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喜欢写作,长大了却时过境迁,于迷茫中发觉看破红尘、愤世嫉俗其实都徒增炎凉,动情挥洒也只落得悲怆,便跟几个小伙伴相约不再动笔,也真就金盆洗手,尽可能地远离文学、远离艺术,求得最平淡的人生。二十多年间,除了为哄孩子学中文写过两首儿童诗,就埋着头只关心吃喝拉撒、油盐酱醋,和时装,俗到极致。
以为人生就可以这样平静地老去,没成想2020年底圣诞节期间,无意中听到那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心里波澜起伏地失眠好几天,撑到元旦,再也按耐不住,一口气写完《梦里天山 可可托海》,总算能睡着了。破戒之后,开始花时间上网,在很久都没关心的新闻栏中一眼看到雪白的棉花被人黑、新疆被人污名,还辅天盖地的,英文也就罢了,用汉字写的贴文与评论如一把把钢刀扎来,又气又痛,就又开始接着写,完成了介绍景点的旅游风情系列《梦里天山》,以及关于历史和现状的《新疆之痛》。由于内容太多,大都篇幅比较长,闷头写的时候没有考虑读者的感受,直到后来全部写完并在文学城挨个贴完了,有网友善意地提出来,我才意识到现代社会是快节奏,文章应当短小精悍。在此感谢!
本打算就此消停,重新归隐,父亲突然去世也让我沉寂,从此就无父无母了。默默地在院子里拔了一夏天的草,满眼绿草苍苍,更令我惦记那回不去的戈壁滩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变绿。期间,幸得生活中的朋友与网友热情勉励,又读了新疆老乡的几篇回忆录,亲切的描写让很多往事浮现在眼前,挥之不去,于是重新提笔,把对新疆的情愫写成《情系天山》系列,以海外生活为契机,一篇一个主题,给各位展现边疆的方方面面,展现十三个民族共同拥有的家园。这次尽量写短,但有几篇还是因内容多,又有点长,也只好任其长了。
这三个系列中所涉及的地理、历史、事件大都基于我的亲历与了解,以及这些年来亲友们的分享,还有一些是网上查到的资料,能核对的都逐一核对过,力求真实客观,并不敢胡说。
我写这些文章是为了宣传新疆,让没去过的人了解那里曾经的过往与现在,了解普通人的平常生活与感受,包括被人们长期忽略的负重的汉族,也包括愿意维系和平生活的各少数民族。新疆人向来都是在那个偏远的地方默默地做,不习惯多说。那就我来说!
七十多年来,新疆得到国家给予的大笔拨款,受到其它省份的大力援助,我们感恩!新疆也为国家付出过,而且是以不知多少生命、血肉的代价,当其它省份有灾情时也伸出援助的手。人们都说新疆人热情好客,有多少人看得懂在这种地域文化下的新疆人,包括汉族与少数民族,为国出力的那份热情、被中原文化认可的那份渴望,也只有“和而不同”的大道思想才能让汉、维吾尔、回、哈萨克、蒙古、塔吉克、克尔克孜等等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生存的空间。这片历史上以游牧为主的大地两千年来一直都这样。
在新疆生活的那二十多年、离开后的这二十多年里,发生过太多的事,不如意者有八九,易与人言仅二三,每一篇文章都碰触着埋在心里多年的那些疤痕,有些已经长好了,有些仍在痛,还有一些不能说,以免引出不必要的纠纷,只能像标准的新疆汉族一样打碎牙齿往肚里吞。这一年多来,多少泪珠儿,多少不眠夜,多少白发和血压,都是为了那个割舍不下的她。
因考虑到居住在国外的人去新疆旅游不太现实,我把《梦里天山》的读者定位为国内的广大游客,尽可能地多介绍历史背景与风土人情,免得在旅途奔波中只顾看大漠风光而留下遗憾。《新疆之痛》本身是一篇,由于太长只好分成三部分。好希望读者中能有拥有决策权力的官员,恳请他们认真地读、认真地想,这篇是我在上班之余花了近一个月、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的血泪之作,有几个晚上甚至彻夜未合眼,期盼能换得将来的政策善待贡献最多、地位最低的汉族民众。
这两个系列写完后,先在国内的网站费劲地试了一圈,发现都收不到验证码,注册不上,于是转而开通了文学城。谢天谢地,谢文学城!我终于有了一席之地,有了博客,并按照主题,分别在“世界风情”、“私房小菜”、“几曾回首”发帖,在此感谢那里的各位网友的支持和鼓励!
