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国家宝藏》圈粉了!(有音乐哦)

润致
楼主 (文学城)
看见先祖们的执着与专注,敬畏之心让人莫名的感动!

 

🔥 最新回帖

万绿丛中
132 楼
喜欢国宝。最大败笔千里江山图居然从头到尾没有近距离,展现全部画卷一次。演员占用太多篇幅得得,

找了半天, 就是找不到

军人后代
131 楼
img {border-color: white; border-width: 1px; border-style: solid;}

12月3日晚,被称为中国版“博物馆奇妙夜”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在央视首播。这是一场关于九大博物馆、27件镇馆之宝的恢弘“特展”。昨晚故宫博物院选出了三件国宝:“天才少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有着“瓷母”之称的各种釉彩大瓶以及“中华第一古物”石鼓。

我是颜值控,虽然知道石鼓对后人意义非凡,但我还是更倾向于《千里江山图》或各种釉彩大瓶。 《千里江山图》中使用大量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颜色很厚,因年代久远,一旦展开,画卷颜色易剥落,损伤画作原貌。2017年,故宫博物院在《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中向公众展示了《千里江山图》,参展观众排队到晚上十一点多。 因为下次再见,至少要等到2020年。我有些迫不及待了,《国家宝藏》节目太啬皮,大量的篇幅讨论宝藏的前世今生,却没有一个近镜头让观众仔细欣赏宝物的细节,不过瘾!网上找了张照片看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虽然敷色略显夸张,但整个画卷依然继承了宋朝艺术作品纤细飘逸,强调深远和旷达的意境。
 

是什么秘诀让《千里江山图》卷颜色“千年不腐”?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仇庆年带来的诸多宝石——孔雀石、蓝铜矿、青金石、朱砂、赭石、雌黄和砗磲依次呈现的时候,尤其是看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青金石,想起去年我自己做的青金石手链和项链,赶紧翻出来戴在手腕上边看节目边在昏暗的台灯下自拍了两张。当初买青金石作手链,并没有什么过多的想法,在铺天盖地五颜六色的天然石头中被青金石那深邃的蓝色打动,下单买了两颗指甲盖大小的,又专门买了14K金细细的链子跟她搭,做工差强人意,连石头和链子成本不会超过50刀,配着《千里江山图》看,却突然觉得我的手链也高大上了,显摆显摆:)))

 


 

青金石(英文:Lapis lazuli),在中国古代称为点黛、青黛。属于佛教七宝之一。中国原不产青金石,最好的青金石出自阿富汗,传承人仇庆年用于制作青色的青金石估计是最珍贵的。

 

清朝的各种釉彩大瓶跟宋朝清淡素雅的极简主义刚好相反,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炫”!富丽堂皇得让人眩目。还是在网上找的高清图片好好欣赏一下,志愿者小哥对17层釉料的讲解很棒,我直接被绕晕了!现在回过头来慢慢一层层琢磨,还是最爱第三层的汝窑“雨过天青”,那是最没有颜色的缥缈色彩,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说说国家宝藏的主题曲,那英演唱的《一眼千年〉,歌曲委婉动听,厚重略显不足。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十几年前看NHK拍摄的《中华文明五千年》,伴随着故宫大门拉开,背景音乐徐徐响起,那种虔诚大气让人不禁默然泪下,这就是S.E.N.S(神思者)创作的《故宫的回忆》

 

让我们一起追《国家宝藏》!

 

 

 

 

A
Angel@fly
130 楼
骂的太过了吧,至于吗?
明秋
129 楼
这是综艺节目,不是记录片。

这个是综艺节目,是通过这种形式吸引年轻的观众来欣赏国宝,是科普类的节目。你想看文物可以去故宫看展览,买故宫的国宝记录片来看。这个节目引起你对国宝感兴趣,想去看实物,那它的目的就达到了。如果没有那些演员和情景剧,可能影响不会像现在一样大。

s
skitahoe
128 楼
推荐你去看看总制片谈这个节目的初衷和节目的定位。

节目的定位是综艺和年轻的节目,国家宝藏前几年有制作过纪录片,有多大的水花,有多少年轻人看。这个尝试就是想让更多人去了解文物。

 

🛋️ 沙发板凳

万绿丛中
喜欢国宝。最大败笔千里江山图居然从头到尾没有近距离,展现全部画卷一次。演员占用太多篇幅得得,

节目宗旨为了展示国宝,不是为演员打广告吧?应该近景细节慢慢扫描全图,至少一次吧,要求不高吧?

