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空蝉
回顾:
【第一回】桐壶(きりつぼ):桐壶帝深爱妃子桐壶更衣,更衣因受嫉妒压力早逝,留下儿子光源氏。源氏自幼俊美异常,被赐姓为"源氏",开始宫廷生活。主题:宠爱与妒恨;源氏悲剧性出身的铺垫。
【第二回】帚木(ははきぎ):源氏成年,初涉情场,与空蝉、末摘花等女子有短暂恋情。讨论理想女性的条件(有名的"雨夜谈"出现)。主题: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爱情的初试。
评注:
《源氏物语》很多章回名称取于花草树木,例如桐、藤、帚木、夕颜等等。中国文人睹物生情,作诗低吟,尤其推崇梅、兰、竹、菊,以拟人化的手法抒发对自己,对社会,对物的感想。日本国学创立的“物哀”理论异曲同工之妙:世上万事万物,形形色色,不论是目之所及,抑或耳之所闻,抑或身之所触,都收纳于心,加以体味,加以理解,这就是感知‘事之心’、 感知‘物之心’。
本回《空蝉》故事简介:
源氏在上回《帚木》中因“雨夜物语”之后,对一位寡言、端庄的已婚女性产生兴趣。
他得知女子名叫空蝉,已嫁人但性格清冷恬静,便设法靠近。某夜,源氏潜入空蝉卧室,强行与她亲近,却被她克制地躲避,最终在床上只留下一件衣服逃走。
这一段“留衣而逃”的场景,成为全书最经典、最哀婉的意象之一。
源氏依旧牵挂空蝉,而空蝉始终保持距离,宁愿沉默避世,也不让步于激情。源氏年轻、俊美、多情。在这一回中他还显得幼稚,带着一丝“游戏”性质的情欲探索,但也被空蝉的冷静拒绝所打动。空蝉后来两次的不从,反而激发了他的执念。“越不可得,越想追逐。”
空蝉是个理性、节制、有自尊的女性。她的拒绝并不是因为没有情感,而是对自身处境的清醒认知,展现出对欲望节制的高贵姿态。她代表了紫式部笔下最早的“不可侵犯”女性之一,是源氏众多恋人中最不易接近也最不容易被“征服”的女子。
源氏公子在纪伊守处,夜不成寐,自感受辱而羞耻,空悲怆。于是,趁夜色急匆匆离去。
空蝉却又觉得非常过意不去,期待他的回信,以便知道他的心情,然而公子音信全无。虽然心里不安,中断往来,就此结束也是好事。她内心始终感觉不安,常常陷入沉思。
公子也是时刻不能忘怀,简直是又急又恨。男人这个物种,愈是得不到愈是执着。于是催促他已经收在身边空蝉的幼弟小君设法找个机会,让他与空蝉再见上一面。
昏色迷蒙的夜晚,趁纪伊守出去值班,家里只剩女眷的机会,小君驾着自己的车子请公子前往。公子本应该仔细推敲是否可靠,然而不暇考虑,换上便服急急忙忙前去。
从格子门隙缝,公子瞧见西厢小姐,伊豫介前妻所生的女儿轩端荻/dí/,正与空蝉下棋。
有意思的是,公子上次黑灯瞎火看不到她的真容,这次依照自己的推断,“靠着正屋中柱朝西打横坐着的,是我的意中人吧。”
而朝东对着他坐的女子,裙带以上的胸脯完全露出,样子落拓不羁,体态圆肥,身材修长,全体没有大瑕疵,引起公子极大兴趣。只见她下棋较有才气,落子敏捷,口齿伶俐。
空蝉则态度沉静,她的眼睛有些浮肿,鼻梁不很挺,外观没有娇艳之色,谓之端庄。
那个肥圆女子是空蝉继女轩端荻,明媚妍艳,任情嬉笑,打趣撒娇,可爱的人儿。虽然断定她是个轻狂的女子,然而以公子的多情,竟不肯舍弃她。再说,他所接触到的女子无不拘谨,装模作样,第一次看到轻狂女子不能自已。
内贼难防,这小君别看年纪小,脑子却机灵。内中策应公子。他在纸隔扇边上睡了,便于开门。女眷们入睡后,他带着公子直扑姐姐的床笫,标准的引狼入室。
也是乖巧,空蝉留宿继女轩端荻,发现室内动静,加上闻到浓烈香气,心生疑惑,便披衣溜走。公子并不知情,掀开依然躺着的女子衣服,发现她身材较大,睡得很熟,猛然意识到认错了人。但是权衡利弊,索性将错就错,躺下来。
