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源氏物语》第二回“帚木”

梧桐之丘
楼主 (文学城)

《源氏物语》

作者:紫式部

第二回 帚木

本回为源氏公子16/17岁夏天之事。

“帚木”原指传说中生长在虚空中的植物,象征虚无、遥不可及的理想女性。

故事简介

 “光华公子源氏”(光源氏),只此名称是堂皇的,其实此人一生遭受世间讥评的瑕疵甚多。尤其是那些好色行为,他自己深恐流传后世,赢得轻佻浮薄之名,因而竭力隐秘,却偏偏众口流传。这真是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作者如是说。

然而她转手写道“其实源氏公子这个人出事非常谨慎,凡事小心翼翼,并无逗人听闻的香艳轶事。。。源氏公子的本性,不喜欢世间常见的那种一时冲动的色情行为;不幸而有一种癖好,偶尔发作,便违背本性,不顾遗恨无穷,而做出不应该有的行为来。”

源氏公子其人可谓是一个谨慎,但是偶尔会“癖好”发作不顾遗恨无穷的人。

吊足胃口,令读者沏上一壶酽茶,在树荫下,在昏灯下,孜孜以求他究竟干了些什么不应该有的行为。

梅雨季节,源氏公子常住宫中,自然惹得左大臣女儿亦即葵姬夫人的怨恨。然而他不露声色继续送来种种服侍及珍贵物品供他使用。左大臣家的公子天天到源氏公子的住室来奉陪。其中那个正夫人所生的头中将特别滑稽有趣,右大臣招他为女婿。但他是个好色之徒,不喜欢去右大臣家与妻子同居。自家装饰得富丽堂皇,与源氏公子双双出入你我住处,玩耍笑谈,无话不谈。

一日,头中将在源氏公子的住室书橱中拿出情书一束,被公子阻拦,说是给他些无关紧要的看,令头中将内心不高兴,我那儿无关紧要的情书多得是,正想看这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心里话呢。公子也就允许了。他早已把最私密的情书藏在最私密的地方,怎么可能放在书橱里。公子随后激将,你看完我的私密信,也得把你的给我看。

头中将大发议论“世间的美女,尽善尽美,没有缺点可指责的,实在不易多得啊。。。自视甚高浮华辞藻显摆学问而又轻视别人的;深闺教养,父母溺爱的,又不切实际期盼甚大;而真正一无所长的女人,谁也不会受骗向她求爱的。十全十美与一无可取怕是少有啊。”其后就上中下三等女子展开讨论。

来了个小官员左马头讲的更是极为细致,开始将上中下的等级似乎以贫富为标准,令头中将和源氏公子不服。左马头继续“世间还有这样的事,默默无闻、凄凉寂寞、蔓草荒烟的蓬门茅舍之中,有时埋没着秀慧可喜的女儿,世人觉得非常珍奇。有的人家,父亲年迈肥蠢,兄长面目可憎。。。岂不知贵重精油绰约娇恣。。真叫人舍不得啊!”

作者偏爱源氏公子,对此时的他描述道“灯火影中,这姿态非常昳(dié或yì美)丽,几令人误以为美女。为着美貌公子择配,及时选得上品中之上品的女子,似乎还够不上呢。”

左马头滔滔不绝,甚至以辅佐皇上的贤臣为例,讲述选妻之难。而后谈及一见钟情而后才知期盼极高,出乎意外。再论轻薄女子,最善于隐藏缺点,在男人眼中窈窕淑女,结果确是瞎喜欢。再就是贤内助,与丈夫情投意合心领神会,共相罄谈,哪还顾及美貌丑陋,当然女人不能呆头呆脑。与其如此,倒不如全同孩子一般驯良的女子,可由丈夫尽力教导,养成美好品质。但这种女子依赖性极强,不能独立自主。还有就是隐忍的女人,实在承受不了内心的压力,逃脱俗世隐遁去了,显得矫揉造作了。有的女子因为男人移爱她人,便公然分居,也属下愚蠢之策吧。

左马头一番高谈阔论的优劣评判引起头中将共鸣,点头称是。

随后,左马头看着火候已到,便开始讲述自己的隐私故事,源氏公子也不假寐了,头中将更是托着下巴凑到更前洗耳恭听。

讲到与嫉妒他移情别人的桥段,说,二人口角,大闹起来。女人咬了他的手指,断绝关系。左马头吟道“屈指年来相契日,瑕疵岂止妒心深?”女人听了,忠于哭起来,答道“胸中数尽无情恨,此是与君撒手时。”

“讲到洗染,她的本领不亚于装点秋林的立田姬。”立田姬是司秋的女神,秋林红叶是她染成的。

他的另外的一个情人却与一个贵族往来。贵族唱起催马乐“树影既可爱,池水亦澄清”然后“厅中满地哄也,全无来人足迹啊”折了一枝花,吟道“琴清菊艳香闺里,不是情郎不肯留。”装腔作势的女子在内唱道“笛声怒似西风吼,如此狂夫不要留!”

