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大学的焦虑感部分来源于对于要申请的大学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在国内,高考竞争那么激烈,把目标定位到北清两校的家长和学生也不多,至少比例很低。
这边华人家长把目标瞄向T5的比例还是很多的。法乎其上,得乎其中。目标定高一些是好事,但对能reach 的学校还是心里要有数。基本的还是得看学业成绩和获奖情况。学习成绩能在好学校保持顶尖,又有全国级有份量的奖项支持,才是进T5基本保证。
当然,美国大学的录取标准相对不清晰,对体育生学业成绩的低标,对第一代大学生,贫困人口的大幅度照顾,对不同族裔的区别对待,legacy 的优惠,对stem 方向女生的另眼相看,都会让一部分家长以为T5对学术成绩要求产生错觉。这也是造成家长们对申请大学的定位不明的主要原因。
家长如果想做到心中有数,得花笨功夫。
我是花了时间把以往几届nmsf 名单上所有学生的去向,一个个都搜过。其中进了T5的亚裔,尽量去了解他们的获奖情况。
现在不少家长上网来问孩子能上什么大学,别人也不知道你那所学校的录取情况,也没有办法给出合理建议。
家长心里无数,想着打枣,早申结果不录取,会焦虑。如果自己孩子的成绩和奖项能和往届同类学生相当或更好,那就有信心,会想到同水平的几所大学,总归会有录取的。
娃努力的打脸。我们不申CS.
你说的这些美国大学录取总结都接近事实,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公开透明发布过。美国大学录取是门店大欺客的精明生意,故意给你很大的模糊空间的假象,造成人人有希望、个个快打枣的现象,大学好操控、极大化他们自己的利益。
好学校,如果不能,就不值得
话说我们学校好像都不会超过1-2 个NMSF, 这个名词我是在紫檀才学到的
你老是说你闺女学渣, 人家不是NMSF啊, 在我们学校是妥妥的学霸, 要上报纸的那种
面筋说周末要做一份数学的practice test , 也不晓得做没, 我都没敢问
matrices and determinants 啥东东
PSAT里她说肯定有还没教过的, 她说教过的我肯定都会, 我只好苦笑了
http://yichengcareer.com/index.php?m=Article&a=show&id=66
自主招生2003年开始,同时形成了以C9高校为主体的名校考试联盟进行掐尖。2014年自主招生进行改革,自主招生考试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名校的自招考试联盟随之瓦解。随着多元录取途径的不断扩大,自主招生与综合素质评价逐渐成为名校招生的主流。
我拿清华北大作为代表来进行录取比例的研究。目前的情况是,清华北大在各省有超过50%的招生计划被特殊类型瓜分,包括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博雅计划和领军计划)、农村专项计划(筑梦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体育队、竞赛保送生、小语种保送生等。凭借裸分考上清华北大的,真的都只能是个县市的文理状元了。
2017年高考,在北大清华各省发布的招生计划中,(1)在河南,北大本部本一批计划招生58人(不含自招、专项计划),清华为59人,仅占其在河南招生总数的34%、28%左右。(2)在湖北,北大本部本一批计划招生33人,清华为51人,分别占招生总数的26%、33%左右。(3)在广东,北大本部本一批招生40人,清华招生64人,分别占招生总数的27%、45%左右。
2017年北大共录取江苏考生152人
2017年,北大在江苏省统招58人(含医学部18人),竞赛保送4人,外语保送10人,博雅计划29人,自主招生35人(含医学部2人),筑梦计划6人(农村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与高水平运动队共10人。自招综评比例为42%;自招综评高水平艺比例为50%。
2017年清华录取江苏考生140人
2017年,清华在江苏省统招47人,竞赛保送5人,外语保送12人,领军计划47人,自主招生12人,自强计划5人(农村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1人,高水平运动队2人,其他类型9人。自招综评比例为42%;自招综评高水平比例为44%。
这些特殊的计划,目前已然成为了进入北大清华的几乎唯一门票。能不能上北大清华,不仅仅取决于高考成绩,更取决于能否获得北大清华的降分录取资格。所以说,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不仅仅是职业方向的规划,更关键的还是实实在在的升学规划。
就是高中考试,也有老师给一些有门路的孩子单独补课的。我们高中就是跟奶茶学校一模一样,80%学生都保送了。有的当年中考不到线,算自费入学读高中。最后也弄了一个保送名额。
刷题型比赛,各种IXO 成绩(含各种定级),前几百名的往往会公布。
本地比赛也有报道。
小印们考上后post 出来的比较多。小中从可以熟人口里知道。
当然也只能覆盖绝大多数。了解多了,T5各校的招生标准就会有点数了。
不能和EC联系起来, 你会看到这个学校可以录取成绩很普通的和最好的。
RD更是一锅绘, 普高康色了基本不提供任何往届录取数据。他们的责任就是保证全部毕业。
另外grade inflation根本没法区分成绩,再加上不看标考,随机性太高了。现在这种形势还真只能广撒网
我们这里的歌喉高中,就是去T5的,一般UC 都申2档,5-6所的
申请大学的焦虑感部分来源于对于要申请的大学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在国内,高考竞争那么激烈,把目标定位到北清两校的家长和学生也不多,至少比例很低。
这边华人家长把目标瞄向T5的比例还是很多的。法乎其上,得乎其中。目标定高一些是好事,但对能reach 的学校还是心里要有数。基本的还是得看学业成绩和获奖情况。学习成绩能在好学校保持顶尖,又有全国级有份量的奖项支持,才是进T5基本保证。
当然,美国大学的录取标准相对不清晰,对体育生学业成绩的低标,对第一代大学生,贫困人口的大幅度照顾,对不同族裔的区别对待,legacy 的优惠,对stem 方向女生的另眼相看,都会让一部分家长以为T5对学术成绩要求产生错觉。这也是造成家长们对申请大学的定位不明的主要原因。
家长如果想做到心中有数,得花笨功夫。
我是花了时间把以往几届nmsf 名单上所有学生的去向,一个个都搜过。其中进了T5的亚裔,尽量去了解他们的获奖情况。
现在不少家长上网来问孩子能上什么大学,别人也不知道你那所学校的录取情况,也没有办法给出合理建议。
家长心里无数,想着打枣,早申结果不录取,会焦虑。如果自己孩子的成绩和奖项能和往届同类学生相当或更好,那就有信心,会想到同水平的几所大学,总归会有录取的。
娃努力的打脸。我们不申CS.
