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转贴一篇文章

米兰之夜
楼主 (文学峸)

对于熊孩子们来说

今天是个好日子

第一,明天就要开启五一小长假咯

第二,今天是所有熊孩子们纪念的大日子

国际不打小孩日

熊孩子们回想起挨打的画面

可谓是历历在目

考试考得不好,挨打

撒谎被发现,一边被教育一边挨打

爸爸喝完酒回来,莫名其妙挨打

作业怎么教都不会,又得挨打

摔坏家里的东西,挨打又挨骂

去游戏厅被妈妈发现,拉回家一顿挨打

爸爸妈妈吵架,顺便把我给打了

……

不仅如此

爸妈还变着花样打

  熊孩子挨打“武器”鉴赏 拖鞋

拖鞋是大人最方便使用的“武器”,熊孩子逃离时间短,由于受力面积大,所以不是特别疼!

鸡毛掸子

熊孩子们的噩梦,是最疼的“武器”之一。因为其摆放位置,熊孩子有短时间的逃离机会。

皮带

熊孩子可以在爸爸取下皮带的时候逃离现场,如果失败,可以祈祷妈妈来阻止悲剧发生!

衣架

最疼的“武器”之一,与鸡毛掸子威力不相上下,不过寻找时间长,熊孩子可以趁机逃离现场寻求帮助!

尺子

该“武器”在家里不常见,但在学校常见,如果家里有,熊孩子可以提前藏好,避免挨打!

怎么样?

爸妈的这些“武器”,

你领教过哪个?

看完是不是瑟瑟发抖?

你是被单打还是混合双打?

如果你今天预感会挨打

那你可以大声对爸妈说:

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

你们不能打我~

如果你身为父母,

可能会一脸问号

真有“国际不打小孩日”?

 

其实,每年的4月30日都是“国际不打小孩日”,也被称为“无巴掌日”,最早由国外一个反体罚民间组织发起,旨在宣传正面管教方法,倡导儿童人权。

这一天,希望没有人会对小朋友们动手。

 

熊孩子

那么,今天我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王大妈

呵呵,妈妈打你不差这一天

今天不打,

不是意味着明天可以打

“国际不打小孩日”还有一个口号:“请来试试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将会发现,今天过后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

或轻或重的体罚,被许多家长当做管教孩子的一种方法,但承受一切的孩子的身体和心灵都会受到严重的创伤,甚至可能在未来的生活中产生暴力倾向等恶劣影响。教育,请用理性代替粗暴!

打几下不会造成什么伤害?

 

许多人都以为只是打几下,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但其实,“伤害”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还要严重……

2016年4月,陕西汉中一男子体罚其11岁的女儿,用树枝对女儿的胳膊、背部、腿部等部位进行了长时间抽打,导致女儿死亡。

2015年4月,有网友称福建惠安县城南一幼儿园的小女生被母亲殴打。经查,女孩母亲称,女孩在幼儿园不睡午觉,在家也很调皮,一时气愤,便用铁衣架打了女儿。

图片来源:闽南网

体罚的后果很严重

 

后脑勺:可能会引起一些呼吸衰竭并发症。

太阳穴:可能会对视神经发育不利。

拧耳朵:可能会导致鼓膜穿孔。

打屁股:可能造成孩子脊椎损伤。

……

还有研究发现,在一些遭受父母殴打的孩子身上,会有类似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主要源于暴发性伤害,还会诱发其他心理问题,如极度消沉、拒绝社交甚至自杀、自伤倾向……

泉州师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曾雅茹表示,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打 ”是最简单的教育方式,但是打,只是暂时抑制问题行为的发生,对问题行为的解决没有好处,只会让亲子相处关系越来越紧张,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父母应学会"非暴力沟通"

 