催马乐在宫中甚为盛行,书中多有提及。催马乐是一种民谣。此处出自《飞鸟丼》:“投宿飞鸟丼,万事皆称心。树影既可爱,池水亦澄清。饲料多且好,我马亦知情。”

《源氏物语》基本以日本本土和诗与唐朝白居易诗歌为主。

头中将接着话头,也开讲起来。他与情人有了孩子,女子却被正妻叫人把些狠毒的话传给她听。头中将又久久不见面,让她好不伤心。女人送头中将抚子花一支,并附上一首诗“败壁荒山里,频年寂寂春。愿君怜抚子,叨沐雨露恩。”头中将感慨,答诗一首“群花历乱开,烂漫多姿色。独怜常夏花,秀美真无匹。”

常夏花是抚子花的别名。古歌“夫妇之床不积尘”此处读者必须留意,头中将与常夏花所生女儿在第二十二回 “玉鬘”中专述。

女子吟道“哀此拂尘袖,频年泪不干。秋来风色厉,常夏早摧残。”秋来风色厉之句,暗指头中将妻子四女公子吃醋之事。

轮到藤式部,讲到他娶了女博士,一个假名不用,全用汉字,措辞冠冕堂皇,潇洒不俗。。。我明知此种人不宜为妻,然而为了宿世姻缘,也就迁就了。

白居易《秦中吟》十首之一《议婚》:“。。。主人会良媒,置酒满玉壶。四座切勿饮,听我歌两途:富家女易嫁,嫁早轻其夫。贫家女嫁难,晚嫁孝于姑。”

唐诗人权德舆《玉团体》“作业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蟢子是蜘蛛一种,藁砧ɡǎo zhēn 是丈夫。日本和诗《古今集》亦有和歌云“乐见今朝蟢子飞,想是夜晚我郎来。”

女博士追上来,“使君若是频来客,此夕承恩也不羞。”

五月端阳节拉着菖蒲的根为题,做些无聊的诗歌。九月重阳节日宴席上,凝思构想,制作艰深的汉诗。

此时,源氏公子心中只管怀念着一个人。他想“这个人没有一点不足之处,也没有一点越分之处,真是十全十美。”不胜爱慕之情,胸怀为之郁结。

时年16岁,公子已婚四年,暗恋继母藤壶女御却越发强烈。

连绵的梅雨终于过去,源氏公子去左大臣家妻子葵姬的住所。按理说,这是回家,应该过夜。可是碰上中神当道,禁中到此间。中神又名天一神。当时认为,此神游行的方向是不利的,出门必须回避。所以他必须躲避,正中下怀还是刻意为之,没有详述。源氏公子借故去了女眷甚多随臣的亲戚纪伊守家中。

催马乐《我家》:我家翠帓张,布置好洞房。亲王早光临,请来坐东床。肴馔何所有?此事费商量。鲍鱼与蝾螺,还是海胆汤?

在纪伊守家,小君出场,十二三岁,仪态优雅,是已故卫门督的幼子。父死后,随姐姐而来。希望当殿上侍童,愁于无人提拔。源氏公子很是同情,问纪伊守道,他的姐姐就是你的继母吧?回答,正是。

这个继母阴差阳错,没有得以进宫,却被纪伊守的父亲截下作妻。老头去外地做官,准备那边准备停当再来接妻子过去同住,目前暂且住在京都旧所。今天公子突然造访,来不及安排,就睡在纸隔扇那边。

只听小君在那边与姐姐说“听说源氏公子很漂亮,今天初次看到,果然是个美男子。”躺在被窝里的姐姐说“倘是白天,我也来偷看一下。”

大家睡了,公子挑开纸隔扇,径直走到女子身边,掀开盖着的衣服。吓得女子‘呀’的一声,遮住脸却说不出话来。公子却道“我私心倾慕,已历多年。常想和你倾吐衷曲,苦无机会。今宵幸得邂逅,因缘匪浅。万望曲谅愚诚,幸赐青睐。”说得婉转温顺,魔鬼听了也会软化。迷离之间却被公子抱起就走。

碰巧女中将洗澡回来撞上,却不敢叫喊,到底是源氏公子。公子却若无其事,对着女中将说“天亮的时候你来迎接她吧。”公子与女子互相说服,最终依从了公子。

金鸡报晓,公子依依不舍,泪如雨下“恨君冷酷心犹痛,何事晨鸡太早鸣?”女子诚惶诚恐,吟道“忧身未已鸡先唱,和着啼声哭到明。”