后来的《情系天山》系列更倾向于我个人在海外、新疆两处场景之间转换中的感念,在计划中因涉及不同方面的内容,便决定集中发在不用顾虑主题的“品茶小轩”。喜欢茶轩,像杯茶,中式的、西式的,飘着淡淡的茗香,很有些躲进小轩成一统、任尔东南西北风般的悠然自得,有时也不乏刺激浓烈的苦咖啡,如草原上凸起的山峦、溪水中跳跃的浪花,偶而也显露书生式的针尖对麦芒,倒也别有一番意趣。很幸运,在这里遇见了一群从未谋面却互相能懂的朋友,让熬夜写作变得苦中有乐,让新疆的话题化作疫情阻隔下的慰藉,而读贴带来的惊喜与感悟也成为我在茶轩半年来积累的财富,甚至有几篇的主题还因读贴有感而发。品茶小轩,感谢有你!
自此,我的万里长征计划走完了第一步。有点精力透支,得歇些天,然后把文章录成音频,以方便喜欢听文本的读者。最后一步是翻译,希望能让说英语的人也了解真实的新疆,让偏见淡出人们的视线,让古老的丝路明珠在欧亚大陆上重新闪亮。
感谢各位花时间耐心地倾听我心潮澎湃说新疆!按照新疆人的标准,凡是关心新疆、乐于看到新疆越来越好的都是好人。愿好人一生平安。
走了那么久
走累了没有 想家了没有
望不到的雪山啊看不见的戈壁
风沙中
我曾经走丢
梦里醒来 情系依旧
2022年4月10日
文章汇总:
梦里天山
新疆之痛
情系天山
附:《航拍中国》Aerial China 第三集 新疆 | CCTV纪录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爽直,真挚……
静等你音频问世。:)
刘大仁评得好 – 雪莲的文章是“前无古人,难有来者”。
雪莲的好文给茶轩和众多读者带来了娱乐和阅读快感。
你的辛劳让我想起另一位居士写他是怎么努力的文章,大概你也感同身受吧:)
-------
每天日夜掙扎著,在百忙中爭取幾十分鐘來作曲。也只有在清晨三時至五時可以達到目的,強睜著渴睡的眼睛,一天只能寫上半頁五線譜!每一頁只有五六個小節,……我不是學音樂出身的人,我又沒有天才,只有那不屈不撓的耐心與幹勁。像繡花般細心忍耐地把音符一個個寫下來!往往也有很多錯誤,今天寫了,明天才發現有錯,得修改或重寫……我只問耕耘,不敢預期收穫,我但願沒有人再來打擾我,讓我可以全日作曲 ...!
五年!一千七百多天悠長的每夜清晨作曲,五年的辛酸!五年都在每天日夜的外來滋擾的夾縫之中爭取時間作曲,我也不知從何得來這一股傻勁!在這種種巨大精神壓力之下,在貧窮線上,在這樣搶時間熬夜拼命地作曲,我居然先後寫成了我的聖樂新作十五首,合計達一千多頁!估計若是演出,最少有兩個半小時至三小時。回想起來,真不敢相信那是我自己寫下的!我再回顧一下,好像是看到別人寫的手稿,那些五線譜,每一頁三十行,音符密密麻麻,我一字也看不懂,這是真的,我看不懂我自己寫下的音符!我記得我寫作之時,是隨著心中聽到的音樂寫下的,手的動作怎樣寫下,好像也不太屬於自己。可是寫得那麼慢,那麼艱辛!足足的熬了五年的夜啊!多少的辛勞多少的辛酸,流過多少的熱淚,修改過多少千百次啊! ... ... 十多首曲,哪一首不是改了又改,修了又再修?這是一個毫無天才的門外漢所寫成的聖樂啊!
我跟他想的一样,要是不用上班,专心写,该多好!不过,我跟他不一样的是,他是处于爱好勤奋地写,我是出于责任,而且伤心事太多,哭的时间比写的时间长得多。。。现在终于能放下了。谢大师!
坐等
如果能做成视频音频节目就更好了。希望有一天能出书。
你还能往哪坐
你的眼泪和面容,更看见了你的情怀和大爱!
此篇应是扉页上的前言,因为它充盈了你倾吐的馥郁芬芳。
美丽的雪莲花!
