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情(一)“小媳妇”

大江川
楼主 (文学城)
毛中国的此类国策合理之处,弊端之处何在,兄可直评不妨,比文学作品有价。
宜城渔翁
“把往事回想”,不是凭空虚构的“文学作品“。“毛中国的此类国策”,已有《决议》。“直评”,不过是表达你个人对《决议》的异议而已。

“把往事回想”,不是凭空虚构的“文学作品”。“毛中国的此类国策”,已有《决议》。“直评”,不过是表达你个人对《决议》的异议而已。在我看来,一文不值。

大江川
我这是逼着你表个态,好,还是不好,国策。。。你懂的。
大江川
邓决议,当然也可以高度承认林立果先生的伟大结论,但是,他又没有勇气承认林家父子的伟论,我看邓在知青国策的认知上,基本知识等于零!
大江川
毛制定国策不如邓聪明么?没有毛,邓们早就掉进黑暗的泥潭里作古了,还能活到新中国国?我看他悬。
宜城渔翁
反对“邓决议”,是因为你还活在“文革”中。
大江川
看你的故事,你比我年长些,才愿意多跟你讨论几句历史与毛中国。政治判断,是个逻辑,最终会有个正解。
大江川
需要对毛文革再定义。这由官方来掌控,我等草民可以讨论,可以避而不论,但是,诸君天天在文革着。。。
宜城渔翁
谢谢你看得起。
宜城渔翁
先生差矣!只有你一个人“天天在文革”。
大江川
邓论,过于小儿科,毛不懂白猫黑猫么?毛不懂饿死人上书么?毛不懂战争,还是不懂天下大同论?毛爷不杀邓,不过是感觉到孺子可教。
大江川
你此文不是在讨论文革么?少儿看不出,我还看不出么?
大江川
讨论者之间,是平等的,要互相尊重。而最好的尊重,是共同尊重逻辑。
大江川
这里就是讨论历史的,但是,讨论中国历史,如何能尽避中国?又如何能尽避毛中国与毛文革?
大江川
文革兄的文革小报不是每天都在报么?
大江川
此间的文革博物馆,不是每天都要逛,我不是很好奇么?
大江川
兄做为老1代的科学人,说话要重证据,讨论需要逻辑,你懂的。哈哈。
宜城渔翁
我相信《决议》,从不隐讳。这篇文章是回忆“文革”中事,不是“评论”“文革”。你保卫“文革”,找错对象了。
宜城渔翁
可惜,你的那套“逻辑”,大概只有你自己懂。
大江川
你相信决议,是你的相信。决议,就是个决议,由人们来做出。1个决议,由1类人做出。毛有毛的决议,邓有邓们的决议。
宜城渔翁
你爱文革,他恨毛。你们两爱恨交加,才是“两极”。
大江川
1首先要自信。2其次要独立思考。3再次,要敢于批判别人,接受别人批判,自我批判。共勉。
宜城渔翁
你懂历史吗?
大江川
无所谓爱恨。逻辑与历史,就比如坚硬的稀粥,无需爱恨,只需承认,因为,是过往的存在,还与当今相连。
大江川
我不懂,你懂吗?
宜城渔翁
我至少看懂了《决议》。你狂妄自大,能写出更好的《决议》吗?
大江川
我也看懂了。你若真懂,你走两步?
大江川
我不认为你狂妄自大,我认为你有些愚不可及。但是,尚可教。
大江川
僧是愚氓犹可训,适合你。
大江川
妖为鬼域必成灾,适合当代共党精英贪腐者。决议因此被他们当擦屁纸了,你宁可相信擦屁纸么?
宜城渔翁
行了,去做你的“文革”大梦去吧!
宜城渔翁
恬不知耻。
大江川
恭请班长不必删除此种正常讨论,希望渔翁兄再续好文。
大江川
我不认为你不知耻,你只是有些自闭。
大江川
希望我与兄的讨论,不要伤到兄的自尊。也希望我们互相尊重属于各自的自我。谢谢讨论。我还将论知青。
大江川
你给我1根足够的杠杆,我可能撬动整只地球,何况1纸轻飘飘的决议乎?
宜城渔翁
痴人说梦
大江川
自闭视听。
l
littleAC
一文激起千层浪,宜翁很有未卜先知的本领

