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申请大学的定位和焦虑感,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家长要了解本校同类学生以往几届的录取情况

y
youtub
楼主 (文学峸)

申请大学的焦虑感部分来源于对于要申请的大学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在国内,高考竞争那么激烈,把目标定位到北清两校的家长和学生也不多,至少比例很低。

这边华人家长把目标瞄向T5的比例还是很多的。法乎其上,得乎其中。目标定高一些是好事,但对能reach  的学校还是心里要有数。基本的还是得看学业成绩和获奖情况。学习成绩能在好学校保持顶尖,又有全国级有份量的奖项支持,才是进T5基本保证。

当然,美国大学的录取标准相对不清晰,对体育生学业成绩的低标,对第一代大学生,贫困人口的大幅度照顾,对不同族裔的区别对待,legacy 的优惠,对stem 方向女生的另眼相看,都会让一部分家长以为T5对学术成绩要求产生错觉。这也是造成家长们对申请大学的定位不明的主要原因。

家长如果想做到心中有数,得花笨功夫。

我是花了时间把以往几届nmsf 名单上所有学生的去向,一个个都搜过。其中进了T5的亚裔,尽量去了解他们的获奖情况。

现在不少家长上网来问孩子能上什么大学,别人也不知道你那所学校的录取情况,也没有办法给出合理建议。

家长心里无数,想着打枣,早申结果不录取,会焦虑。如果自己孩子的成绩和奖项能和往届同类学生相当或更好,那就有信心,会想到同水平的几所大学,总归会有录取的。

东西南北衫
美国大学录取等同找工作 录取标准相对不清晰是最主要的 T5上不了 其它的也不一定
y
yzhl888
我觉得现在录取率都那么低的情况下不适合大范围打枣了,吃力不讨好,打30所可能录取率也不能提高多少。还不如定位准确。
东西南北衫
正确 需要精确定位
y
youtub
要想尽办法了解本校亚裔男女生往届的录取情况(包括他们的成绩,获奖情况),这样才有明确的参照物
T
TigerLady
所谓定位准确,就是屈就,娃愿意吗?学校counselor对我说你娃stat强,能用州大保低。对我们来说这不是赞美是对

娃努力的打脸。我们不申CS.

东西南北衫
需要counselor
东西南北衫
这是常见问题 家长不能面对事实 家长需要更多的跟学校互动
槐花王
美国劳民伤财的东西太多了。 大学申请, 总统选举, 每年的报税。 简直了, 耗费人力物力。 这个报税啊,头疼ING,
y
yzhl888
target更适合吧,还有一个入校后的fit 问题,社牛娃也许还能上够下,社恐的还是target 学校更合适
东西南北衫
报税也是最坑的制度了 税法不清楚
槐花王
现在能用州大保底真的是好事。 先早申拿到州大,然后再去T5打枣,这样目标集中,心中不慌。
成功的标普五百
区别是,中国高考算是国家教育政策的延伸,北清录取虽然标准单一乏味但是公开透明没有任何想象空间或者说操纵空间。

你说的这些美国大学录取总结都接近事实,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公开透明发布过。美国大学录取是门店大欺客的精明生意,故意给你很大的模糊空间的假象,造成人人有希望、个个快打枣的现象,大学好操控、极大化他们自己的利益。

T
TigerLady
呵呵,学校counselor精得很,就是打压家长期望值。
成功的乌龟
跟娃说了,州大本科教育足够了,去哪上学是看你能不能利用好资源达到自己的目标

好学校,如果不能,就不值得

东西南北衫
美国大学录取特点: 到处是后门, 正门最难入
成功的标普五百
大学申请跟选举一样,人人有选票,选完后国家政策制定跟选民没有一毛钱关系,交完申请费后录取跟绝大部分申请者没有一毛钱关系
宝马奔驰
每个劳动者还得交所得税。。。还是零元购好,不用交所得税。而且政府一看,低收入还给补助。。。

东西南北衫
会压, 但应当把她的建议作为一个基准点调整
成功的标普五百
是这样的。极度商业化。
成功的标普五百
也是跟大学招生一样,给大佬们留下一堆后门旁门
东西南北衫
正确。 美国大学差别不大,修行靠个人。 而且美国基本还是一个平民社会,不怎么注重名校
T
TigerLady
是这个理,就是觉得憋屈。得感激没让我们用cc做保底。
东西南北衫
比如: 川总从来不知道还需要交税
成功的标普五百
好私立高中的康嫂还算有谱,公立高中的康嫂你完全可以忽略
成功的标普五百
很多。以前的GE现在的亚麻都很少交税
y
yzhl888
+1
y
youtub
国内还是有操作空间的,国内网上的说法是奶茶跳健身操就进了清华。只不过对平民百姓的确没有操作空间。
槐花王
哈哈, 人人以为参与了,很卖力地参与, 结果。。。
成功的标普五百
不能保证一个没有,但是应该极少。否则在中国的人情文化下,北清会被官宦子弟和富豪子弟挤满,平民子弟门都摸不到。
槐花王
中国人就是被教育得太好了,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
C
Croissant_22
把学校前几届NMSF学生的去向都研究了一遍这事我也做过,还有top 5%的学生去向
y
yzhl888
其实是这理,关键是娃会利用资源
j
jingzhumama
你太厉害了, 我啥都不晓得