千里江山图在节目中都是片段一闪而过,江山图全景看不见 ,近景细节更看不见,包括解说讲到画中精彩的渔夫渔船,同时镜头不该切换到这部分画面吗?完全没有,观众傻看演员嘉宾。

千里江山图全景不是没拍,只在演员背后当布景出现过,就不能拉近镜头,聚焦在国宝上吗? 糟蹋啊,心痛。

新蘅321
真希望有一天能亲眼看一眼《千里江山图》,以前就在陈丹青的节目中看过介绍,非常震撼。
万绿丛中
国内影视剧和show 通病,把观众当不会思考的傻子,要演员告诉你看什么,想什么。
O
Oona
谢谢,太美了!
早晨从中午开始
这个每天一集还是每周一集啊
t
tina2007
同感,是不让细细地拍还是咋的?

同时,看到石鼓的时候,感觉,很多绝好的上品国宝都被运到台湾去了……

不过,有这个节目已是大好事,应该会吸引到很多年轻人关注文化遗产。把钱投在这样的节目上,总比把大把大把的钱拿来搞什么海外孔子学院更有眼光。

s
smile2
每周日7:30 一集
s
smile2
两次提到渔夫渔船都没近景确实遗憾. 不过小剧场的方式介绍文物感觉还挺新颖有趣的.
s
skyblue_lake
不能怪没全卷展开《千里江山图》,建国后只展出三次今年展距上次已30多年.石青颜料年代久远脆弱一旦打开画卷颜色容易剥落

所以今年秋天展出,慕名而来的观众要排队三小时+亲眼看一眼,也算是有生之年亲眼看一眼。

t
tina2007
对了,我没有听仔细,所以有个扫盲问题, 那个各种釉彩大瓶是咋烧制的?每片烧制要求不同,是每片各自烧好然后放到瓶上,还是

怎么样?

早晨从中午开始
谢谢!一周才一集啊
s
smile2
是啊,其实我觉得每一个文物都可以做一集,多播几集多好,也可以介绍仔细点
新蘅321
这样啊,听上去亲眼见到的机会渺茫哦
梓清2012
借这里呼唤smile2,你能改一下你国家宝藏置顶贴的youtube链接吗?你那个不是官方频道,cctv频道链接见内。

这里是CCTV官方频道的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kcJIHDzYhU

 


早晨从中午开始
就是嘛
D
Dajavu
那么好不容易展开一次的时候,真应该仔细把各个角落都拍下来呀。
s
smile2
改啦:)。看了一下官方频道的视频质量更好。
万绿丛中
就是呢
梓清2012
哦哦哦,你好快,谢谢,主要是非官方随时可能被删链接的,youtube现在管得很紧。
D
Dajavu
赞一下楼主,你的帖很美,自制手链也美,配乐也棒,古朴大气,直击心里。
梓清2012
才意识到是mm自己写的帖子啊,真好!这坛子应该多一些这样的帖子才会吸引更多流量吧。
梓清2012
我也觉得一件宝物做一集才够,30分钟不够看啊,不过这样才能吸引观众去博物馆吧:-D
s
skyblue_lake
是应该仔细拍下来,不知是不是有拍但没用到这个记录片中。全长快12米,一幅画绝对可以讲解一集
军人后代
谢谢啦!帖子是自己写的,手链照片自己拍的,古董照片和部分背景介绍来自网络:)
s
smile2
哈哈有道理
军人后代
也真是巧,几百种天然石头里我就选择了青金石,缘分啊,所以不吐不快:)
超級良民
觉得一集介绍两件比较合适,介绍三件有点匆忙仓促,只介绍一件又有点单调。
白色非色
美眉的瓷母图比在节目上看到的还漂亮,首饰也非常好看,特别配在你的手上(有没人说过你有一双美手?)谢好帖
军人后代
同感!
Q
Qiufengchui
赞。
要管3721
兴奋而来,败兴而退!(国家宝藏原视频)

