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新加坡 – 卢旺达

南半球
楼主 (文学峸)

离开乌干达,跨过国境线进入卢旺达。这些东非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全力吸引外国游客,所以不需要预先申请签证,到了海关递上美元现金,他们就盖章放行,非常简单方便。

行前就听说卢旺达是现在非洲发展最好的国家,有着非洲的新加坡之美誉。入境后发现果然名不虚传,从边境到首都基加利,公路两旁和沿途小镇都干干净净,和又脏又乱的乌干达有着天壤之别。卢旺达不仅仅是干净,经济也显而易见比乌干达发展的好,公路两旁绵延十几里的茶园十分壮观,各种庄稼地和牧场都打理的井井有条。如果不是车里车外都是黑人,有些不敢相信这是在非洲腹地。

坐在巴士里看着四周青山绿水郁郁葱葱,遇到的黑人个个彬彬有礼,甚至没有一个人高声说话。又有谁能够相信仅仅20多年前,惨绝人寰的种族大屠杀就发生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1994年,卢旺达内乱,胡图族大肆屠杀图西族,一时间全国城乡处处杀戮如麻,一片腥风血雨。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1百17万人罹难,这个数字相当于卢旺达当时总人口的1/8,同时2百万难民流离失所。

以前读历史的时候常常会困惑不解,号称万物之灵的人类为什么会突然大规模失去理性,群体陷入癫狂状态。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中国人等民族都没有例外。这种困惑在如今宁静和谐的卢旺达更加令人不解,也许将来科学家能够分离出一种高度传染性癫狂病毒,人一旦感染上这种病毒,就会变得歇斯底里,暴力倾向,乃至癫狂嗜杀。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倒可以用抗体疫苗来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不然的话,卢旺达大屠杀一定不会是人类历史上的最后一次。



卢旺达号称千山之国,就连首都基加利也是没有三尺平地,每条道路都是左弯右旋上下起伏。卢旺达的地形是这样,其国运更是变动剧烈,看的世人心慌气急眼花缭乱。25年前的大屠杀让这个国家堕入人间地狱,但是经过短短20多年的励精图治,这个濒临毁灭的非洲内陆小国已经成为非洲大陆一颗最耀眼的明星,让世人刮目相看。

根据美国咨询公司Gallup2019年全球法律和秩序报告,卢旺达安全指数高达86分,全球排名36位,高于美国83位,新西兰37位和澳洲38位。不到卢旺达,谁能想到在非洲有比澳洲还要安全的国家。营商环境位居29位,相比之下非洲第二位摩洛哥在第60位。在国家清廉指数上,卢旺达全球排名第44,远高于意大利,俄国,印度和中国。老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个人是这样,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

当天中午到达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下榻Hotel Des Mille Collines,法语的意思是千山饭店。卢旺达之前曾是比利时殖民地,比利时航空公司在1973年建造了这座有112个房间的豪华饭店,在上世纪70年代,这里可是基加利市中心最豪华的顶级饭店。卢旺达大屠杀期间,世界各大强国个个袖手旁观,美国忙着和联合国扯皮,就为了谁出装甲车的油钱,全世界到处一片沉默。唯有这家豪华饭店的黑人经理挺身而出,他四处周旋,一边贿赂叛军首领,一边吓唬他,说美国间谍卫星已经把一切都记录下来了,你应该做些善事以保全自己。就这样在饭店这块弹丸之地奇迹般地救下了1268人。根据这段史实,由加拿大、意大利、英国与南非四国合拍了影片“卢旺达饭店”,电影也是在这家饭店取景,这家饭店就此享誉世界,更成为卢旺达最重要的人文景观。

第二天早上站在位于三楼的旅馆阳台望出去,满城大雾什么也看不见,也许基加利感到羞愧了,因为雾下曾经处处都是杀戮的刑场,多少无辜的生命在瞬间被夺去。浓密的大雾,不经意掩饰了时光的演化。历史的悲剧记忆,仿佛仍暧昧地在空气中流动。碧蓝的泳池水波荡漾,谁又能想到当年挤在旅馆里的1千多难民,就是靠这池水解渴维生。旅馆工作人员满面笑容,服务周到,虽然从眼眸没有流露情愫,相信不堪的历史并没有被遗忘,只是被埋藏在内心的最深处。

