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大地之歌》第十章《大洋彼岸》第一、二节:初到拜城、意大利面。 感谢阅读!

w
weidi88
楼主 (文学城)

第十章 大洋彼岸

第一节  初到拜城

林雪松离开交州,怅然若失地回到家乡临川。因为开学的日子已经迫近,他没有通知亲戚朋友,只跟父母短短聚了几日,就出发了。

父母坚持送雪松到机场。一家三口先乘坐火车到达上海,打车去国际机场。托运行李更换登机牌后,雪松跟父母话别。自从十七岁上大学开始,跟父母便是聚少离多。对此,父母也早已习惯。但这次不一样,雪松是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语言、习俗、饮食都是迥异,尽管相信儿子有能力应付这些挑战,做父母的仍有些不放心。尤其是母亲,反反复复地嘱咐叮咛。直到离飞机起飞不到一小时,雪松才辞别父母,进入安检口。

机场送行的人很多,一对年轻夫妻相拥泣别。等先生通过安检,消失在人流之后,那位女士突然情绪失控,顿足大哭:“老公,老公,我会永远等你的!”

雪松通过安检,再回首依恋地望着父母,挥手告别。父母一直在慈祥地望着他,眼神里虽然充满了不舍,更多的是鼓励的笑容。此刻,雪松非常希望奇迹发生,杏雨突现在人群中为他送行。去国之际,他渴望再次见到这个带着青山绿水气息的女孩,见到那如涧水般清澈的双眸,听到那山泉般清脆的声音······

排队出海关,又在候机区等待了半多个小时,雪松便登上了飞往加拿大温哥华的国际航班。不久,这架波音七四七客机启动、加速、抬头,呼啸着冲上天空,冲出云端。从舷窗向下望去,城市建筑渐渐变成了积木搭成的儿童玩具。很快,飞机飞离大陆,飞临东海上空。海岸线渐行渐远,直至下面全部变成大海的蔚蓝,缓缓西流去。

别了,祖国;别了,家乡;别了,父母···还有,别了,杏雨。

因为逆着太阳飞行,外面天色不久暗了下来。雪松吃了些飞机上的晚餐,从包里拿出一本书翻看。雪松每次旅行,都会带上好几本书。这次不知为什么,他心情难以平静下来,书总是看不进去。最后还是把书放到一边,想起了心事。想到最后,倦意袭来,便盖上毯子,沉沉睡去。

这一觉睡得并不安稳,雪松不时醒来。机舱里灯光暗弱,大部人都在沉睡。不知过了多久,飞机外面渐渐亮了,便有人开始活动。雪松推上舷窗遮板朝外望去,下面浩瀚的雪山和冰川连绵不绝,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璀璨。雪松确信,飞机已经飞临北美大陆上空,旅途的第一站就要到了。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雪松于次日下午抵达温哥华国际机场。第一次踏上异国的土地,雪松心里不免有些激动和好奇。办理入境、入关手续,然后确认机票,雪松继续飞往加拿大东部城市拜城。

又是四个小时的航程,到达最终目的地时,已是夜里九点多了。学校有两位同学来接机,一位本地人还有一位华裔,二人已经等候多时。经过简单的介绍和寒暄之后,他们帮林雪松拿了行李,一起走出机场大厅。刚走到室外,雪松感到一阵刺骨的寒冷,才想起现在是一月份,是加拿大最冷的时候。好在刚出门就上车了。

车行驶在黑魆魆的机场高速路上,路两侧是几米高的雪墙。林雪松惊讶这里的冬天,竟然会落这么多的雪。接机的同学告诉他,现在外面是零下二十多度。如果加上风吹的效应,会让人感觉像是零下三十度。雪松难以想象,这么低的温度,在外面呆久了会是什么感觉。

为活跃气氛,接机的本地同学出了个谜语:问“where does a snowman keep his money(雪人在哪里存钱)?”雪松想了一会儿,毫无线索。那位华裔同学帮他说出了答案:“A snowman keeps his money in a snowbank(雪人把钱存在雪墙里)。”可雪松仍不解其意,问什么是snowbank。华裔同学解释说,snowbank就是高速路两旁的雪墙啊,在这个谜语里可理解为雪人银行。至此,雪松才明白了谜语的双关意。

林雪松被暂时安排在校园附近的家庭旅馆里。因时差的缘故,他一夜没有睡好。想着初来乍到,有好多情况要熟悉,有好多事要办,他很早就起来了。由于昨晚的经验,他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围上杏雨送他的围巾。

雪松走到室外,一路步行到学校。在街上,雪松看到的是一个白雪覆盖的世界:路旁、屋顶、树林里,皆是一片洁白。这里没有高大建筑物,也没见到复杂的立交桥。民居和商业设施大都是一、两层,高层建筑只有少数的几栋公寓楼。

