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彬的话,自相矛盾的地方太多。比如用在德国很红来褒扬张洁,又用“卫慧、棉棉、虹影的书卖得特别的好,因为德国大部分读者是女性。” 来贬低后者。显而易见的荒谬且不说。这其中对(德国)女性的蔑视也是赤裸裸的。
另外,他如果真的要区分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就不应该在“流行作家”里去寻他想找的“严肃”。他放不下身架也没有那个本事去体会真正的中文,就不要拿这个他自己没搞懂的概念试图糊弄人。
文学,包括小说,可以刻画现实、情感,可以是对人生的思考,可以描写刻骨铭心的人物,可以激发人向上无私的信念,等等。但是想在一件作品里要求找到所有的东西,就是苛求了。至于说一本小说里应该写几个人,这个问题简直是小学生水平。
还有,他如果真的读过鲁迅,就应该知道中国的文化和文学是骨是血,不是他的眼镜里的皮肉。
这篇博文的作者,将一篇对中国文学本身的荒诞访谈中的一句话加作重点主题,其心可诛。
最后,回到中国作家对女性的态度。他大概没看过金庸,也没看过《千江有水千江月》。
这里如果他陈述的只是一种事实呢?。。。卫慧和棉棉的作品,东风觉得怎么样?:)
他没有想在一件作品里找到所有的东西吧?这个标准,世界名著也没有几个能做到啊。。。
我觉得他应当是读过鲁迅的,应当还有民国时期的其他作家,所以才能说出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文学的黄金时期。。。这里我个人觉得他说得挺客观的。
至于中国不少作家对女人的态度让人难以忍受。。。。就看看贾平凹最近的关于铁链女事件的评论就知道了。我也常常读到一些文学作品对女性的态度的确是不尊重。具体例子我忘记了哈,只是一种感觉。
金庸的作品我看得不多,不过你提到我还真去查了查金庸作品里对女性是否尊重,答案不一。至于《千江有水千江月》,这位作者萧丽红是女性啊。我想顾彬看不下去的那些作家多半是男作家。。。。
谢谢东风花时间回复,很高兴这种探讨。:)我并不完全赞同顾彬的观点,但是我觉得作为旁观者,他也许能看到一些我们自己看不清或者习以为常而忽略的东西。。。。
他说卫慧棉棉在德国卖的好其实也有点夸大,她们的书也只是十几年前有的卖而已,这两位在中国通俗小说里也没占什么地位,还不如原先的琼瑶和后来的修仙穿越。
”卫慧,棉棉“,我听说过,没看过。也没准备看。书的畅销和读者群的组成可以是两个事实,但是将两个事实想当然地当作因果关系,则是说话者的态度。
贾平凹也不值得提。我反对的,不是他对这几个“作家”的批评,而是反对他将中国文化/文学绑架在这些人身上一起鞭挞。
铁链女事件,拐卖妇女儿童,是人性的泯灭,良知的丧失,是对生命的践踏。不仅仅是对女性的不尊重。这是个更深层的社会问题,就不在这里多说了。
然后,关于萧丽红是女作家。既然顾彬批评的卫慧和棉棉是女作家,认为她们的作品代表了中国文学对女性的态度,那为什么同是女作家的萧丽红不能代表中国文学对女性的态度。
说实话,我很不愿意写上面这句话。因为那些人根本不配和萧丽红出现在同一个句子里。
顺便说一句,我平时是没什么脾气的。只是在这样的问题上,就忽然好像有点鲁迅附体,说话没那么温和了。对事不对人。望勿怪。
不能代表大陆。。。
鲁迅附体没啥啊,有话想说就说。这种探讨没有绝对的答案,只有不同的角度,合到一起我们可以看得更客观更全面。。。何乐而不为呢?:)
更何况,文化的传承,更不是地图能限制的。:)
顾彬的话,自相矛盾的地方太多。比如用在德国很红来褒扬张洁,又用“卫慧、棉棉、虹影的书卖得特别的好,因为德国大部分读者是女性。” 来贬低后者。显而易见的荒谬且不说。这其中对(德国)女性的蔑视也是赤裸裸的。
另外,他如果真的要区分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就不应该在“流行作家”里去寻他想找的“严肃”。他放不下身架也没有那个本事去体会真正的中文,就不要拿这个他自己没搞懂的概念试图糊弄人。
文学,包括小说,可以刻画现实、情感,可以是对人生的思考,可以描写刻骨铭心的人物,可以激发人向上无私的信念,等等。但是想在一件作品里要求找到所有的东西,就是苛求了。至于说一本小说里应该写几个人,这个问题简直是小学生水平。
还有,他如果真的读过鲁迅,就应该知道中国的文化和文学是骨是血,不是他的眼镜里的皮肉。
这篇博文的作者,将一篇对中国文学本身的荒诞访谈中的一句话加作重点主题,其心可诛。
最后,回到中国作家对女性的态度。他大概没看过金庸,也没看过《千江有水千江月》。
这里如果他陈述的只是一种事实呢?。。。卫慧和棉棉的作品,东风觉得怎么样?:)
他没有想在一件作品里找到所有的东西吧?这个标准,世界名著也没有几个能做到啊。。。
我觉得他应当是读过鲁迅的,应当还有民国时期的其他作家,所以才能说出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文学的黄金时期。。。这里我个人觉得他说得挺客观的。
至于中国不少作家对女人的态度让人难以忍受。。。。就看看贾平凹最近的关于铁链女事件的评论就知道了。我也常常读到一些文学作品对女性的态度的确是不尊重。具体例子我忘记了哈,只是一种感觉。
金庸的作品我看得不多,不过你提到我还真去查了查金庸作品里对女性是否尊重,答案不一。至于《千江有水千江月》,这位作者萧丽红是女性啊。我想顾彬看不下去的那些作家多半是男作家。。。。
谢谢东风花时间回复,很高兴这种探讨。:)我并不完全赞同顾彬的观点,但是我觉得作为旁观者,他也许能看到一些我们自己看不清或者习以为常而忽略的东西。。。。
他说卫慧棉棉在德国卖的好其实也有点夸大,她们的书也只是十几年前有的卖而已,这两位在中国通俗小说里也没占什么地位,还不如原先的琼瑶和后来的修仙穿越。
”卫慧,棉棉“,我听说过,没看过。也没准备看。书的畅销和读者群的组成可以是两个事实,但是将两个事实想当然地当作因果关系,则是说话者的态度。
贾平凹也不值得提。我反对的,不是他对这几个“作家”的批评,而是反对他将中国文化/文学绑架在这些人身上一起鞭挞。
铁链女事件,拐卖妇女儿童,是人性的泯灭,良知的丧失,是对生命的践踏。不仅仅是对女性的不尊重。这是个更深层的社会问题,就不在这里多说了。
然后,关于萧丽红是女作家。既然顾彬批评的卫慧和棉棉是女作家,认为她们的作品代表了中国文学对女性的态度,那为什么同是女作家的萧丽红不能代表中国文学对女性的态度。
说实话,我很不愿意写上面这句话。因为那些人根本不配和萧丽红出现在同一个句子里。
顺便说一句,我平时是没什么脾气的。只是在这样的问题上,就忽然好像有点鲁迅附体,说话没那么温和了。对事不对人。望勿怪。
不能代表大陆。。。
鲁迅附体没啥啊,有话想说就说。这种探讨没有绝对的答案,只有不同的角度,合到一起我们可以看得更客观更全面。。。何乐而不为呢?:)
更何况,文化的传承,更不是地图能限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