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 亲历加拿大失能老人照料体系

a
alpha123
楼主 (文学城)
h
hhhh
他妈住的就是我说过的long term care 算住院 都免费 住几个月还不自理 就转护士中心了

https://bbs.wenxuecity.com/health/1116145.html

最西边的岛上
加拿大制度对弱者(老人和穷人)好,但钱是来自税收,正在工作的人上税也高,收入边际税可达50%以上,还另有购物消费税,所以
e
ephd
人少是没有办法的,加拿大是典型的劫富济贫社会

想做共产主义的事,但是又没有共产主义的命,只能加大对中产阶级的掠夺

最西边的岛上
很多欧洲发达国家是和加拿大做法类似的。
p
pickshell
美国这方面做得更离谱。
J
Joe2013
加拿大是老人的天堂
6
6thsense
劫富济贫是表面上的,实质上还是剥削底层。中产阶级一般都有房产,自住房产升值部分不交税,

光是这一条,中产和富裕阶级就占了大便宜,现在又有个免税账号,这就是专门让中产以上阶层合法避税的。为了安抚下层,给点小恩小惠,算哄着他们高兴。所以那些上街游行闹罢工的,从来都没有抓到本质的东西,都是为自己的鸡毛蒜皮胡闹一气。

t
tiger00
在大多地区医院工作,看多了就知道免费医疗有多重要。

当然有些人会利用这个免费体系,人性自私,在哪都会有。

记得刚来的那年被蝙蝠咬了,我自己给公共卫生打电话,他们第二天快送免疫蛋白给家医,一个疗程下来好几千加币,那时刚来不久我可没贡献多少税。

好像每个省不一样,同一个省内每个市县也有区别,边远地区医疗资源要少些,我今年夏天每个周末都开车在周边3小时内的地方看车展,特别注意看了当地医院覆盖范围。

比起很多地方,在大多附近非常方便。

昨天上班,科室收了好几个新病人,都是当天或头天看医生当天收住或转院,on call 手术,医生从外开车3小时赶回来,他不忍心让病人再次转院。

最西边的岛上
加拿大自住房升值是不用上税,但自住房的贷款利息也不能抵收入税呵。
t
tiger00
我在老人院做过,那里也有短期康复的病人,医院做康复排期,的确看年龄身体状态的。

一个年轻人或中年人和老年人,同样的身体状态,能排到急性康复医院的,肯定先给前2个。

老年人就在本院康复科了。

从医院转老人院也不用等排期那么长,只是不能到自己想去的老人院,所以老年人要在自己想去的老人院早点排期。

多伦多的怡康和孟尝老人院都非常棒,好多家呢。

6
6thsense
不能啥便宜都占,占了大便宜就感恩吧。看看人家那些买不起房的,看着房价越涨越高,找谁说理去?
最西边的岛上
对对对,非常感恩!所以37年在加拿大高兴上税,不弃不离,与伊白头到老,地久天长!
玻璃坊
我也在加拿大,没亲身体验过这位博主的经历,不过总体感觉加拿大比美国好,比欧洲比如荷兰还有差距
玻璃坊
美国marginal tax虽低,加上健保月供和copay也不低了,对中产来说可能更高;还有我认识的在美国的朋友很少看病

看牙,因为有copay。

玻璃坊
从人均健保花费看,美国是西方国家最高的,远高于第二;所以美国健保系统其实是最不靠谱的,而且美国人均寿命也是西方国家最低的

说明效率极差

h
hhhh
我住过这样的地方 满意!就是医院饭菜我不爱吃 所以我总让老公买中餐 我老公说医院饭菜好吃

我吃中餐馆的,他吃我医院那份餐,哈哈哈哈

h
hhhh
周围所有经历过大病的都说加拿大好 不耽误
玻璃坊
这个我也有经历。真正的急诊都是马上做检查并马上转到专科医生,从来没有耽误治疗

我是没经历过那位博主的老人care的情况

m
maple1997
俺有个朋友肾透析期间看急诊,医生15分钟之内肯定见他,其他人急诊等3+小时!
玻璃坊
因为有些“急诊”不是真的急诊,所以分诊护士把这些排到最低、有些人等不及就走了
窗外白雪
是的,我周围的得了大病的也这样说,连生孩子的都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