公子身穿便服走到难免栏杆旁边,眺望庭中景色。众女子窥看,几个轻狂女子见到这个美男子,简直铭感五中呢。

然而,清醒后的女子愤恨自己的行为,同时也埋怨公子的鲁莽。

作者紫式部讲故事可能是无意,以一个已婚女子开手,让公子没有太大的罪过,同时也让读者容易接受。虽然没有详细描写女子与公子深夜单独相处的具象行为,只是让她们两人推攘,留足空间让读者想象,也是一种故作朦胧的写法。

第一次得手,公子还想再来。为了方便与女子见面或者通信,便向纪伊守收了她的弟弟小君,加以调教,准备以后推荐给皇上当殿上侍童。

上午,小君拿着附有诗句的信件给姐姐“重温旧梦知何时,睡眼常开直到今。”

姐姐自觉身份不配,便不回信,下定决心做个不识风趣的愚妇。

得知她刻意回避,公子感觉羞耻,长叹数声,沉入耽思,吟道“不知帚木奇离相,空作园原失路人。”此处帚木比作空蝉。

女子终于回书“寄身伏屋荒原上,虚幻原同帚木形。”

本回是整部作品中非常重要的“设定篇”,它通过“雨夜物语”这一段著名的对话,为后续描绘源氏与众多女性之间的复杂情感关系打下了审美和思想基础。主要人物:源氏、头中将(源氏的好友)、葵姬、空蝉、夕颜。在《帚木》中,源氏与三位女性发生纠葛:

空蝉:在婚、寡言而贤淑。源氏对她抱有好奇与敬意,甚至“潜入”其房中。但空蝉其后终究无法接受这种出轨之爱,冷静疏离,留下“禅衣而去”(象征贞洁与拒绝)。

末摘花:出身高贵,但容貌丑陋、行为怪异。源氏尝试接近后感到极大失望,体现“现实远比幻想残酷”。

夕颜:温柔体贴,出身卑微却富有感情,源氏短暂地与她相爱,这段感情将在后面第四回《夕颜》中展开。男人眼中的“理想女性”,在现实中往往不可得、不存在,或者一旦接近就幻灭了。

章回以及人物名称

读者已经注意到了《源氏物语》的章回题目以及书中人物以植物命名,例如第一回的桐壶,以梧桐树为主要特征的院落叫桐壶,那么以此就有了桐壶帝,桐壶更衣,桐壶院。再续的女御因为院落里的藤花,则称为藤壶女御。第二回帚木则是取源氏公子与空蝉幽会以后,二人传书中以帚木为介,公子把女子比作帚木“不知帚木奇离相”,我们虽然漆黑之中幽会,却没有见到你的真面目。女子说“虚幻原同帚木形。”帚木只是传说中的植物哪里有形。

例如我们读到的头中将,是个官名。小说中很多人物都用官名,到了后来会发生重名之嫌,同一个官职被几代人延续。作者认为不提具体人名会减少很多麻烦,因为那些一本正经的老学究会考古,引经据典挑毛病。读者如果顺着时间顺序走,也能厘清关系。注意,书中很多女人也有官称,例如女中将,不是她本人的官称,而是其夫君的官位,也算是一种敬称。

梧桐之丘
又到星期二了,祝各位星星好!
l
laopika
星期二。第二回,都有二,但不是那个“二”:)。
云霞姐姐
如期而至的好文,周二上文化课,坐前排!嘿嘿
云霞姐姐
哈哈哈,皮班幽默,
梧桐之丘
源氏公子年轻时确实太“二”,“生活作风”不是一般的乱,哈哈哈。
梧桐之丘
大家在搞星坛综艺,我好像瓷器店里的一头牛啊。不好意思啦。
冰星
源氏物语,听说过书名,但没读过,学习了。
云霞姐姐
梧桐,《综艺会》随意,挺多贴的.你就坚持每周二带大家读《物语》,很多人都盼着呢!谢谢你
梧桐之丘
好的,多谢。
杜鹃盛开
谢谢梧桐兄分享。我买的书到了,是这个版本。

梧桐之丘
很多人读几页便放弃了,估计文化、风俗、人名、地名、时代背景还有翻译的古文形式都影响现代人的阅读。
梧桐之丘
杜鹃手快,太值得认真阅读了。《源氏物语》将近100万字,《红楼梦》78.8万字。
云霞姐姐
真是好学生,我也要向你学习
最西边的岛上
关系太复杂啦 (脑袋不灵糊涂了哈;-)。写得有意思!谢梧桐兄好文分享
云霞姐姐
梧桐写得好,一些解释更方便follow读原著
老林子里的夏天
先点赞,又空细细品!:)
锦衣卫
当初读《源氏物语》的时候似懂非懂,听你解说才明白了不少~

原来是要生活的历练和积累才能明白这些古典名著的精髓。

唐歌
星坛已经有了几个固定节目,非常精彩,又能持久吸引读者!源氏讲读、护士日记、猜谜、溢香水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