不想另开贴了,坛里已经够乌烟瘴气了,只好跟你的贴。

那英的歌确实不厚重,轻飘飘的,可是配这个纪录片绰绰有余。

我明白这个制片走通俗路线,用明星号召粉丝了解国学,甚好!既然用了明星当解说员,好歹把一件事情从头到脚讲清楚。

一群明星节目前的呱噪我开始看得津津有味,再多的废话,无关紧要的人物在千里江山图面前都轻如鸿毛。

千年前的画,着眼于匠人视角,金钱的计算,央视,你怎么能这么糟蹋国宝呢?

我并不是说匠心不珍贵,它是我们文明进步的基石。可是这幅宝藏,它珍贵的不仅是原料的不易(话说,古代着色都是纯天然,理当如此),更珍贵的是艺术性,那是比匠人更富创造更无法复制的珍宝。

画本身从匠人的角度讲染料,然后讲画了几遍。史上一副画比千里江山图多画几遍的应该不少,为啥就这幅珍贵?能不能不总是呼吁匠人精神,而不要忽视艺术家?!

匠心讲完嘎然而止,千年一梦得一画?收藏的历史也是对艺术的尊重,至死不提。脑海里只有一群人脑袋晃动。

看到这里,我是死不瞑目!

无法继续坚持看,忍受不了央视糟蹋下一件国宝!

《中华五千年》,日本人尽显对华夏文明的尊重与致敬,难道我们几千年的文明以后全靠翻译国外资料,普通民众也只能从国外纪录片和自己祖宗遗留的文化艺术对话?

 

m
miranda0318
我跟央视的朋友抱怨过了,她说找演员就是为了收视率考虑。
白色非色
这个看的时候就想说,俺想看画,俺想看画!但后来看到复原和颜料部分,就原谅了
忘忧萱草
还是最爱第三层的汝窑“雨过天青” ---- 所以乾隆还是农家乐呀lol
白色非色
单一层都是精品,可合起来就。。。LOL
军人后代
明白你的痛心!
s
straycat0001
立意很好,都是宝贝。可没有多少近距离的镜头和详解,都是匆匆掠过。不请专业人士介绍,要请演员来提高收视的话,本身就降低了show的
忘忧萱草
但绝对是空前绝后! :)
万绿丛中
就是冲着国宝来的,不是看演员来的,喧宾夺主
s
straycat0001
不是说宝贝都有复制品存档了吗?可能以后展出的都是复制品了,展出对宝贝是有损害的。
万绿丛中
主角是国宝,演员是配配角,不能本末倒置啊。跟你朋友提意见
万绿丛中
好帖,应该单开一贴,深入讨论,跟贴容易miss
白色非色
直觉那位解说小哥把这个的难度说歪了。他说的那个俺没觉得怎么样,按那说法,飞机没掉下来才是奇迹呢 ^_^

直觉难是难在得把这些不同温度烧制的的全合起来,还要好看,不把其中任何一层毁了。

梓清2012
不觉得演员喧宾夺主,每个演员小品加演讲也就12分钟左右,其他时候都是陪衬专家志愿者的,而且他们都表现得很专业,效果很好。
早晨从中午开始
我觉得也是,但是像这种节目做的好的话,没演员也一样的,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
s
skyblue_lake
还没来得及看这个记录片,如果靠演员来吸引眼球但文物本身没多少展示是很遗憾,配合陈丹青的节目看画吧

