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三国 之 于禁
把镜头对准于禁这样一个武艺平平, 智术寻常的将领, 多少令人意外。在我们所看到的小说或者史书中, 提到的更多的是叱咤沙场的猛将或者运筹帷幄的智囊。 而事实上, 行军打仗攻城拔寨真正倚仗的是指挥若定威严果敢的将军。
于禁就曾是这样一个将军。 从一开始跟随曹操, 于禁就秉着军人的执着和纪律, 兢兢业业地为曹操打下大半个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于禁没有因为什么耀眼的功绩赢得曹操的赏识, 却凭着在一次变乱中凸显出的超乎寻常的冷静和果敢被一向自负的曹操叹赞为 “颇有周亚夫之风”。 那时曹军新败袁绍, 不可一世。 曹操堂弟名将夏侯敦部下青州兵下乡劫掠, 被于禁领兵弹压。 青州兵便泣告曹操说于禁谋反。 曹操亲领兵来探个究竟。 恰逢张绣来犯。 于禁于是先扎下营寨排好阵势,一击而破张绣, 然后整兵来见曹操。 曹操问明原委, 又见于禁阵形整齐纪律肃然。 不由深为敬服。
这样一个严谨求实团结进取的将军, 是什么原因使得他在关羽水淹七军后甘愿被俘而口称 “非某敢冒君侯虎威, 上命差遣, 不得已而。”? 难道仅仅是因为年高之后贪生怕死? 我很怀疑。 这个转变实在太巨大。试想, 如果对手不是关羽, 于禁会畏惧投降吗?
抱着这些疑问, 我把这个角色再回味一遍。 关羽, 作为一代武神, 忠义严谨的典范, 不苟言笑的大腕面孔, 无疑在于禁心中是有很多共鸣的。不难想象, 自从关羽栖身曹营后, 于禁有了更多直接观察关羽的机会。这位将军界最高偶像的言行举止, 使于禁不由得深深敬服, 和不能完全算是盲目地崇拜。
和自己的偶像交手是残酷的。 于禁不愿意看到自己失败, 更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偶像失败。 这就是为什么他要阻止庞德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西凉小卒用一股蛮勇挑战神圣不可侵犯的偶像。 这也是为什么于禁为了继续偶像威震华夏的神话而甘愿成为曹魏的千古罪人。
关羽败走麦城, 为孙权所害, 天下人中难过的不止是刘备和张飞。 还有被困荆州后来被放回曹营的于禁。 但是于禁还有一点可以欣慰: 毕竟,不是他亲手打碎了自己的偶像。
于禁投降是因为他的心理奔溃了。
他的特点是毅重,就是不动如山的那种步军打法。庞德是马军将领,和步军将领本来就不友好。
曹操派于禁来,就是因为他稳。赤壁之战之后,曹操是守,并没有打败关羽夺取荆州的想法,所以派于禁是最合理的。
庞德的冒进确实不符合于禁和曹操的战略。派他来本来就是当辅佐的。毕竟骑兵快,有的地方用得着。
但是关羽用水攻彻底打败了于禁的铁桶防守,不可能败的情况下被大自然的力量打败,就好像打破一个人的心理防线一样,
越是装得严肃,名气越大,也越是输不起。
于是于禁彻底心理崩溃了,这个时候,他可能做出任何事情,包括投降。
事实上,从此之后,于禁就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他的心已经死了。
本来孙权夺取荆州,放出于禁,他是有可能做些事情的,比如献计给孙权,或者在孙权这里埋炸弹之类,但是他没有。
说明他已经心灰意冷。
魔镜三国 之 于禁
把镜头对准于禁这样一个武艺平平, 智术寻常的将领, 多少令人意外。在我们所看到的小说或者史书中, 提到的更多的是叱咤沙场的猛将或者运筹帷幄的智囊。 而事实上, 行军打仗攻城拔寨真正倚仗的是指挥若定威严果敢的将军。
于禁就曾是这样一个将军。 从一开始跟随曹操, 于禁就秉着军人的执着和纪律, 兢兢业业地为曹操打下大半个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于禁没有因为什么耀眼的功绩赢得曹操的赏识, 却凭着在一次变乱中凸显出的超乎寻常的冷静和果敢被一向自负的曹操叹赞为 “颇有周亚夫之风”。 那时曹军新败袁绍, 不可一世。 曹操堂弟名将夏侯敦部下青州兵下乡劫掠, 被于禁领兵弹压。 青州兵便泣告曹操说于禁谋反。 曹操亲领兵来探个究竟。 恰逢张绣来犯。 于禁于是先扎下营寨排好阵势,一击而破张绣, 然后整兵来见曹操。 曹操问明原委, 又见于禁阵形整齐纪律肃然。 不由深为敬服。
这样一个严谨求实团结进取的将军, 是什么原因使得他在关羽水淹七军后甘愿被俘而口称 “非某敢冒君侯虎威, 上命差遣, 不得已而。”? 难道仅仅是因为年高之后贪生怕死? 我很怀疑。 这个转变实在太巨大。试想, 如果对手不是关羽, 于禁会畏惧投降吗?
抱着这些疑问, 我把这个角色再回味一遍。 关羽, 作为一代武神, 忠义严谨的典范, 不苟言笑的大腕面孔, 无疑在于禁心中是有很多共鸣的。不难想象, 自从关羽栖身曹营后, 于禁有了更多直接观察关羽的机会。这位将军界最高偶像的言行举止, 使于禁不由得深深敬服, 和不能完全算是盲目地崇拜。
和自己的偶像交手是残酷的。 于禁不愿意看到自己失败, 更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偶像失败。 这就是为什么他要阻止庞德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西凉小卒用一股蛮勇挑战神圣不可侵犯的偶像。 这也是为什么于禁为了继续偶像威震华夏的神话而甘愿成为曹魏的千古罪人。
关羽败走麦城, 为孙权所害, 天下人中难过的不止是刘备和张飞。 还有被困荆州后来被放回曹营的于禁。 但是于禁还有一点可以欣慰: 毕竟,不是他亲手打碎了自己的偶像。
于禁投降是因为他的心理奔溃了。
他的特点是毅重,就是不动如山的那种步军打法。庞德是马军将领,和步军将领本来就不友好。
曹操派于禁来,就是因为他稳。赤壁之战之后,曹操是守,并没有打败关羽夺取荆州的想法,所以派于禁是最合理的。
庞德的冒进确实不符合于禁和曹操的战略。派他来本来就是当辅佐的。毕竟骑兵快,有的地方用得着。
但是关羽用水攻彻底打败了于禁的铁桶防守,不可能败的情况下被大自然的力量打败,就好像打破一个人的心理防线一样,
越是装得严肃,名气越大,也越是输不起。
于是于禁彻底心理崩溃了,这个时候,他可能做出任何事情,包括投降。
事实上,从此之后,于禁就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他的心已经死了。
本来孙权夺取荆州,放出于禁,他是有可能做些事情的,比如献计给孙权,或者在孙权这里埋炸弹之类,但是他没有。
说明他已经心灰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