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爱吃面条。不是花式的方便面,不是干巴巴的挂面,就是手擀面,现擀现吃,加上不同的卤。
面条也不一定是白面的,荞面条,莜面条,都爱吃。
面条也不一定都是长长的,刀削面,面片儿,都喜欢。
擀面条都是妈妈的活儿,面和得有劲道,切出来粗细一致,有时宽一点有时细细的,都好吃。
刀削面爸爸亲自上阵,三棱的片片长短一致,刀要快,水要滚,削够一碗就捞出来。
我就是揪面片。面和得硬,揪出来就是一小片一小片的;面和得软,揪起来就是丝丝连连一长条一长条的,这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面条。但是跟爸爸一起围着开水锅,一边揪面片一边天南海北胡说八道,真是惬意!
吃面条主要吃的是卤,南方叫“浇头”,很形象。肉丝炸酱面爸爸最爱。正宗黄豆大酱用红辣椒油炸过,加入猪肉丝、葱丝,根据季节可再加黄瓜丝、萝卜丝,爸爸吃得开心,满脸都是笑。
我不能吃辣的,爸爸总为我精心准备没有放辣油的但是有多多肉丝的卤,害得我至今不爱吃清汤寡水的面条,不爱吃没有肉味的面条。
小时候在内蒙古西部呼和浩特、包头住的时候,常吃莜面条荞面条,绝配羊肉汤,是爸爸最爱,我也爱,妈妈不怎么喜欢。
我们民族还喜欢吃用牛奶煮的面片,有条件加点黄油,喜欢甜加点糖喜欢咸加点盐。
奶奶在世时,回老家看望她,最好的待客饭食就是牛奶面片儿。爸爸会亲手为奶奶做,为来串门的亲友做,他自己不吃。农村弄点白面太难了,他还不喜欢喝牛奶。
爸爸不喜欢喝牛奶,这个习惯很不“少数民族”。妈妈有时候会调侃他:“你是不是王麻花的儿子呀?”
王麻花是老家镇上一个炸麻花的汉族人家。
爸爸最后的时日,我开始学刀削面给他做。爸爸很高兴,躺在床上遥控:面团要硬一些,要竖起来捏住,刀要快,小心手。。。。
过去以为面条是北方饮食,南方人不会做也不爱吃。直到1974年第一次去上海,发现上海也有面条:“阳春面”。这么文雅的面条其实就是白水煮面,充分体现了上海人有文化爱面子的特性。还好,婆婆从来没给我煮过阳春面
婆婆来哈尔滨与我们小家同住的两年里,中午常常煮苏州面,把大块红烧肉或者卤牛肉或者五香熏鱼加一个荷包蛋盖在红汤的面条上。
面条,南北通吃呀!
《聊斋志异-伍秋月》中写从阎王爷那里逃回一条命的王鼎,回到人世一张口,就是让家人给碗面条吃。梁实秋也这样写过,小妹患了伤寒,回天乏术,奄奄一息,却气若游丝地说想吃碗炸酱面。一碗下肚,竟然“立刻睁开眼睛坐了起来,过一两天病霍然而愈”。
面条有起死回生之效啊!
爸爸,我想吃你的刀削面。。。。
爸爸爱吃面条。不是花式的方便面,不是干巴巴的挂面,就是手擀面,现擀现吃,加上不同的卤。
面条也不一定是白面的,荞面条,莜面条,都爱吃。
面条也不一定都是长长的,刀削面,面片儿,都喜欢。
擀面条都是妈妈的活儿,面和得有劲道,切出来粗细一致,有时宽一点有时细细的,都好吃。
刀削面爸爸亲自上阵,三棱的片片长短一致,刀要快,水要滚,削够一碗就捞出来。
我就是揪面片。面和得硬,揪出来就是一小片一小片的;面和得软,揪起来就是丝丝连连一长条一长条的,这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面条。但是跟爸爸一起围着开水锅,一边揪面片一边天南海北胡说八道,真是惬意!
吃面条主要吃的是卤,南方叫“浇头”,很形象。肉丝炸酱面爸爸最爱。正宗黄豆大酱用红辣椒油炸过,加入猪肉丝、葱丝,根据季节可再加黄瓜丝、萝卜丝,爸爸吃得开心,满脸都是笑。
我不能吃辣的,爸爸总为我精心准备没有放辣油的但是有多多肉丝的卤,害得我至今不爱吃清汤寡水的面条,不爱吃没有肉味的面条。
小时候在内蒙古西部呼和浩特、包头住的时候,常吃莜面条荞面条,绝配羊肉汤,是爸爸最爱,我也爱,妈妈不怎么喜欢。
我们民族还喜欢吃用牛奶煮的面片,有条件加点黄油,喜欢甜加点糖喜欢咸加点盐。
奶奶在世时,回老家看望她,最好的待客饭食就是牛奶面片儿。爸爸会亲手为奶奶做,为来串门的亲友做,他自己不吃。农村弄点白面太难了,他还不喜欢喝牛奶。
爸爸不喜欢喝牛奶,这个习惯很不“少数民族”。妈妈有时候会调侃他:“你是不是王麻花的儿子呀?”
王麻花是老家镇上一个炸麻花的汉族人家。
爸爸最后的时日,我开始学刀削面给他做。爸爸很高兴,躺在床上遥控:面团要硬一些,要竖起来捏住,刀要快,小心手。。。。
过去以为面条是北方饮食,南方人不会做也不爱吃。直到1974年第一次去上海,发现上海也有面条:“阳春面”。这么文雅的面条其实就是白水煮面,充分体现了上海人有文化爱面子的特性。还好,婆婆从来没给我煮过阳春面
婆婆来哈尔滨与我们小家同住的两年里,中午常常煮苏州面,把大块红烧肉或者卤牛肉或者五香熏鱼加一个荷包蛋盖在红汤的面条上。
面条,南北通吃呀!
《聊斋志异-伍秋月》中写从阎王爷那里逃回一条命的王鼎,回到人世一张口,就是让家人给碗面条吃。梁实秋也这样写过,小妹患了伤寒,回天乏术,奄奄一息,却气若游丝地说想吃碗炸酱面。一碗下肚,竟然“立刻睁开眼睛坐了起来,过一两天病霍然而愈”。
面条有起死回生之效啊!
爸爸,我想吃你的刀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