俺的意思是:这么快就写完了,把读者们扔到期待状态中了。
没变成烦人——不要随便联想哈:)
你对那片土地的深情让人感动。给你献上一首“追梦人”和你一起纪念那段追梦的岁月。
不过很多新歌都不会唱~
从小就喜欢写作,长大了却时过境迁,于迷茫中发觉看破红尘、愤世嫉俗其实都徒增炎凉,动情挥洒也只落得悲怆,便跟几个小伙伴相约不再动笔,也真就金盆洗手,尽可能地远离文学、远离艺术,求得最平淡的人生。二十多年间,除了为哄孩子学中文写过两首儿童诗,就埋着头只关心吃喝拉撒、油盐酱醋,和时装,俗到极致。
以为人生就可以这样平静地老去,没成想2020年底圣诞节期间,无意中听到那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心里波澜起伏地失眠好几天,撑到元旦,再也按耐不住,一口气写完《梦里天山 可可托海》,总算能睡着了。破戒之后,开始花时间上网,在很久都没关心的新闻栏中一眼看到雪白的棉花被人黑、新疆被人污名,还辅天盖地的,英文也就罢了,用汉字写的贴文与评论如一把把钢刀扎来,又气又痛,就又开始接着写,完成了介绍景点的旅游风情系列《梦里天山》,以及关于历史和现状的《新疆之痛》。由于内容太多,大都篇幅比较长,闷头写的时候没有考虑读者的感受,直到后来全部写完并在文学城挨个贴完了,有网友善意地提出来,我才意识到现代社会是快节奏,文章应当短小精悍。在此感谢!
本打算就此消停,重新归隐,父亲突然去世也让我沉寂,从此就无父无母了。默默地在院子里拔了一夏天的草,满眼绿草苍苍,更令我惦记那回不去的戈壁滩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变绿。期间,幸得生活中的朋友与网友热情勉励,又读了新疆老乡的几篇回忆录,亲切的描写让很多往事浮现在眼前,挥之不去,于是重新提笔,把对新疆的情愫写成《情系天山》系列,以海外生活为契机,一篇一个主题,给各位展现边疆的方方面面,展现十三个民族共同拥有的家园。这次尽量写短,但有几篇还是因内容多,又有点长,也只好任其长了。
这三个系列中所涉及的地理、历史、事件大都基于我的亲历与了解,以及这些年来亲友们的分享,还有一些是网上查到的资料,能核对的都逐一核对过,力求真实客观,并不敢胡说。
我写这些文章是为了宣传新疆,让没去过的人了解那里曾经的过往与现在,了解普通人的平常生活与感受,包括被人们长期忽略的负重的汉族,也包括愿意维系和平生活的各少数民族。新疆人向来都是在那个偏远的地方默默地做,不习惯多说。那就我来说!
七十多年来,新疆得到国家给予的大笔拨款,受到其它省份的大力援助,我们感恩!新疆也为国家付出过,而且是以不知多少生命、血肉的代价,当其它省份有灾情时也伸出援助的手。人们都说新疆人热情好客,有多少人看得懂在这种地域文化下的新疆人,包括汉族与少数民族,为国出力的那份热情、被中原文化认可的那份渴望,也只有“和而不同”的大道思想才能让汉、维吾尔、回、哈萨克、蒙古、塔吉克、克尔克孜等等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生存的空间。这片历史上以游牧为主的大地两千年来一直都这样。
在新疆生活的那二十多年、离开后的这二十多年里,发生过太多的事,不如意者有八九,易与人言仅二三,每一篇文章都碰触着埋在心里多年的那些疤痕,有些已经长好了,有些仍在痛,还有一些不能说,以免引出不必要的纠纷,只能像标准的新疆汉族一样打碎牙齿往肚里吞。这一年多来,多少泪珠儿,多少不眠夜,多少白发和血压,都是为了那个割舍不下的她。
因考虑到居住在国外的人去新疆旅游不太现实,我把《梦里天山》的读者定位为国内的广大游客,尽可能地多介绍历史背景与风土人情,免得在旅途奔波中只顾看大漠风光而留下遗憾。《新疆之痛》本身是一篇,由于太长只好分成三部分。好希望读者中能有拥有决策权力的官员,恳请他们认真地读、认真地想,这篇是我在上班之余花了近一个月、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的血泪之作,有几个晚上甚至彻夜未合眼,期盼能换得将来的政策善待贡献最多、地位最低的汉族民众。
这两个系列写完后,先在国内的网站费劲地试了一圈,发现都收不到验证码,注册不上,于是转而开通了文学城。谢天谢地,谢文学城!我终于有了一席之地,有了博客,并按照主题,分别在“世界风情”、“私房小菜”、“几曾回首”发帖,在此感谢那里的各位网友的支持和鼓励!
