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女兵木兰

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楼主 (文学城)

作者: 少年怒马

《木兰诗》的价值无须多讲,初中课本都学过。

今天就聊聊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在我看来,诗中没有写到的信息更大,也更重要。

陆游说“工夫在诗外”,木兰诗的工夫和信息都在诗外。

01

北朝民风彪悍,文学质朴。尤其民歌,非常接地气。“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简直不敢相信,这是1500年前的文字。

《木兰诗》也是这样,近乎口语,韵律感十足,读着读着就会唱了,几乎不需要翻译。

一开始,作者就给木兰来了一个特写: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正在织布的木兰姑娘,突然叹息起来。为什么叹息呢,作者有旁白:不是惦记某个小伙儿。

这是个看不见的钩子,勾着读者读下去。看到没,现代的故事创作理论,古人早就会玩了。

那到底为什么叹息呢?作者开始交代: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原因清楚了。朝廷大征兵,老父亲赫然在列,而家里没有其他的成年男子,真发愁啊。

诗的节奏之快,读者都来不及思考。我们刚要同情木兰,她已经做出了选择:替父从军。似乎一场好戏即将开始。

但如果我们多想一步,就会发现大问题。

木兰的家庭,明显不适合再服兵役,为什么朝廷还连环夺命催?

原因只有一个,前线伤亡太大,兵源不够。南北朝100多年里,战争从未停息。木兰不会不知道战争的残酷,“女叹息”就是证明。

遗憾的是,她的无奈,她的迫不得已,全都没有交代,好像这姑娘天生好战一样。不信,你看她买装备的样子多欢快: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一个威风凛凛的女战士诞生了。但我们必须喊卡。《木兰诗》没交代的,请杜老爷子来补充一下。古代征兵这事,杜甫是亲眼见过的,《新安吏》里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场景: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安史之乱,杜甫路过新安县,看见朝廷征兵,就弱弱的问官吏,这个县很小,没有成年男人了吧?官吏亮出文件:“中男”也要。中男是十四五岁的男孩,搁现在就是中学生,“绝短小”是非常矮小。杜甫纳闷,小孩子怎么守得住城呢?没人回答他。

小孩子当然不能打仗,但可以当炮灰。“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桃林塞一役,无数士兵死在黄河里。

《石壕吏》里,抓的是一个老头。这一家,已经有三个儿子参军了,其中两个刚刚战死。但官府仍不放过,还要抓老头子。“老翁逾墙走”,只能把老太太带走。

《垂老别》的主角也是个老头儿,但他显然更倒霉。“子孙阵亡尽”,仍然被抓上了战场。

《新婚别》里,是头一天洞房花烛,第二天就要去打仗的男人。他媳妇已经做好了守寡的准备。

《无家别》更惨,一个男人打了五年仗,回到家,一个亲人都没了。“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老母亲死在哪里都不知道。

即便这样,官府还是没放过他,“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鼙”,又被拉去当民兵了。国难当前,别说壮丁了,瘦丁、女丁、半拉子丁,只要喘气儿的都抓,这叫丁丁历险记。

对于这些,杜甫是无奈的,国家和人民他都爱,怎么下笔?他选择如实记录。让事实本身控诉战争,同时又像个忠厚老实的父亲,满怀怜悯与关爱。

在《新安吏》结尾,杜甫写道:“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当时的仆射指郭子仪,杜甫是在痛心安慰,孩子们别哭了,你们进的是郭子仪部队,他人好,会像父兄一样待你们的。

三吏三别是纪录片,老杜扛着摄像机,对着现场一点点记录,像揭伤口一样,一点点撕开给你看。

《木兰诗》是MV,蜻蜓点水,快速剪辑,五七言特有的精巧,乐府特有的韵律,加持着口语化表达,节奏如飞。

买齐装备的木兰姑娘,来不及伤心就出发了: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这是全诗我最喜欢的几句,因为有了人性,这个很飒的大妞儿,也知道想家想爹娘了。

但战斗已经打响,没工夫想家,日出日落,就到了北方战场。

02

可是,最令人不解的事情出现了。对木兰从军路上的描写,尚且用去52个字,而战场描写,只用了30个字: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严格来说,这仅有的30个字,也不能算作战场描写,顶多是两张军旅形象照。

前面不畏生死替父从军,装备齐全,策马北奔,渡黄河,抵黑山,我们都搬好小板凳,等着看女侠发威呢,但作者却戛然收笔——十年过去了,英雄凯旋了。

这很不寻常。众所周知,要描写一个英雄,笔墨一定会放在英雄事迹上。关羽英雄,是因为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张巡英雄,是因为誓死守城,咬碎钢牙。最典型的是岳飞,什么拐子马铁浮屠还不够,还要加上岳母刺字的细节。一切的演义,都是为了塑造英雄。

