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左”在“李文”中是明显的贬义。其源自酱缸内“等级分明”的文化浓度是这样的:在“仇左”的“简中语境”内,“左”这个如此糟糕的事情,该是“其它皮肤颜色”的人在干,“白人”参与其中是例外、另类、奇葩,不该有的事情。那么厉害的“白人”竟然也敢“左”?是一种潜意识中对“白人”仰视造成的。酱缸文化等级系统衍生的种族自我歧视的产物。而“李文”中对另一位“移民科学家”,来自纳粹德国的火箭大腕Wernher von Braun,并没有说是“白右”(纳粹不右,天下失去经纬度),毕竟“择木”来美国“投明”是的白人该干的“白人事儿”。不在话下。
“幻想狂刘先生”那篇雄文勉强学习了一遍(酱缸里腌成的“油腻”,远不止“hypogreasy”) :-) 。基本上是把从思想启蒙至今的西方现代文明一概归入万恶的“白左”。只是不知是不是作者在对西方历史了解上尚需努力的缘故,居然“放过”了万恶的思想启蒙的“始作蛹者” -- 文艺复兴(谁都知道如果没有后者就不会有前者,更何况比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同学也都是被作者归入“白左的直接模板”的“gay佬”)。另外文艺复兴是 Greco-Roman 文化的复兴,所以古希腊罗马人也都必须是“白左” [更何况他们不仅是“G佬”,还是“B佬”。比如 Alcibiades 同学,“while he was a boy he seduced husbands from their wives, and when he had become a young man he seduced the wives from their husbands” (Diogenes Laertius 同学转述);还有凯撒同学,更是“omnium mulierum virum et omnium virorum mulierem”] :-)
古纸兄的文化渗透。实在不好意思,那个东西连读恶经年的我都实在难忍 (而且,应该有“综述”与“旅游书”的手工版人工智能成分)。不过,从大祖的民族主义与大统领的民族主义融合在“编白左”这点上,让许多原来关于太祖粉转拜统领的疑问有了一个比较完满的解答,几页纸居然耗掉的那多时间就算奢侈一次吧,*_*。那句挂在嘴边的“my good friend”,还是有些实质在内。古纸兄周四消暑开心。
首先要说,“白左”,是中国大陆语系的原创,或是用流行语说,是“简中系统”的原创,非外来语。此词,高含了酱缸内“等级分明”的文化浓度。
“等级”的酱缸与“白左”关联的细节是这样的。这个所谓的“左”,最原始的“左”,“左”到“共产主义”的“左”,就是马克思马老同学,其“底层”反“资本剥削”的“社会平等”论述。马老同学,一位“白人”。在欧洲引导的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兴起的过程中,有各类学派、思潮、世界观、哲学论的产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欧洲的人群是白人主体,于是“左”中皆“白”或是“白”中有“左”和地球上有空气一样简单,说“白左”就像说“白人教堂”一样的无知。
历史上,在“左”前加一个“白”的定语,起源于对“*****”的痛恨。据方可成方先生的网研,“白左”一词最早于2010年出现在一位在美华人李硕李先生的网文,文章的题目是“西方‘白左’和中国‘爱国科学家’的伪道德 ”(李硕文章的链接会附在文后)。“李文”的重点是说科学家的“良禽择木而栖”,那篇文章的真正议论点是“科学家为什么移民”,“白左”只是其中的两位科学家,美国夫妇阳早与寒春,因为爱好太祖的“左”,自美国前往太祖的地界定居,而两位都是白色人种,被李先生给定义为“白左”。“李文”中顺便把自由派作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也给归类于“白左”的范畴。
“白左”在“李文”中是明显的贬义。其源自酱缸内“等级分明”的文化浓度是这样的:在“仇左”的“简中语境”内,“左”这个如此糟糕的事情,该是“其它皮肤颜色”的人在干,“白人”参与其中是例外、另类、奇葩,不该有的事情。那么厉害的“白人”竟然也敢“左”?是一种潜意识中对“白人”仰视造成的。酱缸文化等级系统衍生的种族自我歧视的产物。而“李文”中对另一位“移民科学家”,来自纳粹德国的火箭大腕Wernher von Braun,并没有说是“白右”(纳粹不右,天下失去经纬度),毕竟“择木”来美国“投明”是的白人该干的“白人事儿”。不在话下。
这是“白左”一词的起始。
原本就是一篇网文,李硕先生爱说什么就说什么,无所谓。但是…..
