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不能把exception当成目标

n
niuniuxin2006
楼主 (文学峸)

我知道一些所谓曲线救国(非常成功的EC可以清楚的看出孩子在这方面的天赋和能力)进TOP学校的,进去以后马上改学CS或者其他热门专业,不成功的不少。

说的再直白一点,高中理科学的比较费劲甚至有B的孩子文科强EC进名校改学CS,学的很痛苦。

因为第一这就不是这个孩子的专长和兴趣所在。第二凭什么人家别的孩子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初高中搞这个方向,你一进大学改到这个方向,你就比人家搞的还好或者不差?所以有些孩子的人生巅峰就是他曾经上了一个名校,然后泯然于众人,很遗憾。

放弃自己最擅长的最有兴趣的去和别人拼别人的专长,我觉得是最差的规划,没有之一。

 

天意悠悠
如果这么说的话,那体育特招的孩子不是最差的规划了吗?

有几个体育生最后走职业路线了?我这么问是因为我家老二号称很喜欢体育。

专业潜水妈
也有可能高中explore过一些方向,后来不喜欢了啊。大学不是也让继续explore两年
n
niuniuxin2006
搞体育不代表放弃学习了。更不用说体育本身也在培养孩子的各种软实力

我家儿子正在走这条路。这个坛子里无数优秀(体育特招)的孩子已经树立了无数的榜样

y
youtub
学Kinesiology也很对口
羊爸兔妈
我以前也这么想。现在觉得,除非是要搞学术的,金字塔型的人才。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弯弯曲曲的轨迹也没什么问题
2
24桥明月夜
可以试试。 如果试了发现不行(我想这样的同学也不少),再回头好了。
羊爸兔妈
人生几十年,走几年弯路也没什么大不了。
2
24桥明月夜
只有紫檀父母心高志大,其实走弯路的人多了。 医学院之前的GAP也算啊。
天意悠悠
可能吧,但我还是觉得体育特招进名校也是比较曲线救国的方式

工作以后是不是也得跟同行拼软实力啊?

挖矿
我更喜欢直线救国
t
trivial
有没有一种可能, 有些STEM学生体育可以好到够特招?
n
niuniuxin2006
第一要看行业。第二我不知道你对体育特招了解多少

能走体育特招的孩子,学习的时间是非常非常有限的,能在有限的时间保持比较好的成绩,说明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

N
Numero
这个真不好说,毕竟是高中阶段。就比如白人占多数的高中,没有竞赛气氛的

很多小孩不去玩学术竞赛,在别的方面花很多时间,有突出表现

大学以后,老师跟高中不一样了,引导也好,发现自己兴趣也好,转向学术

这种现象不少见

另外,比如CS。小孩是活的,看见CS找工作容易,挣钱多,那就往这方面走,也很不错

而且CS这一行不全是写code

其实老美一路上改行的,涉及别的专业的很多,不像以前的中国,大学毕业基本一条路走到底。。。

两女宝妈
还有乐器和绘画。。。只能说:加上谋生的漫长岁月,妥协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能力
羊爸兔妈
说明你家娃战斗力爆表。
s
sanshengshishang2
我觉得搞体育的顶尖学生在进入顶流名校之后,转CS专业,未必能进同校同届的同学的前30%
两女宝妈
这点孩子算outliers比较好?
n
niuniuxin2006
肯定有可以的,这就是我想说的,不能把exception当目标

2
24桥明月夜
干啥都有Talents。CS也一样。
n
novaken
曲线经历也是人生财富,小中不能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从小到大就是数学
挖矿
曲线救国是不得已的办法 最大危险是浪费时间 可能性
两女宝妈
其实,人生不同阶段感兴趣不同东西,不能叫弯路,叫丰富了活着的感觉!
两女宝妈
很多家长都忘记了好好活一场对于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了。。。难怪越来越多的精英不想结婚和生孩子了呢
n
niuniuxin2006
你说的和我不是一回事。再说明白一点,高中理科有B的孩子靠文科强EC进名校改学CS,学的很痛苦。
q
quicktrade
这更重要的是看体育生的mindset

美国有过很多这方面的研究, 公司高管里体育生的比例奇高, 这些体育生的思维方式和其它体育生不一样

N
Numero
从小单枪匹马把精力大多数用于个人学术这方面的,有些会有一些问题,这个也听有爹妈们担忧抱怨过

比如在大学比较孤僻,喜欢独来独往等等

两女宝妈
这个。。。更可能是性格使然
N
Numero
这很多也是小孩个人选择问题了,就像很多文科生改学计算机道理差不多。
t
trivial
所以万一娃音体美好一点就不配学STEM了? 学了也比不上别人了?

STEM界的大佬里音体美上有高造诣的多了去了,难不成都是STEM上功成名就以后学的? 