轩端荻虽然是个处子之身,可生性风流,并无羞耻狼狈之色。公子觉得这女子并无可憎之处,但也不怎么牵惹人情。便挑逗道“洞房花烛虽然好,不及私通趣味浓。”然而最终也只是交代女子以后靠小君通信,然后拿着空蝉留下的单衫迅速溜出屋去。
回二条住处,公子埋怨小君办事不力,内心更加痛恨自己,甚至不如她的丈夫伊豫介那个老头。于是奋笔疾书“蝉衣一袭余香在,赌物怀人亦可怜。”女人的单衫被公子比作蝉衣,因此也成为她的称谓,蜕掉外壳的“空蝉”。那件单衫,因为染着那可爱的人儿身上的香气,他始终藏在身边,时时取出来观赏。
空蝉本不愿意再理会公子,可是骂过弟弟以后,虽有余怒,还是打开来信,读了一遍,想道:“我脱下的那件单衫怎么办呢?早已穿旧了的,难看死了。”觉得很难为情。她心绪不安,胡思乱想。
轩端荻昨夜遭此意外之事,羞答答地回到自己房中。这件事没人知道,因此无可告诉,只得独自沉思。她看见小君走来走去,心中激动,却又不是替她送信来的。但她并不怨恨源氏公子的非礼行为,只是生性爱好风流,思前想后,未免寂寞无聊。
至于那个无情人空蝉呢,虽然心如古井之水,亦深知源氏公子对她的爱决非一时色情冲动可比。因念倘是当作未嫁之身,又当如何?但今已一去不返,追悔莫及了。心中痛苦不堪,就在那张怀纸上题了一首诗:“蝉衣凝露重,树密少人知。似我衫常湿,愁思可告谁?”
这一段尽显作者细腻写作手法,以后的章回中经常看到。源氏公子的心思不差于女人。这所有细密的心思在作者的笔下犹如来回细耕的爬犁不断梳理,慢慢读来,颇有“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意境。
可以肯定,倘若空蝉是未嫁之身,以源氏公子喜新厌旧,左顾右盼的德行,也只能被他挑出瑕疵,很快摒弃。
公子未能彻底得手空蝉,懊恼不已。虽然碰巧与她的继女轩端荻相认,却依然难忘空蝉。
当时习俗,男女共寝后,次日早晨,男的必须写信做诗表示慰问,女方也必须回信答诗。第二天晚上,男的必须再到女方那里宿夜,才合乎礼节。
按次数,这是第三次私见空蝉,后两次未果。年轻的公子第一次偷猎经验不多,更像是莽打莽撞普通的毛头小伙子,能得手空蝉这个有夫之妇,战绩也还算不错了。
此回出场人物:
纪伊守,父亲伊豫介,继母空蝉,亲妹妹是西厢小姐轩端荻。空蝉的弟弟小君。
这一回看点:
她脱衣而去 “只留下了一件凌乱的衣裳,便逃走了。”
这一幕既有身体的接触,又有精神的决裂,是一场既发生又未发生的“幽微之爱”。
“衣裳”象征身体的替身,也象征女性的“壳”,空蝉留下躯壳,抽身而去,宛如蝉蜕之象。
1. “物哀”的初现;空蝉代表着人生无常与美的短暂。一段未竟的情感,反而更动人。
2. 欲望与距离:探讨了“被压抑的爱情”比“实现的爱情”更有力量。空蝉的拒绝不是冰冷,而是充满克制的温柔。
3. 女性主体性的萌芽。空蝉不因源氏的高贵而屈服,她选择以沉默和疏离守护自我。这种女性形象在平安时代是非常罕见的。」 金句:“虽说厌倦这浮世,但要彻底放下,又何其难哉。”
这是空蝉的心声:她不想陷入男女情欲,但也无法完全超脱其诱惑。
空蝉是源氏众多女性中最早拒绝他的一位,她的存在打破了“所有人都会爱上源氏”的浪漫神话。她用“不回应”回应了源氏,也用“消失”成为源氏内心长久的幽影。
本回标题“空蝉”:
按理说,第二回“帚木”应该是空蝉”,她在上回第一次出现,而且开始铺张她的故事。可是第二回选用了“帚木”。原因简单:原文没有小标题,为了中国读者方便,译者根据章回内容添加,他在第一回注释里已经说明。
译者在此回的开头注释1有误:“本回紧接上回,也是写源氏公子十七岁夏天之事。”而在第二回,注释1则“本回写源氏公子十六岁夏天之事。”
人物复习:
桐壶帝 ──(正式婚姻)── 桐壶更衣 ──(亲子)── 光源氏(主角)二皇子 ──(正式婚姻)── 藤壶中宫 ──(私情→秘密生子)── 冷泉帝(名义上是桐壶帝之子,实际是源氏亲生)
争取今年去一次日本亲身体验一下。
