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资格过重阳节?

m
momo_sharon
楼主 (文学峸)

今天,公元2023年10月23日,中国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每年的重阳我都习惯写几首诗词,表达思乡之情。

前几天,我把一首旧作发到我的一个交流群,结果有微友说,过重阳节要有年龄段的。我听得一头雾水,过个民间节日还要看年龄,我没有资格过?

这是聊天记录。


原来,国内把重阳节定性为老年节。

重阳敬老这个活动我是隐约知道的,但不知道源于何时,更不知道性质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竟然直接改成了老年节!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

重阳节“登高”俗与道教九月九日“升天成仙”也有内在的联系,在道教文化中,九月初九日重阳节这天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时间,所以道教传说中多选择九月九日“升天成仙”。道家认为这一天清气上扬,浊气下沉,地势越高,清气聚集越多,就可以乘清气而升天。


这才是我记忆中的重阳节啊!

小学时就学过王维的《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李清照的千古名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也是重阳相思。



历史上还有不少重阳佳作,基本都是农事、相思,还没读到有关敬老的。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采桑子·九日》
清 · 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为何政府要把一个历史悠久,深入民心的民间节日硬生生地改为“老年节”?没有找到具体答案,大概认为“九九”代表长久、长寿,因此有祝寿之意,因此而改。

这样一改,这个传统节日的味道就变了。就如截图上微友所言:有年龄段,才享受重阳福利。也就是说,不是出于百姓的朴素愿望,而是“有福利”,且一般人估计还享受不到。是什么福利,我没有问,但多少也能猜出一点:借机给老上级、老领导、老干部们送大礼,现任各级领导们还能得到他们的扶持。或者到农村穷苦老人家送点吃的、用的,表达政府的“爱心”。想起了我曾经的日本上司说的一句话“中国缺什么就喊什么,比如学雷锋,有真正的雷锋吗?”

疫情期间武汉“白发革命”还历历在目,为了填补因核酸检测造成的财政危机,政府竟然要动用老人的医保来填补!而前段时间某北大“叫兽”叫嚣要取消老年人的退休金!

这就是所谓的“敬老”?敬老应该是一个国家自发的意识、应有的制度和品德,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而不是作秀,更不是说一套做一套!

重阳节众多的民间活动,会随着改为“老年节”而满满被人遗忘。中国多少传统文化就这样被政府干预而消失?连这些有一把年纪的人都认为过重阳节是有条件的,何况年轻人乎?


在日本,也有“敬老日”。属于国民节日,定于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一。这一天,一般家庭都会集合,拜访父母或者祖父母、亲戚等,一起吃饭、赠送礼物等。

敬老日的起源已经无法考证,有几种说法。

1.圣德太子在仙子的大阪市悲田院开设施,救济老无所依的老人、病人以及穷人等,后人将来设施的这天定为敬老日。

2、 元正天皇717年的年号为“养老”,参观养老瀑布以及给老年人赠送礼物的那天定为敬老日

3、当今敬老日的由来,相传是由兵庫県多可郡野間谷村(现多可町)的村长門脇政夫所提倡的敬老活动开始的。因此将农闲期,气候宜人的9月15日定为“敬老日”,开展敬老会等活动。其宗旨是“珍惜老人,感谢老人们的智慧让村庄更加繁荣!

1950 年开始在兵库县各地举行

1954 年定为国定假日,并在全国庆祝。当时这一天被命名为“老人の日”。

1966年,它成为一个国家法定假日,名字也发生了变化。改成了“敬老の日”。

从2003年起,9月第3个星期一被订为日本法定的敬老日。

这是一个真正尊老爱幼的国家,日本老人享受着最好的国家福利,这才是真正的敬老!

 

这是我的重阳作品,是否觉得与众不同?


重阳时节,山里红也应该红了,放一首《又见山里红》,这酸甜里,全是美好的回忆和思家的惆怅。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我没有资格过重阳节? 秋天的这些事(多图) 谷村新司,星光永远灿烂! 一个比一个惨 国庆来日本的中国游客 劲爆!(多图)
云霞姐姐
哈哈,特别喜欢墨墨这篇,谢谢转发过来
k
kirn
阿姐你没有,你不算老人,你太年轻,只能过六一儿童节!!
云霞姐姐
幽默风趣,如果重阳节的新定义是老人节,我也不想有资格过,嘻嘻嘻
k
kirn
为啥大家都记得这么多节日!近的节日,我只记得万圣节,
云霞姐姐
重阳节还是思乡念亲的好,歌儿唱得一如既往的好听
云霞姐姐
K妹,你还小,嘻嘻嘻
T
ToClouds
重温重阳的各种典故,学习了。个人觉得后半段大可不必

中国的敬老就是作秀,日本就是真正敬老的国家,嗯?

m
momo_sharon
我觉得你没仔细读文,我说的是政府作秀哦,这天很多政府都忙着给老人“送温暖”,平时谁记得住这些老人?日本的就是一个节日,

政府是不可能花纳税人的钱搞任何活动的。

m
momo_sharon
谢谢云霞姐。我忙得都忘了,多谢提醒。
唐宋韵
哎呀,你跟他们较那劲干嘛?明日太阳照样升起。
m
momo_sharon
不仅政府,各个半政府机构也走乡串户地慰问老人。微信群到处都是类似的文章报道。这就是政府大肆表现的一个机会。而老人真正的福

利又有多少?农村老人一个月养老金1百来块钱,买几斤肉就没了。敬老,应该体现在每一天,每一件事上,而不是老人节这一天。

m
momo_sharon
这怎么会是较劲?本来就是破坏传统的一种行为。这个名称一改,很多人就有抵触心理,都不愿意过。时间一长不就消失了?据说台湾

1966年就改为老人节,结果现在几乎无人过重阳了,再看港澳,定性为登高和祭祖,还放假一天,很多人都返乡,很是热闹。

T
ToClouds
嗯,观点可以有异同。星坛是和谐的文艺坛。谢谢墨墨对重阳风俗的介绍
唐宋韵
它爱消失不消失。。。
m
momo_sharon
要这么说,写什么文章都没有任何意义,是不是?那么文学城也可以不办了。你的这个观点,我很惊讶。只因为你

从来不过?

