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持证上岗
“薛姨,能否谈谈你经营这个行业遇到的困扰都有哪些?”
今天我俩约得早,一同去吃广州荔湾区最负盛名的源记拉肠粉,边吃边聊。店面真的不大,同随处可见的粥粉面店比起来,也就是在户外多摆了几张桌子,因为顾客太多。
泰德说他喜欢这里用抽屉拉肠法做出来的表皮皱皱的肠粉,容易挂酱油。这种肠粉在美国的唐人街极为少见,那里卖的大部分是表皮平滑的卷筒状肠粉。是这样吗?我没去过美国,这个年纪要是移民过去,肯定住不惯。
“困扰……”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三四个选项,先捡重要的说吧。“应当说,最大的困扰不是来自顾客和工作人员,是上面的各级管理部门,以及那些形形色色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政策。比如说,营业需要的各种许可证。”
泰德点了下头,“我记得你前面提过一个消防安全证?”
我忍辱负重地叹了口气,掰着手指头给他看,“要办一家KTV,除了营业执照和消防验收外,还要办理卫生许可证、文化经营许可证、环保证、企业代码证、特种行业许可证等。这些也都算合情合理的手续了,至少办一次可以管一年到几年不等。最怕的是那些莫名其妙的玩意儿,而且朝令夕改,今天让你干这个,明天让你干那个。”
这时我俩已吃完早餐,见还有顾客在等座位,便打车回他的办公室里,继续刚才的话题。
“比如几年前北京上海的夜店要求员工统一去公安局办理IC卡,必须持卡上班。这种卡分五个类别,不光是接待客人的要办,比如我这种管理人员,办B卡,有时被人戏称为‘妈咪卡’。销售和佳丽们是E卡,连后勤人员都要办理D卡。”
“要是不办呢?”
“警察随时会突袭KTV包房,既非客人也没有IC卡的,无论本店还是外来人员一律带走。我还听在北京一个同行说,因为办卡时要交身份证复印件,一旦你办了卡再用身份证去酒店开房,警察们立刻就收到信息了。”
“那不是很没有隐私?”
我摆了下手,“隐私都算小事了,平头百姓的,其实没人关心你的隐私。主要是麻烦,还要交费。有阵子规定去夜店唱歌需要办理‘歌手证’,没证来唱歌的算非法唱歌。”
“非法唱歌,”泰德笑了,“捡破烂的要不要办证才能翻垃圾箱?”
“你以为没有吗?早些年是要申请‘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人员证’的,直到2016年前后,中央一下子取缔了一百多个类似的职业许可证。像IC卡那些,目前也都不再强制了。”
泰德在笔记上写了一会儿,问:“薛姨,我有个严肃问题一直没有问。你作为从业人员,对夜店、或者说,所有处在灰色地带的这种娱乐性陪侍服务业,其存在合理性是怎么看待的?”
我深吸了一口气,聊起这种话题我烟瘾又上来了,不过还是尽量忍住。“夜店这种事物的出现,不可以孤立于社会现状进行评价。这其实是非常古老的一个行业,究其原因,在于社会阶层的分化与资源的不平等。”
泰德笑着插了句嘴,“再说一遍,薛姨你很有文化。”
“哎哎,”我摇头,“好多道理是我同客人聊天的时候听来的,不是我发明的哦。要知道我们这里经常会有珠三角一些小老板,带着同他们合作的大学教授来唱歌,偶尔还会有教授的女学生一同前来,都很有文化的……扯远了,应当说,夜店是为数不多的、能让阶级地位差别很大的群体近距离接触的地方。”
“我同意,”泰德说。
我拍了下胸口,“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鄙视那些已经成了家还终日流连夜店、同小妹们调情的精英男士。我也看不惯年纪轻轻不肯正经恋爱结婚、非要‘玩够了’才肯收心的青年。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社会上还有一大批底层劳动力,他们这辈子基本上没希望娶到老婆,连搭伙过日子的女人也找不到。这些人的荷尔蒙找不到宣泄的出口,始终将是社会不稳定的一股力量。即便在你们西方国家,夜店也是到处存在的,我的信息准确吗?”
