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17/2020: 确诊 71.3万;日增:31500人;日增比: 1.048
2. 自3/14/2020 DIR 无降低!!。必须进一步加强SD,以进一步降低DIR!如果分别以最高点计时。昨天是中国疫情基本0增的时间点。彰显方舱的作用。
3. 4/16又出现一新的拐点,确诊日增为目前截至最高值,增值为36400人。希望这是最后一个拐点,而自此日增开始下降!!
4. 据分析,4/17/2020全美有1300万感染者,约为总人口的4%,平均每25人有1人感染。在地域上,东部较西部严重。纽约感染者在全州居民中占7.4% (14:1);加州为1.8% (56:1)。详细情况见以下各图。
5. 据估计,感染死亡率为0.3%;纽约为0.9%; 而加州为0.14%。注意,死亡率随时间而变,一般会呈增加趋势。
6. 加拿大的疫情控制比美国更加成功, 可能和加拿大人口密度较低有关。其感染在总人口中比例为1.3% (77:1),约为美国的1/3. 爱你 O CANADA!
以下各图显现目前的趋势与美国,NY,CT, PA,CA等州与加拿大的感染人数估计
安省更是不用自付。对大众来说,医疗条件比美国好。在美国我们都不敢自雇的。
加拿大没有大爆发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像纽约那样密集的居住环境。那种几百户拥挤在一起的高层廉租房,加拿大没有。
加拿大人还没有普遍超重,瘦瘦的白人普通老百姓还是随处可见嘀。国家在每个小区造健身房,收费低廉,老百姓也普遍用得起健身房。同样收入,常年去健身房的老百姓比美国多。
加拿大对重口味的加工食品并不喜好。target到加拿大开店,照搬美国店,结果里面冷冻的pizza和其他美国冷冻加工食品买也买不掉,最后关门了。老百姓的健康意识普遍比美国强。加拿大超市里面的5斤装大包速冻蓝莓便宜才11个加币,买的很快,这里老百姓吃方面健康意识强。在美国,我都没有看到超市有大大包速冻蓝莓,估计有老百姓还是吃不起。
加拿大的蔬菜比如青菜都是美国进口的,但是价钱就是比美国便宜好多。几乎便宜百分之二十到三十。蔬菜种类也比美国多。我对温哥华和西雅图菜市场做过比较,没有想通为什么?
这个病靠免疫力撑,统计一下,加拿大的平均死亡率应该比美国低。
以前还有人说美国要吞并加拿大。就是为了医保,也要捍卫加拿大的独立。
时间推后会增长,万分之二很有可能。十万分之二不知道怎么来的?
有些人到死也没有确诊的。
另外,人口死亡率每天都在变,也很容易计算,所以现在算这个数意义不大。而感染死亡率不容易算,相对稳定(每天也会变,但变化相对缓慢得多)。
确诊人数的准确性和检测的范围有关系,按人口的死亡率算就不受检测范围的大小影响。
就是给死在家里的人发死亡证书的人披露说的。一天255个死在家,排除平时25个在家死亡的。新闻暴露的。
纽约阳性率40%,确诊数/感染数按你的估计:24万/145万=0.165. 全美阳性率20%,确诊数/感染数按你的估计:72万/1300万=0.055. 这如何解释? 阳性率越高,漏诊的越多,结果确诊比率还高了这么多。神奇! 你考虑一家有一个确诊以后,全家会不会去测试?
纽约阳性率40%,确诊数/感染数按你的估计:24万/145万=0.165. 全美阳性率20%,确诊数/感染数按你的估计:72万/1300万=0.055.
根据你的结果:
纽约:100个人感染,有40个人来检测,有16个人确诊。
美国:100个人感染,有27个人来检测,可是只有5.5个人确诊。
我看不明白这个结果,所以希望你解释一下。除非纽约人比其它美国人未卜先知,能知道自己是不是感染了新冠病毒。
另外看一下死亡率。根据你的结果,纽约死亡率=17890/1450000=1.2%
全美死亡率=3.983/1300=0.3%。相差4倍。
另外纽约54K住院,全美79K住院,所以纽约住院比例是全美其它地方的的54/1450/(25/11500)=17倍
你肯定知道检测是要批准的,不是随意的。各州的标准不一样。纽约之所以阳性率高,是因为筛选时的标准高(或者说严格)。比如中国基本没有事先批准这一要求(可能只根据某些典型症状,比如发烧),阳性率是12%. (凭记忆,基本是这个量级)。
另外,每个感染的人是否要求去检测,和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轻症的一般不愿意去检测。纽约是中心,说明症状比其它地方严重,符合实际情况。死亡率也是同样道理。中心地区危重症多,死亡率高。武汉的和全国其它地区相比基本也是这样(3X)。
除此之外,你的未卜先知之说适用多少人要求(申请)检测,而不是多少人最终得到检测权而得到检测。
考虑时候,中美在死亡率上不能完全类比,因为中国有中药使轻症转重症减少了(在武汉方舱里),另外中国后期全国援助武汉。这两样美国都没有。中心地区的死亡率与全国之比,在两国之间是有区别的,趋势应该是美国的疫情中心应该更严重些。
同时也感谢你的讨论,这样的讨论很好,可以促进和提高!