第三回 空蝉
回顾:
【第一回】桐壶(きりつぼ):桐壶帝深爱妃子桐壶更衣,更衣因受嫉妒压力早逝,留下儿子光源氏。源氏自幼俊美异常,被赐姓为"源氏",开始宫廷生活。主题:宠爱与妒恨;源氏悲剧性出身的铺垫。
【第二回】帚木(ははきぎ):源氏成年,初涉情场,与空蝉、末摘花等女子有短暂恋情。讨论理想女性的条件(有名的"雨夜谈"出现)。主题: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爱情的初试。
评注:
《源氏物语》很多章回名称取于花草树木,例如桐、藤、帚木、夕颜等等。中国文人睹物生情,作诗低吟,尤其推崇梅、兰、竹、菊,以拟人化的手法抒发对自己,对社会,对物的感想。日本国学创立的“物哀”理论异曲同工之妙:世上万事万物,形形色色,不论是目之所及,抑或耳之所闻,抑或身之所触,都收纳于心,加以体味,加以理解,这就是感知‘事之心’、 感知‘物之心’。
本回《空蝉》故事简介:
源氏在上回《帚木》中因“雨夜物语”之后,对一位寡言、端庄的已婚女性产生兴趣。
他得知女子名叫空蝉,已嫁人但性格清冷恬静,便设法靠近。某夜,源氏潜入空蝉卧室,强行与她亲近,却被她克制地躲避,最终在床上只留下一件衣服逃走。
这一段“留衣而逃”的场景,成为全书最经典、最哀婉的意象之一。
源氏依旧牵挂空蝉,而空蝉始终保持距离,宁愿沉默避世,也不让步于激情。源氏年轻、俊美、多情。在这一回中他还显得幼稚,带着一丝“游戏”性质的情欲探索,但也被空蝉的冷静拒绝所打动。空蝉后来两次的不从,反而激发了他的执念。“越不可得,越想追逐。”
空蝉是个理性、节制、有自尊的女性。她的拒绝并不是因为没有情感,而是对自身处境的清醒认知,展现出对欲望节制的高贵姿态。她代表了紫式部笔下最早的“不可侵犯”女性之一,是源氏众多恋人中最不易接近也最不容易被“征服”的女子。
源氏公子在纪伊守处,夜不成寐,自感受辱而羞耻,空悲怆。于是,趁夜色急匆匆离去。
空蝉却又觉得非常过意不去,期待他的回信,以便知道他的心情,然而公子音信全无。虽然心里不安,中断往来,就此结束也是好事。她内心始终感觉不安,常常陷入沉思。
公子也是时刻不能忘怀,简直是又急又恨。男人这个物种,愈是得不到愈是执着。于是催促他已经收在身边空蝉的幼弟小君设法找个机会,让他与空蝉再见上一面。
昏色迷蒙的夜晚,趁纪伊守出去值班,家里只剩女眷的机会,小君驾着自己的车子请公子前往。公子本应该仔细推敲是否可靠,然而不暇考虑,换上便服急急忙忙前去。
从格子门隙缝,公子瞧见西厢小姐,伊豫介前妻所生的女儿轩端荻/dí/,正与空蝉下棋。
有意思的是,公子上次黑灯瞎火看不到她的真容,这次依照自己的推断,“靠着正屋中柱朝西打横坐着的,是我的意中人吧。”
而朝东对着他坐的女子,裙带以上的胸脯完全露出,样子落拓不羁,体态圆肥,身材修长,全体没有大瑕疵,引起公子极大兴趣。只见她下棋较有才气,落子敏捷,口齿伶俐。
空蝉则态度沉静,她的眼睛有些浮肿,鼻梁不很挺,外观没有娇艳之色,谓之端庄。
那个肥圆女子是空蝉继女轩端荻,明媚妍艳,任情嬉笑,打趣撒娇,可爱的人儿。虽然断定她是个轻狂的女子,然而以公子的多情,竟不肯舍弃她。再说,他所接触到的女子无不拘谨,装模作样,第一次看到轻狂女子不能自已。
内贼难防,这小君别看年纪小,脑子却机灵。内中策应公子。他在纸隔扇边上睡了,便于开门。女眷们入睡后,他带着公子直扑姐姐的床笫,标准的引狼入室。
也是乖巧,空蝉留宿继女轩端荻,发现室内动静,加上闻到浓烈香气,心生疑惑,便披衣溜走。公子并不知情,掀开依然躺着的女子衣服,发现她身材较大,睡得很熟,猛然意识到认错了人。但是权衡利弊,索性将错就错,躺下来。
轩端荻虽然是个处子之身,可生性风流,并无羞耻狼狈之色。公子觉得这女子并无可憎之处,但也不怎么牵惹人情。便挑逗道“洞房花烛虽然好,不及私通趣味浓。”然而最终也只是交代女子以后靠小君通信,然后拿着空蝉留下的单衫迅速溜出屋去。