沟通可能发生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情境中,而对于年龄尚幼的孩子来说,亲子沟通一般是最主要的沟通情境,所以在培养孩子沟通能力的过程中,父母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有些父母在孩子调皮、淘气的时候,会对孩子大呼小叫、乱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殊不知这些做法不仅会影响亲子关系,而且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父母的沟通方式,以至于孩子在以后独自处理事情的时候,也很难心平气和地与别人沟通。

那么,父母究竟应该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呢?不妨尝试一下“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马歇尔·卢森堡提出,他认为,“非暴力沟通”的宗旨是不批评、不指责、不评价,只表达感受、提出请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遵循以下4个步骤:

1.观察发生了什么事情。

2.体会这件事情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3.直接、清晰地向沟通对象表达自己的感受。

4.从感受出发,向沟通对象提出需求。

以亲子沟通为例,如果孩子把父母刚刚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房间折腾得一塌糊涂,父母首先应该向孩子陈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将房间收拾干净,但你一会儿就把它弄得乱七八糟了”。接着,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感受:“你这样做让我很生气,因为你没有尊重我的劳动成果”。然后,父母应该向孩子提出需求:“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把房间打扫干净,并注意保持房间整洁”。

在这个沟通情境中,父母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且也很好地维护了亲子关系。而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他们的心理通常比较单纯,更希望父母在遇到问题时能直接、坦诚、和蔼地告诉自己应该做什么,所以与批评、指责相比,这种“非暴力沟通”方式更容易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需求;同时,孩子也从父母身上学习到了正确的沟通技巧和沟通方式,可谓一举多得。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两天不骂,提拎甩褂?

但你有没有想过,

眼下这个“欠揍”的小孩,

可能正是当初的你。

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

不要再把“为孩子好”当做粗暴的借口!

多些理性和宽容,

千万别上手!

来源:新华网、人民网微博、人民网-科普中国、中国新闻网等综合

编辑:陈廷仁

原文链接

e
ephd
那我得和我女儿说一下,她又打哥哥了
e
ephd
那我得和我女儿说一下,她又打哥哥了



桃花好运
肯定是你做后台。。。

米兰之夜
不过今天可以

下雨

p
pickshell
对了,EPHD请教个。。。

最近听这个说法,生薏米要炒过后祛湿效果更好? 是真的吗?

e
ephd
不会吧

我都是让病人打成粉,凉拌上蜂蜜就这样一天最少吃30克

e
ephd
已经下了,今天不能出去骑自行车了。
p
pickshell
哦,谢谢。
数与形
我也看到网上很多这样说的帖子
数与形
打成粉比煮粥吃效果更好吗?顺便请教,土茯苓是不是打成粉效果最好?

久煮不烂煮汤后也没法吃,但打成粉就可以吃掉了。

e
ephd
看来你忽略了重点

我说的重点不在怎么吃,我给你举个例子。

一位仁兄伤口感染,首先我们想到的是用抗生素,这位仁兄也是这么想的,刚好家里有点头孢,为了保证疗效,就用两颗头孢炖了一锅鸡汤,喝了三天,结果伤口感染越来越厉害。无奈去了医院,医生给开的也是头孢,嘱咐4个小时吃一次,温水送服,一次吃两颗,连续7天。 然后伤口感染逐渐得到控制就痊愈了。

你是觉得这位仁兄用头孢炖鸡这个服用方式不对,应该用温水送服,才导致的感染恶化还是什么其他原因?

数与形
你的意思是重点在量要足?30克薏米并不多,煮汤一顿就可以吃完,那打成粉比煮汤更好在什么地方呢?
e
ephd
对了,吃少了没用

如果祛湿是药方的主要功用,一般我煮汤剂是90克起,120克是也是比较常用的剂量。

然后配合着30克-90克每日的薏米粉配合使用,一天用薏米的量,最高差不多可以达到半斤。 这东西这么安全,小打小闹效果就不行。例如用麻杏薏甘汤治疗扁平疣的时候,经常病人吃到第2天就开始脱皮,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数与形
明白了,打成粉更容易吃下那么大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