卢旺达的基加利大屠杀纪念馆(Kigali Genocide Memorial Centre),规模和质量均可以与纽约的九一一纪念馆比肩,比柬埔寨金边那个简陋的赤柬大屠杀博物馆好得多。这是一个2层的白色楼房,底楼用文字,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了1994年发生在卢旺达全国的种族屠杀,以及其来龙去脉。纪念馆的说法是比利时殖民者埋下的祸根,19世纪比利时人任用占人口只有15%的图西族人,让他们做领导阶级,同时享有各项特权。天长日久,终于遭致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胡图族的嫉恨,而这种嫉恨最后以大屠杀的形式而彻底爆发。

 


参观了这个纪念馆才知道,屠杀行动结束后,暴力并未因此远离卢旺达。胡图族政权倒台后,约 200 万胡图人逃往扎伊尔(也就是后来的刚果民主共和国)。1996 年,卢旺达领导的多国部队入侵扎伊尔,推翻了支持胡图人的蒙博托政权。1998 年,刚果民主共和国新政府与卢旺达、乌干达等国再生冲突,战火绵延至 2003 年。这两场战争被称为第一次和第二次刚果战争,也因交战国之多被称为“非洲的世界大战”。数百万人在战争中丧生。

二楼用文字和图片形式,展示了发生在世界其它地方的种族屠杀:德国殖民者在纳米比亚屠杀土著;纳粹屠杀犹太人;南斯拉夫解体时的种族屠杀;柬埔寨的大清洗等。一桩桩惨案,一场场屠杀,无不触目惊心,令人毛骨悚然。然而无情的事实是 - 陈列出来的这些屠杀,只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极小的一个部分。人类嗜血的动物本能,使得我们一路走来血迹斑斑。

基加利大屠杀纪念馆不仅仅是一个纪念馆,还是一个巨大的墓地。在白色楼房的背后,有着一块块长方形的钢筋水泥,这下面埋着大屠杀后,在基加利一地收殓的约25万人的尸骨,这样的万人坑在全国各地还有许多处。

基加利大屠杀纪念馆可以说是卢旺达的头号景点,一个国家的头号景点是一座大屠杀纪念馆,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虽然卢旺达是一个只有1千万人口的弹丸小国,但是他们真诚地在世人面前袒露自己的伤口和耻辱,只是为了提醒后人,警戒来者。这份胸怀这种境界,是有些所谓文明大国所望尘莫及的。

基加利在大屠杀之后,人口曾跌至只有5万。经过政府20多年的励精图治,现在人口已经超过120万,发展速度可谓惊人。因为卢旺达没有天然资源,没有工业基础,没有出海口,财政紧张,政府难为无米之炊,面临极大挑战。对此卢旺达政府别出心裁,很早就将绿色城市列为施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8年就在全国禁用一切塑料袋,更要求所有市民每个周六上午清理垃圾打扫卫生。短短20多年的时间,一个焕然一新的基加利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今天基加利不仅仅是非洲最干净的城市,还是治安最好的所在,并在2008年成为非洲首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不但居民可以安居乐业,游客也可以放心大胆地在城市各处观光,就是在入夜天黑之后,市中心还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这几天更是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圣诞的欢乐气氛。非洲的大城市里,旅游者天黑之后还可以提着相机到处闲逛的,除了基加利,我真不知道哪里还有这样的福利。

干净的街道,良好的治安,友好的市民和英语的普及,吸引到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和海外投资,甚至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也来这里投资办学,渐渐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说到海外投资,就不得不提到位于市中心的一幢崭新的土黄色大楼,大楼的底层是各色商铺;第2和3层是今天卢旺达最大的超市,从日用百货到五金工具应有尽有,顶层是可以眺望全市风景的中餐饭店,旁边是豪华旅馆,而这一切产业的主人是一个低调的中国人。当地人说此人在大屠杀后的第2年就来基加利,从做小生意开始,和城市一起发展,慢慢地创下这么大规模的家业。我在基加利的最后2天,搬入此人所开的2000 Hotel,房间大,设备新而且全,窗外风景一流,而且对华人有20%的折扣。

经济的发展和安定的生活,必然带来文化和艺术的芬芳。和其它非洲城市不同,这里有着更多的美术馆和画廊,不仅仅是卢旺达的艺术家们在这里创作和展示自己的作品,还吸引了其它非洲国家的艺术家,甚至有生活在西方国家的非裔艺术家来落户。许多作品手笔不凡,令人印象深刻。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中产阶级的兴起,基加利有着许多特色餐馆。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是久负盛名的餐馆Repub Lounge,这里不仅仅提供精工细作的地方风味菜肴。整个餐馆居高临下,可以俯瞰开阔的城市风景。内部装修别具一格,充满了黑非洲悠远和神秘的气息,还仿佛带着一丝若隐若现的禅意。一家真正一流的餐馆,总能在满足你口舌之欲的同时,还能让你得到一些精神上的享受。