拜城大学的布局也跟国内大学不同,最显著的一点是没有围墙和大门。学生们也不必集中住宿,有的住在校内宿舍,有的住在校外自租的公寓里,还有的寄宿在当地居民家里。拜城大学交通很方便,有公共汽车和轻轨直通校园里。

大学虽然位于市区中心地带,但四周环境不错,颇有野趣。校园东边有河流绕过,隔岸就是野生公园。校园西面则是一条运河,夏日可划船,到冬天则成了溜冰场。可惜现在是冬天,万物都蛰伏在白雪之下。到了春夏秋季,景观就大不一样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林雪松忙着办理入学手续,熟悉校园,注册第一学期的课程,还有跟系里商定助教、助研等有关事宜。雪松很快发现,比起别人来,自己穿得太多了。这里的冬季虽然特别冷,但人们主要呆在室内,出行靠车,因而除非到室外活动,否则并不需要穿更多的衣物。

林雪松还第一次见到了导师——比尔·亚当斯教授。亚当斯教授五十多岁,为人亲切、和善,谈吐幽默、儒雅,并非常善于为他人着想。亚当斯教授还有一点让雪松特别感动。因为英语发音不准确,雪松这几天办手续跟人交流时,有时对方会听糊涂了,不清楚他在说什么;有人甚至不自觉地眯起眼睛,艰难地倾听。跟亚当斯教授说话,雪松完全没有这个障碍。也许是习惯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南腔北调,亚当斯教授能从国际学生磕磕绊绊的说话中,很快猜透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亚当斯教授虽然善于理解发音不准的英语,他自己的发音却是非常地准确而清晰!当雪松发音有误时,亚当斯教授会放慢语速,重复一遍那个单词的正确发音;当雪松用词不准时,亚当斯教授会采用恰当的词汇,重复一遍雪松刚说过的话。亚当斯教授从不直截了当指出他的错误,这使雪松发自内心地感激。很显然,教授是采用委婉的方式,来帮助他提高英语。雪松暗自庆幸,自己遇到这么一个好导师!

暂时安顿下来之后,雪松开始写信,一封家信、一封写给杏雨。写给杏雨的信很长,写满了五页纸。在这封信里,雪松嘱咐杏雨暂不要回信,因为他现在住的是临时宿舍,随时有可能搬家;一旦有了固定的住处和通信地址,他会立即写信的。

临时住宿虽然距离学校不远,但收费较贵。早在入学之前,雪松就填写了校园住宿申请表。可因为他是冬季入学,校园里没有空位,校方便把他的名字放在等待名单上了。入校后,雪松到新生注册办公室问,仍是没有空位。于是,雪松在等待校园宿舍的同时,也开始在校外寻找住处。

三个月后,林雪松在校外租到了公寓里的一间卧室,总算稳定了下来。这个公寓套间共有三间卧室,住三个学生,共用客厅、厨房及洗手间。价格不贵,离校不太远,交通方便。

搬进公寓的当晚,林雪松就急着写信,把自己的通信地址告诉杏雨。在信里,雪松还给杏雨详细介绍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写好之后,雪松把信装入航空信封,贴足邮票、封好,投入街边的邮筒里。

拜城的春天来得晚,一直要到四月份,才能见到万物复苏的迹象。积雪开始消融,冰封的土地变得松软,小溪在欢歌,天空中飞的鸟儿也多了起来。睡了一个冬季的小动物,从洞穴里跑出来,在路边探头探脑地张望。四月也是多雨的季节,连绵多日的细雨,无声地滋润着大地。“April shower,May flower”是本地的一句俗语,是“四月雨、五月花”的意思。

第二节  意大利面

有了固定的住处,林雪松买来锅碗刀铲、蔬菜粮油,自己开伙做饭。雪松做的最多的是煮面条,这个最简单,烧开水,放进面条、蔬菜、油盐即可。雪松是南方人,从小吃米饭长大,本不习惯北方的面食,但米饭炒菜太费时费力。再说,宿舍里只有一套炊具,三个室友差开时间轮流做饭,自己也不能占用厨房太长。

吃过几天煮面条后,雪松发现一个问题,这里的面条太硬,很难煮熟。一位室友告诉他,这不是普通面粉做成的面条,是意大利面,其原料是一种蛋白质含量很高的特殊小麦。用这种小麦粉做成的面条,硬度高,很不容易煮软。雪松后来才知道,这种意大利面条其实源于中国。在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旅居中国十七年,获元世祖忽必烈召见,官至扬州总管。他回国后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把中国形容成黄金铺就的富邦,在欧陆掀起了探寻中国的热潮,开启了后世地理大发现的序幕。马可波罗归国时,把中国面条的制作技术带了回去,这才出现了意大利面条。