泰德点头,“哈德逊河沿岸就有不少绅士俱乐部。”
我接着说:“所以与其想方设法去打压这个群体的‘不良’行为,倒不如溯本清源,看看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劳动与收入的不匹配,是哪些人几亿、几十亿往家捞钱,一个人霸占几百个老婆。假如穷地方的女孩能保证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不必为家里的生计担忧,那愿意来我这里上班的人数就会少得多。”
第16章 日本、日本
“薛姨能否谈谈,在你店里工作过的女员工,最后的出路如何?我记得你说过,这一行流动性很大。”
我在脑海中放电影一样把接触过的那些女孩子过了一遍。“出路……她们有些人的出路我是知道的,有些某天结算完工资后就再没了音讯。概括说来,大家就是来挣钱的,最后用挣来的钱多少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但基本上原先是哪个阶层的,最后还归那个阶层。例外比较少,有那么几个。还记得我提过好几次的岚珠吗?”
泰德的目光望向我俩一侧的空气,像是在想象中描画岚珠这个女孩。“身材高挑苗条,样子像女明星,还会唱歌?”
“对,我还提过她有管理才能,曾经为员工们编过口号——上下沟通达共识,左右协调求进步,全力以赴创佳绩,心中有梦齐拼搏。”
泰德微笑着举起一只拳头,做“拼搏”状。
“岚珠在我店里做了两年后,被一个日本来的客人看上了。这个日本人呢是在横滨开夜店的,早些年就从东莞挖过一名小姐过去做陪酒女。据他说,日本的夜店可谓遍地都是,无论是否提供性服务,反正可以合法注册、公开打广告。上班族无论男女,同事们相约在下班后一齐去夜店算是他们正常的娱乐活动。陪酒女中既有还在读书的小妹,也有公司女白领,挣钱多又没人歧视你。
“而这个日本小老板呢,这次来东莞就看中了岚珠一个人。因为当时已经是东莞禁黄之后,大部分夜店都关了门,他的选择也不多。岚珠起先当然好高兴啊,把自己带不走的漂亮衣服、鞋子啊、化妆品,通通分给姐妹们。小老板为她办手续的那段日子,她就抓紧时间学日语。”
“那也算出国发展了,恭喜她。”
“恭喜什么呀!七八个月不到就回来了,说是受不了。”
“是因为语言的问题?”泰德自然而然地问。
我摇头,“贺先生,你不要觉得都是东方国家,离得那么近,人种也差不多,文化上就容易融合。我听过不少出过国、见多识广的客人说,某些方面我们同西方文化的相似度甚至多过同亚洲其他国家。我前面说过,夜店是为数不多能让身份地位差别很大的群体得以近距离接触的地方,这在日本这种阶级固化极为严重的地方,并不常见。”
“哦?”
“你要是去日本的歌舞伎町,整条街都是天价男女公关、当红头牌们的靓照。能做到那一步的少之又少,确实需要有文化、有个性,他们所在的高档会所是有钱人出没的地方。而对大部分夜店来说,你的客人就是清一色的工薪族,撑死能碰上个课长。要知道日本是崇倡勤劳苦干的民族,不鼓励平民百姓出风头。标新立异是特权阶层的特权。这些男人在白天的工作单位里就是螺丝钉,到了晚上也希望陪伴他们的女孩都要做一样的螺丝钉,我说的是‘一模一样’。”
泰德眯起一只眼望着我,“怎么个一样法?”
“比方说头发,一定要是栗色或者浅褐色这种,不能像你们西方那样搞成红的绿的。不要以为是小姐、是鸡,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了,都要遵守职业规则的。衣服?好多夜店要求穿制服,而且你目前的等级是什么,就只能穿那个级别的制服,一点都不能乱。
“决不能戴眼镜。必须是双眼皮,天生单眼皮的如果不想做手术,那就要每天贴双眼皮贴。你要是单眼皮一晚上坐冷板凳。”
“为什么?”泰德不解地问,“是因为日本人的审美单一吗?”
“不是审美不审美的问题,这是个十分讲究规范和标准的国家,就像他们生产的汽车一样。一旦认定了陪酒小姐就应该长成这么个模样,那你就必须往那个模样上整,否则就相当于花钱买了不规范的次等品,你懂我的意思吗?”
“Okay, okay,”泰德连连点头。
“外貌只是一方面,说话也受限制。工薪阶层普遍压力大,这些男人来夜店主要就是为了吐槽自己的艰辛,并收获你对他们的崇拜。一句话——你不能抢了他们的风头。你的职责是做一个耐心的听众,而且最好是个大胸无脑的听众,对他们的能力与成就赞叹不已。”
“也就是说,一群不那么成功的人来夜店找认可、找成功感?”