记得他讲地还蛮详细的,作者背景,画作的艺术独特性及和其他作品的比较等, 也有画作的局部放大重点讲解

梓清2012
其实央视拍过很多纪录片介绍国宝的,那里面没有演员,你可以去看那些,比如上面提到的我在故宫修文物。
梓清2012
?他讲的不就是你说的这个意思吗?我就是这样理解的呀。
万绿丛中
现有的节目中显示的部分也没有仔细展示啊,都是匆匆一个镜头,完整画面有几个镜头,当演员聊天的背景
梓清2012
我理解是一个瓶子上下不同层不同温度这么烧,不是贴上去的,好像是没有说得很详细,我是这么理解的。
梓清2012
不觉得本末倒置,全程围绕国宝展开,每个演员小品加演讲时间最多也就12分钟,其他时候都是陪衬。
白色非色
看了这节目,倒是明白几分乾隆,人家就是有权,任性。古朴的看多了,人家就是要与众不同,要不,这皇帝白当了!^_^
要管3721
错过我的贴无关痛痒,请我们不错过我们几千年的文字,几千年的文明才是大事。

眼睁睁看着各种握有或轻或重话语权的传媒以歌颂的名义糟蹋老祖宗留下的不多的痕迹,真是痛不欲生。

还不如海外的汉学家对我们文明的敬重。

那是曾领先世界好几千的文明呀,被我们这代败家子用“巧舌如簧、金钱至上”凌迟殆尽。

然后我们习惯了这种方式对待古文明。

习惯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因为习惯,会觉得理所当然。因为习惯,没有人去想如果失去是什么模样,失去我们的根我们会是什么模样…

白色非色
俺的理解是他说每一层有个失败率,所以合起来这个成功率就很低了。但每一层制作的失败率远远不及要把这十七层合为一体难
梓清2012
mm应该不是学统计的:-D 他算的是70%成功率一层,17层就是70%的17次方,就是合起来啦,才千分之2的成功概率。
忘忧萱草
他做瓷母安木意见,挺好。就是在古字画上肆意题诗题跋太糟贱文化了lol
白色非色
所以,官方直接吐槽,哈哈哈
梓清2012
其实70%一层成功率都算高了,其中有一层成功率只有20%。
白色非色
那一辆飞机上少说有几千个原件,掉飞机应当是大概率事件(大家忘了有质检这事吗?)
梓清2012
55处啊!逗死我了。
梓清2012
一个零件失灵导致掉飞机的概率是多少?
t
tina2007
我也没明白,听他讲概率啥的,估计是在一个特殊炉子里多片同时烧制的,不同层不同温度?如此一来,那炉子也是国宝!
梓清2012
我觉得展出复制品是个很好的主意。
梓清2012
我也是这样理解的,那瓶子从上到下温度越来越高,我理解是炉子火力不同,下次去故宫找张珄同学问吧:-)
白色非色
看那个零件在哪儿,但关键的也很多呀。
l
level123
真人表演介绍古迹形式的纪录片很多,比如大明宫,只是这次是演员。 每个人的喜好不同,个人比较倾向只配解说的纪录片。
梓清2012
那建议你看完再遗憾,文物的主要讲解员都是专业人士,演员的任务是表演一段历史故事介绍宝物的历史背景。
梓清2012
最关键的零件导致掉飞机的概率也是极小的。我还是不太理解你的算法是怎样的,但张珄的算法是没什么问题的。
梓清2012
让你看得心痒痒,下次就去故宫亲自看啦,电视上什么都看到了,看真迹的人就少啦。
s
smile2
虽说一向觉得您说话激进了些,但你的观点有一定道理,建议去官博提建议,第一季恐怕来不及了,如有第二季可以改进。
忘忧萱草
安理解窑内不同位置的温度是不同的,利用这个不同,瓶在窑中的摆放很重要......
白色非色
不是吧,当年就有因为螺丝有一丁点不合规格而掉飞机的事
m
miranda0318
她不是这部的制片人。
m
miranda0318
我举双手赞同!你这个帖应该转给央视。
s
smile2
但是这节目对文物基本知识普及起到了很不错的效果引起不少人进一步了解文物的兴趣也是不可否认的。
要管3721
我不知道怎么转,如果央视可以从善如流,帮我转吧。

我码的字来自千年前的老祖宗的发明,不敢有版权。

谢谢。

梓清2012
发生过不代表大概率啊。还有呢,零件不合格本身就是小概率,不合格并导致掉飞机概率更小。
要管3721
我从不人云亦云,都是经过我大脑再发言。居然记得我的旧贴?谢谢!