后来的《情系天山》系列更倾向于我个人在海外、新疆两处场景之间转换中的感念,在计划中因涉及不同方面的内容,便决定集中发在不用顾虑主题的“品茶小轩”。喜欢茶轩,像杯茶,中式的、西式的,飘着淡淡的茗香,很有些躲进小轩成一统、任尔东南西北风般的悠然自得,有时也不乏刺激浓烈的苦咖啡,如草原上凸起的山峦、溪水中跳跃的浪花,偶而也显露书生式的针尖对麦芒,倒也别有一番意趣。很幸运,在这里遇见了一群从未谋面却互相能懂的朋友,让熬夜写作变得苦中有乐,让新疆的话题化作疫情阻隔下的慰藉,而读贴带来的惊喜与感悟也成为我在茶轩半年来积累的财富,甚至有几篇的主题还因读贴有感而发。品茶小轩,感谢有你!
自此,我的万里长征计划走完了第一步。有点精力透支,得歇些天,然后把文章录成音频,以方便喜欢听文本的读者。最后一步是翻译,希望能让说英语的人也了解真实的新疆,让偏见淡出人们的视线,让古老的丝路明珠在欧亚大陆上重新闪亮。
感谢各位花时间耐心地倾听我心潮澎湃说新疆!按照新疆人的标准,凡是关心新疆、乐于看到新疆越来越好的都是好人。愿好人一生平安。
走了那么久
走累了没有 想家了没有
望不到的雪山啊看不见的戈壁
风沙中
我曾经走丢
梦里醒来 情系依旧
2022年4月10日
文章汇总:
梦里天山
新疆之痛
情系天山
附:《航拍中国》Aerial China 第三集 新疆 | CCTV纪录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爽直,真挚……
静等你音频问世。:)
刘大仁评得好 – 雪莲的文章是“前无古人,难有来者”。
雪莲的好文给茶轩和众多读者带来了娱乐和阅读快感。
你的辛劳让我想起另一位居士写他是怎么努力的文章,大概你也感同身受吧:)
-------
每天日夜掙扎著,在百忙中爭取幾十分鐘來作曲。也只有在清晨三時至五時可以達到目的,強睜著渴睡的眼睛,一天只能寫上半頁五線譜!每一頁只有五六個小節,……我不是學音樂出身的人,我又沒有天才,只有那不屈不撓的耐心與幹勁。像繡花般細心忍耐地把音符一個個寫下來!往往也有很多錯誤,今天寫了,明天才發現有錯,得修改或重寫……我只問耕耘,不敢預期收穫,我但願沒有人再來打擾我,讓我可以全日作曲 ...!
五年!一千七百多天悠長的每夜清晨作曲,五年的辛酸!五年都在每天日夜的外來滋擾的夾縫之中爭取時間作曲,我也不知從何得來這一股傻勁!在這種種巨大精神壓力之下,在貧窮線上,在這樣搶時間熬夜拼命地作曲,我居然先後寫成了我的聖樂新作十五首,合計達一千多頁!估計若是演出,最少有兩個半小時至三小時。回想起來,真不敢相信那是我自己寫下的!我再回顧一下,好像是看到別人寫的手稿,那些五線譜,每一頁三十行,音符密密麻麻,我一字也看不懂,這是真的,我看不懂我自己寫下的音符!我記得我寫作之時,是隨著心中聽到的音樂寫下的,手的動作怎樣寫下,好像也不太屬於自己。可是寫得那麼慢,那麼艱辛!足足的熬了五年的夜啊!多少的辛勞多少的辛酸,流過多少的熱淚,修改過多少千百次啊! ... ... 十多首曲,哪一首不是改了又改,修了又再修?這是一個毫無天才的門外漢所寫成的聖樂啊!
我跟他想的一样,要是不用上班,专心写,该多好!不过,我跟他不一样的是,他是处于爱好勤奋地写,我是出于责任,而且伤心事太多,哭的时间比写的时间长得多。。。现在终于能放下了。谢大师!
坐等
如果能做成视频音频节目就更好了。希望有一天能出书。
你还能往哪坐
你的眼泪和面容,更看见了你的情怀和大爱!
此篇应是扉页上的前言,因为它充盈了你倾吐的馥郁芬芳。
美丽的雪莲花!
俺的意思是:这么快就写完了,把读者们扔到期待状态中了。
没变成烦人——不要随便联想哈:)
你对那片土地的深情让人感动。给你献上一首“追梦人”和你一起纪念那段追梦的岁月。
不过很多新歌都不会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