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与公牛与种族主义

s
stonebench
楼主 (文学峸)

换个好玩儿的题目吸睛用:)

看雪莲贴引起的关于民族主义的讨论,又看到匹兹堡大学搞了个guideline 造了个新词,Yinz, 说是为了消除可能的性别歧视或者因为性别指向而引起的不适。这两个帖子让俺想到了牛何以为牛贴。

这些不同的问题,都可以在语言层面找到对应。

俺以前也搞不太清中华民民族是啥意思,明明是56个不同的民族,咋能整成中华民族。直到看到这个纲领,才忽然明白,中华民族这个说法,大概只有中国人能明白,能接受。而Yinz这种词,也解决不了西方的性别歧视问题。

为啥?

就是因为中国人的语言与思维跟西方不同。

西方思维之下,男人是男人,女人是女人,界限分明。没有别的余地。

中国思维之下,男人是男人,女人是女人,界限分明之外,还有一个空间:男人是人,女人也是人。

不是简单的逻辑学,生物学,生理学或者别的学意义上的男人是人,女人也是人。而是:中国人认为,男人是人的一种形态,女人是人的另一种形态。男女本来就是一体两面,有差别,但根本上没矛盾。

公牛母牛合在一起,就是牛,才是牛。有差别,但根本不对立。

道理很简单:磁场阴极阳极合在一起才是磁场。不能只看到对立而忽视统一。

中国思维,看重的就是这个共同的体,是异中之同。

西方思维则不同,看重的是差别相,同中之异。他们强调异强调得太严重,以至于共性基本上被忽略了。

所以,男人,重在男;女人,重在女。不标明差异就不舒服。

所以,西方语言,有意义没有意义的,动不动就在语言中标一下性别。这一标,就麻烦了。意识中把差别当成本质,差别就极为重要了。差别又不够多,不够细,现在发现差别太多,都不知道怎么称呼了。得不断标记,提醒,还得造些新词。也不管多数人的感受了,也不管引起多少麻烦,浪费多少资源了。

相比之下,如果是纯正中文(在书写体“她”正式引入书写系统之前)则要轻省许多。比如第三人称,就是他,不专指男也不专指女。无论是说话还是书写,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性别都没有关系,本语言不区分,除非你认为自己不属于人类,否则全部囊括,而且一点歧视也没有(俺说的是语言本身引起的歧视)。

中国人的思维,比西方人多了一层:共性。

这种思维差异并不是个例,而是系统性的。

几年前说羊年,美国人问是什么羊的年,中国人则不在意,是羊就行。这跟男人女人的差异异曲同工。不同种类的羊,有差异的羊都只是共同本质下的个体。中文对任何个体的认识都是从它所属的类来进行的,看到个体,直接想到种类;看到差异,直奔共性。在类的高度,差异被忽略了。

相反,西方语言对个体的认识都是从它的个体特征来进行的,看到差异,直接聚焦在差异;看不到差异,就要仔细寻找差异。思维不停在差异上就不满意。类这个概念,对说西方语言的人来说,需要费些思考才能达到,不是第一反应。

中国人认为广东话是中文方言,而西方人则认为广东话是一种独立的语言。中国人就不高兴,就西方人用心险恶。其实不见得是险恶,而是思维不同,它只看差异,不看共性。

所以,中国人能把56个民族看成一个中华民族,西方人则基本不太可能接受(当然也不是绝对没有可能,比如换一个政治概念:X国人。西方也能接受,但这是个例)。

其实中国并没有主动的民族主义,或者说中国的“民族主义”不激进,没有歧视性,再精确一点儿,本质上不歧视。古人没有民族歧视概念的时候,就教人爱人,凡是人皆需爱。只要是个体,不管多独特,中国人都能找出共同点来。

有个在中国讲段子的美国人,是个犹太人。他发现了中国人的这个特点:就是两个陌生人见面,喜欢找共性。有次他跟中国人介绍自己说我是犹太人,对方马上就说,我有一个朋友是温州人。哈哈哈。为啥?因为中国人传说温州人像犹太人呗。

中国人这种意识落在共同点上的思维对群体而言,是一种极大组织协同优势。但中国人就这样,自己的珍宝当糞土,别人的糞土当宝贝。

 

 

 

s
snowandlotus
大贊愛思考的石雕!看第一個關於人的例子,就想到了羊,果然下面就寫到了:)
s
stonebench
这个例子非常典型。其他的例子也很多。社会现象文化现象用语言特征可以解释一大部分:)
为人父
求同存异是一种包容性,儒释道都具备这种精神。所以,在中国就没发生过真正的宗教战争。
悟空孙
真的吗?