我觉得我只是讲道理,所有观点都是举例说明,绝对不无理取闹呀。

讲理等于激进?好吧,希望我一直激进,总得在某个地方当闹铃,提醒不想睡过头的网友。

我给我自己点赞。

m
miranda0318
我同学在央视做制片人,我帮你转没问题,但他们是否从善如流就不知道了。我

感觉这部的制片人格局还是小了一点。

梓清2012
瓷母就是发生过的事,但不是大概率事件啊。
白色非色
好像这片的制片是春晚的
要管3721
已经很感谢了。制片根本没有格局。

 

如果告诉你同学,先肯定他们用明星来号召,对年轻的粉丝的国学普及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总比粉丝讨论偶像言情剧虚假的人物,荒诞串改过的清宫戏要有意义。

博物馆的馆长恐怕早已官僚化,多有文化不太好说,应该请第一线的专家写蓝本,然后再适当修改增加一些通俗性。但是,文物,文化是提纲挈领的灵魂之物,一件国宝不可能一次讲透,但是前身今世总得说个大概,不能让明星的出场次数多于国宝的露脸时间,特别重要的地方要留白,不是解说员用小品用面容一味掩盖国宝的容貌。

还有,纪录片里能不要见人就称老师,比如应该称先生吧。恶心见人称老师这个称谓,太没有文化。央视能改,善莫大焉。

如果你同学在央视可以影响一二,我咬牙看完后,认真写个博客吧,,不是在iPad随便敲字。也是希望我们的文明可以发扬光大。

梓清2012
个人喜好啦,目前看明星对传播这个节目很有帮助,乾隆小剧场很多圈的媒体都转了,节目热度很高,评价也很高。
白色非色
俺从头就承认瓷母难做,但以为不是小哥的算法。
梓清2012
他算法没问题啊,你的计算方程式是啥?
m
miranda0318
那我是等你写博客还是先把你写的转过去?
半山云
这种节目,很难做到雅俗共赏,要看它自身定位的目标收视群体。在古玩文物爱好者看来

演员的出现也许是多余的,但对普通人来说,没有这些演员,也许根本就没有兴趣看。而且节目中讲的知识,作为普及足够了。

如果单纯的介绍文物古董的纪录片,仅代表我自己说,太无聊了。

真正的文物控,这种电视节目是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的,他们有自己的渠道获取信息。

 

半山云
吸引更多人的关注,目的就达到了,搞得再高深,没人看有什么用
A
Angel@fly
节目总导演说了,这个节目的初衷和终极目标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如果大家觉得节目里文物看得不过瘾意犹未尽的话,那就亲自去博

节目总导演说了,这个节目的初衷和终极目标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如果大家觉得节目里文物看得不过瘾意犹未尽的话,那就亲自去博物馆看看吧,这就是节目想要效果啊!下面是采访文章

http://www.outlookweekly.cn/xinwen/5979.html?open_source=weibo_search

要管3721
先转!

如果我人卑言重,被他们重视了,我不是挽救了国宝出场的正确方式。

但是,对这种片子的制片不抱希望。就算死马当成活马医,也得发言。况且,谢谢有你!

 

白色非色
俺要知道这玩意是怎么做出来的才有计算公式呀,俺不是一直在问,这瓷母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要管3721
请问,你就算一年356天天天泡博物馆,

能见千里江山图一面吗?做为普通人恐怕间接知识来源远远多过直接知识的影响。

哪怕明星占了主导地位,我都没有意见。但是介绍文物不能给文物定价格:颜料是宝石磨的,磨成粉的工序………就句号了,换下一件文物。这是带观众去作坊,哪里会把观众带去博物馆?

柴郡猫
这盘CD我从国内背到这里的。是真好听
l
level123
是的。。就像学生对授课形式有自己的preference一样。。没说这种不好,哈哈
柴郡猫
一层一层烧,然后接起来的。接的时候要再烧。元明的这种分层瓷器,接口明显,而康乾的技术先进,看不到接口了。
半山云
如果大多数人对文物是小学生的认知,就不要给他们讲大学的课程了,对吧
半山云
只能说没有吸引到您,至于其他观众,呵呵,您不可以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