最应该浓墨重彩的地方,木兰诗偏偏浮光掠影,是不是很奇怪?难道女人从军这件事本身就是英雄行为?当然不是。壮士归来后,作者继续写道: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能见到天子,记一等功,还有数不清的赏赐,天子甚至还要封她做尚书郎。这说明木兰立过不世功勋,比斩杀几名敌军大将还要厉害。

但木兰统统不要——我就想回家。

这段描写,读起来很爽很豪气,“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太白没做到的事,没达到的精神境界,木兰都有了。她不仅能打,还视功名如粪土,只想为国尽忠,为父母尽孝。多么完美的英雄,一点瑕疵都没有。

“木兰不用尚书郎”,是最狡猾的一句。

古代打仗,是不允许女人上战场的。《汉书》中李陵有言:

“我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搜得,皆斩之。”

李陵可是李广的长孙,论出身,论军功,都是货真价实的英雄,但对女人从军这事,没有丝毫容忍。

杜甫的《新婚别》里,新郎天明就要奔赴战场,新娘对他说: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这是古代的共识。不止战场,连祭祀、大型工程奠基仪式等等,女人都不能参加。因为古人认为女人属阴,有大姨妈,不洁,不吉利。

当然,女人更不能做官,除非你遇到武则天时代。中唐那个叫薛涛的大才女,征服了多少才子高官呀,却无法做一个校书郎的小官,原因一样的。

这么一来,“木兰不做尚书郎”,就疑团重重。是真的粪土万户侯?还是怕卸妆,不仅做不了官,连从军行为也触犯了禁令?我们现在不得而知,因为作者不告诉我们。

有人分析说,木兰可能是鲜卑等少数民族,善骑射,很彪悍,所以能参军。这其实也说不通。所谓彪悍,是针对宋朝以后的女人。并且,有没有参军能力,和有没有参军资格是两码事。

唐朝是古代对女性最友好的朝代,女人也彪悍,照样不许参军。《石壕吏》那个老太太不算参军,只能算是“备晨炊”的后勤临时工。退一步说,木兰之所以十年不卸妆,扮男人,就算她是鲜卑人,也已经被汉文化同化了。

所以,木兰不用尚书郎,只想“还故乡”的原因,要么是春秋笔法:老娘打了仗,立了功,但看不惯你这残酷征兵的臭朝廷,不跟你们玩了。

要么,根本就是一场宣传手段,强行把木兰包装成偶像:看啊,一个女人都知道尽忠尽孝,你们还不学起来。

我更相信后者。

03

诗的结尾,更加戏剧化。

木兰回到家乡之后,是这样的场景: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这段写的真好。木兰成了英雄,即将返家,官府早已通报家人。老父亲老母亲相互搀扶,颤巍巍出城迎接,姐姐也打扮起来。这都是人之常情。

刻画最传神的是弟弟。此时,他已经是家里唯一的壮男,姐姐是替父从军,其实也是替他从军。弟弟和父亲一样,肯定会心存感激,甚至愧疚。所以他没有出城迎接,而是在家杀猪宰羊,张罗酒菜。

到家之后,木兰一改“壮士”形象,瞬间化身小姑娘: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有没有读出熟悉感?没错,还是经典的戏剧原理,反转。一帮糙汉子突然发现同行十二年的火伴,居然是个女人。多么富有戏剧性。

电影《看不见的客人》结尾,调查儿子死亡的老太太,回到嫌疑犯对面的窗前,摘掉美瞳,撕下面具,去掉假发,我们跟嫌疑犯一样,顿时惊掉双下巴,开始怀疑人生。

这么牛掰的手法,木兰诗早就用了。

关键还是大团圆结尾,百姓喜闻乐见,高高兴兴接受了教育。但逻辑上的漏洞,作者始终无法自圆。为什么跟一个人朝夕相处十二年,却发现不了她是女人?是木兰颜值太辣眼?还是我们瞎了眼?

这个问题,作者似乎也意识到了。在诗的最后,既像旁白,又像借木兰之口,给了读者一个解释: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兔子安静的时候,雌雄很好区分。一旦跑起来,怎么能区分呢?言下之意,在战场上打起仗来,还怎么分男女呢?

呵呵,这么敷衍的理由,你以为拍电影呢?

04

细心的人可能看出来了,从头至尾,我只说木兰,没说花木兰。

因为这也是后人加的。木兰二字,本来已经非常女性化了,又让她姓花,就更显得娇弱,更有女性符号。而这恰恰是无银三百两,反而印证了木兰的虚构性。一个姑娘替父从军建立功勋还不够,还需要更大的反差,让她姓花。

至柔至刚,至忠至孝,至简至淡,古代中国所有美好的品德,恨不得都加在她身上。

明朝后期,三观充满酸臭,人们发现了木兰的道德瑕疵——居然没有裹脚。好嘛,给她裹上。

冯梦龙的视角也很独特,他想象中的木兰,混迹军营十二年,回来时“依旧是个童身”。

清朝的三观更奇葩,英雄不死,怎么算英雄呢?于是就给木兰安排了新结局:可汗看上了木兰,强求做妾,木兰不从,自刎而死。

这下又添了一个“节”,木兰姑娘以处女之身,宁死而守节。完美。

如果历史真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她的名字,叫木兰。

很多学者也认为,“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一段,与全诗的民歌风格有明显差异,倒有盛唐气象,怀疑是唐人删改补写。