短短20多年的时间,卢旺达从一个深陷屠杀和内战的国家,摇身一变成为非洲最干净,最安全和最生机勃勃的国家,这样的奇迹惊呆了全世界所有的国家。事实上这个世界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卢旺达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必然有着特定的内外原因。据我短暂的观察,在卢旺达可以看到在非洲其它地方没有的纪律和效率。所有的摩托车手无一例外带着头盔,路上所有的车辆都严格按照限速驾驶,在人行横道线前给人让路。记得读过经济学家林毅夫的文章,他说去其它非洲国家开会,往往预定上午9点,但是到中午人都不会到齐;只有在卢旺达,说9点开会,结果8.45就上至总统,下至所有工作人员统统到齐。正是有了这样的纪律和效率,搞现代化建设才有了可能,国家才有了蒸蒸日上的风貌。卢旺达总统卡加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这应该是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非洲的新加坡 – 卢旺达 华丽唯美的红色震撼 - 纳米比亚沙漠 乌干达一瞥 澳洲维省秋景 海湾遇刺后记
g
gx123
好文

游记三要素:游踪,游观,游感,样样不缺。交代来龙去脉;细描主要景色;加上感悟及心得。 这样的文字,才值得记录流传

N
NHHiker
老兄,你去地方全是我最想去的
攀山舞水
上好的游记!大侠见识不凡,行云流水,对卢旺达的观察分析条条有理,同时也证明了

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头脑强壮的人物,他们何时出现却无可确定。花开各时,各有芬芳. 

芳草无情
好好看的游记!拜读了
K
KTM
“干净有序”是大部分去过卢旺达的游客给出的评价,说它是非洲的新加坡也有一定道理,毕竟也有点花园城市的样子。随着这些年

卢旺达营商环境的提高,旅游业也上来了。就拿“追踪山地大猩猩”这类Safari项目来说,乌干达和刚果也有,但卢旺达的价格最贵,2017年已经至少1500美金一人。2019年非洲小国卢旺达庆祝解放25周年的阅兵式,着实在中国媒体上火了一把,因为走的队列,喊的口号,放的曲子,都是纯中式的,大家可以网上搜搜,是解放军仪仗队亲自派人指导的,扬我国威啊。

b
beijingconnection
有部电影,Hotel Rwanda, 写的就是卢旺达种族灭绝时发生在基加利一家旅馆里营救难民的故事。
平凡如我
前些天看到美国travel advisories list,卢旺达是仅有的几个可以正常去旅行的level 2之一,当时还觉得很奇

写得太棒了,正好给解了惑。

希望不久的将来非洲也会像“亚洲四小龙”一样有更多的国家发展起来。

b
borisg
您这个直觉的观察有些过于ROSY。根据世界银行评估,卢旺达这些年的发展主要靠国家借债搞基建,所以到处看到的都是新的。
咪呜
能够实现大乱后的大治,是这个所谓总统。你可以说他是一个明君似的政治人物,也可以说

这是威权体制的结果。民主体制在没有中产阶级形成以前是很难成功的。以精英团队组成的威权政治效率高,社会发展快。当年的台湾,改开以后的中国,都是例子。但下面怎么政治变革就变得极为关键。台湾的民主化非常顺利,但中国大陆现在就很难说了。日本明治维新到战后重建,是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完成民主化的。

卢旺达现在应该还谈不上这些…但那个时期一定会到来。但愿它原来的宗主国比利时能给他们比较好的影响,毕竟是一个老牌民主国家。

你可能会问,一定要民主吗?呵呵,这是中产阶级的要求:因为他们需要国家机器保证他们安居乐业的权利……所以他们需要分享政治权力或者说,要有管道表达参与和制定他们的关注和诉求。

日本德国都是同质性很强的社会,所以他们很快被权威领导,心甘情愿,但经过可怕的战争以后,他们发现,我们不能把事情都交给一个人决定,这对民族太危险了。这是隆美尔,曾经的希特勒的卫队长,在参与策划希特勒的行动失败被赐死之前,软禁在家的时候,跟他儿子说的。他儿子后来是西德非常受尊敬的政治家

他儿子和部下,后来整理了一本书,叫隆美尔文件,非常棒的书

似曾相識
中國企業为盧旺達的基礎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b
borisg
卢旺达总统现在在修改宪法,想继续做下去。前途未可知。
咪呜
这是双赢。如果按你说法,那欧美企业,港台企业,为中国这四十年改开做出了巨大贡献
咪呜
呵呵,好像除了硬毒品合法化你愤慨不已以外,我的观点,你都同意,是吧?