黄巾军信什么教

白莲教是什么教?

喇嘛教里的红教黄教之间也是血流成河

苯教是怎么被消灭的?

太多了

为人父
你善于谷歌,你谷歌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中国的宗教战争。

我用中国的宗教战争谷歌了一下,只找到一个“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没有宗教战争”。

悟空孙
这是常识,任何宗教在扩张的时候都必须用战争说话,

http://www.silkroads.org.cn/portal.php?mod=view&aid=1722

 

为人父
你赢了!
为人父
首先承认你举的例我无法反驳,我只是有点疑惑。宗教战争到底如何定义呢?

我用宗教战争查了下维基,上面列出很多战争,就是没有列出中国的。是不是遗漏了?还是对宗教战争有不同的理解呢?我看过好多本世界历史,都没有提及中国的宗教战争,这是为什么呢?

 

s
stonebench
定义是关键。一个宗教为消灭异教或以消灭异教为名发动的战争是宗教战争。不是打了宗教旗号的战争都是宗教战争。
s
stonebench
西藏佛教与苯教的斗争应该是世俗政权发动的,不太见得是宗教本身的主张。
悟空孙
所以你不要老看中文资料,历史,世界史,还是要参考英文资料

中文维基是中国人编的,你如果看英文维基,就有中国的宗教战争了。

另外,我不是要和你辩才去查资料,常识告诉我,宗教只要有扩张就有战争,佛教灭苯教我早就知道,《国家地理》上只讲了一面,似乎佛教很容易就清洗了苯教,其实苯教也非常厉害,相互残杀。黄教和红教的恩恩怨怨也是一言难尽。

跳出我们固有的观念和思维,自然能看到不同的东西。如你心里只想着中国没有宗教战争,你去找就只找到你想看的,稍微换一下,只要查,“中国有宗教战争吗?”结果就大不一样。

悟空孙
不太见得?看来你底气也不足啊

西藏那是根本就是政教合一的。

这样说,世界上就根本没有宗教战争,十字军东征都是为了收复耶路撒冷,为了打通通向东方的商道,为了巩固教皇的君权神受。。。

其实,只要是信徒打着某个教派的旗号进行的战争,就是宗教战争

悟空孙
不争输赢,只希望在探讨的过程中学习,实事求是,真相就不难得出
中间小谢
Duality vs unity

Behind duality there is unity.

Duality makes one intelligent.

Unity makes one spiritual.

(Or something like that...)

           - Quoting Hazrat Inayat Khan

s
stonebench
底气确实不足。因为俺不了解:)

不能凭古到的或者古不到的下定论。

为人父
我查了英文的,只说中国是宗教冲突。冲突和战争是有区别的吧?村民械斗也叫冲突,但战争就不一样了。
中间小谢
衹要説宗教戰爭是進步的,或是進步的必须。。

悟空孙馬上就會替你論證,中國最多有過宗教衝突,没有宗教戰爭。

 

悟空孙
你在降低你自己的人格!

有理说理,歪歪唧唧的,小人一个!!

悟空孙
何必拘泥于辞藻,自己想想

黄巾闹那么大动静,只是村民械斗吗?佛教把苯教灭了,只是冲突能做到不?

中间小谢
抱歉。

本意是開個玩笑。但之前關於殖民主義和奧運冠军照片的討論,你給我的印象確實是這樣的。

也许我不應把這個印象引申到别的地方。

 

清溢
你认为黄巾军起义和白莲教起义是宗教战争?
盈盈一笑间
为啥中国思维下的男女比西方思维下的,多了一个空间呢?又被绕晕啦。LOL
为人父
好久不见你了,哪去了?
盈盈一笑间
问好为兄! 忙的时候,就看看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