确实如此,“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放在李白、高适、岑参任何一个人的诗集里,都毫无违和感。

不过,这跟红学研究者是一样的困局,再有道理,也永远无法证实或证伪。

所以,不同意我观点的各位,请嘴下留情。木兰诗是乐府中的精品,创作技巧无与伦比,我没有,也不敢否定它的文学价值。

我只是考据癖犯了,企图史诗互证,给大家一个新视角罢了。

好比《长恨歌》,白居易写来,长恨绵绵,感天动地。但在袁枚眼里,不过一个剧本而已: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观点很独到,但袁枚终究是白喊了。长生殿里的故事,可比石壕村有趣多了,大众怎么会不唱。

吴小如老先生说,他讲诗始终坚持一条,“就是揆情度理”。如果一件事不合情,不合理,必有猫腻。

《木兰诗》不合情理的地方就很多,我只能大致猜测故事的原本:

假设真有木兰替父从军,她一定是迫于无奈,也几乎不可能在战场立功,甚至活着的几率都很小。

冷兵器时代,且不说女人,就算是男人,十年征战能不能活着,要靠运气。“将军百战死”,这句最真。

但没关系,她可以活在诗歌里,活在传说里。朝廷需要英雄赞歌,大众需要新奇故事。

至于真相,谁在乎呀。

05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却没有一篇史诗。

我觉得原因之一,是客观处不够客观,虚构处不够放肆。

我们几千年的文化,有丰富的神话传奇,广袤的战场,多元的文化,诗歌技巧也炉火纯青。宏大叙事的史诗条件,早已完备。木兰,就是绝佳的史诗题材。可惜,只唱了一曲赞歌。

文学价值之外,我们该怎么看待《木兰诗》呢?我觉得可以问问贾宝玉。

在《红楼梦》里,提到过一位类似的女英雄,叫林四娘。林四娘是青州恒王的一个妾,颜值高,还巨能打。后来“黄巾”“赤眉”等流寇四起,恒王被杀,而朝廷却是个怂包,不能平乱。林四娘决定替恒王报仇,召集一众女兵,与流寇对决。奈何力量悬殊,林四娘最终战死沙场。

这时候,朝廷做什么呢?歌颂。贾政是朝官,“奉恩旨”搜集英雄事迹,写文宣扬,主题都拟好了:“风流隽逸,忠义慷慨”。

贾宝玉在贾政的要求下,也写了一首长篇,对林四娘一通赞美。不过,曹公借宝玉之口,夹带了一吨私货。其中几句是:

天子惊慌恨失守,此时文武皆垂首。

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

嘿,君临天下的天子们,文韬武略的大臣们,你们丫的干嘛去了?

这首诗有个生僻的名字,叫《姽婳[guǐ huà]诗》。姽婳,是指女人美丽娴静,诗中的林四娘,被冠以美称“姽婳将军”。

不过,在谐音梗祖师曹雪芹的文字里,它还有另外一层含义:

鬼话!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马未都:长得好看,不如活得漂亮 上碗鸡汤,2020最后的100天,你要坚持住啊! 狗狗越长越像主人?开始我不信,直到看完这组图哈哈哈哈哈…… 拯救女兵木兰 老上海“淘宝”传奇:当年南京路上的这个小商品王国,你去过吗?
t
toyota1
写的很好。 按老8的研究, 应该有双器官, 如果俺没理解错老8的论文。
w
wingreen
赞,这家伙古书不少读。
a
a7a8
关于红楼梦作者的问题,我这段进行了深入的民间研究

可以确定的说,红楼梦里确实存在后人改写的事实。而且改写部分并不仅限于后四十回。

而后四十回完全是无名氏续写也并不成立。应该说,是无名氏对后四十回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写。但是主体框架还是机遇曹雪芹给出的走向。只是部分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改变较大。

而且我也有了具体的办法来明确的界定具体被改写的章节片段。未来我相信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分析的办法能够对于红楼是否出于一人或多人之手的问题给出明确的肯定的答案。

只是可惜,曹翁原创到底是如何真荣恐怕是难以恢复。

T
TYTOU
记得中学学的是“愿驰明驼千里足”。因为老师解释明驼时,说肚子不是囊膪,并在黑板上边写边说:“囊膪就是这样写”,印象深刻。
o
ozxlu
有考证重写了后四十回的:金玉良缘,宝玉最后娶了史湘云。
爪四哥
wow~ ⊙o⊙
5
500miles
作者想当然的地方太多了,北魏中后期国家百姓很富庶的
小二哥李白
当年最喜欢这一句 一一 磨刀霍霍向猪羊。。。

过年食堂加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