似曾相識
以前是三來一補,現在是一帶一路,都是互惠互利,合作共贏

 

广
广陵晓阳
不仅是对卢旺达,10年前,我们在坦桑尼亚和肯尼亚safari时,那里的司机向导都夸奖中国为他们援建的

公路等质量最好;当时,我听了也感到挺骄傲,并且告诉他们我的父母同事中有好几位参加了当年援建非洲(包括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医疗队。听了我与司机向导们的对话,我的先生私下对我说:如果国内所有工程都象援外工程就好了,支援国内贫困地区少一些豆腐渣工程。。。

咪呜
哈哈,这么熟悉国内政策。现在的一带一路,除了需要原材料和海外市场以外,还有扩大势力范围的

原因。

所以,一带一路的国家里的民族主义者,会反对一带一路。你想想,搞走我们的原料,卖东西给我们,用赚我们的钱再投资我们的基建,掌握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这不是殖民者,至少是帝国主义者

就像中国原来三来一补,在一些人看来,也是优惠资本家剥削中国人民

政治就是这样,总有理

咪呜
等向导跟欧美团的时候,肯定不这样说

广
广陵晓阳
很有可能:-)))。我们从旅行社顶的是包车私游,只有我和我先生两人,尤其是肯尼亚那位司机向导将

中国夸的天花乱坠。在肯尼亚马塞马拉大草原safari时,我们还有一个奇遇;在我们居住的大草原内旅舍里遇到一行人是国内xxx部委到肯尼亚访问和参加合作会议的团队,在会议结束后受肯尼亚主办方邀请到马塞马拉大草原safari。当然这一切不是那些人告诉我,而是在用餐的餐厅与他们的导游闲聊时得知。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那位普通话说得比我还标准的肯尼亚男士原来曾经是在我母校(北医)的留学生,拿的是中国援助肯尼亚培养人才的奖学金;他被培养成为一位心脏外科医生,但回到肯尼亚做行医没有几年,他就利用中文优势改行开了旅行社,与肯尼亚官方合作,专门接待从中国到肯尼亚的高级商务团的观光游览。

荔枝枇杷
学了很多知识,谢谢分享!很感动一个国家在几十年能有这么大的变化
H
HenryCharles
Very good
x
xiaofengjiayuan
学了很多知识,谢谢分享!很感动一个国家在几十年能有这么大的变化
陈默
好贴。没想到卢旺达在战乱之后有如此大的巨变。
威伯
谢谢分享!我去那就住卢旺达饭店。
m
markyang
谢谢分享,不知道从卢旺达到其它非洲城市是否方便
南半球
不知道你指非洲哪里,一般来说,从卢旺达去非洲其它城市需要到亚的斯亚贝巴机场转机。
看帖说话
真不错!是有点像新加坡的风格,一定要把那个电影《卢旺达饭店》找来看看

哈哈,一下子就找到了,竟然还是国英双语,中英字幕的。

熊猫媳妇
难得的好文。这帖完全颠覆了我对卢旺达的认识。
绿
绿野蚂蚁
真是出乎意料, 谢谢介绍
小黑猫
好棒的游记!您是跟GX大侠一起出游的那位驴界大牛吧?

久仰。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在您笔下融会贯通,真是难得的好文章。

南半球
谢谢,有幸和GX大侠同游的是我,不过大牛过奖了,实在不敢当。
l
laoyangdelp
赞!卢旺达今天的安全平静

会不会是因为杀了异族,国家完全homogeneous 了而达到的呢?应该是社会学或人文政治学者的一个研究题目。

慢漫游
同赞一下半球兄的文章,能和本坛g侠同游者,当属人中豪杰也
咪呜
不是,种族灭绝般的屠杀,不是真的把另一个种族都杀光了。后来很快国际社会就介入了
林间曲径金秋时
好游记!

本来去年要去的,结果。。。。

古树羽音
同感!
a
aklei
好贴!佩服你的眼光,选的几幅画都很棒!