话说我们学校好像都不会超过1-2 个NMSF, 这个名词我是在紫檀才学到的

你老是说你闺女学渣, 人家不是NMSF啊, 在我们学校是妥妥的学霸, 要上报纸的那种

C
Croissant_22
学霸家长还用做这些吗?家长只需要掏钱就好了
成功的三少爷
这里的学渣是学霸,这里的熊娃是牛娃,这里的谦虚是自豪,这里的抱怨是骄傲,lol
j
jingzhumama
那我只好不说话了, lol

面筋说周末要做一份数学的practice test , 也不晓得做没, 我都没敢问

matrices and determinants 啥东东

成功的三少爷
SAT要考这么高级的东西?你没有搞错?那大部分老美孩子会直接freakout的
j
jingzhumama
是好心人帮我从chatGPT问来的, 我也自己没考过SAT, 不晓得考的啥啊

PSAT里她说肯定有还没教过的, 她说教过的我肯定都会, 我只好苦笑了

东西南北衫
同意
成功的乌龟
网上找份样题就知道了
y
youtub
我校每年5,60个,关键是得知道比赛获奖情况
初夏23
好文章!了解大学的录取情况,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学校类似学生往届的录取情况。
y
youtub
北清按高考成绩统一录取的不到一半,有所谓自主招生

http://yichengcareer.com/index.php?m=Article&a=show&id=66 

清华北大统招比例不足50%,高中学霸更需要生涯规划!

自主招生2003年开始,同时形成了以C9高校为主体的名校考试联盟进行掐尖。2014年自主招生进行改革,自主招生考试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名校的自招考试联盟随之瓦解。随着多元录取途径的不断扩大,自主招生与综合素质评价逐渐成为名校招生的主流。

 

我拿清华北大作为代表来进行录取比例的研究。目前的情况是,清华北大在各省有超过50%的招生计划被特殊类型瓜分,包括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博雅计划和领军计划)、农村专项计划(筑梦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体育队、竞赛保送生、小语种保送生等。凭借裸分考上清华北大的,真的都只能是个县市的文理状元了。

 

2017年高考,在北大清华各省发布的招生计划中,(1)在河南,北大本部本一批计划招生58人(不含自招、专项计划),清华为59人,仅占其在河南招生总数的34%、28%左右。(2)在湖北,北大本部本一批计划招生33人,清华为51人,分别占招生总数的26%、33%左右。(3)在广东,北大本部本一批招生40人,清华招生64人,分别占招生总数的27%、45%左右。

 

2017年北大共录取江苏考生152人

 

2017年,北大在江苏省统招58人(含医学部18人),竞赛保送4人,外语保送10人,博雅计划29人,自主招生35人(含医学部2人),筑梦计划6人(农村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与高水平运动队共10人。自招综评比例为42%;自招综评高水平艺比例为50%。

 

2017年清华录取江苏考生140人

 

2017年,清华在江苏省统招47人,竞赛保送5人,外语保送12人,领军计划47人,自主招生12人,自强计划5人(农村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1人,高水平运动队2人,其他类型9人。自招综评比例为42%;自招综评高水平比例为44%。

 

这些特殊的计划,目前已然成为了进入北大清华的几乎唯一门票。能不能上北大清华,不仅仅取决于高考成绩,更取决于能否获得北大清华的降分录取资格。所以说,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不仅仅是职业方向的规划,更关键的还是实实在在的升学规划。

R
Rockeymountain
这么多, 可见是割喉高中。怎么去查别人的获奖情况?
初夏23
高中不一样,同样的大学录取会很同。大学也会有Target high schools. 不是大学的Target,录取会很难
初夏23
家长最好的资源是学校的Naviance或Scoir的图。看看孩子在什么位置。
P
Pilsung
只要是保送名额,这个水就很深了。当然有一半是凭过硬成绩,有一半是成绩凑合,但是门路更厉害的。

就是高中考试,也有老师给一些有门路的孩子单独补课的。我们高中就是跟奶茶学校一模一样,80%学生都保送了。有的当年中考不到线,算自费入学读高中。最后也弄了一个保送名额。