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这段唱腔要设计成花脸的,没有穿林海那段二黄导板回笼原板听着过瘾

-
-hutu-
我有位堂兄也是你们学校的,也分到甘肃,不过是当工人
大江川
吴仪去过甘肃或青海,温相去过甘肃或青海,胡总进过藏。。。刚刚轮到薄3,薄3爱金县大连,于是。。。黄了。
宜城渔翁

兰州情(一)“小媳妇”

    nov2016网友,1951年夏天15岁时,“一路辛苦到兰州”。读过他的“含图漫忆”,“勾起我把往事回想”。一边听着高志扬的唱段,“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边在计算机上敲下“兰州情”:

 

(一)“小媳妇”;

(二)滨河路2号;

(三)甘肃省兰州电力中心实验所;

(四)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言归正传。

   

          1968年6月15日,中发[68]93号文件, “关于一九六七年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问题的通知”,终于下达。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在“通知”中规定,一九六六年,一九六七年大专院校毕业生(包括研究生)一般都必须先当普通农民,当普通工人。为了使毕业生很好地得到锻炼,决定安排一部份毕业生到解放军农场去。

 

        1968年12月22日,坐上北京到兰州的火车,开始了发配到“世界风库”——甘肃安西县疏勒河——的征程。

   

        在火车上,听到了广播,“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说出那句豪言壮语的人叫王秀兰,甘肃会宁人。1970年,笔者分到会宁工作,还真见过这位“王大娘”。其实,当时会宁县城就是农村,落后荒凉。“王大娘”闻名全国后,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动员两个儿子和媳妇以及孙子,到了更贫瘠的白草塬四百户村落户,距离会宁县城60多公里。大约在80年代返城,这是后话。

   

        分配调令上,没有具体的工作单位。只知道到甘肃省“招生办”报到,直接去“解放军农场”。1968年12月23日抵达兰州,到“招生办”报到后,住进位于兰州“小西湖”的省军区招待所。放下行李,立即兴冲冲地去找“小西湖”,结果大失所望。

   

        兰州“小西湖”,又称莲荡池。明朱元璋十四子朱模所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辟为城市建设用地,仅兰州军区总医院内,尚残存部分湖面。现在的小西湖公园系1987年10月建成开放,不是原址。1968年12月,我初到兰州时,“小西湖”已沦落为一则“冷笑话”。

 

       “文革”中,由于文化专制,生活中缺乏色彩,老百姓难免“口头上告了消乏”。兰州话中,“小西湖”和“小媳妇”相近,“流氓”和“六毛”差不多。据说有一天,一位农村老大爷坐公共汽车,碰到一位漂亮的售票员。老大爷要去“小西湖”,对售票员说,我买个“小媳妇”。售票员答,“流氓”!老大爷听成“六毛”,有点嫌贵,很不情愿地高喊,“六毛就六毛,反正买回家报(消)”。售票员以为老大爷耍“流氓”,不仅把她当成“小媳妇”,还要买回家去“抱”,气得哭了。

   

        朱元璋十四子朱模被封为肃王。建文元年肃王府从甘州(今张掖)移至兰州,建文四年(1402),肃王建莲荡池。供其游憩赏玩,聊补思念江南水乡之苦。后毁于战火,经清朝年间重建,修葺,再毁,再次重建,才得名为“小西湖”。至1923年,已有宛在亭等亭榭楼台,波光潋滟,堤柳如烟。“莲池夜光”,为兰州八景之一。80年代建成的“小西湖公园”,是现代园林。据介绍,园区面积1490公顷。湖面70亩,绿化面积85亩。中部为湖区,东部为草坪,南部为云从殿,西部是科普活动区,北部有四季园。

   

        1968年12月,我既没有观赏到兰州小西湖美景,也没有“小媳妇”可抱。整天坐在甘肃省军区招待所内,学习毛主席最新“最高指示”。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这条“最高指示”,于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的大地上,掀起了举世闻名的“上山下乡”运动。

 

         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上山下乡”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城里”2000万无业人员,主要是初中、高中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后来衍生很多问题,被林彪称之为“变相劳改”。这种人口大迁移,与西方工业革命经历相反,也与现在城镇化不同。是从城市到乡村,在人类历史上十分罕见。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到了乡村,几乎所有城镇家庭,都和“知青”有关。