在方可成方先生的那篇网研文章中(方先生文章的链接会附于此帖后)中,他注意到“白左”一词在2013年前后开始“广现于世”。2013年发生了什么?说对了,习博士同学开始掌权,“伟大复兴”,需要一个“民族主义”的基调。把一个民族“弄高些”有许多手段,其中的一个是把其他民族“弄低些”。于是,2013年始,“白左”这个“邪恶种类”开始被用来为“伟大复兴”助攻。什么环保爱好者,同性人士,女权倡导者,反死刑立场,同情移民者……统统属于“白人的虚伪”,“白左”!“白左”这个词在简中语境下,尤其是墙内,飘起来了。那个始于墙外反太祖的名词,成为了“伟大复兴”的墙内垫脚。
“墙”吗,单向阻隔好用,不太妨碍墙内的热点外散。根据方可成先生那篇文章介绍,“白左”一词在2016年,美国的总统大选期间达到了一个高潮,墙内外的简中语境下一起高潮。原因呢,当然是那年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女士,符合那个墙内畅行的“白左”各类标签。2016年,美国的总统大选,“白左”这个词让墙内的“伟大复兴”与墙外华人圈的MAGA 融合了。
不过,有一个小不便。记得“李文”中说“白左”的原型吗?投靠太祖的阳早与寒春夫妇?既然投靠太祖的美国人都是“左”,那太祖不就更“左”了吗?而且是有名有姓的“*****”(没人敢或是愿意敬称太祖为“黄左”)。而且,前面说了,那个“左”的祖宗,可是确实的“白人”,马克思马老同学。用“白左”来给“伟大复兴”垫脚,在墙内伤及太祖与马老同学怎么办?(就是在墙外,伤及太祖也会令华人圈的MAGA中的一些成员不爽。)
好办,墙内的事儿,“修理舆论”很容易。修个名词的内涵易如反掌,编故事就成。于是有了一篇首发于2016年11月底的网文,“精神瘟疫之路——白左进化史”(文章链接会附在文后)。此文,除了利用在2010年首创名词“白左”给历史上几百年中的一票墙外文明传承个体统统打成“历史反革命”之外(而且是用墙内常态的人身攻击方式编故事),重点是给太祖与马克思正名。摘录一节如下:
但其中的一位有志之士厌恶了他们无休止的空想和互喷,以及打着爱与包容的幌子骗炮生涯,毅然脱离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小酒馆,写出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雄文,这个青年人的名字叫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跟第二代白左分道扬镳的标志就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意志古典哲学的终结》,现在这篇牛爆的雄文被中央编译局翻的跟《妙法莲华经》差不多,如果诸位能读懂德文原版,就不难看出全文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
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鸡
从此开始,马克思就和喜欢吹牛*的青年黑格尔派分道扬镳,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白左队伍,走上了真左的革命道路,马克思的好学生毛泽东同志用一句话就高度概括了他与白左决裂时的心情:“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
看清楚,一口气把最重要需撇清的撇清,就是骂“白左”不可伤及老马同学,更不可伤及打着老马旗号的太祖。此文中还有专门列出为列宁与斯大林洗地的部分,不抄了(说斯大林那一段异常的恶心)。要点就是最“左边”的马、列、斯、毛都厉害,但是其余那些弄“社会平等”的欧美文化(西方,*_*),皆“白左”,要打倒!
另外,上面说的三篇文章,“李文”与方可成的文章,墙内没有,但是,这个“精神瘟疫”一文是墙内的“原创”,到处可见。而且,此文作者只有笔名,“幻想狂刘先生”。谁主导?Take a wild guess, *_*.
“白左”一词的起源与墙内外的“共鸣”。
后注1:李硕文章链接 西方“白左”和中国“爱国科学家”的伪道德 – 1984bbs – 自由的春天会来的 因为此文是发在一个“老式”的网站上,其格式很“上世纪”,第二段之后的文字都是每行上百字那种,如读,得剪切下贴到自己的文字工具上再读。
后注2:方可成文章链接 方可成 | “白左”污名化与社会达尔文主义
后注3:“精神瘟疫之路”文章链接 【重磅推荐】精神瘟疫之路——白左进化史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白左”一词的起源与墙内外的“共鸣” 国防部长和参谋总长详述炸伊朗的细节,但未涉结果----纽时文译 美国的乔治亚农民与轰炸伊朗 对伊朗的潜在攻击考验川普玩两面派的本领----纽时文译 “川普总统是‘反战总统’”的历史回声
我一直觉得用这种词的挺CHEAP的,但是也无所谓爱用用呗。
你解释了这么一大篇让我倒是觉得爱用这种词的真的挺CHEAP的了。
-- 所崇拜的白人居然也会“左”,体现了由拜生恨的奴才心态。
-- 把太祖同学“继承发展”、后来大祖同学又“实现新的飞跃”的马克思同学从“白左”割裂出来,体现了替主子“洗白”的奴才精神。
“幻想狂刘先生”那篇雄文勉强学习了一遍(酱缸里腌成的“油腻”,远不止“hypogreasy”) :-) 。基本上是把从思想启蒙至今的西方现代文明一概归入万恶的“白左”。只是不知是不是作者在对西方历史了解上尚需努力的缘故,居然“放过”了万恶的思想启蒙的“始作蛹者” -- 文艺复兴(谁都知道如果没有后者就不会有前者,更何况比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同学也都是被作者归入“白左的直接模板”的“gay佬”)。另外文艺复兴是 Greco-Roman 文化的复兴,所以古希腊罗马人也都必须是“白左” [更何况他们不仅是“G佬”,还是“B佬”。比如 Alcibiades 同学,“while he was a boy he seduced husbands from their wives, and when he had become a young man he seduced the wives from their husbands” (Diogenes Laertius 同学转述);还有凯撒同学,更是“omnium mulierum virum et omnium virorum mulierem”] :-)
所以西方历史上值得称颂的应该就只剩下中世纪,还有现在的某西方文明救世主了 :-) 。酱缸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由此也可见一斑
谢传人兄“正本清源” :-)。周三开心
贴标签真让人哭笑不得啊实在是不得。
结果越急的表示自己白越黑因为就变越左我是不敢笑出声了
因为那有点low 就不怎么有Common Sense
古纸兄的文化渗透。实在不好意思,那个东西连读恶经年的我都实在难忍 (而且,应该有“综述”与“旅游书”的手工版人工智能成分)。不过,从大祖的民族主义与大统领的民族主义融合在“编白左”这点上,让许多原来关于太祖粉转拜统领的疑问有了一个比较完满的解答,几页纸居然耗掉的那多时间就算奢侈一次吧,*_*。那句挂在嘴边的“my good friend”,还是有些实质在内。古纸兄周四消暑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