初夏23
Scoir比Naviance信息更细致。可以区分早申和Regular的区别。
初夏23
不管是那个高中,进T5,公高成绩需要Top 1%,好私高需要Top 10%,对普通家庭,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初夏23
大家升学都过于强调活动。普通家庭的孩子,如果成绩不是A+,基本不符合T5的最基本要求。
初夏23
如果家里捐了楼,孩子进了camp,得了国际体育大奖,就不用来这儿讨论了。
w
windflypig
even if you have A+, still no chance without strong EC
东西南北衫
very deep 哈哈
y
youtub
要穷尽各种办法

刷题型比赛,各种IXO 成绩(含各种定级),前几百名的往往会公布。

本地比赛也有报道。

小印们考上后post 出来的比较多。小中从可以熟人口里知道。

当然也只能覆盖绝大多数。了解多了,T5各校的招生标准就会有点数了。

 

东西南北衫
是的, 这个大概是个必要条件, 当然不是充分条件
初夏23
这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但是大部分孩子没有这个必要条件。
R
Rockeymountain
我怎么觉得这个东西一点用都没有。只能看出GPA和SAT的数据。

不能和EC联系起来, 你会看到这个学校可以录取成绩很普通的和最好的。

初夏23
在国内,没听说那个家长问,我孩子考试一般80分,是不是第一志愿报清华。美国是个充满机会的国家,但也没那么离谱。
R
Rockeymountain
普通学校top 5%, 我这里是这样的。因为GPA和选课技巧有很大关系, 不代表真实学习能力。
R
Rockeymountain
天, 家长真是为此付出太多时间精力。难怪娃说亚裔家长very nosy。

初夏23
Scoir里有早申和regular的区别,很有用。如果是Naviance,学校Counselor可以提供ED和RD的细节
y
youtub
哪里有一半喔,上面链接中给的数据清华北大17年高考统招分别仅占其在河南招生总数的34%、28%左右。河南名额本来就少
R
Rockeymountain
早申更不好说。运动员, QB, URM啥的数据最多, 也无法分辨。

RD更是一锅绘, 普高康色了基本不提供任何往届录取数据。他们的责任就是保证全部毕业。

初夏23
大公校的Top 5%会有几十个孩子。太多了。
R
Rockeymountain
家长心气太高了吧。康叟能说本州大保底确实是对娃的褒奖。
初夏23
针对于自己的学校,如果知道早申的数据,是很容易和具体的孩子对上号的。这样就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了。
y
youtub
和我对本地高中的观察一致。申学先得拿数据说话。
R
Rockeymountain
一般一届25个左右。我校里来都是前10名进顶级州大CS啥的, 去年T5的两个在3-4%。
R
Rockeymountain
除非你那里亚裔很多很多, 普高没有多少亚裔的无法知道。
y
youtub
好多家长的孩子既没有A+成绩,又没有大奖,还是为能不能上T5而焦虑。还不如把注意力集中到可以reach 的其他很多好大学
初夏23
可以问问家里的孩子。他们也会了解学校的不少情况。这样数据和人就对上号了。
东西南北衫
好像是那么回事。 国内没这问题, 学生一般接受了自己该去哪去哪里
初夏23
这里的家长有很多天才。也培养出不少好孩子。但是下一代Regression to the mean是自然规律。
L
LilyBD
我们高中进M那些 好像不需要,竞赛已经牛到了走出美国了
初夏23
美国成绩打的松,GPA高的孩子很多。但是全部或大部分都是A+的,还得是非常自律的学生,还是凤毛麟角。
R
Rockeymountain
我们这所有A都是同样的分数。而且高中各种额外credit啊, 拿高GPA不难。
初夏23
大部分高中都有A-, A 和 A+。A+是97%+。四年大部分课保持A+,很难。
R
Rockeymountain
我们这所有A都是一样待遇。所以我儿子当年就是保A-。
y
youtub
是的,家长既不要浪费孩子的天才,也不要偃苗助长。知己知彼,心里有谱,准确定位。
迪源源
现在每年变化太大,很难参考往年的录取

另外grade inflation根本没法区分成绩,再加上不看标考,随机性太高了。现在这种形势还真只能广撒网

y
youtub
我说的A+就是指top1%,本地课程最高是A。1%里扣掉选课容易的,EC不突出的,剩下的就是T5种子选手。黑墨等另外
幸福象花儿一样
说实话,也得看看哪里的本州大,若是那几个排名最高的,本州娃也不容易进的
幸福象花儿一样
因为国内只有一个维度-高考成绩,这边的衡量标准不统一才导致很多家长没法准确定位
小糊涂仙2000
加州的歌喉公高,不算weighted GPA,每年GPA4.0的人超过20%。这算不算黑暗森林一片混战
非雨
为什么憋屈?再强的娃,除非11年级就录了,不都得有保底校吗?州大保底还觉得被低估了?

我们这里的歌喉高中,就是去T5的,一般UC 都申2档,5-6所的

s
sanshengshishang2
加州的割喉公高,都不算weighted GPA吗?那为啥那么多人愿意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