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 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澣我衣。
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这首诗我记不清看过多少次了,最初看时没什么感受,记得有一次看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我相信一定是其中的什么触动了我的内心,但我一直没有分辨出来。
这首诗是写一个即将归家看望父母的制衣女工。她内心的快乐和喜悦是如此的高涨,以至于溢出了她的心房,流向了广阔的世界。她的喜悦像葛一样地勃勃地生长,枝叶茂盛,蔓延了整个山谷;她的快乐像一群群黄鸟,聚满了灌木的枝头,叽叽喳喳地鸣叫着,尽情地抒发着无比的喜悦。
诗中对这些景物的描写表面上是写采葛女工的所见所闻,实际上是很微妙地映射出了这个女工内心充沛的喜悦,我认为这是一种情感物化的手法。这样解读是基于一个常识:快乐乐观的人看世界的万物都是美好阳光的,悲伤消极的人看世界的一切都是无比糟糕黑暗。简单点说就是心有所想,目有所见。你看她眼中的景物是多美啊?“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这是多么美丽祥和的景色啊?眼里能看出这样景色的人,她会是悲伤消极的吗?不,她一定是个快乐积极的人。
读者看到这里可能就会好奇,什么事让这个女工这么快乐呢?到此,作者才笔头一转,点出了原来她就要回家看望父母了。对于这样的匠心,你除了叹服还能说什么呢?
随后作者顺着转过来的笔头,继续写快乐的女工忙碌着浣洗准备带回家的内衣和外衣,在挑选每件衣服时她嘴里都在嘀咕,这件要不要洗啊,显得非常的娇憨可爱!
回家看望父母,这种喜悦是人之常情,不难理解。在这首诗里,除了女工那洪水泛滥般的喜悦之情感染了我,还有一点让我感动的就是她平和快乐的心态。显而易见,单从诗里的描写我们就知道制衣不是个轻松的活,要割葛,要煮,还要捣等等许多的工序。是个既劳累又枯燥的活。试想我们现在干一些轻松愉快的工作,时间长了都会觉得枯燥乏味,继而产生厌烦的情绪。而那位常年从事劳累的制衣工作的女工,却有一份快乐平和的心态,享受着劳动的快乐,这实在是不易,至少我是会为之感动。
绤,xi,四声,葛麻织的粗布;斁,du四声,败坏;澣,同浣,huan,三声;
不知义项是否有误。
无忧应该给他打回去重写,哈哈
不过看在也是给义务上课,免罚吧。下不为例哦~~~
可以这么假设吗,一千个现代人读诗经,有一千种读法。 其实好多是不认字,哈哈
同理假设,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也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老的英文,反正我读不懂。再俏的罗密欧也爱不上啊,要找谷歌翻译他的情诗啊
其实能流传下来的群体作者的书都非常值得一读。因为不知道作者,读者可以浮想联翩。
下次茶兄评个古诗19首?
近兄周末愉快。
你能不那么调皮吗?:)
-----------------------------------------------
葛 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澣我衣。
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
这首诗我记不清看过多少次了,最初看时没什么感受,记得有一次看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我相信一定是其中的什么触动了我的内心,但我一直没有分辨出来。
这首诗是写一个即将归家看望父母的制衣女工。她内心的快乐和喜悦是如此的高涨,以至于溢出了她的心房,流向了广阔的世界。她的喜悦像葛一样地勃勃地生长,枝叶茂盛,蔓延了整个山谷;她的快乐像一群群黄鸟,聚满了灌木的枝头,叽叽喳喳地鸣叫着,尽情地抒发着无比的喜悦。
诗中对这些景物的描写表面上是写采葛女工的所见所闻,实际上是很微妙地映射出了这个女工内心充沛的喜悦,我认为这是一种情感物化的手法。这样解读是基于一个常识:快乐乐观的人看世界的万物都是美好阳光的,悲伤消极的人看世界的一切都是无比糟糕黑暗。简单点说就是心有所想,目有所见。你看她眼中的景物是多美啊?“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这是多么美丽祥和的景色啊?眼里能看出这样景色的人,她会是悲伤消极的吗?不,她一定是个快乐积极的人。
读者看到这里可能就会好奇,什么事让这个女工这么快乐呢?到此,作者才笔头一转,点出了原来她就要回家看望父母了。对于这样的匠心,你除了叹服还能说什么呢?
随后作者顺着转过来的笔头,继续写快乐的女工忙碌着浣洗准备带回家的内衣和外衣,在挑选每件衣服时她嘴里都在嘀咕,这件要不要洗啊,显得非常的娇憨可爱!
回家看望父母,这种喜悦是人之常情,不难理解。在这首诗里,除了女工那洪水泛滥般的喜悦之情感染了我,还有一点让我感动的就是她平和快乐的心态。显而易见,单从诗里的描写我们就知道制衣不是个轻松的活,要割葛,要煮,还要捣等等许多的工序。是个既劳累又枯燥的活。试想我们现在干一些轻松愉快的工作,时间长了都会觉得枯燥乏味,继而产生厌烦的情绪。而那位常年从事劳累的制衣工作的女工,却有一份快乐平和的心态,享受着劳动的快乐,这实在是不易,至少我是会为之感动。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四言名诗:士者魔也 (Men Are the Devil) 【思考《三字经》】之 “人不学,不知义” 【痴人学佛】之 “净五根”抑或“净五眼”? 【痴人学佛】之 再浅说无明 【痴人学佛】之 “凡人畏果,菩萨畏因”
绤,xi,四声,葛麻织的粗布;斁,du四声,败坏;澣,同浣,huan,三声;
不知义项是否有误。
无忧应该给他打回去重写,哈哈
不过看在也是给义务上课,免罚吧。下不为例哦~~~
可以这么假设吗,一千个现代人读诗经,有一千种读法。 其实好多是不认字,哈哈
同理假设,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也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老的英文,反正我读不懂。再俏的罗密欧也爱不上啊,要找谷歌翻译他的情诗啊
其实能流传下来的群体作者的书都非常值得一读。因为不知道作者,读者可以浮想联翩。
下次茶兄评个古诗19首?
近兄周末愉快。
你能不那么调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