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的海 (二)塔尔寺

东风再起
楼主 (文学峸)

 

青青的海 (二)塔尔寺

 

塔尔寺是青海最大的藏传佛教的圣地。 据说十世班禅幼时在那里长大。 寺庙外是五花八门的地摊集市, 陈列着各种藏族饰品和刀物。 几乎要让人找不到寺庙的入口。 其实塔尔寺还真没有什么确定的入口。 只是当你步入一个悬挂数列镀金轮的小院, 身边被薰香缭绕的时候, 你就已经身在这庞大的寺庙群之中了。 

每个或大或小的寺庙,供奉的可能都是不同的佛。但是所有的寺庙,都不可或缺地陈列着数个这样的镀金悬轮。小布叮嘱我们说每进一个屋子最好去推转那些悬轮。 否则会被认为不敬。藏民们管它叫法轮。 如果一个寺庙香火旺盛, 信徒众多, 就总有人络绎不绝地转动这些法轮。叫做 “法轮常转”。 

塔尔寺里五彩的酥油像,层叠的舍利塔, 错落的建筑群,和古老庞大的佛龛, 是远近闻名的。 可惜我的记忆没法让我具体描述它们了。 但我记得当我们在一座伟殿中摹观时, 进来了一队僧人。 中间一个银白头发的长者, 在从者的搀扶下走到中央佛像前, 努力地躬下身, 两手托起两条洁白如雪的哈达, 向前敬上。 从者们一齐说了句什么, 大约是宣着佛号。 便有一个甚有身份的本寺的僧人来答礼。 我们向旁人打听, 似乎这长者乃是内蒙一位高僧, 不远千里每年来朝觐, 要在每个庙中都献哈达。 

我们来到一个不起眼的小庙, 见到一个青年, 正双手向前跪下俯身伸展至平直。 小布告诉我们这叫做“长跪”, 是表示极端敬仰的方式。 等那青年站起, 我们得以看见那让人们用来行此大礼的青石板面, 竟已深深地凹出了人形。 

庙中又有几幅画像, 描述的是十世班禅某次莅临塔尔寺答谢藏民们的建寺捐助。 一个据说发了财的藏民, 将所挣的三个麻袋的钱,一古脑扔进了募捐箱。 班禅伸出手轻轻摩了摩他的头。 他狂喜跳跃着回到人群。 激动的人们纷纷挤到跟前也摸一下他的头, 好沾些佛气。 

这个时候我开始对信仰有了点模糊的认识。

记得十世班禅说过一句话: “信仰本身是平等的, 不应该因为任何一种信仰而诋毁和打击另一种信仰。” 就借这句话结束这段关于塔尔寺的回忆吧。
 

(待续)

--

原创文字。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图片来自网络)

 

东风再起
继续热。。
a
applebee3
这么巧。。
东风再起
是啊。可能大家用的是一个温度计。。
a
applebee3
这里看来很热闹,你不加图片没那么直观的感觉。
d
danren
宇宙就是一个包容的共存。真正信仰其实就是没有信仰。
k
kirn
那个人形还靠个子比较高的人来印,这样矮子就直接套进去了。众生在这点上不太平等。。
可能成功的P
我喜欢各地的寺庙和教堂,甚至超过喜欢博物馆
浮云驰
很有意思,信仰也融进了当地的风俗,信仰共存的提法可以避免很多争端,特别好。
东风再起
确实犹豫了一下。临时找来的图片。无图无真相。但是有图也就无想象了。。:)
东风再起
这个说法格局很大。赞~
东风再起
赞小柯的联想。。这也许是为什么人形的两头比较浅。。
东风再起
都是陶冶身心的场所。:)
东风再起
完全赞同!
鲁冰花
“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有多少人的信仰是虔诚的呢?我常常怀疑。
东风再起
虔诚==不怀疑。:)
l
lovecat08
好地方啊!
c
cxyz
我也去了这里。 摸了摸那些拍成一排一排的转经筒
庄文雅
比上一个丰富一些了,还加了图片。赞
d
dong140
謝好文分享
东风再起
:-)
东风再起
哦,听起来那些成排的转经筒,就是文中的法轮了。
东风再起
谢庄兄点赞。好在这个图片容易找。:)
东风再起
谢谢夸奖支持。
k
kirn
我满怀期望的进来看小惠,结果这一集没看到
c
cxyz
原来是法轮 谢谢
鲁冰花
哈哈,我是怀疑诗作者对佛的虔诚。
东风再起
哈哈。抱歉,让你失望了。其实这一系列我写了另一个版本和小慧有关的,但是和文章基调不太搭,就没有加上。。
东风再起
诗作者明显是对“你”的信仰很虔诚。如来与卿,不可得兼而信仰之也。。
k
kirn
加副本就好啦!
s
sgpd
1996年二次去過、懐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