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吗?

d
dancingwolf
楼主 (文学峸)

 

“众口铄金”“积非成是”是中国古谚,意思是说,一种观念或见解一旦众口相传,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强大力量,即使是明显的谬见,也会迫使人们当作正确的事物而接受。与所谓“谬误重复千遍变成真理”庶几近似。这种现象在历史学上最显著的例证,莫过于流传甚广的“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的说法。

在我国学术界,与世界古文明研究相关的“四大文明”说曾一度非常流行。近些年“四大文明”说虽已不太流行,但与之相关的“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的传统说法,却仍被很多人坚持,尤其是在国学界,似仍被奉为不易之论,频繁见于众多史学著作,包括一些著名史学家的著述。

这里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族群征服”与“文明中断”的关系。一般而言,造成文明中断与消失的原因,不外自然灾难与族群征服。就目前所知,在世界古文明(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希腊、罗马等)中,中断与消失了的文明,多缘于族群入侵与征服。但就历史实际而言,族群征服可以造成一种文明的暂时中断,但并不一定造成永久毁灭与消失。因此,在判断一种文明是否中断与消失时,不能简单地将“族群征服”与“文明中断”混为一谈。这是我们在讨论各文明是否中断与消失时应首先注意的。

实际上,中国文明“未曾中断(消失)”说乃基于两点:一是排除了少数民族入侵与征服造成的传统政权中断,二是排除了文化传统的暂时断裂。否则,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胡入主中原,金对中原腹地的占领,尤其是蒙元、满清的统治,就不能说中国文明“未曾中断”。究其实,中国文明“未曾中断”说是就几个事实而言:其一,少数民族入侵虽然带来中原文明的间歇,但并没有导致中原民族主体语言——汉语言——的根本改变或消失;其二,以传统汉语言写成的古典文献延绵不绝,保存至今;其三,由于传统语言及古典文献的保存,其所承载的传统价值观得以保存、延续。

以此标准衡量,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无疑是“有古而无今”的中断(消失)的文明。公元前4 世纪下半叶,古埃及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进入“希腊化”时代,希腊语成为官方语言,古埃及语言文字受到的影响逐渐扩大。公元前1 世纪下半叶罗马征服埃及后,埃及古文献在罗马内战中大部被毁,拉丁语的推行更挤压了古埃及语的存在空间,尤其是基督教被确立为罗马帝国官方宗教后,对古埃及语言文化影响重大的多神教受到压制。529 年查士丁尼皇帝关闭了所有多神教与世俗文化中心,古埃及文化更加式微。644 年埃及被新兴的阿拉伯势力征服,居民改用阿拉伯语言,改信伊斯兰教,古文献再次遭到毁坏,最终荡然无存。语言与文献的消失,使得以语言与文献为载体的传统信仰与价值观念随之消失;伊斯兰教的确立更使得埃及成为穆斯林世界的一部分,古埃及文明遗产所承载的信仰与价值观不复存在。它在一千余年后为人所知,只是缘于一个偶然事件:1798 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发现罗塞塔石碑,1822 年法国学者商波良解读象形文字成功,埃及学诞生,古埃及文明才重见天日。但古埃及文明只是作为历史遗迹存在,与现在的伊斯兰世界的埃及社会已经没有联系,现在的埃及人(专门研究者除外)已对古埃及语言、文献及价值观完全隔膜,茫然不解。古巴比伦文明的情形大致相似,19 世纪中叶欧洲学术界解读楔形文字获得成功,并开展考古发掘,这个古老文明才逐渐为人所认识。但它同样只是作为过往的存在为人所知,与现今存在的文明没有任何实际联系。

然而,很难说印度也属于这种情形。印度的历史虽充满了外族入侵,尤其是莫卧儿入侵与英国的殖民统治,更以时间漫长著称,但印度的传统文化并未消失。印度是不重视历史的国度,没有记载历史的传统,马克思甚至说:“印度人没有历史”。印度没有像中国那样留下成系统的古典文献,所以谈不上古代典籍消失的问题。但其经典作品《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一直绵延流传,至今仍被印度人视为不可侵犯的圣典,是解决宗教、哲学和道德等问题争论的指南;至于被视为印度独特产物的种姓制度更是至今犹存,实实在在地为人所感知。有人以当今印度人识梵文的人数不多,断言印度文明已经消亡,其实没有多少道理。作为学术工具的梵文,现代人通晓者不多,实属自然之理。李慎之先生在《与杜维明先生的对话》一文中特别提到,过去认为印度文明中断,可能是因为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关系。他曾就此问题请教季羡林教授,得到的答复是印度文明没有中断(消失)。

