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说话和交友的选择

M
MoonlightBee
楼主 (文学峸)

           现在我因为三个“滚”字是不是成“名人”了?给大家透露一下我当时的一点点犹豫和选择。一是如果不是直接跟我贴胡说八道我选择ignore,绝不因为别人三番五次的阴阳怪气、指桑骂槐和无中生有去对骂,因为那样会让论坛更加乌烟瘴气,我没办法也没精力去跟一个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那是徒劳的并且对骂的结果是一定会带出人性中很多的恶。二是说不带脏字的侮辱人的话作为回应谁不会啊?我当时真想说一句:我有洁癖,你嘴里正散发着令人恶心的气味,请你离我远点。但是我最终选择了我认为不带侮辱性的那个字,让某人能不再跟在我后面说莫名其妙不三不四的话。当然我并不是说我这么做就对,只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选择的过程。

           前两天陪夫人看了一部韩剧叫《黑暗的荣耀》,对那里面的女性,甚至是女孩的恶和霸凌别人的言语和行为感到无比震惊和触目惊心。看到最后,我真是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比女主的办法更能显示上苍的“正义”,如果上帝所造就的人世间还有“正义”这一概念的话。我想起我初中里一帮女孩就有这种霸凌的特质,没有这么恶劣罢了。记得那时候她们肆意给别的女生甚至男生起外号,有的女生为了不被骚扰和霸凌就屈服于她们。记得一次我听见她们叫一个女孩“烟屁”,挺水灵一姑娘,咋被叫这么个难听的外号?我一哥们儿告诉我,就是那帮爱欺负人的女生在校外偷偷抽烟,被这个女孩无意之间撞上了,然后那些人从此见到这姑娘就大声喊:瞧啊,烟屁又来闻烟屁味儿啦。之后这女孩为了不让她们这么喊,天天给她们买午餐,甚至擦皮鞋以讨好她们。她如果一有反抗,那些人会变本加厉地对付她。我们男生之间一言不合打架是有的,但真是这样言语霸凌的我还真没见过。现在回想起来,希望那时候被霸凌的记忆不会给那女孩日后的人生造成太多负面的影响。所以一般被霸凌,要么你屈服于那些人,他们说什么你跟着随声附和、同流合污,他们做什么你也跟着做,使劲夸他们,昧著良心地夸;要么你就反抗,但是躲是躲不过的,越躲,越示弱,越解释就会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追着你打。显然对于前几天的事,我最终的选择是用一个“滚”字去反抗了一次。我之前还用过一次,也是我在跟一个网友的贴说了什么某些数据是不可信的是“可笑”的,然后某人跟帖上来就一句 “你不可笑”。我当时提出请对事不要对人,讨论就讨论不要人身攻击,但是这样讲道理一点用都没有,还接着跟我屁股后面继续没完没了。当然我仍然不能说我那么做就对了,可是对某些人还有什么别的更有效的选择吗?

         我在Wharton上学的时候有一个好友,他们家是巴西的移民,住纽约Queens。他人聪明,上学的时候,放假了经常约我到他家去玩。最难忘的经历就是我们俩开着他爸那辆兜风的跑车一路从东部横跨美洲大陆到西海岸去玩,中途是经常偶遇美女啊,现在想想青春一去不复返啊,太爽了!说跑题了,回来。毕业以后我们很巧地进入一家公司的两个部门工作,当时他发展的比我顺利多了。因为他说一口流利的葡萄牙语,很快就被公司派到巴西圣保罗,如果不出意外,像这样的公司,派你到海外就是有重用你的意图,之后回来将会前途无量。然而这样的好事最终没有发生在他身上。我有一次去巴西出差和他见面吃饭就感觉他的眼神不能聚焦,隐约感觉那个开朗健康聪明的他变了,我还开玩笑说你丫得注意身体啊,夜晚活动不要太多。过了一段时间,我就听到他已经被公司开除了。表面上是因为他旷工太多,同事老板经常找不到他,实际是他染上了毒瘾。我去他家看他,他父亲说他的改变是因为他周围坏朋友的影响,所以交友也是一个选择,一定要慎重。好的朋友不会一味夸你,奉承你,会适时批评你,提醒你,甚至是制止你。我经常对我家孩子们说要警惕那些你做错了也在说你做的对的人,警惕那些怂恿你去做不好的事情的所谓的“朋友”,那些是猪队友。要珍惜花时间批评你,警告你,劝你悬崖勒马的人,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M
MoonlightBee
借此文谢谢舞狼前两天的批评,和许多给我发悄悄话批评我的朋友,我会注意。不会写作文,凑合看吧。
d
dhyang_wxc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此句前人之解只可参考。如你这个巴西朋友,从他不能立,可知他的道有问题,只能算是“可与共学”的朋友。

没有指导你的意思,供参考。

冯墟
今天又要批评你,陪夫人,不是赔夫人。改!
M
MoonlightBee
谢夫子赠言,谨记于心。不过

人都有落难的时候,是朋友就帮一把,看本性吧,本性不坏,只是误入歧途。如果朋友都离开他,他就更没希望了。我爷爷以前总说一句话,好像是: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或者我这人可能比较念旧,不忍心看着以前同过甘共过苦的朋友沉沦。以后有时间,如果他同意,我可以写写他的故事。

