1600多名教师参加评卷。

  ·1977年高考的录取工作历时一个月在原双城县迎宾旅社进行,共录取6540名考生。录取新生于1978年2月末左右开学。

  ·1977年到1988年,黑龙江省高考实行“预选”制。“预选”的初衷是为了有利于优中选优,有利于组织统考,保证考场纪律,把招生各环节工作搞得细致、周到。同时也是因为黑龙江省幅员辽阔,村屯分散,考生众多,考点设置在县级,考生住宿、安全等条件尚不具备。实施预选的几年来,预选方式不断革新调整。1989年,应广大考生及家长的要求,黑龙江省放宽高考准入制度取消了预选,实行一次统考至今。

  ·1977年中国科技大学试行在全国招收11岁到15岁少年20名,在黑龙江省录取了2名:13岁的李剑芸和14岁的张保国。

  ·1978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出《关于试行〈高等学校招生健康检查标准及执行细则〉的通知》,对过去的体检标准进行修改和补充,统一将体检结论定为“合格”、“专业受限”和“不合格”三种。

  ·1979年全国统考时间为7月7日至9日,此后,直至2002年,每年高考固定在7月7日至9日。

  ·1980年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黑龙江省总体高考成绩优良,招生部门又反复向招生院校介绍情况,使有关高校在黑龙江省增招了200多人。

  ·1984年省属农、医、师院校均实行部分定向招生,招收县镇以下,农场、林业系统的考生,毕业后由院校按照预计的定向招生人数分配回本地工作。

  ·1984年实行委托培养招生,一律采用合同制的办法。根据谁委托培养学生谁负责解决经费的原则。

  ·1984年高考试卷评卷点设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4所高校。此后评卷点改设在大学,固定设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多年来,高考评卷始终坚持分科设点,“一评二复三总查”流水作业法,做到公平、准确、无误。

  ·1985年教育部下发了新的体检标准,删掉了过严的要求,原则上对生活能够自理(包括残疾考生),不影响所报专业学习和毕业所从事的工作就可以报考,为更多青年特别是残疾青年创造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年教育部、国家计委、劳动人事部、民政部联合发出通知,特别强调注意录取残疾考生。

  ·1985年黑龙江省确定了哈一中、哈三中等20所重点中学进行保送生试点。

  ·1986年经过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的少数高校试行在全国范围内招收中学保送生,1987年招生院校增至40多所,1988年增至52所,哈尔滨师范大学名列其中。

  ·1987年实行招收少数优秀职业中学应届毕业生,毕业后到中职学校任教。全省统一命题统一录取。

  ·1987年国家教委所属部分高校实行定向招生,在第一批全省录取

 

分数线以上、报有定向志愿的考生中择优录取。

J
Justness
77年黑龙江高考,初试报名人数19.5万(应届生人数=17%),复试人数6.2万,最后录取65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