幸福生
我基本上同意云起的看法。我不了解日本。在敬老上,中国政府和个人做的也不错。

要知道中国刚开始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度,已经有了不少进步,老人的福利从无到有,除了每个月给钱,还有公交免费什么的。

重阳节吗?应该说,选重阳节的日子做老人节,并不是把重阳节改成老人节。或者说这一天是两个节日。

唐宋韵
语言有所得罪,抱歉。但我不过重阳,更不跟他们较劲。人生是有限的,文化是发展变化的。。。
A
AP33912
叫菊花节更好:)纳兰为何把九月九叫深秋?
m
momo_sharon
我就不懂了?弄明白一件事就是较劲?你写了这么多点评古诗词的文章,这些作者都作古上千年了,这不更是较劲?而重阳节一直

都存在的......

唐宋韵
曾经“寒食节”很大,现在有人过吗?
m
momo_sharon
重阳在农历上就是属于深秋季节了,描写的景物都是深秋特有的。我觉得重阳节最好,没必要改,改什么都变味。
m
momo_sharon
自然消失与人为干预消失是两个概念哦。重阳节我一直都过,很多人都过。但改了名之后很多人不想过。香港、澳门们就很注重重阳。
m
momo_sharon
寒食节与清明之隔一两天,已经并为一个节日了。很多人写清明就爱用“寒食”二字。请看以下文字:

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故事发生地中国山西将寒食节定为清明前一天,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并为全国所接受。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百度

唐宋韵
我说你不要“较劲”本是半开玩笑、半劝。我评古诗词有一点大不同—随我评。假如李白活过来说我污蔑他了,我就再也不跟帖较劲了。
m
momo_sharon
这个就是自然变迁,而非行政干预。
唐宋韵
“人为干预”事儿多了。他要千年大计建雄安,你能说要烂尾,劝他赶快下马? 。。。 我闭嘴了。你扔砖头我就活该了。
A
AP33912
是这样,新历的秋天刚过一个月。
豆青
点个赞!
m
momo_sharon
就是改成了“老人节”啊!名称一改,味道全变!都觉得好像都没认真读文。微信聊天记录就已经很明了了:国内微友认为这是老人节

所以不适合我过。我没说国内不敬老,但是政府作秀就是事实,并且正在逐步取消很多福利。做个公交能省几个钱?更要看农村的养老支出。城里大部分都是退休干部等,有不低的退休金、

m
momo_sharon
你总是在混淆概念,一个是流传上千年的传统节日,一个本来就是政治行为,风马牛不相及嘛!翻篇吧,无意义的争论。
m
momo_sharon
谢谢豆青~
幸福生
查了一下昨天的《中国日报》,说,“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最大阳数,“九”和“久”同音,九月初九就被赋予“长寿”寓意,故“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

其实中国我也不了解,只是感觉在进步,中国会越来越好。

m
momo_sharon
这是只是介绍重阳节,重阳节有好多别称呢,但在这之前一般人都只知道重阳节。看这个(文内也有):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

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政府的介入,现在老年节成了主流。所以微友们才认为我没资格过重阳节。

幸福生
只是规定,这一天是老人节,并没有规定,这一天不是重阳节了。
m
momo_sharon
你看到的和我看到的不同。我看到的实际,你看到的是官方文字。如果不是老年节成了主流,微友们也不会如此说。刚还有诗友写送温暖

的诗词,被我毙了。不用再探讨了,每个人的立场不同。要知道政府的引导作用有多大,台湾重阳节改为老人节就几乎消亡了。

m
momo_sharon
也没有说不是重阳了,一个上千年的节日,至少我们这一代还会过,以后如何就不知道了。主题有了明显的改变,也会改变人的活动。
m
momo_sharon
重阳本来就有敬老的含义,为何还要用政治手段去规定一下?这不是多此一举吗?而政府在国内意味着什么,中国人都知道,大部分人都

会跟着政府后边跑,时间一久,真正的重阳就被人淡忘了。

幸福生
我和国内联系不多,我接触的大家都说重阳节。觉得不会被老人节盖过,只是个见。
幸福生
撇开意识形态,任何政府提倡尊老爱幼都是好事,讲比不讲强。
m
momo_sharon
另外设一个就好嘛,没必要在一个传统节日上加上政府意识。或者号召大家敬老都可以,通过人大会议去修改,不觉得很奇怪?
m
momo_sharon
我们这一代(还有上一代)从小就过重阳,这个意识不会改变。我说的是今后,年轻人会淡忘甚至不知道重阳,传统慢慢就消亡了。

(让我说老人节,我都觉得别扭)

幸福生
通过议会增加节日是进步的表现呀。相信日期也是投票通过的。
m
momo_sharon
啊?!有谁敢投反对票?!人代有几个真正代表人民?我怎么感觉你对国内很不了解呢?翻篇吧,不再议了
幸福生
哈哈!说太多了。我们都出来太久了,都不了解中国。但我们一定比外国人更了解中国人。谢谢友好理性探讨。
平等性
啊,重阳节现在被定性为老年节了?俺年轻的时候,重阳节还会和伙伴们相约,天还没亮就去登高,可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