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级别工资和变动情况介绍

毛囡
楼主 (文学城)
50年代级别工资和变动情况介绍       关于50年代(行政,技术)级别对应的工资额到底是多少众说纷纭,版本众多,错误和误解也不少,由此常会出现对某一级工资是多少出现争辩。这是由于工资制度的复杂性而引起的。我希望本贴能提供一个比较准确完整的版本,并能回答一些网友在这方面的疑问。       废除积分制后第一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表是1955年8月发布的(见表一)。这份包括了行政1-30级的工资标准,没分地区差别,1级560元,2级500元,3级440元,5级340元,。。。和很多文章中提到的数据相符:如“郭沫若 科学院院长 2级 500元,副院长李四光、竺可桢是行政五级,工资340元;副院长陶孟和与历史研究所第三所所长范文澜是行政六级,工资300元。副院长吴有训是行政七级,工资260元;文化部部长沈雁冰为行政三级,工资440元。文化部副部长丁西林、郑振铎、夏衍,人民出版社社长冯雪峰,中国文联秘书长阳翰笙,为行政七级,工资260元,等。”      接着56年进行了全面工资改革,从行政到技术都较大幅度的增加了工资,并根据地区消费水平,分了11类工资区,以1类为基准,每高1类增加3%。并在1956年6月发了新的工资标准(见表二)。因北京市是6类,一般就以6类为标准说那级是多少,如一级教授345元,(上海市是8类地区,1级就是363元)。这里请注意,有文章说“北京属于四类地区,刚毕业的本科大学生属于21级干部,月工资56元,而上海属于5类地区,同样刚毕业的本科大学生/21级干部,月工资59元,”这说法不完全,应该是北京郊区是4类地区,上海郊区是5类地区,市区和郊区工资有差别的。这次调整后,行政一级644元(这也是文中常看到的说毛主席原来工资644元来源),6级368元,7级322元,一级教授345元,相当于行政6.5级。
    但马上在56年底进行了降薪调整:行政10级以上全面降薪:1级从644元降到579.6元;2级581元到523元;3级从517.5元到466元;.。。
    之后,1959年2月和60年10月又作了两次降薪调整。59年:1-3级党员干部三级工资合并,降到460元;60年:17级以上党员干部降低工资标准,1-3级再降12%,4级降10%,5级降8%,6级降6%,7级降4%,8级降2%,9-17级降1%。降低后的1-3级工资标准为404.8元(460元降12%后:460x0.88=404.8) ,这就是一些文章中说主席工资404.8元来源。60年10月后其它级别的工资也可按照这些变动算出来。到这时候,一级教授的工资(没变动)已相当于行政5级(342元)了。60年10月后,行政级别工资没再变动。
    高教工资,56年定级后没有变动,但当时有一个特殊规定,即党员比非党员同级要少拿一定比例的工资,这在知识界十分突出,这个比例是,工资200元以上者少拿2%;100~200元者,少拿1%。如6类地区2级教授工资为287.5元,党员教授则拿281.7元;高教8级的讲师为106元,党员则拿104.9元。而18级以下,党内外工资是相同的。所以看到同样级别的教授,工资数有些差别是可能的。        工人工资:大多数企业实行8级工资制,如机电、钢铁、重化工等产业。少数企业实行7级工资制,如轻工的食品、卷烟、搪瓷等行业。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等级工资都不同。下面是上海轻工业系统的8级工资表:   行业或工种               1          2         3         4          5         6          7          8         8/1      级差%       自行车               42.4      49.2     57.2     66.4      77     89.5    103.9   120.8      2.85     16.1            缝纫机,耐火材料   41       47.7     55.6     64.7     75.3   87.6     102     118.9      2.90     16.4
 电池、仪器玻璃       40       47.1     54.9     63.9     74.4   86.5    100.7   117.5      2.90     16.4
 造纸、彩印、制革    38       44.1     51.2     59.2     69      80.2     93.1    108.2      2.85     16.1
 纸品、铅印             37.8      43.9     51       59        68.7   79.8     92.6    107.7      2.85     16.1
  机电修理工            40.5      47.1     54.9     63.9     74.4   86.5     100.7   117.5     2.90     16.4   
  泥水木工               36.72    43.59   51.74    61.4    72.89  86.66   102.8                 2.80     18.7    7级技术等级工资标准情况表    行业或工种                1          2          3          4          5          6          7         7/1      级差%
 