“没错,所以岚珠最终又回来了。她不是一般的从业者,在我这里干的时候可谓众星捧月,下班后追求者无数,都争着在她身上花钱。前面咱们还说过防狼攻略,她在日本那时基本用不着防。工薪阶层的客人回家后,你想找他们都不理你,除去店里的费用不会在你身上花一分钱,因为同样的钱他们都舍不得花到自己身上。
“除非你像那些名公关一样做到上流社会里去,年收入好几亿,点你名的都是某某会社的高层。那你自己也算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好难的。”
泰德皱着眉,思索了一会儿问:“听你的描述,很多男人似乎对夜店女并不是真的感兴趣。他们到底喜欢什么?”
“一针见血!”我诚心地夸这个西方记者,“好多年轻人去夜店就是为了解压,同时向人证明自己是成功人士。其实他们最想做的是宅在家里打游戏,对交女朋友娶老婆兴趣不大。日本男人,四个人里至少有一个终身不婚。”
“那生育率肯定也高不了啊?”
“可不是嘛,”我有些疲惫地靠在椅背上,用手指了指办公楼的窗外,“日本这个国家的人口已经降到同广东省常住人口差不多的数量。韩国更糟,据说再过个几十年,65岁以下的人数还赶不上咱们广州市。”
===附图1:上面那四句口号的来源。也是因为某天偶然在微信群里看人分享了这幅图,我才有了写这篇连载的灵感。
附录2:日本部分内容来源:https://www.biede.com/japan-kabukicho-4-rice/
看了你的文,很想写个短篇小说剩女,可是现在开2长篇,没能量了
让人有脱离底层、致富上升的渠道才行。毕竟,毛主席时代就没有这些问题,大家都喜欢农民和工人,这些人就算穷,但至少不会比城里人穷太多。
说到底,消灭贫富差距才是根本。
背着老婆出来胡搞的一律判无期徒刑
真有一套啊,看得我一愣一愣的,太有创意了:))
荷尔蒙啊荷尔蒙~~~~可能比瓦特的蒸汽机还有推动力,搞不好能横扫警察。好关联!
文章里的不谋而合
整法,可能早完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第15章 持证上岗
“薛姨,能否谈谈你经营这个行业遇到的困扰都有哪些?”
今天我俩约得早,一同去吃广州荔湾区最负盛名的源记拉肠粉,边吃边聊。店面真的不大,同随处可见的粥粉面店比起来,也就是在户外多摆了几张桌子,因为顾客太多。
泰德说他喜欢这里用抽屉拉肠法做出来的表皮皱皱的肠粉,容易挂酱油。这种肠粉在美国的唐人街极为少见,那里卖的大部分是表皮平滑的卷筒状肠粉。是这样吗?我没去过美国,这个年纪要是移民过去,肯定住不惯。
“困扰……”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三四个选项,先捡重要的说吧。“应当说,最大的困扰不是来自顾客和工作人员,是上面的各级管理部门,以及那些形形色色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政策。比如说,营业需要的各种许可证。”
泰德点了下头,“我记得你前面提过一个消防安全证?”
我忍辱负重地叹了口气,掰着手指头给他看,“要办一家KTV,除了营业执照和消防验收外,还要办理卫生许可证、文化经营许可证、环保证、企业代码证、特种行业许可证等。这些也都算合情合理的手续了,至少办一次可以管一年到几年不等。最怕的是那些莫名其妙的玩意儿,而且朝令夕改,今天让你干这个,明天让你干那个。”
这时我俩已吃完早餐,见还有顾客在等座位,便打车回他的办公室里,继续刚才的话题。
“比如几年前北京上海的夜店要求员工统一去公安局办理IC卡,必须持卡上班。这种卡分五个类别,不光是接待客人的要办,比如我这种管理人员,办B卡,有时被人戏称为‘妈咪卡’。销售和佳丽们是E卡,连后勤人员都要办理D卡。”
“要是不办呢?”
“警察随时会突袭KTV包房,既非客人也没有IC卡的,无论本店还是外来人员一律带走。我还听在北京一个同行说,因为办卡时要交身份证复印件,一旦你办了卡再用身份证去酒店开房,警察们立刻就收到信息了。”
“那不是很没有隐私?”