任继愈先生是大学者,但他也接受“中国是唯一文明未曾中断的文明”的观点。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特别提到古希腊文明的“中断”:“中华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持续不断地前进,与时俱进。这一点很特殊,只此一家。你看希腊,它持续了一个时期,然后罗马人来了,希腊文明就中断了。”这显然是将“族群征服”与“文明中断”混为一谈了。为了说明自己的看法,任先生提到一件事:中国人在雅典读柏拉图的书,旁边的一位希腊人不以为然;他以此事证明希腊的“古代文化中断了”。这样的看法令人费解。中国人对外国人阅读《易经》《道德经》之类的中国典籍,恐怕也会不以为意;即使在当今中国人中,除了相关研究者阅读此类古典书籍,其他阅读者不会很多,我们能否据此断言中国古文明已经中断消亡了呢?

如果实际考察一下希腊历史,情况将更加清晰。不断遭受外族征服确为希腊历史显著特点之一。公元前2 世纪初希腊被罗马所征服,但罗马人并没有强迫希腊人放弃自己的语言。而且,正如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武力征服的落后民族最终在文化上被征服的情形一样,罗马人震惊于希腊文化的高度发达,许多贵族家庭将希腊人请来做老师,为孩子们授课,其结果是,希腊文明非但没有消失,更以其内在魅力征服了罗马人,扩展了其影响范围。认为罗马征服希腊造成希腊文明的中断与消失,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从文化上,罗马帝国分为两个部分:西部的拉丁文化区与东部的希腊文化区。5 世纪末西罗马覆亡于北方的蛮族入侵之后,地中海东部希腊文化圈演化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继续保持繁荣。希腊语不仅是民众日常使用的语言,而且也逐渐超越拉丁语,成为从事文学、教育、神学、法学活动的官方语言。准确地用希腊语阅读、写作、演讲被认为是基本的教养。在东罗马帝国存在的千余年中,古希腊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从未中断,举凡重要历史文献几乎都以希腊语写就,其系统性与丰富性为世人所公认。1453 年以后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所征服,众多希腊学者携带古希腊抄本逃亡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一大诱因,古希腊文化的光彩再次展现在西欧各国人民眼前。在希腊本土,自首都沦陷到1821 年宣布独立的近四百年间,希腊文化的传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希腊语作为民众语言没有中断,东正教会在各地兴办了许多秘密学校,向儿童们传授希腊文化,希腊语字典与语法书以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诗人品达的作品在各地出版。希腊语的民间文学、民歌、诗歌获得发展。

希腊民族虽历经磨难,但他们的语言保持了连续性,没有被外族语言所淹没,沦为历史陈迹。现代希腊语系由民间希腊语(相当于汉语的白话文)发展而来。自 18 世纪中叶以后,究竟采用民间希腊语还是古希腊语作为全国统一语言,曾出现过激烈的争论,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但民间希腊语为希腊人民最终接受,成为通用的现代希腊语。这一过程与现代中国接受白话文的曲折历程十分相似,其结果也很相似:接受过正规教育的现代希腊人阅读古老的《荷马史诗》,在难度上不会大于中国人阅读《论语》等古典作品。

在三千年历史中,希腊文明虽历经磨难,但所具有的持久影响力并未中断、消失,而在近代似乎则更趋发扬光大。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是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感”;英国诗人雪莱则称:“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都源于希腊,如果没有希腊,我们现在还可能蒙昧无知,与野人无异。”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威尔·杜兰说:“希腊文明仍然活着;它走进我们心智方面的每一次呼吸中,希腊的遗产太多,我们之中没有任何人能终其一生去完全吸收。”(《世界文明史·希腊的生活》,下卷,东方出版社1999 年,第873 页)希腊文明以其绵延不绝的影响,证明了它属于“亘古亘今,亦新亦旧”的文化范畴。

既然印度、希腊的文明也没有中断,那么,所谓“世界上唯有中国文明没有中断”的说法就不能成立。这一见解在我国学术界长期存在,广泛流传,影响深远,似已演化为一种不证自明的(self-evident)“历史常识”,甚至出现于很多学者包括一些著名学者的著述中,被当成中国文化“独特论”的历史证据,但它毕竟是一种谬见伪识,现在是应该改正的时候了。

