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山走来的你如此美丽一一致雪莲
一口气读完《新疆之痛》,不能不用一个很久很久都没用的词:心潮起伏。我不知雪莲做了多少功课?全篇史料之丰富,思想之睿智,眼界之广阔,情怀之深挚,实属罕见,尤其出自一位女子之手,真是又美又飒,如象发现一处宝藏之地,马上又接着读《梦里天山》系列,还未读完,但忍不住要来告诉你,不知为什么所读的每一篇都含着泪。。。。。 我想,你一定知道我在说什么,比如,大家都叫你雪莲花,我就叫雪莲,这细微的差别只在说明着,我们共同出生在那里,长大在那里,对这最能代表新疆的花,同声同气。是的,我们新疆人把雪莲就叫雪莲。
何止是花呢,每一座山峰,每一片草原,每一条河流,更有那广袤苍穹下茫茫的戈壁。。。。。。你的所思所想所叹所伤所感所愿,无一不是我心声,只是你更深更广更切。
我18岁离开那里,父母也接着调回他们的家乡四川。关于新疆的所有记忆,我就定格在了18岁,是不是人们对故乡深切的感情很多也是她太遥远了,时空的遥远反而让她与我们更亲更浓?十年前,在这个坛子里,我写过《一个维吾尔男孩---阿鲁木江》,以至于很多年过去了还有老茶友说,见到简丹就会想到那个维吾尔小男孩。也有老茶友说,最想读到的简丹的文字就是写写新疆。
一直以来,我特别想写新疆,却写不出写不好,今天我才知道为什么,面对雪莲,自己只能算半个新疆人。雪莲才是真正的新疆人,是的,雪莲,你才是从天山走来的真正的新疆女儿。
新疆女儿认真,从你行笔古今的每一处资料的准备看出这种认真;新疆女儿诚挚,从你自身的每一个小故事的娓娓道来辨识出这这份诚挚;新疆女儿大气,每一篇文字后的意念看到感知你的开阔与洒脱----为什么此时突然想到两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那就是我们的故乡啊, 那里的天给了你明目皓齿,那里的地给了你宽广善良的心,那里的水沐浴了光洁如玉的肌肤,那里的风吹长了你秀发如云飘逸,从天山走来的你,如此美丽。
感谢雪莲。
随意摘录一段雪莲的文字,朴实的句子让人看到认真的你,诚挚的你,大气的你----
草原上的牧民把整个山川河流都看作自己的家,毡房拔起后,草地如初,没有塑料袋、可乐瓶,他们呵护的是天穹笼罩下的四野,他们看到游客随地留下快餐盒会不高兴。绿洲上的农民喜欢绿树鲜花,爱惜粮食、爱惜水源,从不往湖水、河水里丢拉圾,他们用小水壶接水洗脸,既干净又省水。他们看到汉族吃饭扔一半、开着水龙头让水哗哗地流走,会心疼。他们看到兵团农场把大片荒凉的戈壁滩变成了绿油油的树林和良田,觉得自己的家乡变得美丽了,就很开心,也乐意接纳这样的汉人。其实他们的信仰中还留存着古老宗教的痕迹,留存着对绿树、河水的崇拜。去回民饭馆吃饭,不用担心,肯定干净:无他,那是伊斯兰的教义。每个民族各有所长,每种宗教也各有所仰。西方开明人士所倡导的“共同存在”(COEXIST)恰好就是我们常说的“和平共处”,是人类残杀之后惨痛的教训,是真正的普世价值。
2021.10.1
新疆是个神奇的地方,不管在那里时有多苦多抱怨,一旦离开就只念她的好......你一定懂。在那里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懂。
我有二十多年没有动笔写过文章了,一直努力压制着,就怕一动笔就触动了某根神经而投入太多。去年圣诞节听到那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就止不住泪,失眠了,熬到元旦,哭着写下第一篇,之后的每一篇都是熬着夜流着泪写的。其实我在生活中很少哭,这大半年来可以说流了几辈子的泪,眼见添白发。春天时第一批文章写完后,我告诫自己得打住,不然身体就垮了。然后一位老乡给我发来他写的新疆,我激动极了,他的所见所闻之广是我所不及的,视角更开阔,仿佛打开了另一个新天地,也激发我又重新拿起笔,继续写给了解新疆的人看,也写给不了解新疆的人看。那里的大山、草原、沙漠、戈壁,及那里的人、那里的情怀,都与其它地方如此不同,值得人们去关注。
不过我也很担心,那个大美又大荒的地方,我千万别因为自己水平而减了她壮美的容颜。
愧对老乡如此高的评价。我们一起写新疆,石河子我只是匆匆去过几次,写不深,只能靠你了。
共勉!