我摆了下手,“隐私都算小事了,平头百姓的,其实没人关心你的隐私。主要是麻烦,还要交费。有阵子规定去夜店唱歌需要办理‘歌手证’,没证来唱歌的算非法唱歌。”
“非法唱歌,”泰德笑了,“捡破烂的要不要办证才能翻垃圾箱?”
“你以为没有吗?早些年是要申请‘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人员证’的,直到2016年前后,中央一下子取缔了一百多个类似的职业许可证。像IC卡那些,目前也都不再强制了。”
泰德在笔记上写了一会儿,问:“薛姨,我有个严肃问题一直没有问。你作为从业人员,对夜店、或者说,所有处在灰色地带的这种娱乐性陪侍服务业,其存在合理性是怎么看待的?”
我深吸了一口气,聊起这种话题我烟瘾又上来了,不过还是尽量忍住。“夜店这种事物的出现,不可以孤立于社会现状进行评价。这其实是非常古老的一个行业,究其原因,在于社会阶层的分化与资源的不平等。”
泰德笑着插了句嘴,“再说一遍,薛姨你很有文化。”
“哎哎,”我摇头,“好多道理是我同客人聊天的时候听来的,不是我发明的哦。要知道我们这里经常会有珠三角一些小老板,带着同他们合作的大学教授来唱歌,偶尔还会有教授的女学生一同前来,都很有文化的……扯远了,应当说,夜店是为数不多的、能让阶级地位差别很大的群体近距离接触的地方。”
“我同意,”泰德说。
我拍了下胸口,“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鄙视那些已经成了家还终日流连夜店、同小妹们调情的精英男士。我也看不惯年纪轻轻不肯正经恋爱结婚、非要‘玩够了’才肯收心的青年。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社会上还有一大批底层劳动力,他们这辈子基本上没希望娶到老婆,连搭伙过日子的女人也找不到。这些人的荷尔蒙找不到宣泄的出口,始终将是社会不稳定的一股力量。即便在你们西方国家,夜店也是到处存在的,我的信息准确吗?”
泰德点头,“哈德逊河沿岸就有不少绅士俱乐部。”
我接着说:“所以与其想方设法去打压这个群体的‘不良’行为,倒不如溯本清源,看看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劳动与收入的不匹配,是哪些人几亿、几十亿往家捞钱,一个人霸占几百个老婆。假如穷地方的女孩能保证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不必为家里的生计担忧,那愿意来我这里上班的人数就会少得多。”
第16章 日本、日本
“薛姨能否谈谈,在你店里工作过的女员工,最后的出路如何?我记得你说过,这一行流动性很大。”
我在脑海中放电影一样把接触过的那些女孩子过了一遍。“出路……她们有些人的出路我是知道的,有些某天结算完工资后就再没了音讯。概括说来,大家就是来挣钱的,最后用挣来的钱多少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但基本上原先是哪个阶层的,最后还归那个阶层。例外比较少,有那么几个。还记得我提过好几次的岚珠吗?”
泰德的目光望向我俩一侧的空气,像是在想象中描画岚珠这个女孩。“身材高挑苗条,样子像女明星,还会唱歌?”
“对,我还提过她有管理才能,曾经为员工们编过口号——上下沟通达共识,左右协调求进步,全力以赴创佳绩,心中有梦齐拼搏。”
泰德微笑着举起一只拳头,做“拼搏”状。
“岚珠在我店里做了两年后,被一个日本来的客人看上了。这个日本人呢是在横滨开夜店的,早些年就从东莞挖过一名小姐过去做陪酒女。据他说,日本的夜店可谓遍地都是,无论是否提供性服务,反正可以合法注册、公开打广告。上班族无论男女,同事们相约在下班后一齐去夜店算是他们正常的娱乐活动。陪酒女中既有还在读书的小妹,也有公司女白领,挣钱多又没人歧视你。
“而这个日本小老板呢,这次来东莞就看中了岚珠一个人。因为当时已经是东莞禁黄之后,大部分夜店都关了门,他的选择也不多。岚珠起先当然好高兴啊,把自己带不走的漂亮衣服、鞋子啊、化妆品,通通分给姐妹们。小老板为她办手续的那段日子,她就抓紧时间学日语。”
“那也算出国发展了,恭喜她。”
“恭喜什么呀!七八个月不到就回来了,说是受不了。”
“是因为语言的问题?”泰德自然而然地问。
我摇头,“贺先生,你不要觉得都是东方国家,离得那么近,人种也差不多,文化上就容易融合。我听过不少出过国、见多识广的客人说,某些方面我们同西方文化的相似度甚至多过同亚洲其他国家。我前面说过,夜店是为数不多能让身份地位差别很大的群体得以近距离接触的地方,这在日本这种阶级固化极为严重的地方,并不常见。”
“哦?”
