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这句台词说明一切:沼泽了解死亡的一切,并不一定将其定义为悲剧——当然也不是罪孽。它明白每个生物都会为了生存而做它必须做的事。有时,为了让猎物活下去,捕食者必须死。(The marsh knows all about death, and doesn't necessarily define it as tragedy - certainly not a sin. It understands that every creature does what it must to survive. And that sometimes, for prey to live, it's predator must die)
沼泽深处的女孩,一头海藻般的长发,赤足而行,来去如风,如同湿地的精灵,自由、野性、旺盛地生长。
沼泽深处的女孩,是一部电影。英文原名是《蝲蛄吟唱的地方》(Where the Crawdads Sing )。蝲蛄吟唱,鸟语呢喃,沼泽地荒凉又丰饶,野性又诗意。
电影运镜极美,开篇便是沼泽的光影,水草摇曳,波光迷离,一只水鸟低掠水面振翅飞行。视线随著翩然而飞的水鸟,我们看见一丛丛青草连绵成大小不一的绿色小岛,间隔著一个个水平如镜的湖泊,最后是白色的沙滩和通往天际的海水。
电影三条线交叉叙述,悬疑、爱情和成长。虽然悬疑部分贯穿影片,但这部分其实无足轻重。爱情和成长相伴相生。这部电影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独自生活在沼泽的女孩,未经文明社会的雕琢,从湿地学习生活和生存的成长故事。
女孩也有过温馨时光,那是有妈妈的时候。跟妈妈一起绘画,跟哥哥姐姐一起玩耍,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可是酗酒的父亲的家暴,使得家人们一个接著一个离家出走。最后父亲也走了,留下小女孩孤单一人。被亲人遗弃是女孩此生最大的痛楚和心结。
湿地旁的一个木房子里,小女孩一个人如何生存? 湿地托起了孤苦无依的女孩。晨曦初露,她在湿地里挖青口。步行到镇上的杂货店换钱、买食物。杂货店的黑人夫妻心地善良,尤其是老板娘,送女孩鞋子、裙子,是女孩孤独生活中的一抹温暖。(下面有剧透)
女孩长大了,出落得清水芙蓉般浑然天成的美丽。美好的初恋来临,以女孩喜欢的羽毛为信物,一个自小认识的小镇青年Tate走进了女孩的生活。他们在旋转飞舞的落叶中初吻,在鹹湿的海水沙滩上拥吻,在雪雁栖息的湖边做爱,唯美的镜头,浪漫的爱情,美得让人窒息。最重要的是,Tate教会了女孩识字,为她开启了一个新的世界。女孩继承了母亲的绘画天赋,绘下了湿地上各种生物。Tate告诉女孩她可以出版这些画本。
离别的日子到来,Tate要出去上大学。Tate承诺节假日回来看女孩。女孩引颈翘望,可是Tate再也没有回来。女孩又一次承受被遗弃的痛苦,还有痛彻心扉的情伤。在女孩跌倒的时候,湿地又一次托起了她。湿地的鸟是她不离不弃的朋友。渐渐地,心里的疼痛像浪花卷过沙滩消退了,但痛还在。
女孩后来遇到了第二段恋情。又一个小镇青年Chase对她展开了爱情攻势。女孩太孤独了,她需要陪伴,需要感情的寄讬。她听信了Chase的甜言蜜语,不料Chase对她只是玩弄。女孩发现Chase有未婚妻,毅然跟Chase断绝关系。可是Chase不肯放手,他妄图用暴力驯服女孩。女孩愤怒了。
此时,女孩的画本被出版社看中出版,并且约她在城裏见面。在一个夜晚,女孩搭上了去城里的长途汽车。也就在这个夜里,Chase从瞭望塔上摔下来死了。电影的悬疑线就是女孩作为嫌疑犯的一轮又一轮的庭审辩论。
最终在律師的幫助下女孩被无罪释放。Tate又回到她的身边。Tate原本想要看世界,所以放弃了女孩,当他完成了学业,他意识到女孩就是他的世界。女孩的画本接二连三地出版,她是天生的湿地生物学家。她和Tate幸福地生活在湿地旁的木房子里。
这个沼泽深处的女子,一辈子都没有离开湿地。
电影中的这句台词说明一切:沼泽了解死亡的一切,并不一定将其定义为悲剧——当然也不是罪孽。它明白每个生物都会为了生存而做它必须做的事。有时,为了让猎物活下去,捕食者必须死。(The marsh knows all about death, and doesn't necessarily define it as tragedy - certainly not a sin. It understands that every creature does what it must to survive. And that sometimes, for prey to live, it's predator must die)
为了让猎物活下去,捕食者必须死。这是沼泽教会她的生存法则。
女孩如同湿地里的生物,野蛮生长。湿地养育了她,她从湿地生物的行为学会关于爱情、婚姻和生存的一切。她以纯真的本性面对生活,如风一般自由。
一部好看的电影。我喜欢。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