能想象你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文字中浸透的感情做为老乡,我体会的真切。
我以往写新疆只是抒发一下乡情回忆点故人故事,而今读你的觉得你是在做一件特别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你笔下的新疆真的亲切又遥远,熟悉又陌生,它的起起伏伏让人心疼,所以引发我特别的感触。
抱抱雪莲,辛苦了。
从天山走来的你如此美丽一一致雪莲
一口气读完《新疆之痛》,不能不用一个很久很久都没用的词:心潮起伏。我不知雪莲做了多少功课?全篇史料之丰富,思想之睿智,眼界之广阔,情怀之深挚,实属罕见,尤其出自一位女子之手,真是又美又飒,如象发现一处宝藏之地,马上又接着读《梦里天山》系列,还未读完,但忍不住要来告诉你,不知为什么所读的每一篇都含着泪。。。。。
我想,你一定知道我在说什么,比如,大家都叫你雪莲花,我就叫雪莲,这细微的差别只在说明着,我们共同出生在那里,长大在那里,对这最能代表新疆的花,同声同气。是的,我们新疆人把雪莲就叫雪莲。
何止是花呢,每一座山峰,每一片草原,每一条河流,更有那广袤苍穹下茫茫的戈壁。。。。。。你的所思所想所叹所伤所感所愿,无一不是我心声,只是你更深更广更切。
我18岁离开那里,父母也接着调回他们的家乡四川。关于新疆的所有记忆,我就定格在了18岁,是不是人们对故乡深切的感情很多也是她太遥远了,时空的遥远反而让她与我们更亲更浓?十年前,在这个坛子里,我写过《一个维吾尔男孩---阿鲁木江》,以至于很多年过去了还有老茶友说,见到简丹就会想到那个维吾尔小男孩。也有老茶友说,最想读到的简丹的文字就是写写新疆。
一直以来,我特别想写新疆,却写不出写不好,今天我才知道为什么,面对雪莲,自己只能算半个新疆人。雪莲才是真正的新疆人,是的,雪莲,你才是从天山走来的真正的新疆女儿。
新疆女儿认真,从你行笔古今的每一处资料的准备看出这种认真;新疆女儿诚挚,从你自身的每一个小故事的娓娓道来辨识出这这份诚挚;新疆女儿大气,每一篇文字后的意念看到感知你的开阔与洒脱----为什么此时突然想到两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那就是我们的故乡啊, 那里的天给了你明目皓齿,那里的地给了你宽广善良的心,那里的水沐浴了光洁如玉的肌肤,那里的风吹长了你秀发如云飘逸,从天山走来的你,如此美丽。
感谢雪莲。
随意摘录一段雪莲的文字,朴实的句子让人看到认真的你,诚挚的你,大气的你----
草原上的牧民把整个山川河流都看作自己的家,毡房拔起后,草地如初,没有塑料袋、可乐瓶,他们呵护的是天穹笼罩下的四野,他们看到游客随地留下快餐盒会不高兴。绿洲上的农民喜欢绿树鲜花,爱惜粮食、爱惜水源,从不往湖水、河水里丢拉圾,他们用小水壶接水洗脸,既干净又省水。他们看到汉族吃饭扔一半、开着水龙头让水哗哗地流走,会心疼。他们看到兵团农场把大片荒凉的戈壁滩变成了绿油油的树林和良田,觉得自己的家乡变得美丽了,就很开心,也乐意接纳这样的汉人。其实他们的信仰中还留存着古老宗教的痕迹,留存着对绿树、河水的崇拜。去回民饭馆吃饭,不用担心,肯定干净:无他,那是伊斯兰的教义。每个民族各有所长,每种宗教也各有所仰。西方开明人士所倡导的“共同存在”(COEXIST)恰好就是我们常说的“和平共处”,是人类残杀之后惨痛的教训,是真正的普世价值。
2021.10.1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从天山走来的你如此美丽一一致雪莲 一些文殊院的记忆 赵萝蕤 , 一个人的荒原 BY 阿舒 一切都会陨落,唯有情义恒远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 之一 [阿富汗] 法齐娅·库菲
新疆是个神奇的地方,不管在那里时有多苦多抱怨,一旦离开就只念她的好......你一定懂。在那里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懂。
我有二十多年没有动笔写过文章了,一直努力压制着,就怕一动笔就触动了某根神经而投入太多。去年圣诞节听到那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就止不住泪,失眠了,熬到元旦,哭着写下第一篇,之后的每一篇都是熬着夜流着泪写的。其实我在生活中很少哭,这大半年来可以说流了几辈子的泪,眼见添白发。春天时第一批文章写完后,我告诫自己得打住,不然身体就垮了。然后一位老乡给我发来他写的新疆,我激动极了,他的所见所闻之广是我所不及的,视角更开阔,仿佛打开了另一个新天地,也激发我又重新拿起笔,继续写给了解新疆的人看,也写给不了解新疆的人看。那里的大山、草原、沙漠、戈壁,及那里的人、那里的情怀,都与其它地方如此不同,值得人们去关注。
不过我也很担心,那个大美又大荒的地方,我千万别因为自己水平而减了她壮美的容颜。
愧对老乡如此高的评价。我们一起写新疆,石河子我只是匆匆去过几次,写不深,只能靠你了。
共勉!
能想象你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文字中浸透的感情做为老乡,我体会的真切。
我以往写新疆只是抒发一下乡情回忆点故人故事,而今读你的觉得你是在做一件特别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你笔下的新疆真的亲切又遥远,熟悉又陌生,它的起起伏伏让人心疼,所以引发我特别的感触。
抱抱雪莲,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