“你要是去日本的歌舞伎町,整条街都是天价男女公关、当红头牌们的靓照。能做到那一步的少之又少,确实需要有文化、有个性,他们所在的高档会所是有钱人出没的地方。而对大部分夜店来说,你的客人就是清一色的工薪族,撑死能碰上个课长。要知道日本是崇倡勤劳苦干的民族,不鼓励平民百姓出风头。标新立异是特权阶层的特权。这些男人在白天的工作单位里就是螺丝钉,到了晚上也希望陪伴他们的女孩都要做一样的螺丝钉,我说的是‘一模一样’。”
泰德眯起一只眼望着我,“怎么个一样法?”
“比方说头发,一定要是栗色或者浅褐色这种,不能像你们西方那样搞成红的绿的。不要以为是小姐、是鸡,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了,都要遵守职业规则的。衣服?好多夜店要求穿制服,而且你目前的等级是什么,就只能穿那个级别的制服,一点都不能乱。
“决不能戴眼镜。必须是双眼皮,天生单眼皮的如果不想做手术,那就要每天贴双眼皮贴。你要是单眼皮一晚上坐冷板凳。”
“为什么?”泰德不解地问,“是因为日本人的审美单一吗?”
“不是审美不审美的问题,这是个十分讲究规范和标准的国家,就像他们生产的汽车一样。一旦认定了陪酒小姐就应该长成这么个模样,那你就必须往那个模样上整,否则就相当于花钱买了不规范的次等品,你懂我的意思吗?”
“Okay, okay,”泰德连连点头。
“外貌只是一方面,说话也受限制。工薪阶层普遍压力大,这些男人来夜店主要就是为了吐槽自己的艰辛,并收获你对他们的崇拜。一句话——你不能抢了他们的风头。你的职责是做一个耐心的听众,而且最好是个大胸无脑的听众,对他们的能力与成就赞叹不已。”
“也就是说,一群不那么成功的人来夜店找认可、找成功感?”
“没错,所以岚珠最终又回来了。她不是一般的从业者,在我这里干的时候可谓众星捧月,下班后追求者无数,都争着在她身上花钱。前面咱们还说过防狼攻略,她在日本那时基本用不着防。工薪阶层的客人回家后,你想找他们都不理你,除去店里的费用不会在你身上花一分钱,因为同样的钱他们都舍不得花到自己身上。
“除非你像那些名公关一样做到上流社会里去,年收入好几亿,点你名的都是某某会社的高层。那你自己也算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好难的。”
泰德皱着眉,思索了一会儿问:“听你的描述,很多男人似乎对夜店女并不是真的感兴趣。他们到底喜欢什么?”
“一针见血!”我诚心地夸这个西方记者,“好多年轻人去夜店就是为了解压,同时向人证明自己是成功人士。其实他们最想做的是宅在家里打游戏,对交女朋友娶老婆兴趣不大。日本男人,四个人里至少有一个终身不婚。”
“那生育率肯定也高不了啊?”
“可不是嘛,”我有些疲惫地靠在椅背上,用手指了指办公楼的窗外,“日本这个国家的人口已经降到同广东省常住人口差不多的数量。韩国更糟,据说再过个几十年,65岁以下的人数还赶不上咱们广州市。”
===附图1:上面那四句口号的来源。也是因为某天偶然在微信群里看人分享了这幅图,我才有了写这篇连载的灵感。
附录2:日本部分内容来源:https://www.biede.com/japan-kabukicho-4-rice/
看了你的文,很想写个短篇小说剩女,可是现在开2长篇,没能量了
让人有脱离底层、致富上升的渠道才行。毕竟,毛主席时代就没有这些问题,大家都喜欢农民和工人,这些人就算穷,但至少不会比城里人穷太多。
说到底,消灭贫富差距才是根本。
背着老婆出来胡搞的一律判无期徒刑
真有一套啊,看得我一愣一愣的,太有创意了:))
荷尔蒙啊荷尔蒙~~~~可能比瓦特的蒸汽机还有推动力,搞不好能横扫警察。好关联!
文章里的不谋而合
整法,可能早完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