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1997年就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典型症状。1998 年第一次做相关检查,没答标而被判作没病。后来因为年龄增长相关症状越来越重,又测过两次,还是没答标,被判为没这病。再后来(2022年)症状更严重,再测,终于答标。开始治疗后,有的症状消失,其它症状好转很多。这例子说明专家把诊断标准设高了会害人不浅,我想同样的是如果这波人把诊断标准设低了也会害人(比如老年人的血糖)。有没有点我为鱼肉的感觉?
昨天老公的滑友2口去我老公房车探访,我老公招待吃炸螃蟹和花卷,他太太就吃一个花卷,说血糖在分界线,6,不敢多吃,我老公吃4个。
我会想办法编理由,比如有家族史。
就是说,标准是人定的,各国家不一样,作为每一个人应该更不一样,自己知道自己器官的强项和弱项,很重要。
本坛没做肠镜的,估计不到10%,甚至5%。
一句话:难伺候。
我从1997年就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典型症状。1998 年第一次做相关检查,没答标而被判作没病。后来因为年龄增长相关症状越来越重,又测过两次,还是没答标,被判为没这病。再后来(2022年)症状更严重,再测,终于答标。开始治疗后,有的症状消失,其它症状好转很多。这例子说明专家把诊断标准设高了会害人不浅,我想同样的是如果这波人把诊断标准设低了也会害人(比如老年人的血糖)。有没有点我为鱼肉的感觉?
昨天老公的滑友2口去我老公房车探访,我老公招待吃炸螃蟹和花卷,他太太就吃一个花卷,说血糖在分界线,6,不敢多吃,我老公吃4个。
我会想办法编理由,比如有家族史。
就是说,标准是人定的,各国家不一样,作为每一个人应该更不一样,自己知道自己器官的强项和弱项,很重要。
本坛没做肠镜的,估计不到10%,甚至5%。
一句话:难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