N
Numero
也可能。所以说我觉得各种情况太多了,轻易下结论和猜测都不太合适。
n
niuniuxin2006
好好活一场就是要顺应孩子的天赋,尊重孩子的才能,而不是强迫孩子为了面子去压抑自己
两女宝妈
不会啊,我是认为文科EC闪光的不代表STEM不好。只能说对于孩子,更感兴趣和更擅长的是文科而已。我家小的也算这种啊
两女宝妈
能多领域擅长/有兴趣的孩子肯定是人群中的少数啊
天意悠悠
双向选择的过程吧

我家最喜欢体育的娃确实也是性格最tough的。喜欢自己读书思考问问题且性格敏感的娃体育最差

n
niuniuxin2006
文科生改学计算机有很多原因,首先在美国文科生收入高的大有人在,只能说这些改学的本来就不那么真正擅长文科无法获得高收入
两女宝妈
加上谋生因素,就不是这么简单的问题了。到了大学,按理说家长能强迫的余地很小吧?适度的妥协也许没啥错?
两女宝妈
文科生收入很高也是不只是文科天赋在决定?毕竟到了谋生阶段,太多因素都在影响着。老中不喜欢孩子从事文科,是因为没有其他方面

的助力给孩子,也许

s
summercamp
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一定要正视自己的能力,做自己擅长的,曲线救国,改学CS

高中时没有基础,又不是天才的孩子,是非常辛苦的。而且即使毕业了,干这一行也因为能力有限充不上顶层

两女宝妈
对的,我觉得这些问题都是有很多可能性和原因的,过度简单化的结论都可能十分偏颇的
两女宝妈
其实说穿了就是我们只能预测未来,但是无法看到未来。正视自己的能力,对于一个人而言绝对是最难的决策,没有之一。大部分人都是

预测失误吧,有几个家长真的想害孩子呢?

n
niuniuxin2006
就是这个道理。你是少数明白我意思的

N
Numero
要看是什么公司,传统,高科技还是金融方面。。。
n
niuniuxin2006
不是想害孩子,而是把自己的面子看得太重,把us news 排名看得太重

觉得名校毕业,不管干啥都比州大的孩子强,凭啥

N
Numero
LOL 你归结于看重面子看重排名,这个猜测有点太主观臆想了。 绝大多数小孩不是家长的牵线木偶

如果自家小孩不是,别人家的小孩具体细节外人怎么知道?

坦上都是家长在说啊

两女宝妈
我觉得其实不是面子的原因,很多家长是认为排名代表了学校对孩子而言更好。我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我觉得不是面子的考量
N
Numero
排名就是很显性具体的参考啊,这很正常。
两女宝妈
其实是认知的不同。但是每个人的认知因为背景的不同而不同是正常的,而且排名原本就是一个信息标准啊,人们只是解释上不同而已
n
niuniuxin2006
这不是我的主观臆想,也不是我从这个坛子得出的结论,这是从我身边接触的人得出的结论。

这些人也告诉我应该这么规划我家孩子。必须上名校,要不我家学文科将来找不到工作

另外,虽然孩子不是家长的提线木偶,但是家长的三观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家长看重的东西,孩子一样的。

N
Numero
那就是你见到的比较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家长这种担忧也不是没道理 呵呵~~~
C
Croissant_22
知道一个娃就是当年YA乐器写作拿奖申请大学横扫

去了T5被父母逼着改学CS学得苦不堪言不说,实习工作都不是太理想,我觉得能随意换跑道想学啥就能学啥的是极少极少的一部分。

B
Bailey4321
小中不太存在这个问题吧。

小中文科生能进藤校,高中理科课也不差的。起码不比藤校一半以下的人差吧。而且紫檀老说藤校水。lol

紫坛逛一逛
啥都可以试一下,以为孩子不知道会痛苦吗,知道而且愿意试才是真牛

另外,进了名校,想当数学家的最后可能去搬砖, 想当艺术家最后也可能去搬砖,如何判断人生巅峰和泯然众人? 

 

n
niuniuxin2006
是啊。就是这个意思

s
sanshengshishang2
完全同意!
天意悠悠
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

所以跟高中做什么EC关系不大,而是孩子有没有足够的raw talents 去把某些专业学好。

N
Numero
这个世界是非线性和混沌的,我越来越觉得很多事情几句话无法说清,或者是说不清。小孩

不同年龄段,成长的过程,一个家里不同孩子

还有他们高中大学同学的经历

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和原有的想法

我自己的路太简单太直接了

反正美国社会提供一个相对很灵活的环境,这一点还是不错的

把自己目标定的高一些,挺好的

 

v
volsmile
什么公司都喜欢有体育精神的人。
z
zaocha2002
做擅长和喜欢的正经事就好
紫坛逛一逛
说的在理
雾蒙蒙雨霏霏
说穿了,就是不要自欺欺人,中学七年在人一生中太重要,不要为了上个名校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有些家庭纯粹就是为了家长的面子

说穿了,就是不要自欺欺人,中学七年在人一生中太重要,不要为了上个名校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有些家庭纯粹就是为了家长的面子,那就更不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