 

清华大学历史学系 张绪山

光明日报/2014 年/8 月/13 日/第014 版

 

 

d
dancingwolf
甲骨文之与当今中国人,其陌生度一点不亚于梵文之与印度人,古希腊文之与希腊人。

谁给翻译一下:

J
JSL2023
看来清华大学内部还没有统一:)我记得老习是在見老床时说的这话,应该晚于20 14。
一剑无痕
文明讲究的不是中断不中断,而是传承和分支

包括中国的历史学家,世界历史学家都有所谓所谓文明主线和分支的说法。

描述主线上几个文明的关系,我们必须理解一个传承的概念。希腊传承于埃及两河这个关系,大家可以看看这篇文章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90049

然后就是主要传承线: 埃及两河=》希腊 =》罗马=》欧洲=》西方欧美。

那么中华文明呢? 对不起,不在这条主要传承线上。或者说在文明这棵树上,你只能算分支。

有什么区别?说出来很多人就心凉了。所谓分支,不能说你不枝繁叶茂,但要是把你砍了,不影响世界文明的先进程度。

再说白一点,把你这个分支割掉,基本不影响现代社会有科学,有电脑,有AI等等一系列好东西。

太可气了吧。这不就是说我们璀璨的诗经孔孟,诸子百家,唐诗宋词,中医中药,八卦推背图,有之无伤大雅,无之也没关系。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的时候,跟一位历史教授吵了快一个小时。完后,只能叹口气低头接受。

我知道还有不少人不接受这个描述的。他们认为,中华文明不是分支,而是和西方文明(也就是上面说的那条主要传承线)并存的两棵树。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互不相交,互不隶属。并且,未来的趋势是东升西降,东方压倒西方。东方文明会是最先进的文明。 

问题是:即使是两棵树,或者说中华文明没有中断,有人会舍西方文明的大树来投你吗? 我们可以看看中华文明这棵大树下是什么(如果没有西方文明来影响的话):

1. 皇城北京没有公共厕所。厕所是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逼着中国人建设和使用的;
2. 没有冲水马桶(从皇帝到老百姓)
3. 不知道明后年的清明是哪天。具体要等每年黄历上写的定。重要吗?当然,因为农民需要知道哪天下种子
4. 不知道什么是三高,高血压,高脂肪,高血糖,癌症和女子怀孕都一个诊断法:拿脉,看你血管如何震动
。。。。。

太多了,不列了。还有,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也是没有公共厕所和冲水马桶的。古代日本对厕所的称呼有厠(かわや、川屋,据说下方设有流水沟以冲走排泄物), 也就是说你找个洼地办事就好了。

投靠西方文明后,日本现在搞出这么多名词说厕所:

便所
手洗
御手洗い
手洗い場
洗面所
手洗場
ご不浄
手水場
雪隠
ラバトリー
用場
閑処
東浄
手洗い
不浄場
後架
トイレット
憚り
不浄
隠所

化粧室
御不浄
お手洗い
御手水
閑所

 

冯墟
文明讲究的不是古久,而是扬弃创新、尤其创新。
J
JSL2023
你这个也有道理。日本投西方文明后就帮试了试核武威力,倒是没中断。有些可能就中断了,但文明应该还是传承下来了:)
d
dancingwolf
突然想起:为什么日本被称为西方国家?

所以我说,中国取得的所有进步,无一例外是源自西方文明,也就是说,中华文明这个分支是在两河文明的主干上汲取的养分

d
dancingwolf
清华大学内部还是比较一致的。我可以再贴一篇文章
一剑无痕
你这个就是文明分支说,承认中华文明也是从两河那里传承的,然后形成一个分支

但爱国的中国人不接受,接受后就觉得失去了文明的独立性,他们承认异树说:中华文明和西方不同树。

麻烦不仅如此,是关于发展后将来文明属于那棵树。爱国的中国人要争找个法统。说东风压倒西风。说中国有N大发明,没有N大发明,西方不可能有枪炮,美国不可能有电,苹果不可能有电脑,世界不可能有AI。。。。