你通过阳性率来推出感染中有多少人检测了,这个想法很好。
1. 4/17/2020: 确诊 71.3万;日增:31500人;日增比: 1.048
2. 自3/14/2020 DIR 无降低!!。必须进一步加强SD,以进一步降低DIR!如果分别以最高点计时。昨天是中国疫情基本0增的时间点。彰显方舱的作用。
3. 4/16又出现一新的拐点,确诊日增为目前截至最高值,增值为36400人。希望这是最后一个拐点,而自此日增开始下降!!
4. 据分析,4/17/2020全美有1300万感染者,约为总人口的4%,平均每25人有1人感染。在地域上,东部较西部严重。纽约感染者在全州居民中占7.4% (14:1);加州为1.8% (56:1)。详细情况见以下各图。
5. 据估计,感染死亡率为0.3%;纽约为0.9%; 而加州为0.14%。注意,死亡率随时间而变,一般会呈增加趋势。
6. 加拿大的疫情控制比美国更加成功, 可能和加拿大人口密度较低有关。其感染在总人口中比例为1.3% (77:1),约为美国的1/3. 爱你 O CANADA!
以下各图显现目前的趋势与美国,NY,CT, PA,CA等州与加拿大的感染人数估计
安省更是不用自付。对大众来说,医疗条件比美国好。在美国我们都不敢自雇的。
加拿大没有大爆发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像纽约那样密集的居住环境。那种几百户拥挤在一起的高层廉租房,加拿大没有。
加拿大人还没有普遍超重,瘦瘦的白人普通老百姓还是随处可见嘀。国家在每个小区造健身房,收费低廉,老百姓也普遍用得起健身房。同样收入,常年去健身房的老百姓比美国多。
加拿大对重口味的加工食品并不喜好。target到加拿大开店,照搬美国店,结果里面冷冻的pizza和其他美国冷冻加工食品买也买不掉,最后关门了。老百姓的健康意识普遍比美国强。加拿大超市里面的5斤装大包速冻蓝莓便宜才11个加币,买的很快,这里老百姓吃方面健康意识强。在美国,我都没有看到超市有大大包速冻蓝莓,估计有老百姓还是吃不起。
加拿大的蔬菜比如青菜都是美国进口的,但是价钱就是比美国便宜好多。几乎便宜百分之二十到三十。蔬菜种类也比美国多。我对温哥华和西雅图菜市场做过比较,没有想通为什么?
这个病靠免疫力撑,统计一下,加拿大的平均死亡率应该比美国低。
以前还有人说美国要吞并加拿大。就是为了医保,也要捍卫加拿大的独立。
时间推后会增长,万分之二很有可能。十万分之二不知道怎么来的?
有些人到死也没有确诊的。
另外,人口死亡率每天都在变,也很容易计算,所以现在算这个数意义不大。而感染死亡率不容易算,相对稳定(每天也会变,但变化相对缓慢得多)。
确诊人数的准确性和检测的范围有关系,按人口的死亡率算就不受检测范围的大小影响。
就是给死在家里的人发死亡证书的人披露说的。一天255个死在家,排除平时25个在家死亡的。新闻暴露的。
纽约阳性率40%,确诊数/感染数按你的估计:24万/145万=0.165.
全美阳性率20%,确诊数/感染数按你的估计:72万/1300万=0.055.
这如何解释? 阳性率越高,漏诊的越多,结果确诊比率还高了这么多。神奇!
你考虑一家有一个确诊以后,全家会不会去测试?
纽约阳性率40%,确诊数/感染数按你的估计:24万/145万=0.165.
全美阳性率20%,确诊数/感染数按你的估计:72万/1300万=0.055.
根据你的结果:
纽约:100个人感染,有40个人来检测,有16个人确诊。
美国:100个人感染,有27个人来检测,可是只有5.5个人确诊。
我看不明白这个结果,所以希望你解释一下。除非纽约人比其它美国人未卜先知,能知道自己是不是感染了新冠病毒。
另外看一下死亡率。根据你的结果,纽约死亡率=17890/1450000=1.2%
全美死亡率=3.983/1300=0.3%。相差4倍。
另外纽约54K住院,全美79K住院,所以纽约住院比例是全美其它地方的的54/1450/(25/11500)=17倍
你肯定知道检测是要批准的,不是随意的。各州的标准不一样。纽约之所以阳性率高,是因为筛选时的标准高(或者说严格)。比如中国基本没有事先批准这一要求(可能只根据某些典型症状,比如发烧),阳性率是12%. (凭记忆,基本是这个量级)。
另外,每个感染的人是否要求去检测,和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轻症的一般不愿意去检测。纽约是中心,说明症状比其它地方严重,符合实际情况。死亡率也是同样道理。中心地区危重症多,死亡率高。武汉的和全国其它地区相比基本也是这样(3X)。
除此之外,你的未卜先知之说适用多少人要求(申请)检测,而不是多少人最终得到检测权而得到检测。
考虑时候,中美在死亡率上不能完全类比,因为中国有中药使轻症转重症减少了(在武汉方舱里),另外中国后期全国援助武汉。这两样美国都没有。中心地区的死亡率与全国之比,在两国之间是有区别的,趋势应该是美国的疫情中心应该更严重些。
同时也感谢你的讨论,这样的讨论很好,可以促进和提高!
你通过阳性率来推出感染中有多少人检测了,这个想法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