  

        1968年12月26日,是伟大领袖的生日。陕西和甘肃两省“招生办”,将996名大学毕业生,送上开往河西走廊的火车。把他们发配到兰州军区所属的“五七”农场,“接受再教育”。该农场建在“世界风库”——安西县疏勒河。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臭老九”一道,在最新“最高指示”的鼓舞下,从兰州“小西湖”出发,在“世界风库”中当了名“五七”战士。历时15个月,直到1970年3月离开。

 

剧目:海港

高志扬的扮演者赵文奎

演唱者:李长春

唱段名称:一石激起千层浪

 

【二黄散板】
一石激起千层浪,
我心中好似这奔腾的黄浦江。
眼前的事,勾起我把往事回想,
黄浦江啊!黄浦江啊!
【回龙】
你千年流,万年淌,淌不尽我们仇满怀来恨满腔!
【慢原板】
解放前,星条舰、花旗轮横行江上,
给码头,留下了斑斑血泪、累累创伤!
【原板】
幸喜得解放军大炮轰响,
轰散了乌烟瘴气出太阳。
粗大的手,把革命大印来执掌,
党号召码头工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立足海港,为国争光!
竟有人恶意挑动,出言诽谤,
顿使我怒火万丈燃胸膛。
同志们为事故心情焦急,
查不出那散包,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
哪怕是针落海底,我也要倒海翻江!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兰州情(一)“小媳妇” 也谈鲁迅旧体诗的用韵,兼答网友“ 近仁1995” 阅尽人间春色 发不同青心同热,生少同衾死同穴 从“乒乓外交”到“阿拉贝拉(Arabella Kushner)外交”
大江川
毛中国的此类国策合理之处,弊端之处何在,兄可直评不妨,比文学作品有价。

毛泽东为何不去留学
沈卫威

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和一群准备赴法国留学的学生一道离开北京,14日到达上海。送走留法学生后,他于4月6日回到湖南长沙。

。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为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在长沙,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创办《湘江评论》。与此同时,胡适在北京的《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胡适和毛泽东都对对方的活动产生了反应。毛泽东是如期把《湘江评论》寄给了胡适。胡适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36号上撰写有《介绍新出版物》(署名“适”),高度评价了《湘江评论》,并表示支持湖南的学生斗争。他说:“《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而这篇文章正是毛泽东写的。“民众大联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在《湘江评论》时期。

9月1日,毛泽东响应胡适“多研究些问题”的号召,在湖南起草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寄给北京大学的邓中夏,刊发于10月23日的《北京大学日刊》。《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所列的大小144项问题(有互为兼容),是对胡适文章中所提出的问题的具体展示,思路和主旨与胡适基本一致。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这是他为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所领导的学生运动的具体工作。他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上书胡适,是想争取胡适对湖南学生的支持。胡适晚年对助手胡颂平回忆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海,竹垚生怕出事,把它烧掉了。”

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胡适之事,胡适的日记中有记录。1920年1月15日的胡适日记中有:“毛泽东来谈湖南事。”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上海。回湖南后,毛泽东寄给胡适一张名信片,内容如下: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

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新)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

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之处),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

  此颂

教安

   毛泽东寄

   寓长沙储英源楚怡小学校

胡适晚年追忆了当年他对青年毛泽东的吸引和影响。在1951年5月16-17日的日记上,胡适回忆说:“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湖南了。”

胡适所说的在毛泽东给朋友的信中可得到印证。1920年2月和3月14日毛泽东在离开北京之前分别给陶毅、周世钊的信中说:

“湘事平了,回长沙,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或径名自修大学),预计一年或两年,必将古今中外学术的大纲,弄个清楚。好作出洋考察的工具(不然,不能考察)。”“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所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如果自修大学成了,自修有了成绩,可以看情形出一本杂志。”

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同时他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9月,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的校舍开办的自修大学开学。原船山学社的社长贺民范为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1922年4月,自修大学的校刊《新时代》创刊。11月自修大学和刊物被湖南政府勒令停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后来成了共产党的干部。

  

摘自《胡适周围》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