当然啦,中国一定会自主发明公共厕所和抽水马桶,时间的问题

J
JSL2023
那就是清华 和北大 (或其他)杠上了?老习可能还不至于没人拍马屁吧:)有没有冯友兰级别的给老习背书。
m
mikecwu
不是“唯一”,而是最悠久的没用中断的古文明
J
JustWorld
古希腊承前启后奠定现代文明的基石

古希腊承前启后奠定现代文明的基石

随着分子人类学的发展,人类走出非洲扩散到世界各地的轨迹基本清晰。

人类最早信奉萨满教,萨满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其起源地主要在东北亚和中亚地区。

4.2ka事件,天气变冷,一些地方不适合人类居住,古埃及文明衰败,印度河文明和两河文明消失,中国的古人群也如此。

之后,地中海的古希腊文明蓬勃发展,中国商周在黄河中游地区崛起。

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始祖亚伯拉罕从两河流域迁移到地中海地区。

古埃及和古希腊都是多神教,古希腊吸收了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文明的精华,为现代文明打下了基础。

公元五百年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控制了地中海周边地区。

大约1500年后,欧洲文艺复兴,重拾古希腊的科学,引领人类走到今天。

4.2ka事件已被科学证实,时间大约是(4200-3800)年前,气候变冷异常,世界各地到处爆发洪水。《圣经》里诺亚方舟和大洪水源于此,经过口耳相传变成神话故事,编入圣经。中国传说的大禹治水也是源于此,经过几千年的演化,描述的活龙活现,什么三皇五帝等等,都是神话故事,不可当真。

Q
Q22
+100!
洋知青
瞎扯蛋,马列可不是中华文明,共产党可不是中华文明。就算什么和中华文明相结合,也是马列和共产党领导一切,哪有中华文明地位?
波粒子3
这位历史学家受到西方历史学家洗脑,许多地方不准确

他就不理解不能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在雅典读柏拉图的书,旁边的一位希腊人不以为然的事。可见历史学有问题。

白云蓝天
地摊货教授!这居然还有疑问?!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不仅是中外史学界的共识,而且已是个历史常识了!
前后左右
作者对印度文明的知识缺乏让我吃惊

作者好像不知道亚历山大占领印度,改变人种的事。

白云蓝天
说希腊文明仍然活着的,纯粹是偷换概念,说希腊精神还活着还马马虎虎可以说得过去。
前后左右
所谓古希腊,不过是所谓的文艺复兴中的托古改制而已
白云蓝天
我看这个所谓的教授是被地摊货洗脑了。
s
stonebench
哈哈,不惜一切代价(逻辑常识品德学术规范等等等等),一定要炸掉敌(中)人(国)的这个至高点:)

大号蚂蚁
中断了至少三次

大东亚文明圈下的中国  (2024-01-27 20:28:44)下一个

汉字所记载,编选和宣传的历史,粗俗而言是井底之蛙YY史。一是角度狭窄,二是缺乏详细全面,缺乏实证。基本上就是一个文明角落的八卦文学。

 

说到角度狭窄,可以形象地说,这些故事的观察点就是洛阳。大体上可以看到黄河中下游华北平原而已。往北往西是高山,往东是大海,都看不到什么。往南是长江丘陵,模模糊糊。好大一口井。

 

当然了,绝大部分文明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能看到的也都主要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没什么了不起。了不起的是,有些人看到很少,但也知道自己没看到看不到更多更多的东西。总想着去多看看。而中国历史则有意无意地就真以为天下就是自己看到的那么大。

 

其实中国一词的本意就是中原,甚至只是首都特区的意思。扩展到国家,乃至整个东亚大陆或者满清疆域,是清末及以后的事。而近现代所谓中国文明的主体,其实是两大部分。一个是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一个是长江中下游尤其是下游地区,江南地区。而这两个地区实质上也不是中国文明的原生地区,而是中国文明的征服地区或者殖民地地区。

 

那么中国文明是哪来的呢?准确来说所谓中国文明只是曾经或者现今在中国(中原意义上)存在过的文明。大体上有四大文明在中国(中原)存在过。

 

一个是商殷。实际上商殷可以说只是当时诸多中原文明里面比较大,比较有传说下来的一个。比如殷可能是商被另一个邦国征服以后的傀儡政权。周伐殷时就联合了诸多其他的邦国部落。这些邦国并没有记载或者考古。但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存在过。而是中国历史特意回避这些拆穿大一统的东西。

 