为解决煮面条的问题,雪松想出个办法,把面条提前放到水里浸泡,再拿去煮。这个方法果然奏效,面条可以彻底煮软了。味道虽然跟正宗的中国面条有差距,但总比面包、速溶、速冻食品强好多。几个星期后,同一实验室的一位来自台湾的学生,带雪松去了一趟唐人街的华人超市,他才买到了中国面条。

这位来自台湾的同学名叫即李维华,比林雪松早几年入学,妻子女儿也同在拜城。实验室还有另外两位同事,一位是本地人,另外一位来自保加利亚,他们也都在攻读博士学位。知道林雪松刚初来乍到,他们都尽力帮助他。

一次午饭时间,林雪松又在吃带的剩面条。李维华已是接连几天看到他吃意大利面了,便忍不住问他为何对意大利面情有独钟,林雪松苦笑着说这里买不到正宗的中国面条。李维华汉说唐人街有家华人超市,有中国面条卖。周末他正好有事去唐人街,可以带上他一起去,雪松感激地答应了。

这是一家香港人开的超市,铺面不大,货物品种之齐全,远远超过了雪松的期望。他惊呀这个不起眼的小店,居然有这么多地道的中国货。雪松如初次进入糖果店的孩子,什么都想要。他买了几包干面条和一袋大米,还买了蔬菜、水果、豆腐、咸菜、辣酱、腐乳、酱油、香油、陈醋等。超市里居然还有中文报纸出售,虽然是繁体印刷,仍是倍感亲切!结帐后,雪松装了满满几大塑料袋。

李维华在超市门口等他出来,见他买了这么多的东西,很是吃惊,说他肯定买超了。李维华说他一家三口,每次都不会买这么多东西。雪松解释说来一趟不容易,多买一些储存起来慢慢用。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从那以后,李维华每隔一段时间就说要去唐人街办事,叫上林雪松一起去华人超市购物。林雪松情知李维华是在特意帮他,也不好说破,只有心里暗暗感激,并在其它事上设法回报。

一次在去购物的路上,李维华先自我介绍,说自己刚到而立之年,然后问林雪松贵庚几何、府上是大陆哪个省份?林雪松说自己二十五岁,来自赣东临川。李维华听了很是惊喜,说我们不仅是同胞、还是同乡呢!我是磨刀李氏的后人!

G
GoGym
高兴小李顺利安顿下来。不过和杏雨就走散了
可能成功的P
GG不要沙发,我要。
w
weidi88
谢GG, 是的,雪松安顿下来了。二人彻底走散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因素,下次会讲。
w
weidi88
谢可可!
G
GoGym
唉,太可惜了,多么般配的两个人
G
GoGym
我要! 挤你!
可能成功的P
看来还会有重要角色没有出场。估计杏雨也会出国吧?和小林再遇,已物是人非啦。
w
weidi88
你的构想很好哇! 可惜我以前没想到 :)
G
GoGym
现在加进去:) 我也喜欢这个构思
w
weidi88
好的,我考虑。
悉采心
雨杏的样子真可爱

他渴望再次见到这个带着青山绿水气息的女孩,见到那如涧水般清澈的双眸,听到那山泉般清脆的声音······

雪松会不会慢慢变成渣松呢

 

悉采心
+1
w
weidi88
谢采心,是的,杏雨是既美丽又可爱!
w
weidi88
雪松不会变渣。后来他遇到soulmate,但经受住了考验。
可能成功的P
怎么还有“但是”?
d
dontworry
刚出国时候的种种趣事还记忆犹新,下次我的小说里也会出现。两人相隔那么远,文化层次也差很多,本来的交集也比较有限,

要在一起还真难。

w
weidi88
谢不愁点评!是,两人不在一个轨道上,很难再有交集。
w
weidi88
因为遇到杏雨在先 :)
F
FionaRawson
先赞!
A
Anthropologi
四月雨,五月花写得好啊。叹,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头。。
F
FionaRawson
“自从十七岁上大学开始,跟父母便是聚少离多。”被这句话戳到痛点了。。。既然你单独用雪松的角度来写故事,就证明他是男主!太

好了。。。咦?他给杏雨的第二封信寄丢了?

w
weidi88
谢高妹点评! 没错,林雪松是男主,以后还有不少篇幅写他。第二封信误了几年。
w
weidi88
谢安安! 谁道人生不再少,山前溪水尚能西 :)
F
FionaRawson
只要最后能在一起就行,嘿嘿
可能成功的P
看来有这个希望。连soulmate都拒绝了
w
weidi88
他们几年后会有一段幸福的日子
浮云驰
原来雪松还有这么多故事,看来跟杏雨有戏了
w
weidi88
谢浮云点评! 二人还会有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