你说的这些美国大学录取总结都接近事实,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公开透明发布过。美国大学录取是门店大欺客的精明生意,故意给你很大的模糊空间的假象,造成人人有希望、个个快打枣的现象,大学好操控、极大化他们自己的利益。
好学校,如果不能,就不值得
话说我们学校好像都不会超过1-2 个NMSF, 这个名词我是在紫檀才学到的
你老是说你闺女学渣, 人家不是NMSF啊, 在我们学校是妥妥的学霸, 要上报纸的那种
面筋说周末要做一份数学的practice test , 也不晓得做没, 我都没敢问
matrices and determinants 啥东东
PSAT里她说肯定有还没教过的, 她说教过的我肯定都会, 我只好苦笑了
http://yichengcareer.com/index.php?m=Article&a=show&id=66
清华北大统招比例不足50%,高中学霸更需要生涯规划!自主招生2003年开始,同时形成了以C9高校为主体的名校考试联盟进行掐尖。2014年自主招生进行改革,自主招生考试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名校的自招考试联盟随之瓦解。随着多元录取途径的不断扩大,自主招生与综合素质评价逐渐成为名校招生的主流。
我拿清华北大作为代表来进行录取比例的研究。目前的情况是,清华北大在各省有超过50%的招生计划被特殊类型瓜分,包括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博雅计划和领军计划)、农村专项计划(筑梦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体育队、竞赛保送生、小语种保送生等。凭借裸分考上清华北大的,真的都只能是个县市的文理状元了。
2017年高考,在北大清华各省发布的招生计划中,(1)在河南,北大本部本一批计划招生58人(不含自招、专项计划),清华为59人,仅占其在河南招生总数的34%、28%左右。(2)在湖北,北大本部本一批计划招生33人,清华为51人,分别占招生总数的26%、33%左右。(3)在广东,北大本部本一批招生40人,清华招生64人,分别占招生总数的27%、45%左右。
2017年北大共录取江苏考生152人
2017年,北大在江苏省统招58人(含医学部18人),竞赛保送4人,外语保送10人,博雅计划29人,自主招生35人(含医学部2人),筑梦计划6人(农村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与高水平运动队共10人。自招综评比例为42%;自招综评高水平艺比例为50%。
2017年清华录取江苏考生140人
2017年,清华在江苏省统招47人,竞赛保送5人,外语保送12人,领军计划47人,自主招生12人,自强计划5人(农村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1人,高水平运动队2人,其他类型9人。自招综评比例为42%;自招综评高水平比例为44%。
这些特殊的计划,目前已然成为了进入北大清华的几乎唯一门票。能不能上北大清华,不仅仅取决于高考成绩,更取决于能否获得北大清华的降分录取资格。所以说,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不仅仅是职业方向的规划,更关键的还是实实在在的升学规划。
就是高中考试,也有老师给一些有门路的孩子单独补课的。我们高中就是跟奶茶学校一模一样,80%学生都保送了。有的当年中考不到线,算自费入学读高中。最后也弄了一个保送名额。
刷题型比赛,各种IXO 成绩(含各种定级),前几百名的往往会公布。
本地比赛也有报道。
小印们考上后post 出来的比较多。小中从可以熟人口里知道。
当然也只能覆盖绝大多数。了解多了,T5各校的招生标准就会有点数了。
不能和EC联系起来, 你会看到这个学校可以录取成绩很普通的和最好的。
RD更是一锅绘, 普高康色了基本不提供任何往届录取数据。他们的责任就是保证全部毕业。
另外grade inflation根本没法区分成绩,再加上不看标考,随机性太高了。现在这种形势还真只能广撒网
我们这里的歌喉高中,就是去T5的,一般UC 都申2档,5-6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