  木材                       37.5    44.3      52.2     61.5     72.8      85.9     101.3      2.7       18.0
  钟表                       39.0    45.7      53.6     62.8     73.6      86.3     101.4      2.6       17.2
铝器及日用五金        38.0    44.5      52.2     61.2     71.7       84.l      98.8       2.6       17.2
油脂,日用化学        37.5    44.0      51.6     60.5     71.0       83.3     97.5       2.6       17.3
食品,烟草,火柴     37.5    43.7      50.9     59.3     69.1       80.5     93.8       2.5       16.5
 铅笔                         37.5    42.8     48.8     55.7      63.6       72.6     82.9       2.2       14.1   象钢铁,有色金属等1类工种的最高8级工工资有130多元。  
另附2份工资表供参考   6类地区高教1~13级工资表
  
  级别 工资(元) 级别 工资(元)
  1 345              8 106
  2 287.5            9 89.5
  3 241.5           10 78
  4 207             11 69
  5 177             12 62
  6 149.5           13 56
  7 126.5   6类地区工人1~8级工资表
  
  级别 工资(元) 级别 工资(元)
  8    112.5        4   56.87
  7    90.08        3   48
  6    77.85        2   41.5
  5    66.53        1   35.5    
军队的工资情况了解不全,就不说了。   表1,         表2,       表3
毛囡
补充一点,上海在1971年工人加过一次工资,从36元加到41-43元,(约15%到43元)。
毛囡
补充一点,上海在1971年工人加过一次工资,从36元加到41-43元,(约15%到43元)。

毛泽东为何不去留学
沈卫威

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和一群准备赴法国留学的学生一道离开北京,14日到达上海。送走留法学生后,他于4月6日回到湖南长沙。

。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为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在长沙,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创办《湘江评论》。与此同时,胡适在北京的《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胡适和毛泽东都对对方的活动产生了反应。毛泽东是如期把《湘江评论》寄给了胡适。胡适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36号上撰写有《介绍新出版物》(署名“适”),高度评价了《湘江评论》,并表示支持湖南的学生斗争。他说:“《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而这篇文章正是毛泽东写的。“民众大联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在《湘江评论》时期。

9月1日,毛泽东响应胡适“多研究些问题”的号召,在湖南起草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寄给北京大学的邓中夏,刊发于10月23日的《北京大学日刊》。《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所列的大小144项问题(有互为兼容),是对胡适文章中所提出的问题的具体展示,思路和主旨与胡适基本一致。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这是他为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所领导的学生运动的具体工作。他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上书胡适,是想争取胡适对湖南学生的支持。胡适晚年对助手胡颂平回忆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海,竹垚生怕出事,把它烧掉了。”

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胡适之事,胡适的日记中有记录。1920年1月15日的胡适日记中有:“毛泽东来谈湖南事。”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上海。回湖南后,毛泽东寄给胡适一张名信片,内容如下: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

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新)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

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之处),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

  此颂

教安

   毛泽东寄

   寓长沙储英源楚怡小学校

胡适晚年追忆了当年他对青年毛泽东的吸引和影响。在1951年5月16-17日的日记上,胡适回忆说:“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湖南了。”

胡适所说的在毛泽东给朋友的信中可得到印证。1920年2月和3月14日毛泽东在离开北京之前分别给陶毅、周世钊的信中说:

“湘事平了,回长沙,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或径名自修大学),预计一年或两年,必将古今中外学术的大纲,弄个清楚。好作出洋考察的工具(不然,不能考察)。”“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所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如果自修大学成了,自修有了成绩,可以看情形出一本杂志。”

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同时他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9月,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的校舍开办的自修大学开学。原船山学社的社长贺民范为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1922年4月,自修大学的校刊《新时代》创刊。11月自修大学和刊物被湖南政府勒令停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后来成了共产党的干部。

  

摘自《胡适周围》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
越王
青工加5-7元工资好像是73年以后。
毛囡
上海轻工业志:第三次低工资调整是1971年。根据国家规定:凡1957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三级工加8元;1960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二级工

第三次低工资调整是1971年。根据国家规定:凡1957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三级工加8元;1960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二级工加7元;1963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一级工加6元;1966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一级工加5元。。。。。。

毛囡
上海船舶工业志:1970年,按上海市规定,各单位对1967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学徒,满师后都定为36元。1971年,各单位又根据上级

1970年,按上海市规定,各单位对1967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学徒,满师后都定为36元。1971年,各单位又根据上级的规定进行低工资调整,一律以工作年限为基准,分档定资,分别增加绝对额5、6、7、8元,调资后,低工资职工人均增资6.83元。
 

越王
毛囡兄,71年的调整,针对的是文革前参加工作的。拿36元的青工都是68年后参加工作的,他们的首次加工资是73年以后。

因为71年这批人大多刚刚满师开始拿36元,不可能立即加5-7元工资。

越王
这些人拿了几年36元后才第一次加了5-7元工资,那是73年以后了。
闲看花开花落
又一篇好文,不容易。
b
baydad
工人里,国营,集体没有区别?
皇筱玫
上海是八类,本科毕业第一年?48.50第二年才转至?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