 

 

M
MoonlightBee
改改!小学没毕业的水平,哈哈。
冯墟
我高中肄业。沃顿是哪里的小学?
M
MoonlightBee
问好汤姆爷爷!
n
niersi
孔子的话做到不易。:)

帮人更难,要自己清醒先

还得适度适宜,知道自己能力所限。

南方古猿
此贴诚恳。

除了郎咸平,我想另有一个人,也许你知道,是个宾州大学的纯老外汉学家。九十年代中期,他在新疆考察时,我参与了接待工作,陪他到新疆各地参观游览。

 

梅维恒 Victor H. Mair

https://ceas.sas.upenn.edu/people/victor-h-mair

 

Professor,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https://korea.sas.upenn.edu/people/victor-mair

 

Victor H. Mai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ictor_H._Mair

s
stonebench
其实你可以选择讲道理。比如你提到的数据问题

如果你记得前因后果,或者查看原帖的前因后果就会看到。

俺记得起因是这样:姚顺先生说告密成风,危害极大,并举了老毕的例子。俺说俺听说的反共反毛的言论很多,被追究的例子却很少。这当然是基于俺的经验,俺没有兴趣也不可能做这方面的统计。茶坛聊天斗嘴,当然是说自己知道的,因为自己不知道的没有办法说。

后来姚先生再贴,你回贴说只说自己知道的可笑(大意)。

俺认为这种说法没有道理。因为逻辑上,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只能说自己知道的,只说自己知道的为什么可笑。所以俺才说,“你不可笑。。。。”,字面上确实象是在说你,这一方面是因为话题栏字数有限俺想多塞点内容,就省略了“的情况”,另一方面,坦率地说,俺当时头脑中也闪过是不是在说“你(不)可笑”,但觉得没有必要详细区分。因为俺针对的就是“能不能说自己不知道的数据”:如果俺的这种只说自己知道的情况可笑,那么你的不可笑的情况是什么。俺现在依然认为,省掉“的情况”,在具体的上下文中,指你说的情况或者你的说法的解读要大于指向你本人的解读。

俺也不否认,如果忽略完整的上下文,省掉“的情况”三个字确实有这种解读可能。显然,你没有注意到俺要争论的点在哪里,以为俺在人身攻击,所以反击。俺又反唇相讥,语言尖刻一点儿,也确实没理解你的典故。但俺本来也没有攻击你本人的意思,还是在说你的逻辑。但你就停下来,使用你认为正当的语言。

该讲道理的时候不讲,转而情绪化表达。这俺有点惊讶,但也不意外。人在网上放飞一下情绪,正常。所以,俺也不讲了。

当然,你的情绪化俺觉得可能跟更早的一次交道有关。俺忘了说谁,用了尖刻的话。你帮他的腔,俺又用了一次。你可能被冒犯了。俺用了尖刻的话不好,但那位网友一贯扭曲俺的观点。俺说中国文化好,他也不看说的是什么,上来就冷嘲热讽,三番五次。俺烦了,就反问他一下逻辑在哪里,尖刻了一下。俺不知道你跟他是观点一贯一致,对俺有同样的情绪,还是只是那一次碰巧。

俺的态度是,尽量讲道理。比如俺说中国文化好,是某些思想学说有深刻的价值,汉语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并不否定西方,也不否定科学。如果不理解,或者认为中国文化有问题,一二三,俺可以讨论,俺也愿意细说。但上来就扭曲攻击阴阳怪气,那就对不住了。

俺自认为没有攻击性,但是有还击性。

 

M
MoonlightBee
知道Dr. Mair,特意去听过他的讲座。

我写每一贴都以诚恳为基础,否则我在浪费自己的时间,而我不可能浪费自己的时间,只是你我对诚恳的定义不同罢了,呵呵。不过谢谢临帖。

M
MoonlightBee
呵呵

你在我这已经没有任何人品可言了。你,唐静安,为人父的人品和所作所为令许多人不齿,光凭你和为人父在舞狼贴下的那些回帖已经足以展示你们是不值得稍有良心的人浪费一分一秒的群体。你和你的同伙网络霸凌攻击我本人和别人的帖子被网管删掉多少你自己心里有数。你们是不懂得自省只一味怪罪到别人身上的一群。一次被封怪别人,二次,三次,四次还要怪别人,而且每次回来变本加厉,一次比一次凶烈,就像我看的那部电视剧里的人物让我已经失去了能够想象的空间。这篇 《谈影响》是我试图给你讲道理,想规劝你不要一次次给辩论对手或仅仅是不同意见者起外号,极尽奚落嘲讽之能是最无能和劣质的表现,这是我唯一一次针对你的行为写的(网管已经删掉了你和唐静安一唱一和的对话)。不要跟我说有人也怎样怎样过你,这不是你疯狂攻击别人的理由。你曾经把我比作狗,让我相信你们来这里的唯一目的就是展示你们天生的恶。有许多网友告诉我,我太实诚,太把你们当真了,是的,这就是我错的所在。

如果你还有一点点,哪怕一点点良,请你远离我,不要再回贴攻击。Enough is eno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