回二条住处,公子埋怨小君办事不力,内心更加痛恨自己,甚至不如她的丈夫伊豫介那个老头。于是奋笔疾书“蝉衣一袭余香在,赌物怀人亦可怜。”女人的单衫被公子比作蝉衣,因此也成为她的称谓,蜕掉外壳的“空蝉”。那件单衫,因为染着那可爱的人儿身上的香气,他始终藏在身边,时时取出来观赏。
空蝉本不愿意再理会公子,可是骂过弟弟以后,虽有余怒,还是打开来信,读了一遍,想道:“我脱下的那件单衫怎么办呢?早已穿旧了的,难看死了。”觉得很难为情。她心绪不安,胡思乱想。
轩端荻昨夜遭此意外之事,羞答答地回到自己房中。这件事没人知道,因此无可告诉,只得独自沉思。她看见小君走来走去,心中激动,却又不是替她送信来的。但她并不怨恨源氏公子的非礼行为,只是生性爱好风流,思前想后,未免寂寞无聊。
至于那个无情人空蝉呢,虽然心如古井之水,亦深知源氏公子对她的爱决非一时色情冲动可比。因念倘是当作未嫁之身,又当如何?但今已一去不返,追悔莫及了。心中痛苦不堪,就在那张怀纸上题了一首诗:“蝉衣凝露重,树密少人知。似我衫常湿,愁思可告谁?”
这一段尽显作者细腻写作手法,以后的章回中经常看到。源氏公子的心思不差于女人。这所有细密的心思在作者的笔下犹如来回细耕的爬犁不断梳理,慢慢读来,颇有“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意境。
可以肯定,倘若空蝉是未嫁之身,以源氏公子喜新厌旧,左顾右盼的德行,也只能被他挑出瑕疵,很快摒弃。
公子未能彻底得手空蝉,懊恼不已。虽然碰巧与她的继女轩端荻相认,却依然难忘空蝉。
当时习俗,男女共寝后,次日早晨,男的必须写信做诗表示慰问,女方也必须回信答诗。第二天晚上,男的必须再到女方那里宿夜,才合乎礼节。
按次数,这是第三次私见空蝉,后两次未果。年轻的公子第一次偷猎经验不多,更像是莽打莽撞普通的毛头小伙子,能得手空蝉这个有夫之妇,战绩也还算不错了。
此回出场人物:
纪伊守,父亲伊豫介,继母空蝉,亲妹妹是西厢小姐轩端荻。空蝉的弟弟小君。
这一回看点:
她脱衣而去 “只留下了一件凌乱的衣裳,便逃走了。”
这一幕既有身体的接触,又有精神的决裂,是一场既发生又未发生的“幽微之爱”。
“衣裳”象征身体的替身,也象征女性的“壳”,空蝉留下躯壳,抽身而去,宛如蝉蜕之象。
1. “物哀”的初现;空蝉代表着人生无常与美的短暂。一段未竟的情感,反而更动人。
2. 欲望与距离:探讨了“被压抑的爱情”比“实现的爱情”更有力量。空蝉的拒绝不是冰冷,而是充满克制的温柔。
3. 女性主体性的萌芽。空蝉不因源氏的高贵而屈服,她选择以沉默和疏离守护自我。这种女性形象在平安时代是非常罕见的。」
金句:“虽说厌倦这浮世,但要彻底放下,又何其难哉。”
这是空蝉的心声:她不想陷入男女情欲,但也无法完全超脱其诱惑。
空蝉是源氏众多女性中最早拒绝他的一位,她的存在打破了“所有人都会爱上源氏”的浪漫神话。她用“不回应”回应了源氏,也用“消失”成为源氏内心长久的幽影。
本回标题“空蝉”:
按理说,第二回“帚木”应该是空蝉”,她在上回第一次出现,而且开始铺张她的故事。可是第二回选用了“帚木”。原因简单:原文没有小标题,为了中国读者方便,译者根据章回内容添加,他在第一回注释里已经说明。
译者在此回的开头注释1有误:“本回紧接上回,也是写源氏公子十七岁夏天之事。”而在第二回,注释1则“本回写源氏公子十六岁夏天之事。”
人物复习:
桐壶帝
──(正式婚姻)── 桐壶更衣
──(亲子)── 光源氏(主角)二皇子
──(正式婚姻)── 藤壶中宫
──(私情→秘密生子)── 冷泉帝(名义上是桐壶帝之子,实际是源氏亲生)
争取今年去一次日本亲身体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