二个是西周开启的,在东周基本成型的诸夏。相对于殷商时代,各个邦国之间的交往更密切,文化更融合。秦统一。或者说秦和匈奴分裂诸夏,两者就又走向了不同的文明道路。秦这一支又演变成汉,最终基本上灭绝于东晋南朝。

 

 

三个是消灭诸夏古汉文明的五胡鲜卑文明。也可以说是匈奴或者诸夏北支又打回来了。因为匈奴鲜卑突厥蒙古可以说就是河南河北山东的差别。鲜卑魏隋唐,到宋就又灭亡于崖山。接下来的就是,

 

四个蒙满代表的延续到现在的这个中国文明。

 

所以不难发现,一个比中原中国更重要的,或者说是多次长期征服和殖民统治中国的,在历史上地位更高影响更大的文明,其实是大草原文明。换句话说,秦汉唐宋元明清的正统性,远不如匈奴突厥鲜卑契丹蒙古女真的正统性。中原最大的对草原的胜利也就是汉武帝的两败俱伤的出征。而且并没有建立有效统治。而反过来的统治,隋唐元清几乎占据了中原的主要历史。更别提加上南北对峙的时期了。所以东亚文明中心在蒙古可能更符合历史。

 

大草原主要又分三大部分。核心部分是蒙古高原,今外蒙古北疆中亚诸国的范畴。其次是满洲冻土平原地带。再次是西域南疆陇西等所谓丝绸之路地带。基本上都存在着适应自己地理环境条件的文明形式。大草原文明的衰落,是大航海兴起,釜底抽薪地取代了东西方贸易通道的结果。

 

如果把观察点从洛阳移到乌鲁木齐,对阿富汗的认知就会比对河北的认知清晰得多。甚至对北印度的交流也远远比孔子更亲近。哪怕对伊朗的关系也比对江淮的关系更密切。而如果把观察点挪到首尔,则对女真孔府幕府的感受可能是差不多的。而把探照灯打向拉萨的时候,也难免影影绰绰地看到南亚各国。云南贵州缅甸的内陆东南亚又是一个小圈子。广东的粤可以说是越北的简称。加上福建甚至浙江,越南菲律宾等等其实就是大南洋,或者海洋东南亚圈。三星堆巴蜀文明,日本文明等等都是大圈小圈的多种地域多种文明的生态森林。

 

而中国这个概念最可恶的地方就是要毁灭文明的多元化发展,实行大一统的统治。

 

如果说古秦汉文明的统一还有一定的原创性本土性,但也最终导致自己的彻底灭亡。那么古唐宋文明则主要是由大草原贸易南路,经西安到洛阳,进入中原。并随即在洛阳开封一带的港口码头区域,建立殖民统治城堡首都。然后征服江南,吸血江南来养活奢靡的首都。而元清俄则是以大草原贸易北路为主,由北京入主中原。同样以江南的财力来供养首都的繁华。

 

以中原的汉八旗绿营,山东土八路为主要打手,武力上的伪军扫荡队伍对更广泛的地区实行二次殖民驻军征服。以江南读书人翻译官,读好北方话的书,讲好北方话的故事,让没有武力但有脑力的南方聪明也能做官,分享一些人上人的快乐。这样就把被征服的中原人和江南人,收服为二老板包工头。所以严格意义上的中国,指的就是大草原殖民者,加上中原和江南二殖民者组成的这么一种统治模式。毕竟严格说起来,这三家在人种,语言,风俗,饮食等各个方面都其实是想查甚远的。所以统称为中华民族实在很扯。

 

所以中国这个词指的是一种体制,而不是一个民族,一个文明。中国人狭义而言是中国体制内的人。广义而言是中国体制统治下的人。包括中原族人,满族人,蒙族人,维族人,藏族人,巴族人,大理族人,越北人,闽族人,江南人,江淮人,日本人,朝鲜人,等等等等。也就是说,中国的意义,就是大草原对中原和江南一次殖民以后,再以中原的地理标志和江南的文化中原幌子,对周边地区尤其是长江以南的所谓南方地区,从巴蜀到闽台的二次殖民侵略。

美国老师
14次
d
dancingwolf
比印度还悠久??
n
neshershahor
對,因為今日印度與古印度之間是斷代的是印度的共識——最起碼是BJP印度教民族主義者們的共識

說實話,他們沒錯。

o
old-beijing
都把马列当上帝了, 那还有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